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有容乃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大事记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06:07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战争一开始,我军采取进攻态势,猛烈攻击日军在沪据点,压迫敌军滞于黄浦江左岸狭隘地区,予敌重创。8月下旬,日军大批援军在吴淞、川沙登陆,我军在宝山、月浦、罗店、浏河等地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至9月17日,我军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双草墩一线,坚持防御,直至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陆,封我上海阵地的侧背进行远后方的迂回,我军才被迫于11月9日开始从上海周围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岛”外,全部沦陷。

  罗店争夺战 “血肉磨坊”不忍卒睹

  暮春的午后,宝山临江公园内。树阴下,几位老人悠闲地下棋。他们为自己的妙招得意,为臭棋懊恼。不远处,头发花白的奶奶牵着蹒跚学步的孙辈在公园里玩耍。风轻云高,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平和。

  可是78年前,一场恶战就发生在这里。中国军队以劣势的装备对抗日本最为精锐的部队和陆海空立体化大兵团进攻。与对方抗争的惟有不屈的精神、空前的斗志。此次会战,规模之巨大、作战之持久、伤亡之惨重、战斗之激烈、影响之广泛,不仅在中国抗战史上绝无仅有,就是在中外战争史上也极为罕见。

  宝山是淞沪抗战的主战场。惨烈无比的罗店争夺战、蕰藻浜两岸的阵地战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在淞沪会战第一阶段作战中,中国军队在杨树浦、宝山、吴淞、刘行、罗店、浏河多处与日军展开血战。其中打得最有名也最惨烈的当属罗店争夺战。

  8月25日凌晨,第67师201旅在旅长蔡炳炎带领下奉命向陆家宅之日军第11师团一部3000余人发动攻击。日军是重炮、飞机开路,步兵紧随其后冲锋,我军官兵殊死相拒。激战中,蔡炳炎旅长向全旅官兵立下军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遵!”

  战至午后,全旅伤亡殆尽,402团团长李维藩及多数营、连、排长阵亡,蔡炳炎情急之下率领惟一的特务排和1个营杀入敌阵,正当此时,一发子弹飞来贯穿蔡旅长的胸部,当即倒下,牺牲之前兀自扬手高呼:“前进!前进!”

  多年后,蔡炳炎儿子蔡浙生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说,父亲率全旅官兵于8月20日抵达常州洪庙待命。父亲深知此去意味着什么。8月21日、22日他连续疾书四封家书,两致妻子赵志学,一致长女慕兰,一致次女惠兰。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他详细安排了身后事,包括家里日常用度的管理,甚至连大女儿的婚姻、小儿子的抚育都做了考虑。可谓儿女情长,丈夫气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07:19 | 只看该作者
8月27日,战况更趋惨烈。当夜,罗卓英调集部队由月浦、新镇、罗店、蒲家庙之线继续向登陆日军冲击,日军主力第11师团以大炮、飞机、坦克应战,小小的罗店再度被炮声、杀声淹没,双方来回拉锯,反复冲杀。

  我军主力彭善的第11师和李树森的第67师,携手作战,轮番上阵,坚守5昼夜之久,无数次打退日军进攻。在给敌以重创的同时,两个师的官兵承受巨大的伤亡,数字达到令人惊骇的地步。相继阵亡1个旅长、2个团长,营、连、排一级的军官战死更是数不胜数,第67师师长李树森负重伤后,无法继续指挥,黄维被从德国紧急应召归国指挥战斗。

  日军在后继部队到来之后发动更猛烈的攻势。28日,坚守罗店的中国军队与敌连日激战后,因伤亡过大,阵地被敌突破。29日,黄维率第67师重新夺回,受到敌人强大火力轰击,尚未站稳又被迫撤出,罗店终告陷落敌手。

  后来有军事专家评价,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是一架“绞肉机”,淞沪会战中的罗店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血肉磨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

