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蒙古独立内幕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0:49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回想起途中跟蒙古使节的接触:尽管自己威风凛凛,身边站着雄纠纠的火枪兵,可是那些车臣汗、土谢图汗的蒙古使节不仅不惊怕,反而敢于大声斥问:既为友谊和安宁而来,为什么还要率军人带枪械,究竟意欲何为……

  戈洛文凭直觉感到,在俄满冲突中,蒙古人与大清是一条心的。他也深知,自己拥兵而来,很难使蒙古人相信,是单纯为了保护使团安全。

  他信手翻开了桌上的案卷,取出一份份驻军呈报来的材料,挑选出那些关于“蒙古人骚扰”的材料。他翻阅着,忽然计上心来,猛地一掌击在桌上:总算师出有名了!

  几个月以后,戈洛文下令:严惩“蒙古马贼”。

  武器装备精良、凶狠异常的哥萨克们,首先闯入蒙古族塔帮古特部。

  侵略者们用火枪打死马匹,然后用军刀对付那些手无寸铁的蒙古人。他们惨无人道地杀人取乐,剖心为食。色楞格河畔,血流成河。

  以“严惩蒙古马贼”为借口的侵略者们最关心两样“东西”的得失:貂皮和女人。

  他们在用军刀杀人前总忘不了只恨恨地追问:

  “韶皮藏在哪里,说!”

  他们到处追逐妇女。把未能逃脱的妇女装人布袋,扔上马背,作为战利品带回营地,肆意蹂躏。

  穷凶极恶的戈洛文又把眼光转向了希洛克河畔的游牧人。

  他明目张胆地命令哥萨克:“多杀几个人,没关系,但要尽量保住马群、牛羊和帐幕!”

  尝到甜头的哥萨克倾巢而出。

  他们冲人蒙古毡帐,杀死奋起反抗的蒙古族壮汉,奸淫妇女,毫无准备约蒙古游牧人无法应付这种突然袭击。

  哥萨克们大施淫威后,把妇女、马牛羊和毡帐带回了色楞格斯克。

  蒙古人尸横沙漠冶流成河,但杀人成性的戈洛文仍不满足。

  他的真正意图是杀一敬百,要让所有的蒙古人臣服,逼迫他们臣服!

  1683年冬,色楞格斯克。

  在戒备森严的议事厅中,面色阴沉的戈洛文端坐上方,面前的长条桌上,摆放着黄金铸成的俄罗斯时钟和一套办公用具。

  在他下面,站着十余名伤痕累累,衣衫槛楼、仍然怒气冲天的蒙古人。

  他们是被哥萨克俘虏的喀尔喀台吉。

  在侧面,一位翻译正在宣读一份文书:

  “……永世臣服沙皇,永不背叛,无论什么入侵犯沙皇臣民,都要率领军队,协同沙皇军队作战;对沙皇臣民,不得有任何侵害,违者严加惩处。每个台吉每年向沙皇缴纳牛羊各五十只……”

  当那译员念完冗长的文书后,戈洛文下令:

  “来人。帮诸位台吉签约!”

  野蛮的哥萨克士兵用绳索捆起台吉们的双手,把军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逼使他们去亲吻俄军火枪枪口。

  之后,他们又用军刀斩杀了八条狗,威逼台吉们去用舌头舔剑。剑在滴血,蒙古人的心也在滴血!

  最后,野蛮的哥萨犯强令台吉们每人喝一杯冰冷的水,并松开众台吉的手,让他们动手签字。

  为人父、为族长的台吉们一个个老泪纵横,他们很想一死了之。但是,素来强劲的“头鹰”们不愿舍下族人,让他们遭受欺辱。

  骂信黄教(喇嘛教)的台吉们相信因果报应,干尽坏事的沙俄终究会受到天谴!值此危难之际,他们决定以自己的下地狱,换得后辈子孙的生存。

  台吉们忍辱签约,带着精神和肉体的严重创伤,归回部落、他们向民众的血泪控诉,使得辈古人愤怒了。

  游牧人心中腾起一股怒火。先人那铁骑西征的历史激励着威武不屈的蒙古人,他们绝不屈服,一定要用血来偿还血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迎头痛击

              一、血战贝加尔湖畔

  胸挂显示尊荣的金锭,

  身着标志官阶的盛装,

  俄国使节涌出克里姆林巍峨的宫门,

  遍访东南西北,

  异域殊方。

  沙俄一面派使与克尔木克蒙古人“通好”,实行“文明入侵”。一面对其他游牧部落则采取血与火的征战!

