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Lukasl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史大厦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16.3.2010 18:1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8# Lukaslu


    谁让你不给我捧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5:44 | 只看该作者
列国时代是铁器在古印度开始普遍使用的时代,各行业在专门化的道路
上已有相当的发展。当时的行业有:缝皮匠、铁匠、油漆匠、木匠、猎人、
渔夫、屠夫、制革匠、耍蛇人、演戏人、舞蹈者、奏乐者、象牙工、纺织工、
茶点工、珠宝工、金属工、陶工、理发匠、制弓箭者、编花环者等。各重要
手工行业都组成了自己的行会,每个行会都有一个头人。头人通常都是能接
近国王的有势力的人物,他们的职责大概是监督和检查产品的生产。
在列国时代,商业繁荣起来。商业主要在各城市的市场中进行。当时城
市周围筑有城墙,只有通过城门才能出入。据佛教文献记载,当时有八大著
名城市:摩揭陀的王舍城、拔祇的吠舍离城、居萨罗的舍卫城和阿逾陀城、
迦尸的波罗祇斯城、鸯伽的赡波城、拔沙的祇赏弥城和犍陀罗的呾叉始罗城。
城市之间有商路连接。陆路运货用马或牛车运载,商人往往结成商队,雇保
镖护送。水路则用船运,恒河是重要的水道。商人已知合伙经营,少则几人
合伙,多则有100 乃至500 人合伙。商人有时也组成商会,目的在于控制价
格,谋求厚利。过去的物物交换已被淘汰,以银和铜铸成的货币成了新的交
换媒介。有的文献中还说到了用金铸成的货币。随着铸币的出现,出现了货
币借贷现象。高利贷的盘剥使得许多小生产者破产,以至沦为奴隶。但是除
了受人谴责的高利贷以外,还有利率比较正常的借贷,这种利率约为月利
1.25%或年利15%。有些商人也利用借来的钱经商,其中的成功者不仅能够
还本付息,而且能够养家活口,获得盈余。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列国时代的社会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四个种
姓的人都有贫富分化现象,因而原来的种姓地位并不一定就能反映一个人的
实际阶级地位。在四种姓中居于第一位的婆罗门,原是神权贵族。可是这一
时期却有一些婆罗门从事农业。佛经中说到,有的婆罗门用男奴隶耕田,用
女奴隶舂米磨面;有的婆罗门迫使奴隶作艰苦的平整土地的劳动,几乎逼得
奴隶投水自杀;有的婆罗门父子二人下田耕作,却使女奴隶负责送饭;有的
穷婆罗门只有两头耕牛,按当时耕作方法恰好牵一具犁,后来一头牛死了,
他的耕作就成了问题。可见有的婆罗门变成了从事农业的奴隶主,有的却变
成了贫困的小农。佛经中还说到,许多婆罗门当了医生、信差、税吏、樵夫、
商人、牧人、屠夫、侍卫、猎人、木匠;还有不少婆罗门以赌博、讨好他人、
斗鸡斗狗、演口技、算命相面、施魔术、念咒语等等手段谋生。以国王为首
领的刹帝利,在列国时期既经过战事而获取了很多的财富,又随王权的加强
而提高了社会政治地位。不过刹帝利中也有地位下降的人。据佛教文献,刹
帝利中有人从事农业,有人作商人,有人作手工业者,甚至有一个刹帝利王
子曾先后作过陶工、编篮匠、花匠、厨师等在当时被认为低等的职业。吠舍
本是一般平民,可是在列国时期已有很多人经商致富,而且放债取利已成了
富有的吠舍的合法职业。佛经里说到许多吠舍财主,他们有大量的财产和奴
隶。有了钱也就有了社会地位,这时候“纯洁而忠实”的吠舍已经有权担任
村镇的地方官了。当然吠舍中发了财的只是那些大商人,普通从事农业的吠
舍依旧处境艰苦,其中有人失去自己小块土地,不得不从事裁缝、陶工等低
等职业,与首陀罗等级的人为伍。至于四种姓中地位最低的首陀罗,其中也
有少数人发了财,还成了佛教的富有的施主;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生活
十分困苦。这时候,首陀罗中的一些人沦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在社
会上受尽歧视和凌辱,生活极度艰难。从以上情况来看,简单的四个种姓已
经与社会的实际分化情况不能相符合了。势力日益强大的刹帝利和吠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5:59 | 只看该作者
