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点亮一盏灯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29:28 | 只看该作者
 (西班牙)葛拉西安

  看见一头雄狮的尖牙利爪,可以了解它残忍的脾性;观察一只羊的垂尾低首,可以知晓它温顺的习性。雄狮残忍、小羊温顺,这是它们的天性。人既有天生的禀赋,也有后天的习气。这些禀赋和习性使人的性格各有千秋,但却没办法从每个人的面貌上判断出来。许多人花时间去研究动物及草药的属性,其实还有什么比研究人的禀赋和习性更重要呢?

  高贵的雄鹰必生出翱翔天地的后辈,但具有伟大心灵之人的后代却未必拥有前人的美德,而小人的后代也未必全是小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性,正像我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容貌和品味。要想在混乱中避免诡计阴谋,以免善恶相混、雌雄不辨,惟一可以凭借的就是人们的言语和行为。言语和行为可以洞穿自然赋予的奇异面孔,是验明人们真正心灵的试金石。

  我们所看到的人,并非全部是真正的“人”,这可是涉及到我们生死存亡的事啊!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藏着许多可怕的怪物:无所事事的聪明人、忙忙碌碌的投机分子、没大没小的年轻人、不知变通的老年人,目无法纪的人、无礼无德的人、富而不仁的人……这些人就像大海里的枯木一样,始终漂浮在苍茫无垠的水面上,无法安定,以致一生的蓝图都付诸东流、杳无踪迹。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1601—1658):一个满怀入世热忱的耶稣会教士,对人类的愚行深恶痛绝。小说《批评大师》是西班牙最有力的讽刺作品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29:39 | 只看该作者
(清)王庭奎

  百胜不如一忍,虽有百胜,不及一忍安全。胜必得怨,忍则无患。

  “忍字头上一把刀”形象地说明了凡事以忍为好,不能忍一时之怒,就会招灾惹祸。

  不能三思而行,必将后悔;若能事事忍让,自无忧虑。

  忍痛易于忍痒,忍哭易于忍笑,忍愁易于忍乐,忍贫易于忍富,忍威易于忍柔,忍怒易于忍讽。因为难忍,所以可贵。

  对于小事,能忍就忍,不要把小事变大。有的人就因一时克制不了冲动而恼怒,最终酿成终生憾事。所以,事关重大时,更要冷静克制。

  人说居家之道,重在忍让。但若只知忍而不知如何忍,就是得不偿失了。通常忍让是一种藏匿:人若犯我,我含而不露。这样一两次还行,日积月累就做不到了,本性将如山洪暴发,一发不可收拾。与其这样忍耐,你不如当初就化解:把对方的行为看作是未经考虑、出于无知,或者是他的一次失误、他目光短浅,又或者把这件事看作无足轻重,一笑了之。这样,即使每天他人多次侵犯,你也不会生气,这才是忍让的最大功效。能这样做的人,才是善于忍耐的人。

  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春秋末年,越王句践若不能忍受在吴国喂马之苦、食粪之耻,又怎能卧薪尝胆、战胜吴王,成为霸主呢?汉朝的韩信,年轻时衣食无着、事业不成,有时甚至靠洗衣女赏他饭吃。淮阴街市上一个少年屠夫欺他落魄,逼他从胯下爬过。韩信当时完全有能力杀了他,可他隐忍不发,当众承受了胯下之辱。后来,韩信辅佐刘邦灭了项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常胜将军。如果他那时不能忍耐,因一时痛快而杀人,就不会有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了。

  人要在世间安身立命,在社会上成家立业,就要善于忍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时机不利时,委屈一下也是无可厚非的。只要不养成奴性,一时的屈服,往往是成大业者进取的一种策略。这样,才能成为诸葛亮所说的那种大丈夫:困窘落魄时忍辱负重;屈居人下时不忘青云之志;得志满怀时不得意忘形,而是抓住时机展露才华。

  王庭奎(1753—1838):字凤桐,号九成,清直属南皮(今属河北)人。著有《民言百忍》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我们因为有愿望才付诸于行动去实现愿望;我们经过谨慎的思考和仔细的选择来面对我们的行动。所以说:我们的行为出自我们的选择,这选择合乎自己的意愿。

  各式各样的活动,大部分都是出于我们自己意愿的活动。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善或恶、做或不做,行之在我。在我们能够说不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说是;我们能做出高尚的事,不高尚的事情也可能做得出。

  不去做高尚的事情,我们就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有能力去做好的事情或者丑恶的事情,那我们也有能力不去做它们。也就是说,行为是单纯的,做一个善良的人还是丑恶的人,在于我们对行为的选择。

  一个病人不可能任凭他的心愿随时获得健康,哪怕他当初一心想品尝病痛的滋味。人在生活中缺乏节制,不听从医生的指导,本来他不会招来疾患,也会因为不检点而惹祸上身的。当然,我们本可以远离祸患的,一切都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要是不要,做或不做。这是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开始于自身。他们本不必成为这个样子,既然随他们自愿,事实就无力改变了。