  贝加尔湖畔,生活着市里亚特蒙古游牧部落。布里亚特人归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车臣汗管辖。

  贝加尔湖畔是一个美丽、肥沃的地方。

  四周群山环绕,山势巍峨起伏,山顶浑圆整齐,仿佛刹那间凝住的巨浪,一个挨着一个浮积着,在贝加尔湖上空勾划出一道线纹:夏天,饰满常青松林的波浪;冬天,饰有参差多变的银边。

  贝加尔湖安坐在群山怀抱中,无拘无束,波澜壮阔。当地人传说,它不容异物。无论人还是畜,溺水而死湖中后,都会被抛上来。故而当地人称之为“圣海”。

  身材魁伟、体倍强收的布里亚特蒙古人,世代生活在这里。他们骑劣马执强弓,围猎、放牧。他们敬奉这里的山和湖,经常献上祭品,顶礼膜拜。

  生于斯、长于斯的布里亚特人安居乐业,与世无争。

  十七世纪二十年代,灾难开始降临到布里亚特人头上。那灵异、神奇的群山,和那波澜壮阔的“圣海”,都无法保全自己的子民。

  1634年,巴加尔湖畔。

  一伙黄发凹眼凸鼻的异族人忽然出现在这里。他们也骑马,手里端着一种布里亚特人从未见过的东西,腰里佩着长长的弯刀。

  布里亚特人无法知道他们的来意,也弄不清他们的归属。好客的蒙古人为他们建起了房子,送未了肉食,并派人服侍。

  这伙人的头目叫瓦西里·杜纳耶夫,是六十人长。

  “远方来客’休息了几天后,突然开口讲话。精通蒙语的通译告诉布里亚特人:

  “我们是全俄罗斯专制君主、受许多国的领主拥戴,大沙皇差遣来探视他的臣民的。你们世代安居,全仗沙皇庇护。知思应图报,他们要献上好的貂皮……”

  一向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布里亚特人,当即表示:“我们只有先祖成吉思汉,从没听先人说过沙皇。貂皮不能给异族人!

  奸诈的杜纳耶夫低估了蒙古人的实力。他命令兵士开枪,当场行死数人。

  愤怒的蒙古人纷纷上马,分成四路,象围猎野兽一样、勇猛冲杀过来,箭如雨,马如虎。

  哥萨克们挤成一团,来不及装火药就死于箭雨之中。贝加尔湖畔,留下了五十二具入侵者的尸体。

  侥幸活命的杜纳耶夫,只带着八名哥萨克逃走了。

  神圣的贝加尔湖不容异物。

  一年以后,杜纳耶夫卷土重来,他率领一百多名分副武装的哥萨犯,气势汹汹地来到了贝加尔湖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1:12 | 只看该作者
 蓄意报复的哥萨克见人就杀,见帐篷就烧。从不畏强暴的布里亚特人,奋力反击。他们先是纵马射杀敌人,马被射死后就步战,用猎刀箭作武器,与敌人展开贴身肉搏。

  一时间,贝加尔湖畔血流成河,手持刀剑的布里亚持人伤亡惨重,但没有一个蒙古人心甘情愿地放下武器。

  齐布齐贵是布里亚诗人的英雄。他精于骑时,骁勇过人。他率兄弟与俄军激战数日,马被打死,身边人所剩无几,自己又身负重伤。当狂喊着遇向他的哥萨克们靠拢时,他大喊:“哥萨克们,我决不活着落到你们手里!”

  他手执猎刀、连续杀死数名哥萨克,最后身受重伤,壮烈牺牲。

  此次一役,哥萨克们胆战心惊。

  从此以后,沙俄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强行占领了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游牧地。

  他们先后建立了伊尔库斯克、色楞格斯克、和乌丁斯克。

  暴虐的异域人妄图长治久安。然而,不屈的布里亚特人从未停止过抗争。因为,保佑他们的“圣海”训诫时刻激励着:异物总会被逐走。

  他们不断袭击哥萨克,缴获武器,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马匹,杀死狂妄的沙俄征税官。沙俄统治者也多次征伐。他们取得的每一份利益都是以剑和血作代价的。

  对于沙俄的侵略行径,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车臣汗一方面派使节去莫斯科抗议,另一方面,刀兵相见。

  1668年。贝加尔湖以西,耀武扬威的哥萨克终日高枕无忧。虽然不时受到蒙古人的“骚犹”,但哥萨克们深信,那成不了多大气候,所以,有许多哥萨克离开了色楞格斯克、乌丁斯克、在贝加尔湖以西建立了一些堡寨。

  土谢图汗决定派骑兵突袭哥萨克堡寄,杀一下沙俄的威风。

  精锐的骑兵从天而降。妄自尊大的哥萨克面临“天兵”,惊慌失措,匆匆应战。

  蒙古骑士的铁骑如风,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勇猛冲杀,把哥萨克打得溃不成军。当闻讯急忙赶来接应的大批哥萨克到来时,迎接他们的只有满地尸体和冲天的火光。

  蒙古铁骑,雄风犹在!