层,对于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越来越感到难以容忍了。至于吠舍下层和广
大的首陀罗,他们受尽压榨和欺凌之苦,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自然也抱着十
分不满的心情,时刻希望自己的处境有所改善。
在列国时代,古印度的奴隶制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国王宫廷里用奴隶,
贵族家庭里用奴隶。不过,奴隶不仅用于家内劳动方面,也被用于农业生产
上。佛教文献中曾经说到不少个“奴隶村”,这些奴隶当然是要从事生产劳
动的。佛经里常见的奴隶数字有100、500、1000、16000、100000 等。这些
数字的确是夸大性的,不能作为根据。但是这至少可以说明,奴隶在社会上
已经是一个可以引起人们注意的存在了。奴隶制是一种很野蛮的人剥削人的
制度,不过它与种姓制度仍然有所不同。在奴隶制度下,自由人可以由于种
种原因而沦为奴隶,奴隶也可以在某种情况下被释放为自由人,一个人的阶
级地位是随着他的实际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而按照种姓制度,贫穷流浪的
婆罗门仍然属于最高等级,即使变成了奴隶主或富翁的吠舍也仍须处于低下
的社会地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随其实际阶级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因此,
在列国时代奴隶制有所发展的情况下,种姓制度已经成为一种限制奴隶制度
发展的障碍物。
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在列国时代,激剧的社会分化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
锐化。虽然没有系统而切实的历史资料,我们仍然可以从佛教文献所记的传
说中了解到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一些反映。
佛教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人民起义的故事。例如,有一篇《佛本生经》记
载说,波罗痆斯地方的王曾想杀死一个曾经救过他的好人,于是人民大怒,
“贵族、婆罗门以及各阶级的人一致喊道:‘这个忘恩负义的王,连这个曾
经救过他的命的好人的恩情都不认了。我们还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捉
住这个暴君!’人民在盛怒之下从四面八方攻击国王。因为国王坐在他的象
上,人们就用弓箭、标枪、石块、木棍以及其他一切能拿到手的武器当场把
国王杀了。”那个“好人”被立为国王。又有一篇《佛本生经》记载说,有
一个会魔术的青年为波罗痆斯的一个王幻变出宝物,可是这个国王听了他的
顾问婆罗门的话,故意把宝物藏了起来,反而逼那个青年说出盗宝贼来。这
个青年知道其情,先不肯说,只是说了一些故事,说明水、火、土、粮都是
人们生活所需的东西,但它们也能淹死、烧死、砸死、胀死人(暗示国王能
够保护人,也能害人;也可能暗示宝物可以有利于人,也可以有害于人)。
当国王坚持逼他说的时候,这个青年就在城乡居民都在场的大会上揭露了国
王和那个婆罗门。人们对国王的这种贼喊捉贼的行为十分愤怒,心想为了不
让他以后再干这种贼把戏,必须杀掉这个国王。于是“他们揭竿而起,当场
痛打国王和那个祭司,直到把他们打死才住手。”随后,人们立那个青年为
王。又有一篇《佛本生经》记载说,波罗痆斯地方的一个王重用一个婆罗门,
让他主管司法。可是这个婆罗门贪污枉法,在审案中把财产判给不当占有的
人,而剥夺了原主的产权。有人告到王子处,王子纠正了错误的判决,国王
和人民都知道了。这个婆罗门对王子怀恨在心,竟蛊惑国王说,如果他能以
王后及众王子、公主为牺牲祭神,他就可以升天。国王心想升天,就捉了王
后及众王子、公主,又捉了四个大商人,引起群情愤怒。最后群众起来杀了
那个婆罗门,免了国王一死。但废黜了他,把他赶出了城,使他成为一个被
逐出种姓的贱民。人们立了那个判案公正的王子为王。
以上几个故事具有很浓的神话色彩,所说的地点和人物也可能不确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6:50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它们反映出,在专横残暴的国王和各阶层人民之间是有矛盾的,在国王、
婆罗门贵族和包括大商人在内的平民之间也是有矛盾的,而且当时平民的力
量还相当强大,在忍无可忍时他们能够起来推翻旧王,另立新王。