  有一句俗语说:“无人自愿受苦,也无人不自愿享福。”在我看来,这话只对了一半。享福避苦固然是人的自愿,作恶又何尝不是如此。若不是这样,人们的生活不就是难以圆满的吗!行为的出发点和生成者应该统一,就像对孩子一样。行为是我们的行为,它纯属自愿。

  当无知成为过错原因的时候,人们本可以早些用智能来避免,以少犯过错。这样看来,无知即使不去讨论它,人自身却必须接受惩罚,正如酒醉的人犯下过失会受到加倍的惩罚一样,因为缺点就存在于自身,他本可以清醒而自立。一个人如果对本应掌握又不难知道的法律条文以无知来应对,就应该受到惩罚。许多粗心大意即使是因为不知道也不能饶恕,因为人们是可以主宰自己的。

  也许有人生来就粗枝大叶、懒散成性,但他对自己的放纵必须付出代价。因为,消耗时间、意志消沉、生活糜烂,这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一个人如果经常做某一件事情,他就变成跟这某件事相关的环境相适应的人。人如果想参加一些竞赛或者其他活动,他就必须不停地锻炼,学习相应的技能。无知的人会说道德品质与现实活动毫无关系,这岂不是说一个行不义之事的人并非自愿,一个行为放荡的人不再是不义的,而是公正的人一样吗!

  心灵会因恶行受人责难而饱受折磨,身体上也是如此:天生残疾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同情。那些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奴婢一样肆意驱使的人,没有人会可怜他们。所以,凡是我们力所及的恶,都要受到责备。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确认物之本质寓于物的本身之中,离开个体的普遍物是不存在的。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部分、动物部分、理性部分。他提倡顺应灵魂三个部分的三种教育:体育,为了身体及生理;德育,为了动物灵魂(即意志的灵魂);智育,为了理性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0:13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亨利纽曼

  君子,在于他的行为不会使他人感到痛苦,这句话道出了行为端正、思想严谨者的处世之道

  因为君子的存在,使每一个人都免受拘谨。君子行事自然大方,他要时刻留意别人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设法帮助消除。他对这一类事情施予的是同情,而不是参与。这种温和、真挚、坦率、周到、宽容的性情集于一身,人类的理性在他身上焕发出光彩,是他自己早已在理解到理性的领域后体察入微了。

  君子固然以他的品性使事情变得圆满,就像疲倦的时候,有人施与安乐椅解乏,寒冷的冬天被人移至火炉旁取暖那样恰到好处。可是没有这些,人们却依然可找到恢复和取暖的方法。君子品性的好处,更在于为人们把一切意见的冲突协调起来,把一切拘束、猜疑、抑郁、愤懑等等,都在他的关心下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是消失殆尽。他用同情心关爱着每一个人。

  对腼腆的,他便温柔些;

  对隔膜的,他便和气些;

  对荒唐的,他便宽容些;

  ……

  总之,正在和自己谈话的人属于什么脾气,他了然于胸。他留意于不合适宜的事情和话题,以免刺伤对方;他更不在交谈中突出自己,令人厌烦;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标榜自己的高尚;他不把谎言谬论放在心上,用宽容的心对待他人;他不轻易怪罪一切有损于己的人,对他人的行为言论也善意解释……除非万不得已,他一般不会想到自己。

  与人辩论时,他不偏执己意,既不强词夺理,也不好个人意气,以尖酸刻薄的词句做辩论的武器,甚至是不明言他人恶毒的暗示。与他人涉及必然之争时,他用训练有素的头脑抓住要点,决不像那些聪明但缺乏教养的人所常犯的冒失无礼的错误似的,挥着一把钝刀乱砍一通。辩论的要点常常被那些人弄得本末倒置,而他们对自己的对手并不理解,反而把问题弄得更加复杂。在君子的身上,意见的正确与否本来就无所谓,但凭着他清醒的头脑避免了不公平的误会。在此,我们更加清晰透彻地看到了君子的品行、淳朴与简练。

  当他施惠于人时,他尽量把这类事做得很平淡,仿佛他自己是受者而非施者。他心平气和,不以受辱为意;他志行高远,不以积怨为念,仇人也是他异日争取的目标。他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目标,所以他无暇顾及敌意。他耐心隐忍、逆来顺受,以他的哲理为根据——痛苦不可避免。他甘愿吃苦,他甘愿孤独,命运终要降临,他也甘愿面对死亡。

  亨利纽曼:著名学者,其著作有《大学的理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0:25 | 只看该作者
 (清)彭端淑

  世间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分吗?努力去做,那困难的事情,也是容易的;不努力去做,则容易的事情,也是难以做成的。