  几年以后,土谢日汗再次重创俄军。

  1685年。色楞格斯克城郊。

  驻守城内的哥萨克结队出城,到散居郊外的村落里去抢牲畜,好久不曾掳掠的哥萨克们得重洋洋,带着抢来的牲畜往回返。一路上,哥萨克们欢声笑语。

  闻讯的土谢图汗认定,这是一个打击沙俄的好机会。当即命令铁骑兵拦截敌人。

  蒙古铁骑卷起漫天沙土,直追哥萨克。

  在离色楞格斯克约三十里的地方,双方交锋。蒙古健儿视死如归,歼敌迅捷,很快,俄军就溃散了。刚刚抢来的牲畜又被夺回。

  侵略者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们希望和士谢图汗等人正面交锋,以便报仇雪恨。

  1688年,色楞格斯克。

  土谢图汗的弟弟巴图炙珲台吉,亲率十万蒙古铁骑,兵临城下。

  蒙古铁骑迅速、准确地袭击哥萨克侦答部队,烧毁哥萨克储备的杂草。并且切断了色楞格斯克和外界的联系。

  沙皇宠臣、“全权大使团”团长戈洛文心急如焚。

  入夜,城外土坡上满布着蒙古铁骑,灯火通明。

  戈洛文想乘夜派人去乌丁斯克求援。他派出五名哥萨克,连夜出城。结果,蒙古铁骑戒备森严,他们刚出城就被发现,两人被当场追杀,其余的逃回城人内。

  戈洛文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他只好下令出战。

  仓惶出城的哥萨克人们然敲着鹿皮战鼓,列成方阵。但显然已经惧怕了。

  三军可以夺帅,但不可以夺志。已经被夺“志”的哥萨克,刚与铣骑军接触,便退守城内,再也不敢出战。

  铁骑军士气大盛。

  只可惜,祸起兼墙。准噶尔部首领、沙俄走狗噶尔丹,突然从背后袭击。色楞格斯克侥幸保全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1:25 | 只看该作者
   二、碾碎俄罗斯之梦

  森林尽处便是茫茫草原,
  一名射手正在弯弓搭箭,
  木条构架的蒙古包在他背后出现,
  里面铺着毛毯,
  外面盖着毛毡。

  这首描写蒙古风情的诗,是俄罗斯人为那些替沙皇效力的蒙古人所写的赞歌。

  厄鲁特蒙古人本来是荣耀异常的。

  早在十七世纪初,厄鲁特蒙古人就率先给北欧海盗的子孙一记响亮的耳光,迫使沙皇改变初衷,由武力征服改为拉拢利诱。

  在伪善的沙俄不断“遣使通好”的岁月里,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和硕特四部,由恭谨克制到严辞拒绝,逐渐认清了沙俄的狼子野心。

  他们的确不曾辱没蒙古魂,不曾有愧于大清龙庭,不曾亵渎神圣的《1604年蒙古——卫拉特法典》。

  准噶尔部一直是厄鲁特蒙古人的骄傲。巴图尔洋台吉、僧格珲台吉,都是抗俄英雄,都曾为民族存亡而奔波。

  可惜,子孙不肖,辱没了先人英名。

  僧格是在权力倾轧中即位的,沙皇俄国对强硬拒俄的僧格恨之入骨,暗中收买僧格政敌,害死了僧格。

  曾经以“呼图克图’名义,表示愿意臣服的噶尔丹,甩掉喇嘛架裟,在兄长尸骨未寒之际就杀死了兄长僧格的次子,夺取了统治权。

  沙俄拍手称快。

  七十年来力主杭拒,桀骛不驯的准噶尔部名存实亡。噶尔丹领导下的准部,成了残害民族兄弟、分裂祖国的急先锋,成了实足的沙俄帮凶。

  沙俄不遗余力地拉拢、收买噶尔丹,允许他使用西伯利亚牧场,声称不准本国臣民进入准噶尔部……

  噶尔丹感激涕零,不但派使称臣,而且还与沙俄结成军事联盟,分裂民族,分裂祖国。

  1688年,噶尔丹武装进攻喀尔喀蒙古兄弟,解除了色楞格色克城戈洛文的窘境,以取悦沙皇。

  1690年。噶尔丹营地。

  噶尔丹心神不安。他派往伊尔库次克去的特使达尔罕至今杳无音信。噶尔丹派他去是为了请求沙俄援助,可俄国方面一直没有消息。是吉还是凶?阴险的噶尔丹实在猜不透。

  正狐疑间,侍从来报:

  “达尔罕宰桑陪贵客到!”