佛经里还有关于五百名奴隶脱离主人,在偏僻地方拦劫富人的传说。另
有传说,他们“横行邑里,跋扈城国”,最后被居萨罗王波斯慝(一译胜军
王)所镇压。这一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矛盾的尖锐
化。
反婆罗门教思潮的兴起 列国时期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和阶级矛盾的尖
锐化,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的领域中来,因而形成了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
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新的思潮纷纷兴起,不过它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
点,就是具有反婆罗门教的倾向。
婆罗门教成为种种新思潮的众矢之的,这并不是偶然的。婆罗门教把雅
利安人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分化固定为种姓制度并加以神圣化,
可是这种制度已经不能符合列国时期社会发展的新动态。婆罗门等级是从种
姓制度所规定给他们的特权中得到最大好处的人,他们自然不肯顺应时代潮
流去改变这种制度。因此,当人们反对种姓制度的时候,也就必然反对婆罗
门教和婆罗门种姓的人。婆罗门教的堕落是引起人们反对它的另一方面原
因。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虽然也有祭祀、牺牲等教仪,但是没有繁文缛
节。可是随着婆罗门教的形成,婆罗门祭司们为了从献祭中得到好处,他们
使祭祀的花样品种变得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庞大而复杂。按照他们的要
求,一个人从生到死,要经过无数次的献祭,而献祭的费用既足以使婆罗门
祭司致富也足以使普通人破产。婆罗门祭司在献祭中不仅使用大量牲畜,而
且有时用人来作牺牲。他们的献祭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反感和思考。婆罗门教
的经典是吠陀文献,到列国时代,人们对于那种古代语言已经感到太艰深复
杂而难于理解了。大量的解释吠陀经典的梵书和奥义书对于一般人来说同样
是艰深难解的。于是婆罗门祭司又在群众中宣扬神秘但简短的咒语的种种特
异功能,以此骗取人们的财物。这样,婆罗门教和婆罗门祭司就堕落到了一
种很容易受到攻击的地位。
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纷起,据佛教文献说,有“六十二见”,“九十六外
道”。他们讨论的问题有,世界与自我有常还是无常的问题,世界是有限还
是无限的问题,一切有因还是无因的问题,死后有灵还是断灭的问题,解脱
之道如何的问题等等。由于材料的缺乏,现在对于当时各学派及其思想的详
情已不可知。除佛教和耆那教以外,看来有两个学派在当时影响很大。
一是斫婆迦派,它是古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的学派。佛教文献又称此派
为“顺世外道”(意思是流行于民间的)。这一学派的著作没有保存下来,
只是从其他学派的文献(如奥义书、佛经等)对他们的引述和批判中,我们
才能知道这一学派的学说的一个概况,而且这个概况也难免经过了某种歪
曲。斫婆迦派不相信吠陀经典的权威,也不相信婆罗门教的其他文献。他们
认为,世界万物都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要素构成,根本没有灵魂,生
命和自觉只不过是物质复合的产物。尽管物质没有生命和自觉,可是某些物
质复合起来就有了它们原来没有的生命和自觉,这正如某两种颜色调和起来
就能产生第三种新颜色以及原来不能醉人的蜜糖经酿造后就能变成酒一样。
人死就是原来组合为生命的物质的离散,死后没有灵魂,也不会有来生,人
一死一切也都结束了。因此,这一派主张珍惜生命,要使生存成为享乐,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7:02 | 只看该作者
不相信所谓行善作恶在来世有不同的报应。在这一点上,斫婆迦派不仅否定
了婆罗门教的轮回说,而且也否定了一切宗教的基础。在认识论方面,他们
不承认推理的有效性。他们认为,除了直接被感知的事物以外,没有可以确
信的东西;因为间接知识必须经过中间环节,而一经过中间环节就会有不可