  临江公园至今还保留着几处战场遗迹。1937年淞沪会战时,任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三营副营长的姚子青率部在此战斗,坚守城垣。全营600多名官兵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牺牲时,姚子青年仅29岁。临江公园的陈化成纪念馆西南侧的草坪上竖立着“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石刻纪念碑。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坐落于临江公园里。目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新展馆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今年8月13日,新馆将正式开放。目前正在向社会各界征集文物,已征集到3000多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09: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空军首次出动

  击落日机6架击伤1架

  1937年,日本有海军航空队、陆军航空队的各种飞机800多架,而当时国民政府空军能作战的飞机约有300架。日本拥有飞机生产工业,国民政府的空军装备却完全依赖进口或外援,日本空军不但在数量、质量上占优势,还拥有战时消耗后自行得到补充的绝对优势。但即使如此,当时的中国空军仍然顽强应战,血拼到底。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第一次战斗就取得击落日机6架、击伤1架,而我方零伤亡的辉煌战果。日军梅津航空队队长为此愤而剖腹自杀。当时的国民政府为纪念首次空战的胜利,也为了进一步激励前线士气,鼓舞人民斗志,将这一天定为“空军节”。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淞沪抗战史料丛书》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上海抗战的通讯、纪实、回忆录及报告文学等鲜为人知的孤本、藏本。责任编辑张树介绍,其中收录的《空中抗战纪略》和《远东第一次空中大战记》是首次发现的关于空中抗战的通讯、纪实。在《空中抗战纪略》中有记载“八月十四日下午,敌机十一架由台北出发,往浙江海面飞向杭州广德袭击,十七时五十分左右,敌机出现于钱塘江上空,我机即起飞迎击,敌机不支,队形瓦解。此役计被我击落七架,余机狼狈飞逃。”而《远东第一次空中大战记》中收录的《空军的处女战》中一文中写出了天空中出现自己的飞机时,国人欣喜的心情。“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的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

  郑振铎在《我空军炸敌目击记》中则写道:“‘我空军出动了!’这是今晨,最可纪念的‘九一八’以来的一个早晨,所听到的雷似的欢声。‘我空军出动了。’含垢忍辱已久的吾军,自今晨以后是改取攻势了!是要以蓄养已久的空军的威力,来轰炸敌人在上海的根据地与他们的进入中国海的舰队了!……上午,我在法租界的西区办公,听见陆陆续续的炮弹的炸声。‘这是高射炮!’一位同事说。另一位同事刚从外面走进,欢容满面地说:‘我空军出动了!’立刻,全办公室里的人都交流着喜意,久郁的愤闷仿佛为之一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12:44 | 只看该作者
死守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奋战4昼夜

  西藏路桥,光复路。夕阳下,人来人往,热闹平和。今天看来普普通通的西藏路桥,过去曾是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点。1937年,在大桥北堍的四行仓库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激战。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中的谢团长就是谢晋元。“八一三”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带领400余人,号称“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本军队,“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昼夜,从10月26日战至30日,毙敌240余人,直至接到撤退命令后,才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这是激战中谢晋元留下的文字。在八百壮士英勇行为鼓舞下,上海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各界人士捐赠了大批食品、药品……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设法送入国旗一面。后因国旗太小,父亲打电话,由市商会派人送去特大国旗一面,长竹竿两根和旗绳……当代表国家尊严的国旗压倒周围的太阳旗在晴空中飘扬时,租界观战的民众纷纷脱帽敬礼,欢声雷动。”

  现在的四行仓库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之中。未来四行仓库纪念地将由“一个广场、一堵墙、一个雕塑、一个展示馆”组成。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陆,我军11月9日开始从上海周围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岛”外,全部沦陷。

  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中国军队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淞沪会战落下帷幕。

  李宗仁曾这样评价:“淞沪会战,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上海战事爆发后,在中共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14:07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1937年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北方军第2军矶谷廉介之手。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李宗仁屡屡严电韩复榘夺回泰安,并以此为根据地阻截南下之敌。韩复榘对李宗仁的命令置若罔闻,一错再错。为此,韩遭到蒋介石枪毙的处置,由孙桐萱代任其职。韩复榘的不战自退,非但使中国军队失去了黄河天险,更将济南、泰安等地拱手让敌,其后果之恶劣,实难形容。他也因此成为在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高级将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15:16 | 只看该作者
地理背景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双方战略