  噶尔丹顿时喜上眉梢,急步迎出帐外。

  来客叫基比列夫,他带来了戈洛文的文书和一份协同作战计划。

  戈洛文在信中许诺:

  “只要您博硕克图汗去进攻蒙古人,沙皇陛下就不会停止攻打蒙古乌卢斯。”

  基比洛夫亲自为噶尔丹讲解协同作战计划,帮晨噶尔丹分配兵力。

  噶尔丹有恃无恐。

  1890年,噶尔丹率军二万,挥师南下。大清王朝洞悉沙俄阴谋。9月,裕亲王福全大败叛军于乌兰布通。

  噶尔丹贼心不死,沙俄意犹未尽。

  沙俄答应派火枪手一千名、大炮若干门、火药、铅弥弹干,帮助噶尔丹。

  噶尔丹借沙俄之势,二次南犯。

  大清龙庭震怒了,康熙帝御驾亲征,一举平定噶尔丹叛乱。

  沙俄利用噶尔丹控制蒙古、进逼中国的阴谋虽然被击得粉碎,但其扩张野心仍然不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1:35 | 只看该作者
 1756年。哈萨克阿布汗汗营地。

  阴险狡诈的阿睦尔撤纳由于准噶尔人民的反对,避居此处。他谋杀政敌、投顺大清、发动叛乱。其目的只有一个:专制西域。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阿睦尔撤纳只能寄人篱下。他失意、消沉,但野心未泯。

  他每日游来逛去,看似无聊,实则在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无孔不入的沙俄见有机可乘,便秘密派使者拜访阿睦尔撤纳。当他从来使卡斯基诺夫手里接过奥伦堡总督的亲笔信时,才相信这是真的。他捧读信札,当他读到“请来奥伦堡,这里将有您的宁静和安全”时,不由得热泪盈眶,豪气勃发。

  阿睦尔撤纳那潜伏着的野心又活跃地跳动了。他潜回了塔尔巴合台。

  这里曾是神圣的《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诞生之地。对沙俄感激零涕的阿睦尔撤纳就选择了它作为反叛基地。

  阿睦尔撤纳派使求援可沙俄正和普鲁士作战,无力他顾。阿睦尔撤纳只演出了一幕闹剧,最终兵败塔尔巴合台,客死他乡。

  沙俄再度竹篮打水——一场空。

  历史无情地戏弄了三番两次编织美梦的沙俄。

              第三节 两强勘界

               一、委屈求全

  1689年8月9日。尼布楚城外,石勒喀河、涅尔查河之间。

  中俄双方的帐篷紧挨在一起。俄罗斯帐篷覆盖着鲜艳的土耳其毛毯,内设铺有豪华毛毯的桌子和圈椅,桌上陈设着精美时装和金质墨水瓶。清使帐篷是用朴素的麻布制成的,一张普通的桌子后面摆了一条宽板凳,板凳上铺着毡子。

  在贝加尔湖畔大施暴虐的戈洛文趾高气扬。他身穿金黄色锦缎水袍,外披金黄色斗篷,在三百多兵护卫下,来到了这里。

  此时的戈洛文,外表显得极为平静。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无须做作就能自然而然地显示自己的身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精明老练,更主要的,是战场上的暂时优势使他有恃无恐。

  清使中不乏聪明、稳重的人。索额图,佟国纲和阿尔尼,无一不是大清重臣。但是。他们都缺乏对中国以外世界的经验。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很谨慎,生怕陷于对方圈套。

  由于会谈地点设在两河之间,所以清使必须渡河。对此,大家意见不统一,佟国纲认为:“沙俄阴鸷,我们必须严加防范。如果俄方在船上胁迫我们,或者把船打沉,那如何是好?”大家都不无担忧。

  随行的译员,葡萄牙人张日升(托马斯·贝瑞拉)则认为:

  “如果花了这么多钱,许了这么多诺言,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我们竞没有打开我们所敲的门,到了俄国人的家竟没有和他们见而,这会使皇帝奇怪,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虽然大家也认为有理,可仍然不愿渡河。最后,稳重明达的阿尔尼同意渡河,别人也只好同意。