靠的因素混杂进来。他们甚至认为,即使某一推理成为事实,那也是偶然的
幸中,其中是没有确实性的。他们重视直接的感性知识,这是正确的;而否
定间接知识和推理,却又错误地走向了另一极端。他们的论敌谴责他们不信
宗教,说他们没有道德责任感,把他们贬称为“斫婆迦派”。(Carvaka 一
词来自carv,后一个词的意思是“吃”。意思说他们只讲现世享乐而不讲宗
教修养。)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在被称为斫婆迦派的人中,实际上还包括了
在具体问题上见解小有不同的派别。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是斫婆迦派的一个
重要代表人物,在佛教典籍里,他被列为当时“六师”(六个学派的领袖)
之一。
二是阿什斐迦派(或译为“邪命外道”),它是一个主张彻底的宿命论
的学派。末伽黎·拘舍罗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佛教文献中所说的“六
师”之一。据说他曾经是耆那教实际创立人大雄的弟子,后来与师说不合,
自己别立学派。末伽黎·拘舍罗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既定的程序绝对地安
排好了的,在这个既定的世界上,每一个生命单子(life-monad)都必须反
复再生84000 次,从以太、气、火、水、地的基本分子开始,逐步地经过地
质的、生物的、动物的诸存在阶段,然后又以人的形态出现;每个生命单子
在各个阶段再生的次数、时间与进度也都是既定的,各生命单子在反复再生
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被严密地规定了的。他认为,人的意志和行为,不论
是善是恶都影响不了整个的既定过程,修行并不能加快解脱的进程,作恶也
不能起延缓的作用。人生历程不由自己定,也不由他人定,而是由宿命来定。
一个人肯刻苦修行,只能说明他在命运安排的全过程中已经走到了比较接近
解脱的地步。他认为,修行唯一能起的就是这种标志的作用。在他看来,修
行与否,本身也不是由一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命运前定的。这种彻底
的宿命论在一方面固然否定了各种宗教的善恶各有报应的说教,但在另一方
面也否定了人的一切能动作用,可以使人安于无所作为。
斫婆迦派和阿什斐迦派在列国时代曾经盛行一时。不过在当时反对婆罗
门教的各派中影响更大更久的还是佛教和耆那教。
耆那教 耆那教是公元前6 世纪时在印度兴起的一大宗教。据耆那教的
传说,此教渊源很古,到当时已先后传了24 祖。其实关于耆那教的古老传说
既不清楚,也难以凭信。直到传说中的第23 祖白史婆,才是历史上真有过的
人物。据传说,白史婆原是伽尸国的一个王子,30 岁时出家,苦修84 天后
成道,以后传教70 年,百岁而死。他不尚祭祀,不敬诸神,反对种姓制度,
认为各种姓人都可凭修行得道,对妇女也不歧视。他还初步组成传教团体,
提出一些教规和誓戒。白史婆的生卒年代不详,据传他比耆那教第24 祖大雄
早死246 年,大概是公元前8 世纪时候的人。
真正使耆那教得以确立并兴起的是筏驮摩那。他的父亲是一个部落首
领,有二子,他是次子。他的父母都是白史婆所传教义的信奉者,他自幼也
受了这种影响。他早年曾经结婚,并生有一女。30 岁时,父母去世,他在得
到兄长允许后出家修行。他苦修冥想了12 年,在42(或43)岁时自以为得
道,成为“耆那”(战胜情欲者)、“尼乾陀”(解脱束缚者)。他被称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7:15 | 只看该作者
耆那大雄即战胜情欲的伟大英雄,他的教徒也被称为耆那。大雄游方传教,
最初曾经遇到困难,后来信徒逐渐增多,并且得到了摩揭陀、阿般提等国君
主的支持。大雄72 岁去世,据说当时已有14 万教徒。大雄生卒年代诸说不
同,很难确定。可以确定的是,他与佛陀基本同时,他去世的时间比佛陀略
早。大雄被耆那教徒尊为第24 祖,也是最后一位祖师。
大雄在改革和发展白史婆的主张的基础上为耆那教确立了一整套教义。
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不是象婆罗门教所说那样是神创造的。世界
无始无终,而只有形式的变化。组成世界的万事万物也都是如此。世界的一
切事物都包含两部分,即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因子。具体地说,上起天神,
中含人类,下至各种动物、植物以至无生物,都有灵魂和身体两个部分。灵
