|
我曾经还每天把家里做过的菜记录下来, 本意是希望吃的不重复. 吃了一段时间实在黔驴技穷了, 就开始拿着这 ...: a- X5 z3 s- Y
errisa 发表于 27.2.2010 05:50 ![]()
& H* w/ ]# V; e) u
+ D7 O' e, F# C, l2 U' N2 p* _1 D% F 对于你的第一个质疑, 你也可以看看这篇考证再这样评论别人了. 这个字本来在 陈寅恪 的名字里就有分歧. ...( S" F/ b `& U; U6 S
: V( L8 p( k0 V errisa 发表于 27.2.2010 05:46
( z% O8 P. }/ f% ~: w第一,俺们真的不是清华北大的,小说。$ c6 M1 L' s. {& T
第二,但是在这两校,名字亦有争议。 1 x9 y O: t3 G- d0 }3 x
5 }" p: a$ b" R3 i) X% A6 s' c4 q
哈哈,本来是写给insider看的,既然大家当真了,就得稍微解释一下了:
z5 p9 g* f, Q, P% c6 c# i$ e4 T# m% l: J
看了故事一段时间后,开始对真实性有怀疑;因为从心理分析来说,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动机,而这个动机来自于潜意识、甚至是儿时的生活创伤。因此动机虽然不容易被查觉,但是相对稳定。7 W1 C" _$ Z8 c: }
也就是说,某人的动机与此动机所推动的行为有动力学的关联,我们可以从这个关联的合理性来判断故事的真假。- x' _( d: r9 J$ x! V
可爱的故事很有趣,多是听来的故事加以加工的,在人物加工上有露马脚,而她也在很前面也说过“假作真时真亦假”。 总的来说想象力很丰富,很不错的。4 n+ y. Z) o" |
有意思的是,林黛玉的问题也不少,这不是用“精神分裂”或是“癔症”就解释了的,因为这些都有它们的动力来源。用真人的心理解释不了,就可以说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N# Y5 S* z+ D6 y) `/ C# S- F
( L j0 I( J- r( l陈寅恪这个例外,但也算个insider故事:北大生大都是读que,虽然很多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读que;如果读ke的话,很可能就不是北大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