  清使乘三只船渡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1:46 | 只看该作者
 谈判开始。

  两国使团同时进入各自的帐篷,同时在桌后就座。俄罗斯使节戈洛文和伏拉索夫坐在圈椅上,谢苗·克尔尼茨基坐在板凳上,随从军职人员侍立。清使索额图等人盘腿坐在一条宽板凳上,众随行文武官员、随从呈半圆形侍立。

  互相寒喧过后,戈洛文请求俄使审查他的授权国书,并要求索额图出示国书。

  索额图沉声答道:

  “我大清一言九鼎,以信义为尊。不必验看什么国书,我持有我皇御玺。自然拥有全权。”

  言毕,恭谨地捧出御玺。

  在谈判中,双方在我国蒙古地区和中俄中段边界上分歧较大,双方相持很久。

  谈判开始后不久。我大清首席使节索额图就提出:

  “修建涅尔琴斯克(尼布楚)、阿尔巴津(雅克萨)和色楞格斯克(色楞格域)的那些地方、以及这些地方附近的布里亚特人和其他族贡民游牧的地方,一直到贝加尔湖整个这一个地区,都属于我国,因为这些地方全都在南部地区,而且曾经领有这些地方的那些酋长们,如今还健在,居住在他们那里。”

  清使力主在蒙古地区划界。

  戈洛文坚决反对。他申辩道:“许多异族人居无定处,至今住在双方,既住在沙皇陛下方面,也住在博格德汗殿下(中国皇帝方面:从来都不应以这样的逃亡者划分疆界。”

  戈洛文主张以阿穆尔河(黑龙江)为界。清使断然拒绝。

  谈判陷入僵局。

  双方三番两次地重复自己的观点,完全不接受对方的反驳。

  戈洛文等人从高高的圆椅上不时伸手去取那些银杯,饮水频频。我大清使臣则按老习惯频频从那些只深有薄薄一层漆的木杯子里饮茶。

  谈判从上午持续到苍茫黄昏,双方没能达成协议。

  次日,谈判继续进行。

  寒喧之后,索额图再度提出从蒙古地区划界,再次指出:

  “贝加尔海这边的土地,完全属于我皇所有,因为贝加尔海这边的土地全是蒙古汗的领地,所有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臣民。”

  戈洛文申辩,这些地区是属于沙皇陛下的,呼吁:“停止其他不必要的谈论,着手确定边界。”

  索额图据理力争,并宣布:“贝加尔地区属于我皇,所以边界必须在它之外,如果员大使根本不曾奉有考虑这种边界的指示,那也不必再谈什么。”

  清使臣表示,必要时不惜退席复命。

  戈洛文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大声嚷道:

  “难道。大使们奉本国君主之命,不是为了缔结永久的和平条约的划分边界吗?”

  索额目审时度势,用满语跟佟国纲、阿尔尼商量了一番,决定作出让步,提出以尼布楚为界。

  戈洛文见状,便提出了相应的新建议,沿阿穆尔河支流结雅河划界,从结雅河开始,阿穆尔河左岸属俄罗斯,右岸属中国。

  已经放弃蒙古大片地区的清使团立即拒绝了这一无理建议。

  索额图怒气冲冲地说道:“除尼布楚外,我们不再提议其他边界,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1:57 | 只看该作者
 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两国使节团客气地道别,各国驻地。

  当夜,索额图命令随从:“开会已无必要,从会议地点将帐篷撤回。”

  谈判几乎到了破裂的边缘。对沙皇极为不满的索额图决意不再让步。

  后来,由于形势变化,索额图等人为预全大局,派张讯升知会戈洛文:“奉我垒谕旨,提出以同样从左面流人石勒喀河的格尔必齐河为界,这是最后的意见。”

  戈焰文严辞拒绝:“如此划界,沙皇陛下将让出阿尔巴津堡和颜尔古纳堡。我未受权划分蒙古诸汗和俄国领地。”

  双方又几经努力,终于达成了协议:

  第一条:以绰尔纳河附近自左面流人石勒喀河之格尔必齐河为界。南侧河流归中国,北侧河流归俄国。阿穆尔河附近的河流。山岭和土地,留待后议。
  第二条: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岸归中国,北岸归俄国。
  第三条:拆毁阿尔巴律,居民及军队撤回俄国。
  第四条到第六条规定了交换逃人、贸易和边界纠纷等问题。

  这就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大清使臣虽然据理力争,要求解决蒙古问题,但由于沙俄早就把蒙古视为自己版图内的一部分,极力回避这一问题,所以谈判未能就中俄东段边界达成协议。

  大清使臣委屈求全,蒙古地区搁置一边。贪欲无穷的沙俄利用中段边界未划定的机会,紧锣密鼓地侵略扩张。大清龙庭也洞察沙俄的扩张意图,以及那潜在危胁,制定了相应的对蒙政策。

  表面恢复了往日平静的蒙古游牧地,实际上正经历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两强相较,到底“鹿”死谁手呢?