魂和什么样的身体结合,那是由自我的行为决定的。行善者可以转生为天神、
为善人,行不善者的灵魂可以转生为动、植物以至无生物。婆罗门教的杀生
献祭,不仅无助于人在来世的幸福,而且杀生本身就是造下了恶业。耆那教
不仅反对作恶以致得到恶报,而且也不把行善以求善报当作最高理想。因为
即使因行善而转生为天神,那也还没有最终摆脱了转生或轮回的痛苦。他们
的最高理想是,使灵魂脱离躯体,超越轮回,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极
乐状态。
耆那教认为,要使灵魂超越轮回,必须奉持“三宝”,即正信、正知和
正行。正信,就是要完全彻底地信仰大雄和他所传的教义。正知,就是正确
地学习和理解耆那教的教义。它要求信徒们能够从具体的生灭变化着的事物
中认识到事物自身的永恒,从生物的生生死死中认识到灵魂的永恒。正行,
就是要求在家的信徒实行五项誓戒,即一不伤害生物,二不说谎话,三不偷
盗,四不奸淫,五不贪私财。这五戒是大雄在白史婆已定四戒的基础上加上
不奸淫一戒而成的。至于出家的苦行者,还有更严格的要求。例如,不伤害
生物,不仅禁止杀害任何一种甚至最微小的生物,而且禁止一切可以引起争
执的思念、言语和行为,甚至禁止一切可以伤害生命的无意识的行为。他们
脸上必须戴上薄纱,以免小虫飞入口中致死;走路必须一边扫地一边前进,
以免踏死虫蚁。他们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实行苦行,前者是指必须静坐、反省、
忏悔、消除情欲,后者是指必须在行动上实行各种自我克制,经受各种使肉
体受苦的磨炼。实行苦行12 年以后,可以逐渐绝食而死。耆那教认为,只有
这种极端的苦行才能不造新“业”,消除前“业”,使自己的灵魂彻底摆脱
由情欲而导致的后果(业),超越生死,而达到极乐世界。
耆那教反对用其他生物为牺牲祭神以求自己的解脱,而主张用战胜自己
情欲的办法求自己的解脱;反对以神为主宰的思想,而强调人可以决定自己
的命运;否认人的种姓差别,而强调人的宗教修养的差别。这些都具有明显
的反婆罗门教的时代气息。但是,耆那教走向了另一极端。它教人以身体的
极苦去求灵魂的极乐,以现实的自杀去求理想的永生。这对人民只能起一种
消极的作用。
耆那教的传播,得到一些国家君主和刹帝利的支持,因为他们对婆罗门
的特权地位也怀有反感。耆那教对在家的信徒的要求远不如对出家者要求的
严格。最重要的戒条是禁止杀生,因而也禁止从事农业,因为耕地时不免伤
害地下虫蚁。所以耆那教徒中有很多商人。直到现在,印度还有许多耆那教
徒。
早期佛教 佛教是与耆那教同时兴起的另一个大宗教。它的创始人是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7:28 | 只看该作者
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他自己的名字,悉达多是他的家族名或姓氏。他是
伽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首领净饭王的儿子。关于他的生年,
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以中国佛教传统的说法公元前566 年较为可信。悉
达多出生不久即丧母,由其继母也是姨母抚养成长。他自幼就喜欢离群索居
并思考人生的种种问题。他的父亲让他很早结了婚,并尽量在物质生活上满
足他。可是他所关心的仍然是人世的种种苦痛。他在29 岁时生了一个儿子,
不久即抛弃家庭,外出修道。他先后到过吠舍厘城、王舍城,去从那里的修
道者学道,而不能感到满足。此后他又修了6 年苦行,人瘦成了皮包骨头,
差一点死去,仍然没有得道。于是他重新进食,后来在一次长达七天七夜的
苦思冥想以后,终于认为自己已经得道。这是在他出家修行第七年的事。他
被人们尊称为“佛陀”(简称为佛,意为觉者)、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
的寂默贤者)。佛陀在恒河流域摩揭陀等国游历传教40 多年,至80 岁逝世
(约公元前486 年)。佛陀去世以后,佛教继续传播,逐渐至于南亚以外,
后来佛教虽在印度不再流传,却成了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
佛陀传教,不是从世界起源之类的哲学问题开始,而是从分析人生问题
入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先从基本哲学问题谈起,他回答说,譬如有一个人
中了一箭,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候医生应该怎样做呢?如果先考虑这支箭是
