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quantu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乐欣赏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8.5.2003 13:02:47 | 只看该作者
鞭催马运粮忙(笛子独奏曲)<br><br><br>  创作于七十年代初期。它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br>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结构为带引子的ABA三段体。<br>引子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伴奏乐队奏出快速而强烈的奔驰音型,笛子则用颤音奏<br>出长音,紧接着又运用下历音和顿音的巧妙结合奏出(音符)的音型,一下子就把<br>运粮车队来向砖奔忙,农民吆喝着赶马的热闹红火场面展现在听众面前。第一段是<br>一个欢乐的小快板,四句体的歌调热情欢快,对答呼应的短句情趣生动活泼。突慢<br>后转入对比性的中段。中段舒展而富于歌唱性的主题旋律充满着喜悦的情绪,抒发<br>了乡亲们欢欣自豪的心情。这一主题在反复时的花簇节奏,使音乐增添了一种乐观、<br>诙谐的色彩。再现乐段的情绪更加热烈奔放。最后在模仿的欢嘶以后,笛子奏出高<br>亢的歌调结束全曲。<br>
42#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08:28 | 只看该作者
十面埋伏<br><br><br>发信人: wzm (北冥鱼), 信区: conventional<br>标  题: 琵琶曲  "十面埋伏"<br>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Mon Jun  7 17:16:02 1999) , 站内信件<br><br>    这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br>的《琵琶谱》。以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br>垓下决战的情景。据卫仲乐的传谱,共有13段:<br>1.列营  2.吹打  3.点将  4.排阵  5走队   6.埋伏  7.鸡鸣山小战<br>8.九里山大战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     11.众军奏凯<br>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br>    这首乐曲具有中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所常用的按故事情结发展的<br>陈述方式,依次表现了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br>《十面埋伏》主要歌颂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刻划了“得胜之师”<br>的威武雄姿。乐曲运用大量模拟古战场的鼓声、炮声、马蹄声、厮杀<br>声等,生动地展现了古战场上军营如林,旌旗蔽云,战鼓隆隆,铁骑<br>驰骋的壮阔画面。               <br><br>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反映楚汉相争的同一历史题<br>  材,乐句的构思也相同,分作战前的准备阶段、作战情景、战<br>  争的结局三大部分。单这两首乐曲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各有自己<br>  的侧重面,按〈养正轩谱。顾曲须知〉说:“惟十面为得胜之<br>  ,卸甲为败军之众。”〈十面埋伏〉的重点段落是:“埋伏”<br>  、“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写刘邦用十面埋伏之<br>  计击败项羽的激烈战斗场景,音乐格调昂扬。〈霸王卸甲〉的<br>  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作者无法回避项羽失败的<br>  史实,但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描绘项王悲歌壮别的场面,音乐格<br>  调悲壮。  (待续)         <br><br>     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无定说,但在明代王献定<br>  (1598-1662)著的<<四照堂集》卷八〈汤琵琶传>>一文中有这<br>  样一段描写:"......而尤得意于楚汉一曲. 当两军决斗时,<br>  声动天地,瓦屋如飞坠。徐儿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br>  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br>  凄而壮者为相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br>  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 使闻者始而愤,<br>  即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 从文中描写的<br>  <<楚汉>>一曲与<十面埋伏>>所描写的相符,由此可见早在<br>  十六世纪以前,<<十面埋伏>>以在民间流传。<br>                                                 <br>--<br>
43#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08:54 | 只看该作者