               二、讹诈订约

  千年流淌的额尔齐斯河那苍老的而颊上,接着一丝难得的微笑。这里曾经有蒙古族兄弟相残,这里也曾有过“北极熊”那凄厉的吼叫。如今:这里获得了片刻的安宁。没了刀光剑影,也没了血雨腥风。

  媚态十足,狡猾异常的黑狐,又开始和轻信的猎狗嬉戏。安居乐业的蒙古重操旧业,骑马执箭,弯弓围猎。

  一派太平盛世的气象。

  这里是《中俄尼市楚条约》划出的“两不管”地带。但利欲熏心、侵略成性的沙俄不可能袖手旁观。沙俄商人打着和平贸易的招牌,巧取索夺;俄罗斯军人奉令窃取情报,深入额尔古纳河以西地区,测查自然资源,绘成地图;哥萨克还强行修筑工事。当然,大清龙庭也不会旁观,索额图等王公重臣,念念不忘尼尔楚谈判的委屈求全,刻意扶持喀尔喀蒙古人,发展与蒙古人的贸易。

  一派样和的额尔古纳河畔,实际上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角逐。只不过,没有刀光剑影,硝烟弥漫。

  野心勃勃的彼得一世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很想了解清朝博格汗(皇帝)的意图。但是,耍想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狡诈的彼得一世不想做出一种过分关心边界问题的姿态,以免被清朝小瞧或抓住把柄。那么,怎么办才能两全其美呢?

  正当彼得一世一筹莫展的时候、荷兰人、外交事务衙门长官、韶皮库司库维尼乌斯前来遇见。他向沙皇求情。请赐准他的同乡伊兹勃兰特·杰义斯,到中国经商。

  伊兹勃兰特·杰义斯,是荷兰人。他曾在德国汉堡经商,后来,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经商才华,来到了俄国,起了个俄文名字叫叶利札里。‘他通过同乡、沙皇宠臣求请,想望批准他取道西伯利亚前往中国,他同时想清沙皇思准,借国库六千卢布,一半付现金,一半付貂皮和其它毛皮;为了便于跟中国人做生意,他还想请沙皇赐他个官商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2:08 | 只看该作者
 此外、杰义斯别无奢望。

  得知此事的沙皇正中下怀。这不仅是因为,杰义斯是“自费出国”,经费全部借支,他从中国运回绸缎及其他货物出售后,就清偿贷款,更主要是因为,解了他心中的一个难题。

  彼得一世当即召见杰义斯,当场批示:

  “……命你出使中国,办理本大君主对中国皇帝之事务,并授予你,叶利扎里,本大君主致中国博格达汗之亲善国书。”

  杰义斯喜出望外,他本来只想去中国做主意,向沙皇贷款,可如今竟成了使臣。

  外交事务衙门受沙皇之命,给了杰义斯一份训令。维尼乌斯再三叮嘱:

  “应亲自将训令作为绝密文件保存、除和你同行的外交事务衙门司书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内容!”

  这份神秘的训令包括:

  “探悉博格达汗陛下是否愿意信守和约”;
  “释放沙皇陛下的俘虏,交还俄国逃犯,交还大君主沙皇陛下的布里亚持人和翁克特人”;
  “准许在中国境内建教堂”;
  “应必要时告知清廷大臣,无极讨论边界问题;探询清廷希望如何解决待议地区的问题”;

  1693年11月,杰义斯一行来到北京。

  清政府深知俄罗斯人狡诈,来者不善,因此严加防范。他们把俄罗斯使团安置在“四夷馆”。由于不明来意,他们委婉拒绝了倘使自由进入市场的要求,限制他们行动。

  十天后,康熙帝下诏,在皇宫接见俄罗斯使节。皇家威仪,规正矩方。一切都是按礼制行事:召见,迎送,赐宴……

  康熙帝当时出于礼貌,接受了信和礼物,但第二天便派人专程送回了信和礼物。

  杰义斯只是在与康熙宠信的耶稣会士、法国人张诚交谈时得知,皇上欣然接受和约,无意侵扰沙皇城寨。

  受命而来的杰义斯只带回了康熙的和平意向这一令人宽慰的消息。清朝官员严加提防,他无法得知大清想在何处划界,因为一直有清朝官员陪送,所以他也无法记下边界上的标志。

  回国后,杰义斯传达了口信,并交上了清朝“理藩院”致沙皇的文书。

  结果当然不能令人快慰。大清王朝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沙俄的种种无理要求。

  杰义斯只是一个“使臣’”,而不是戈洛文那样的“全权大使”,因而杰义斯
使华不能说是外交失败,但至少,彼得一世美梦落空。

  得知大清王朝和平意向的沙俄,变本加厉。哥萨克明目张胆地修建堡垒哨所,强占恰克图;俄罗斯商人牟取暴利,掠夺财富;一心向道的神甫高举十字架,传福音,收教徒;俄罗斯官员四处送礼,拉拢蒙古王公。