用什么材料造的、谁造的、造箭者的经历和技术如何、这箭有何特点等等问
题,那么问题还没有提完,中箭人早就死了。佛陀认为,世人正处于无边苦
海之中,如同中了箭的人一样,当务之急是拯救世人,而不是从抽象的大道
理谈起。
佛陀所传的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即四条神圣的真理。四谛包括苦
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陀讲道的起点,也就是从人生的各种苦恼
的现象说起。他说,苦大体有八种:一是生苦,二是老苦,三是病苦,四是
死苦,五是所求不得苦,六是怨憎会苦,七是爱别离苦,八是五受阴苦。佛
教认为,人由“色”(形式、物质)、“受”(感觉)、“想”(知觉)、
“行”(意志)、“识”(意识)五种因素构成。“五受阴”(五种Skandha,
即上述五种因素,或译“五蕴”)苦,就是指人的身心等一切方面的苦。集
谛说明形成苦的原因。佛陀对人世的苦避免从客观的社会条件方面作分析,
而专从人的主观方面求原因。他认为,产生苦的原因在于有“欲爱”,包括
对淫乐的欲爱、对长生的欲爱、对权力的欲爱。欲爱要求有常,可是世界上
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欲爱要求肯定自我,可是又没有一个恒常的“我”。佛
教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这个意思。既然一切无常也无恒常的
自我,那末“欲爱”就从根本上不能实现。这样,苦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佛教又继承了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认为有欲爱就有思想和行动,有思想和
行动就必然造成其后果,这就是造了“业”。业是以前的欲爱的果,果又成
了以后的因。于是因果不断,生死轮回不已。如果说,佛教强调欲爱是痛苦
的原因,这还是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片面强调痛苦的主观原因),那么,
佛教所说欲爱引起生死轮回,纯粹是一种宗教迷信的说法,是无法用理性给
以论证的。灭谛说明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苦。佛教认为,消灭苦的关键
在于消除欲望,要做到“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
地克服客观的障碍和困难中前进的,所以应该珍视人的不畏苦、不怕难的奋
进精神。佛教却教人消除欲爱,用消除主观的方法消除主客观的对立,以达
到佛教所谓的“不生不灭”的绝对宁静的“涅槃”境地。道谛说明佛教修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7:44 | 只看该作者
的主张和途径,包括“正见”(信仰正)、“正思维”(决心正)、“正语”
(言语正)、“正业”(行为正)、“正命”(生活正)、“正精进”(努
力正)、“正念”(思念正)、“正定”(精神集中,禅定正)等“八正道”。
八正道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理论上领悟佛陀所宣扬的教义,
以提高信徒的宗教智慧;另一方面从静坐中体验佛陀所宣扬的境界,以提高
信徒的宗教修养。
佛陀的教义和婆罗门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
婆罗教认为,神是人的命运的主宰,神和人当然是不平等的;在人类之中又
分为不同的种姓,种姓之间又是不平等的。可是佛教不承认神的主宰地位,
把“神”和人以及其他生物都放在“众生”之列。佛教认为神比人有大得多
的神通,但是神作为众生之一种也不能免除轮回之苦。神还必须从佛陀教义
的启示中求得最终解脱,祭神求福就完全是荒唐的事了。佛陀又驳斥婆罗门
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他指出,一切人都是母亲
怀胎而生,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人洗澡以后都能变得清洁,根本不存在婆罗
门教所说某一种姓清洁、某一种姓不清洁的问题。佛陀还说明,社会上的不
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而且如果从分工
看,刹帝利作为君主所属的种姓,地位应该比婆罗门更高。
从佛陀反对婆罗门教的不平等的主张来看,它的作用是积极的。可是,