  日军战略

  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于3月上旬通过华北方面军向大本营申请“追剿眼前之敌, 绝不是深入南进作战, 为警备后方希望增加兵力”。得到日本大本营批准后, 于3月8日向第十师团作了传达。1938年3月13日,第二军正式命令第十师团消灭大运河以北之中国军队,第五师团以一部占领临沂后进入峄县附近配合第十师团作战。其企图是,“在达到以上目的后,大致在滕县、沂州一线,给以后作战作好准备”。

  滕县和临沂均为鲁南要地,是日军由山东北部进到运河沿线必经之地,津浦铁路线上的韩庄和临枣支线上的台儿庄紧临运河北岸。日军欲进占运河以北地区,必须首先攻占滕县和临沂,而后进占韩庄至台儿庄一线。板垣、矶谷两师团,是日军精锐之师,此次进攻,来势相当凶猛,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

  日军以五六万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5师团,沿胶济路西进,进逼临沂;一路为矶谷的第10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日军第二军按计划实施的进攻,直接导致了滕县及临沂战斗,从而展开了鲁南地区的台儿庄战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16:11 | 只看该作者
中方战略

  1938年3月21日,李宗仁电报蒋介石、何应钦、徐永昌,关于颁发作战命令如下: “( 1) 临城、峄县、韩庄间之敌约步兵三联队、骑兵一联队、炮兵一联队、坦克车五六十辆,自14日以来在界河、滕县、南沙河及临枣各地与我邓集团(第22集团军)及王军作战。现分部南进,已达韩庄及峄县附近,其主力似尚在临城。( 2) 战区以收复鲁中广大地域之目的,以一部在运河之线取攻势防御姿势,以主力由峄县东南方及东北方山地侧击南下之敌,聚歼于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 这是日军濑谷支队占领滕县、临城后进占韩庄和峄县附近时, 第五战区所发的作战命令中有关作战目的和计划的主要内容。这里明确决定作战目的是“收复鲁中广大地域;计划采取一部”以“攻势防御”主力“侧击南下之敌”,将敌人消灭在“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

  按照以上作战目的与计划,战区命令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东北方山地,击破峄县之敌,向临城、沙沟 两地附近侧击,“压迫敌于微山湖东岸而歼灭之”。一部集结于台儿庄北方地区,准备协助对峄县及其西北地区之主力作战。命令孙连仲第二集团军以一部在侯新闸以西运河南岸防御,待机渡河北进,主力控制于贾汪附近及荆山、茅村镇间。

  张自忠第五十九军在费县集结整顿后,乘虚向滕县南北地区与由南阳镇附近河之第三集团 军部队呼应,截击南下或北退之敌,对泗水方面自行警戒。孙桐萱第三集团军应超越济宁南北地区,再向衮州、邹县间及界河、官桥间与张自忠第五十九军及临城以南之攻击部队呼应,袭击敌之侧背,并阻止敌增援或截敌归路。命令庞炳勋第三军团迅速扫荡汤头附近之敌,以一部向莒县方面追击,主力集结于汤头附近布防,对沂水、蒙阴方面自行警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17:04 | 只看该作者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临沂大战