  彼得一世一方面扩展势力,另一方面,想作出和平的姿态。1720年,他决定再派使使华。

  这次,沙皇选中拥有军人和外交官双重身份的列昂·瓦西里也维奇·伊兹玛依洛夫,近卫军上尉,驻丹麦外交官,

  在出发前,沙俄外交事务衙门、商务部,都分别对伊兹玛依洛夫作了详细训示;另外,也对随从的一等秘书劳伦特·朗克作了同样训示。

  沙俄训令冗长,商贸是主旨,其内容之详,简直抵得上一部商务法典。由此可见,沙俄仍想重施故会,玩弄那回避边界谈生意的游戏。

  1720年11月,伊兹玛依洛夫一行抵达北京。

  康熙帝先后十二次接见来使,其中,三次为正式跟见,包括递交国书、正式觐见、辞行觐见,另外还有九次私人会见。

  在私人会见中,心胸开阔的康熙帝声明:

  “……且我两国无必争之理,俄国为严寒察远之国家,联如派兵前往,必致全军覆没,且纵有所获,于联究有何益,俄国君主亦同。假如为对抗朕躬而调兵遣将于贵国人民所不习惯之炎热地带,岂反使之无端而死耶?战争究于两国有何利益?两国皆有许多土地以图自存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2:19 | 只看该作者
伊兹玛依洛夫当即表示,一定将陛下的这番好意转达沙皇。

  在会谈中,康熙帝顺便请俄使转告沙皇,清朝曾经多次致函,商讨蒙古边界问题,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回音。

  对此,伊兹玛依洛夫早经外交事务衙门授意,不涉及细节问题。

  沙俄分明在回避康熙帝已经察觉到这一点,但恭俭礼让的圣主还是以礼相待,为了表示大清诚意,他授意理藩院,允许劳伦特·朗克留在北京,充任沙俄驻华代表同意让一块地给沙俄,作建教堂之用倡议为防止私人商队入境,中俄双方实施印信制度。

  伊兹玛依洛夫大喜过望。

  临别前,康熙帝把自己的披风和留皮帽子赏赐给他,并和伊兹玛依洛夫握手道别。

  沙俄闻讯,举国欢腾。

  小人之心的沙俄,错误地把我大清龙廷的诚意房解为屈服沙皇陛下。对于康熙的国书所提的归还选民,议定完边界等问题顺之不理。

  康熙龙颜震怒。

  理藩院议定,采取强硬但不过激的措施,以示不满,扬我龙廷国威。

  他们召见沙俄驻京代表,对沙俄的回避,以及拉拢蒙古王公等事实,表示强烈抗议。

  狡猾的朗克声称,他本人不是外交官,无权对沙皇陛下的事务作出解释。

  与此同时。清政府派到色楞格斯克,交涉归还越境蒙古牧民的和节,也遭到西伯利亚总督切尔卡斯基的托辞拒绝。

  潘政府忍无可忍。理藩院郑重声明冶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和进入俄境的蒙古族牧民归还问题未得到解决以前,中国政府不允许俄国人在中国停留。

  之后,朗克被强令离境。

  俄国商队被赶走。

  中俄贸易完全中断。

  风景秀丽、独赋神韵的额尔古钠河畔,依旧是景致可人的太平盛世,仍旧是大清龙廷和沙皇俄国争夺的焦点。

  岁月不饶人。戎马一生、威震八方的圣主康熙帝驾崩。康熙第四子雍正继位。不可一世,攻城掠地的沙皇彼得一世也已作古。继位的是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

  雍正秉承先皇遗志,决意解决蒙古边界问题。

  大沙皇则急于解决商务问题。

  沙皇惯使武力征服的伎俩。可如今,大清旗帜飘扬的蒙古地区,满蒙铁骑严阵以待。沙俄纵有狼子野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万般无奈,女皇只好派使。名义上,使华是庆贺新皇帝登基,宣布女沙皇叶卡特琳娜继位,而实际上另有所图。