龙船<br><br><br>发信人: quark (烟雨迷蒙江南梦), 信区: folk_music<br>标  题: 龙船<br>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Jun 23 00:16:08 1999) , 转信<br><br>(琵琶独奏曲)<br>  华彦钧(阿炳)传谱。乐曲描写人们在端午节龙船竞渡时的欢乐情景。阿炳为<br>表现纷繁的节日场面,选用了民间吹打音乐中常用的循环体结构,“打”一段,“吹”<br>一段,吹打相间进行。乐曲共有八段。一开始用琵琶模仿“三通鼓”,在每通鼓之<br>后垫以锣鼓点。“三通鼓”用于古代战争中以击鼓催征。《龙船》选用了“三通鼓”<br>显然是为了表现一个“竞”字。阿炳还把《流水》等群众熟悉的锣鼓点移植到琵琶<br>上组成为段落,以渲染节日气氛。第一段出现的锣鼓声在第三、五、七段中循环再<br>现。乐曲中出现的四次曲调,前三次取材于民歌,最后一次是器乐曲《锣鼓四合》<br>中之《玉娥郎》片段。为表现乐曲内容需要,对歌调不是发扬其抒情的特点与热烈<br>的锣鼓声相对比,而是采用“弹”与“分”的技法演奏均匀的八分音符,后半拍为<br>双音,以加强旋律进行的动力,犹如划船的人们同心协力,动作一致,破浪前进。<br>琵琶还用长轮技法模拟唢呐循环换气以增强旋律的气势。<br><br>--<br>
44#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09:27 | 只看该作者
大浪淘沙<br><br><br>发信人: quark (烟雨迷蒙江南梦), 信区: folk_music<br>标  题: 大浪淘沙<br>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Jun 23 00:15:28 1999) , 转信<br><br>(琵琶独奏曲)<br>  华彦钧传谱,自称系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但椐查证,道家曲牌中并无此曲,<br>很有可能是他根据所熟悉的音调创造的。乐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篇幅较长,是全<br>曲的主体,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感叹式的音调、时起时伏的音浪,抒发了<br>压在他心底的无限感慨之情。这一段运用了自由变奏的手法发展旋律,以深化主题。<br>第二段以摭弹的指法奏出轻快而富有动力的曲调,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情绪趋于明<br>朗。第三段速度更快,铿锵有力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br>华彦钧的演奏富有功力,表现注重神韵,把这首乐曲处理得既含蓄而又十分深刻,<br>充分体现在表演艺术上的高度造诣。<br><br>--<br>啸拔石中剑,长歌放浪行。<br>
45#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10:03 | 只看该作者
彝族舞曲<br><br><br><br>发信人: quark (烟雨迷蒙江南梦), 信区: folk_music<br>标  题: 彝族舞曲<br>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Jun 23 00:17:29 1999) , 转信<br><br>(琵琶曲)<br>    <彝族舞曲>是一首风格新颖,独特的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它既继承了我国民<br>族音乐的优秀传统,有借鉴外来手法,做到推陈出新,是解放后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新生活<br>的成功之作.<br>    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br>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爬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顶蓝天,饱<br>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那时我们还在半夜三四点钟出发赶<br>路,一路上明月皎洁,夜色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景象交辉.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br>>的印子中所描写的意境.<br>  王惠然于1960年根据云南彝族民间音调编写。它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犷<br>强悍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的青年人舞蹈欢乐的场面。乐曲在散板引<br>子后,用双弦滚奏出悠扬的笛声,描绘出恬静朦胧的山寨夜景。这一音调来自于彝<br>族民歌《海菜腔》,它在后面得到充分发展。第二段的主题音调是根据彝族民间乐<br>曲《烟盒舞曲》改编的。它在琵琶最有光彩的中音区出现,并运用推挽手法奏出滑<br>音,生动地描绘, 姑娘们逸俏皮而略带羞涩的舞姿。第三、四段是从这一主题变<br>化发展而来的,又再现于第九段。第六段以强而有力的节奏和骠悍的气质,同前后<br>形成对比,并通过音区的逐层提高而达到全曲的高潮。曾被改编为古筝、三弦、扬<br>琴、阮的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br><br><br>--<br>
46#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10:25 | 只看该作者
