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刻与健康7 {/ G/ |$ X: f6 E1 ]
1 \) g { O3 \, c) }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
6 s7 Q2 L' ?, E(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 S5 h- r9 h5 l9 W! j1 E1 J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1 L0 V# \6 S7 {; r( ]0 d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 n; {+ J+ N$ {2 v: ?" l, |6 S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 i5 `% ?) O' g$ |4 B U* ^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 g, Y3 M' C: w; t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 T/ j4 _+ S: U4 j! G“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 s) ?6 ~, q) x. s4 @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已时
% S- E' s8 E: n' l)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7 |$ B4 J0 ^# p. ^( p, g8 {1 [' A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
! b2 Q9 b, i/ X( Z* I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 T4 [1 G3 X& T2 F/ T8 A0 L“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 ( E; L( s7 @5 a: v! ?$ S$ i
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
+ J, j: f! J1 g' K `% w5 G+ n(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 F6 q" q& E, E3 l+ n5 b% Q
申时 5 M- @8 ?, D$ K" c5 q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9 y0 ]. H% m- U8 Z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 Z4 Q$ O7 Y" z, C* |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
) \- t! D# t# h(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 x& E7 y5 n7 q& c8 u6 d2 h! L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 c/ n' W0 B! n* H, N
亥时 6 g9 O8 p* B3 F$ @3 {4 S. _6 Q$ d, k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 ~7 H2 f, b. M8 V3 N1 f- ]
简易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 r6 D3 A+ o5 L+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