  2月下旬,日军东路第5师团从山东潍县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

  中方战史记载,中国军队第3军团第40军等部节节抵抗。李宗仁派遣庞炳勋部,先在临沂建立防御阵地,以诱敌深入,先挡住日军第5师团的正面攻击,然后迅速调派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派遣参谋长封少君兼程驰援临沂。张自忠部此时远在淮河流域一带,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临沂方向增援。此时日军也掌握到张自忠部的动向,但是日方估计,59军最快也要3天的时间,才能从峄县赶到临沂,所以日军认为可以抢先击溃在临沂弹尽援绝的庞炳勋部,然后再以逸待劳地反击张自忠部,因此日军估算张自忠部不但不能及时赶到临沂成为救援军,反而成为送上门来的“找死军”。但是张自忠却率领59军进行日夜的急行军,这是吃苦耐劳与豪气干云的西北军特质,在军长的一声令下,竟然能够在一日一夜之内,提前赶到临沂。因此59军在敌方完全没有预备的状况下,就有如从天而降般地猛攻日军第5师团背侧,庞炳勋部将士更是用命地从阵地反击,日军绝对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进行这种内外夹攻的拼命打法。因此,在1938年3月14日到18日的临沂决战中,日军第5师团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造成日军部队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作战,只有先撤退回莒县以困守待援(当时日军虽以超过一百多辆的卡车,满载阵亡的日军尸首匆促地奔逃,但战场上仍然遗留了不少的死尸。日军一向非常重视同胞尸首的处理,不是危急到没有办法,通常都会设法带回焚化,将骨灰带回日本)。临沂之战得胜,它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促成了之后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围歼孤军深入台儿庄的矶谷师团的契机。

  需要提到的是,临沂大战的指挥张自忠、庞炳勋原本相识,更有一段仇怨。张、庞均是西北军冯玉祥旧部,中原大战时,庞炳勋暗降蒋介石,临阵倒戈,使张部大损,张自忠亦受重伤,此次临沂危急,李宗仁无可调之兵,遂派张自忠前往。二人尽弃前嫌,共御外敌,方有临沂之捷,更有言若无战场决策失误,将可全歼板垣征四郎师团。“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此正是我八年抗战之依靠。

  此时,最高统帅部蒋介石也迭电指导。3月17日蒋介石致李宗仁、庞炳勋、张自忠电 :仍须督励所部确切协同,包围敌人于战场附近而歼灭之。如敌逃脱,须跟踪猛追,创开战以来之歼敌记录,藉振国军之气势,有厚望焉。3月19日蒋介石致电孙桐萱、曹福林部 :希贵部神速行动袭敌侧背策应正面之作战,以期各方面确切协同,一举歼灭敌人,挽回国军全盘。

  日方战史记载,日军攻击临沂的坂本支队6个步兵大队在临沂作战至1938年3月29日,由于攻打台儿庄的濑谷支队告急,只留两个大队牵制庞炳勋和张自忠部,其余4个大队和炮兵转至台儿庄作战。

  因此1938年4月1日蒋介石致张自忠电 :临沂之敌,得自由转用于向城、兰陵镇方面,实该军之耻,应速派有力之部队向向城之敌猛烈追击,免致台峄之敌以届聚歼之时再行脱逸。事关抗战前途甚钜,务希努力为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18:10 | 只看该作者
滕县战斗

  板垣败绩累累之际,日军西路第10师团长矶谷仍然武士道精神十足,不顾一切,日益向南推进。李宗仁调来川军邓锡侯第22集团军,孙震的第41军赶往滕县,拒敌南下。

  孙震部刚在滕县部署就绪,1938年3月14日,矶谷师团就发动攻击。日军以数十架飞机30余门大炮狂轰滥炸,守军师长王铭章督战死守。

  1938年3月17日晚,日军配合炮火攻陷滕县(今滕州)。中国守军第22集团军第41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苦战至17日,该军守城的第122师阵亡军官6人士兵105人,伤军官10人,士兵156人,失踪军官6人士兵470人,师长王铭璋殉国,124师370旅亡军官17人士兵640人伤军官16人士兵331人失踪士兵37人,124师372旅亡军官4人士兵173人伤军官10人士兵281人失踪士兵32人。李宗仁见滕县危险,又急令新拨归第5战区指挥的第20军团司令汤恩伯派部驰援。汤的主力85军王仲廉部因行程过远,未能及时赶到,滕县失守。敌军损失也极大,死伤达2000多人。此战,22集团军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阻击绝对优势之敌达3天半,为第5战区之后的台儿庄会战争取了有利时间,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1938年3月18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于20日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城,矛头直指台儿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10:19:32 | 只看该作者
台儿庄战斗