佛陀所主张的“众生平等”的正面意思是,一切众生,只要信奉佛教,都有
可能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极乐世界。这平等只是进入虚无飘渺的天国的平等,
本质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所起的也只能是一种麻醉人民的消极作用。而且,
佛教还禁止收纳负债的人和奴隶出家为僧,因为怕触犯债主和奴隶主的现实
权益。这就更可以说明佛教主张的平等是没有实际社会意义的。
佛陀所传的教义适应了当时各种姓(尤其是刹帝利和富有的吠舍)反对
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要求。佛教反对苦行,并用比较易懂的通俗语言传教。因
此,佛教得到了摩揭陀等国君主的支持,受到了富人的大量布施,也从各种
姓中获得了大批的信徒,很快地就发展成了一个大的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7: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孔雀帝国的兴衰
摩揭陀的兴起 从列国分立到统一帝国的形成的过程中,摩揭陀逐渐强
大起来,并最终统一了印度其他各国。
在北印度列国中最先兴起的是迦尸。它长期与居萨罗进行争夺霸权的斗
争,一度还兼并了居萨罗。迦尸对鸯伽、对摩揭陀也常有敌对行动。迦尸地
处上述几个重要国家之间,便于与邻国争衡,也易于受到邻国的威胁。后来
居萨罗强盛起来,又转而兼并了迦尸,并将包括佛陀故乡伽毗罗卫城在内的
一些小国纳入自己范围之内。这是佛教兴起以前北印度的大概形势。
与佛陀同时代的频毗沙罗(或译瓶沙王,约公元前544—493 年),是摩
揭陀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国王。他建都于王舍城,用通婚的方法和居萨罗、
拔祇等国建立友好关系,稳定了西部和北部边界的局面,集中全力征服了东
方的邻国鸯伽。鸯伽控制着恒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港口,在贸易上有重要地
位。占领鸯伽有利于加强摩揭陀的经济实力。他对内加强对国家机构的控制,
实行严刑峻法,同时又支持佛教的传播,收揽人心。
频毗沙罗晚年,他的儿子阿阇世(约公元前493—462 年)弑父篡位。阿
阇世的母亲就是居萨罗的公主,她在嫁频毗沙罗时曾带来迦尸村庄作为陪嫁
品。她母亲对丈夫被杀十分悲痛,不久也死去。于是居萨罗王要求收回陪嫁
的迦尸村。双方发生了战争,最后迦尸村仍保留在摩揭陀版图之内。阿阇世
又对拔祇进行了长达16 年的战争,最后兼并了拔祇。以后发展成为重要城市
的华氏城也在这时作为要塞开始建立了。在阿阇世时期,摩揭陀已经成了恒
河流域一个霸国。
阿阇世以后一段时期的摩揭陀历史,不同材料说法不同,模糊不清。相
传阿阇世以后的几代继位者都是暴君,引起人民不满。最后一个暴君被起义
的人民推翻,他的一个大臣希苏那伽登上了王位(约公元前430 年)。他在
位的时期,摩揭陀征服了阿般提,国势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居萨罗和拔沙
也可能是在这一时期被摩揭陀兼并的。希苏那伽王朝的末王最后被摩诃帕德
摩·难陀所杀,时间可能是在公元前364 年(这一年代的说法分歧很大)。
摩诃帕德摩·难陀建立了难陀王朝(约公元前364—324 年)。他是一个
出身低下的人。据一种传说,他的父亲就是希苏那伽王朝末王,而母亲却是
一个首陀罗。另一传说认为,他的父亲是一个理发匠,而母亲是一个妓女。
还有一说认为,他本人是理发匠,与希苏那伽朝末王的王后有私情,二人勾
结杀死国王及诸王子,篡夺了政权。从这以后,不少王朝的创立者都出身低
下,这说明当时统治者与高等种姓渐趋腐朽,而下层人民的力量正在增长。
在难陀王朝时期,摩揭陀统一了恒河流域地区,已经初具帝国规模。据
希腊作家记载,难陀王朝有2 万骑兵、20 万步兵、2000 战车、3000 战象。
还有一说是,8 万骑兵、8000 战车、6000 战象、20 万步兵。总之,难陀王朝
已经准备了向印度河流域推进的力量,不过这一进展被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东
侵打断了。
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入侵和孔雀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327 年,马其顿王
亚历山大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侵入了印度西北部。这一地区,在公元前6