  女沙皇最关心的是中俄商贸问题,因此她命令外交事务衙门,一定要选一个精明的商人。外交事务衙门斟酌再三,选定了萨瓦·卢其迟·务拉的恩拉维赤。

  萨瓦出身于高贵的波斯尼亚家庭,他很早就开始经商。170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俄国,开设商号经营毛皮。他曾经多次为沙俄政府办事,深得彼得大帝赏识。彼得大帝赐他房屋并多次派他去威尼斯、罗马,参与各种谈判。因此,他养成了条理、准确和清楚的习惯,非常着于应付微妙的商业谈判和外交事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7.3.2013 17:12:31 | 只看该作者
 女皇认定,俄国在它的对华谈判中,从来没有找到过这样有才智,这样称职和这样忠诚的人物。她任命萨瓦为“特遣驻华全权大使”。外交事务衙门和商务部分别对萨瓦进行训戒。其中外交事务衙门强调:

  利用一切手段和、一切人,尤其是那稣会教士与中国缔结商约,或者至少也应恢复中断了的商务关系;如果中国方面坚持要先解决边界问题,可以让步。当然,要要求延迟划定国界,越迟越好。

  商务部仍是旧话重提,把当时寄托在伊兹玛依洛夫身上的希望,又再次寄托在萨瓦身上。

  踌躇满志的萨瓦,携带了价值一万卢布的礼物、国书和一件“秘密武器”——一封意义重大的信。在离开彼得以前,萨瓦把房子租给了法国大使康普里顿。感恩戴德的大使为他起草了一封给法国耶稣会教士的介绍信,它把萨瓦和以巴多明为首的耶稣会士拉近了。后来,这帮了萨瓦的大忙。另外,萨瓦还带了三千卢布活动经费,供行贿之用。

  1776年11月25日,中俄双方开始了第一轮会谈。

  会谈一开始,气氛就很紧张。大清兵部待郎图理探首先指出:

  “沙俄侵我大清所属蒙古大片领土,拘我喀尔喀牧民,我皇圣心仁慈,唯愿和为贵,不愿刀兵相见,便望速还我河山!

  之后,清朝会谈代表提出一个个条约草案:在从贝加尔湖到安加拉河流域,一直扩展到托博尔斯克的地方划定疆界。

  城府颇洲的萨瓦,惊诧于中国方面的气势。他不理解,图理积为什么会暴躁易怒。不象贤明使臣的样子。他暗下决心,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萨瓦玩弄推诿、搪塞、偷梁换柱等口舌之技,尽力回避敏感的边界问题。

  会谈陷于争论之中,先后多达三十多次,双方提出的条约草案多达二十几个。

  谈判席上,双方斗智斗勇,谈判桌下,双方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大清不屑于做那些离间、拉拢的卑鄙勾当,但深知俄使居心区测,所以对俄使所驻的四夷馆严加防范。

  俄使则极尽拉拢利诱、刺探之能事。他们在谈判前就已经跟巴多明等耶稣会上取得了联系。经介绍,俄使结纳了康熙老臣马齐。在雍正殿下不得志的马齐,把先皇皇思忘得精光,暗中自俄使通风报信,使萨瓦能及时了解清朝的态度。

  1927年4月1日,中俄双方商定了不在北京签订条约。双方初步议定,对乌第河区未定界问题,另行议定;互相引渡边民,俄商可以来华贸易。

  萨瓦急忙派使通报女皇,说谈判顺利,中国方面敬畏女皇,渴望和平。女皇当然很高兴。

  1727年7月4日。色楞格斯克以南的南布尔河畔。

  当年,就在这里,我大清使臣索额图、佟国纲、阿尔尼等人,委屈求全,与沙俄以戈洛夫为代表的使团,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弹指一挥间,已是四十年。当年重臣、圣主已作古,只留下那苍老的、没有羁绊的名城作证。

  今天,迎接清使的又将是怎样一种命运呢?我大请代表隆科多等人,追忆先人,胸怀坦荡,决意据理力争,以求无愧于皇思。

  隆科多富于智谋,辩才出众,又天生威仪,他力主归还河山,划定中俄东面边界。

  萨瓦感事态严重。他对隆科多的固执和坚定,无可奈何,谈判几乎停顿。

  隆科多算好,沙危急于解决中校贸易问题,不会一方中止谈判,所以一点也不肯让步。

  无计可施的萨瓦只好“挖墙角”。他深知隆科多才是真正的劲敌,而图理积、领附策芬等清使对于边界没什么科学概念,是蠢才,只要弄掉隆科多,事也就成了一半。

  于是,萨瓦再次利用巴多明神父联系,托他贿赂康熙老臣马齐,弹劾隆科多功高欺主,仗势凌人;阻挠谈判,一意孤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10:5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