  1938年3月20日,日军矶谷师团借攻克滕县之威,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徐州。

  李宗仁以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参谋长封裔忠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台儿庄战役的意图和部署是,以擅长固守的原西北军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运河一线,一方面防堵日军进窥徐州,一方面将骄狂冒进的矶谷师团吸引到峄县南部地区,而后以隐藏于峄县东北山区的汤恩伯第20军团拊敌侧背,加以聚歼。日军的作战意图是:“确保韩庄、台儿庄一线,并警备临城、峄县,同时用尽可能多的兵力向沂州方面突击,协助第5师团战斗。

  1938年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为诱敌深入,第31师刘兰斋连长率骑兵连从台儿庄出发,向峄县方向搜索前进,91旅旅长乜子彬率183团跟进,在峄县城南20里康庄与日军遭遇。台儿庄地区战斗正式打响,中国军队马队为诱敌深入边打边撤,1938年3月24日,日军逼近台儿庄开始向台儿庄地区大举进攻。

  1938年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

  战。为诱敌深入,第31师刘兰斋连长率骑兵连从台儿庄出发,向峄县方向搜索前进,91旅旅长乜子彬率183团跟进,在峄县城南20里康庄与日军遭遇。台儿庄地区战斗正式打响,中国军队马队为诱敌深入边打边撤,1938年3月24日,日军逼近台儿庄开始向台儿庄地区大举进攻。

  1938年3月24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86团1营在王震团长和姜常泰营长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1营是新兵,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王震团长也亲自架起机枪向城外日军扫射,当晚,日军200人突破小北门,躲进小北门附近的泰山庙,王震团长亲率将士围攻泰山庙之敌,终将其消灭。24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多次攻入庄内。守军第2集团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猛攻3天3夜,才冲进城内。

  3月24日,当台儿庄激战开始时,蒋介石即赴徐州视察督导,返回时留下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政部次长林蔚,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高级参谋王鸿诏组成参谋团在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3月27日,当日军增兵鲁南,战事趋向激烈的时刻,蒋介石亲赴前线车辐山车站,并去台儿庄南站观战。李宗仁劝阻说,委员长之安全系全国长期抗战之成败,万万不可在此久留。蒋介石说 :王铭章师长与全师在滕县壮烈殉城前,我痛惜未曾与之谋面,今池师长又将及生死关头,我既来此,不可却步。蒋终于在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陪同下去台儿庄南车站会见了池峰城,这使池惊喜有加。蒋拉着池的手说:你的长官说你是忠勇、精干兼备之人,今天看来此言不虚。池说 :我师绝对战斗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国家,以报委座知遇之恩。蒋对池嘉许、勉励一番,挥手告别。

  1938年3月27日,得到增援后的日军对台儿庄城发动第3次攻击。日军炮轰台儿庄围墙,北城墙被炸塌,小北门亦被毁,守卫小北门的181团3营官兵牺牲殆尽,300多日军突入城内,惨烈的巷战开始,城内中国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坚守在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让参谋长封裔忠部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守军尽量拖住敌人,以便庄外的大军将日寇团团围住,来个瓮中捉鳖。

  28日,日军攻入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切断中国守军第31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该师师长池峰城指挥,以强大炮火压制敌人,并组织数十名敢死队员,与敌肉搏格斗。汤恩伯军团关麟征第52军和王仲廉第85军在外线向枣庄、峄县日军侧背攻击。

  3月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29日,林蔚转述蒋介石的电令 :台儿庄屏障徐海,关系第二期作战至巨,故以第二集团军全力保守,即存一兵一卒,亦须本牺牲精神,努力死拼,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罚,即李长官、白副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

  31日,国军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是时,坂本支队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第20军团。该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

  矶谷师团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国民党军队虽以5倍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9.6.2024 10:0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