世纪以后落入波斯帝国统治之下。公元前4 世纪时,波斯帝国的统治削弱,
这里分布着许多小邦和部落,它们在实际上是独立的。在亚力山大入侵时,
它们不仅未能形成一支统一的抵抗力量,而且内部存在着分裂和敌对的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16.3.2010 18:18:10 | 只看该作者
势。
犍陀罗地区的■叉始罗王因为与其东邻波鲁斯王处于敌对状态,就想借
用外力来打击自己的对手。亚历山大刚刚率兵渡过印度河,■叉始罗王就遣
使送来了大量的白银、牛、羊、象,以及700 骑兵,补给他的军队。还有一
批部落首领也投向了亚历山大一边。当亚历山大准备进一步东渡杰卢姆河的
时候,却在河对岸面临着波鲁斯王一支强大的力量。亚历山大用计从上游偷
渡过河并用巧妙的战术击败了波鲁斯王的军队,可是波鲁斯王英勇奋战,直
到身受重伤被俘。当亚历山大问他想得何种待遇的时候,他还说:“应以国
王之礼待我。”亚历山大对他采用怀柔政策,保留了他的王位,他也就成了
亚历山大手下的又一傀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征服了整个旁遮普地区。但
是他遭到了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他的部队损失不轻。
当亚历山大还想继续向恒河流域推进时,他的部队因为备受长期进军的
辛苦与伤亡的打击,又不能适应印度的水土而多染病,在公元前326 年夏拒
绝前进。他企图说服部队而无效果,只好回师到杰卢姆河地区。在此河以西,
他任命总督统治,在此河以东,则仍由归顺了他的国王们治理。同年十月他
引兵循印度河而下,沿途又遇到许多部落的顽强抗击。到达印度河口以后,
他将军队分为水陆两支回巴比伦,于公元前325 年回到巴比伦。两年以后,
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死。
亚历山大一走,印度人民就开始了反对马其顿人的起义。亚历山大所任
命的总督带着大部分军队退出了印度,剩下的守军不久就被印度起义军消灭
了。
在印度人民起义中,一个名叫旃陀罗崛多(或译月护王)的人成了起义
的领袖。关于他的出身,有不同说法。一说,他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
起于寒微;又一说,他出身于刹帝利,属于莫里亚家族,“孔雀”(maurya)
的名称是从“莫里亚”一字演化而来的。相传,他曾在旁遮普地区见过亚历
山大,因为有语言冒犯,险些被亚历山大处死。他逃走后,得到了一个名叫
■底利耶的婆罗门的帮助。他帮助旃陀罗崛多弄到了一笔钱财,召募了一支
军队,使他在起义中能处于领导地位。旃陀罗崛多赶走了旁遮普地区的侵略
者以后,又回师东向,攻下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约公
元前324—187 年),他就是该王朝的第一个国王(约公元前324—300 年)。
旃陀罗崛多在位期间,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在亚
洲的大部分领土,并一度想恢复在印度西北部的统治。公元前305 年,他领
兵侵入印度,但是被旃陀罗崛多打败。于是他把印度河以西的一些地方也让
给了旃陀罗崛多,旃陀罗崛多则送给他500 头象。双方缔结婚姻(谁娶了对
方的儿女,有不同说法),维持和平。随后塞琉古派遣使节驻在孔雀王朝首
都华氏城,这位使节关于印度的记载成了研究印度古史的重要材料。
旃陀罗崛多为孔雀帝国的建立打下了根基。他本人晚年笃信耆那教,后
来抛弃王位出家,终于按耆那教的教义逐渐绝食而死。他出家后,其子宾头
沙罗(约公元前300—273 年)继位。宾头沙罗曾经镇压了■叉始罗地区的人
民的起义,保持了帝国在北印度地区的统治。他可能还向南扩展了领土。佛
教文献说,他曾经杀死16 个君主而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不过这些国家的具体
地点不详。宾头沙罗继续和塞琉古王国保持友好关系,曾接纳塞琉古王国的
使者驻在首都。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也曾在他当政时派使节驻华氏城。这些使
节亦有关于当时印度的记载。可惜这些记载原本都已失传,只有零文散篇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7.2024 23:1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