赶花会<br><br><br><br>发信人: quark (烟雨迷蒙江南梦), 信区: folk_music<br>标  题: 赶花会<br>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Jun 23 00:17:46 1999) , 转信<br><br>(琵琶独奏曲)<br>  创作于1960年,由叶绪然编曲。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佳节之一。在<br>这个节日里,穿着鲜艳服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花会上,那里百花争艳,吐露芬<br>芳,人群往来,熙熙攘攘。景色,绚丽多彩;人们,笑语歌唱。乐曲以其动人的旋<br>律和轻巧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如此美丽的民间风俗画。第一部分,作者以优<br>美悦耳的四川民歌《采花》为主题,旋律很适于琵琶演奏,娓娓动听。接着,在一<br>个活跃而带俏皮的乐段以后,《采花》的曲调再次反复出现。这里,作者创造性地运<br>用了传统技法“摘”,和第二弦上的旋律同时演奏的技巧,产生了多声性的效果,<br>维妙维肖地表现了四川民间敲打着盅盘伴唱的情景。第二部分音乐活泼、诙谐,展<br>现了花会上人们欢乐起舞的热烈场面。中间插入对比鲜明的抒情段落,仿佛是动人<br>的歌唱。第三部分是《采花》民歌主题的再现,琵琶改用挑长轮的指法演奏,使旋<br>律更加柔和甜美和富于歌唱性,把听众带入充满幸福的美好境界之中。<br><br>
47#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10:46 | 只看该作者
改进操<br><br><br>发信人: quark (烟雨迷蒙江南梦), 信区: folk_music<br>标  题: 改进操<br>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Jun 23 00:15:55 1999) , 转信<br><br>(琵琶独奏曲)<br>  刘天华于1927年12月18日为国乐改进社成立而作。“操”,原用于琴<br>曲曲名:“其遇闭塞忧愁而作者,命其曲曰操。”(应劭《风俗通》)但是,此曲却<br>反其意而用之,曲中既无闭塞之声,也无忧愁之情,有的却是明快流利之音,喜<br>悦感奋之容。全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了有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符号)。A<br>段的旋律优美如歌而又十分含蓄,尤其是借鉴古琴的技法创造性地运用虚绰、虚<br>注和虚揉的指法,形象地刻划了作者内心的喜悦。B段运用“单借”手法,即由<br>4代替原来的3,从而由A段的bB徵调转入bB商调。C段是行板,短小的垛<br>句,自由的模进,使曲调坚定有力,奔放激昂。B1段是B段的部分再现。 第<br>二部分是带有循环和展衍因素的多段体结构:DEFG:D1EFD2。均匀的八<br>分音符节奏,尤如行进的步伐;伴有和音的旋律,恰似坚定的信念;清澈的泛音,<br>寄托了作曲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三部分变化再现了B段,既与第一部分相呼<br>应,又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喜悦感奋之容。<br><br>
48#
发表于 31.5.2003 11:11:15 | 只看该作者
49#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12:02 | 只看该作者
花点翠<br><br><br><br>发信人: quark (烟雨迷蒙江南梦), 信区: folk_music<br>标  题: 花点翠<br>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Jun 23 00:15:39 1999) , 转信<br><br>(琵琶独奏曲)<br>  海门崇明派名曲。乐谱初见于江阴发现的《十二文板》抄本中。1904年海<br>门崇明派的派的沈肇洲编篡出版该派传谱《瀛洲古调》时收入此曲。乐曲为六十八<br>小节,是民间曲牌《八板》的变体,后经刘天华以民间常用的放慢加花手法对乐曲<br>作了整理加工,使之更为清新秀丽、流畅动人,描绘出霜寒时节风吹雪花映松柏,<br>松柏青翠傲傲飞雪的清雅,高洁的意境。乐曲经改编后为有再现的三部曲式。A段<br>为徵调式,四个乐句中,第一、三句为“合尾”,第二、四句为“合头,音乐变化<br>展开,显得集中精练。B段是一个带有循环特点的乐段。第四句为多次变化出现的<br>循环句,材料来源于A段的第三乐句,与中间插入的乐句形成一定的对比。最后变<br>化再现了A段。全曲的旋律带有较强的江南音调特点。在琵琶技法的运用上,多以<br>推、拉、吟、揉、打等技巧,使乐曲充满传流琵琶文曲所具有的那种轻柔细腻、淡<br>雅秀丽、讲究韵味和意境的特征。尤其是经常出现用长轮奏出切分的小三度上下往<br>复的滑音如(音符打不出)等,别具一格。乐句结束处常用清越的泠音,使乐曲所<br>表达的高洁,深远的意境得到了强调。<br><br>
50#
 楼主| 发表于 31.5.2003 11:12:40 | 只看该作者
歌舞引<br><br><br>(琵琶独奏曲)<br>  1925年冬,刘天华偕夫人在北京协和礼堂观赏了意大利某歌剧团的演出,<br>回来后还不时回味,难以忘怀。一天,他忽然若有所思,取下琵琶边弹边记,很快<br>就创作了一首琵琶独奏曲,曲中描绘的情景,使其夫人不禁想起那次意大利歌剧中<br>的舞蹈场面,于是便定名为《歌舞引》。以后几经润饰,到1927年春才定稿。《歌<br>剧引》属于我国传统民间器乐中常见的多段体结构,但又和那种由慢到快,通过速<br>度的加快和节奏的加紧逐步形成高潮,并在高潮上结束全曲的传统演奏习惯有着明<br>显的区别。它的速度时快时慢,变化幅度很大;节奏忽强忽弱,对比十分强烈。在<br>写法上则兼采传统琵琶文曲、武曲两大类的特点,既有舞蹈场景的描绘,又有人物<br>感情的表现。全曲分五段和一个尾声。前三段从慢板开始,一直发展到急板,强调<br>音乐的节奏性,表现从缓慢起舞到急剧旋转的过程中,各种不同舞蹈姿态的交替和<br>变化;第四段是极慢板,与前三段形成鲜明对比,强调音乐的歌唱性,表现一个抒<br>情的轻歌曼舞的场面;第五段又回到第一段的主题,也是慢起,但在篇幅上有较大<br>的扩展,力度和速度也有所发展;尾声很大,全部用泛音弹奏,造成一种回味无穷<br>的深远意境。<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11.2024 19:0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