  一个人追求学问,也有困难与容易的区分吗?努力去学,那困难的道理,也是容易学成的;不努力去学,则容易的道理,也是难以学会的。

  一个人生性愚钝,不如别人;能力平常,也不如别人。但是,如果他每天都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到了学成的那一天,他就会忘掉自己的迟钝和平庸。假如一个人天生聪慧,比别人强上一倍;能力超群,也比别人强过一倍。但是,这个人如果不利用它们,就与那些生性愚钝、能力平常的人一样毫无区别了。

  孔子的学说,最终由天赋一般的曾参传给后代。这样看来,天资聪明与生性愚钝,对一个人起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蜀国边境地带,有两位和尚,一个穷,一个富。穷的那个和尚对富的那个和尚说:“我打算去南海,怎么样?”富的说:“你靠什么去南海?”穷的回答道:“我随身带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行了。”富的说:“我计划这件事已经好几年了,我本想雇条船沿江而下,都还没有成功,你怎么行呢?”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的佛国普陀山回来,把沿途的情况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听了,很惭愧。蜀国边境,距离南海的普陀,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一直去不成,而穷和尚却去成了。一个人难道还不能像穷和尚一样确立自己的志向吗?

  由此可见,对于聪明与才能,我们既可以靠它们,又不能全部依靠它们:自己仗恃聪明才智而不努力学习的人,必定要失败。愚钝平凡,既可以限制人,又不一定限制人:自己愚钝平凡,而突破这种局限,认真学习,坚持不懈,必定会不断进步。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人,著名学者,著有《白鹤堂文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0:47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塞涅卡

  一场美妙的音乐会结束了,许多天后,依旧余音绕耳、挥之不去。这些悦耳动听的乐声在这些时间里干扰人们的思维,无法集中精力思考重要的事情。同样,势利眼、小人所说的那些瑰丽动人的话同样也会长时间地寄居在我们的耳朵里,要把这些萦绕在脑际、腐蚀心灵的符咒清除干净,并非易事。

  我们不要和那些人云亦云的人交往,他们传送邪恶却不自知。这比撒播谎言更要命:谎言只传播一时,可邪恶想法的播散就像种子一样留在心田,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生发出来。

  邪恶的言论中最嚣张莫过于此:美德、哲学、正义,有什么意义呢?人生只有一种幸福,那就是尽情地享受生活。吃喝玩乐、纵情任性、肆意放纵——你以为这种快乐的日子会永远吗?死亡终将来临,岁月即逝,人身已衰,不再复返。岁月不饶人、时间不等人,我们不会永远享受这种乐趣的,所以要把握时间去享受。你并没有把继承来的钱财花费在那些莺歌燕舞上,何必对自己这么苛刻呢;你没有情妇,也就没有为了使情妇妒忌,恨不能以身代之的、为你忠心效劳的奴仆;你每日的费用开支还必须核报于你的家人……这不是你的生活,这只不过是别人享受生活的一部分。你每天清苦地度日,为你的后代攒下每一分钱。你可知道,你留下的财物越多,他们就为了那些财物越希望你早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不要让那些满嘴道义、正义、美德的家伙们搬弄唇舌了。你不需要什么道德导师,优越、体面的生活才是我们去日无多的生活中必须考虑的。

  这种邪恶论调的魔力,就像梦魇一样,深深烙在一个一个被征服的心灵上:背叛国家、背叛父母、背叛朋友、背叛美德,他们惟一服从的只有欲望,并把这一切归功于人们用来取笑他们那堕落可悲的生活。

  人们的心灵需要检验,最好是突如其来的检验——可以更客观写。心灵正因为事先的毫无准备才能让我们看到它的承受力。

  有两类事物会获得人们的认知,一类吸引我们,一类让我们排斥:美貌、财富、享乐、权利,以及各种令人期待、富有诱惑力的东西都像磁石一样吸引人们的心;丑陋、贫困、劳累、死亡、痛苦、耻辱,以及各种令人厌恶、承受不了的东西,让人们不愿去触摸他们一下。这些正是心灵所需要的磨炼,我们不追求前者,也不害怕后者。爬山的时候,人们上山和下山的姿态不一样:上山时,为了攀附那陡峭的山峦,你得把身体弯得像弓一样;下山时,人身后仰,步履轻松。下山的路使人享受,因为我们无须与身体的重心抗衡。上山的路确实艰辛,但我们更需要获得对自己身心的检验。

  凡事如果看淡些,就会获得心灵的平静。不要用愤怒来夸大事态,应该以宽容来调养心情。即使是富裕之人也会因为艰难的时光和困境而深受挫折。没有人能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人能够不贪求意外的礼物,高高兴兴地享受已确切在手的东西。

  有些东西缺乏时,我们依旧生活得很美好。这时,我们才会明白:这些并不是人的必需品。不错,我们一直在使用它们,或者我们像别人一样买下了它们,那只是因为别人都在用。不要以别人为榜样,让习惯来操纵我们的生活。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一旦传开,我们就会把这些想法和做法当作常规习俗加以模仿。

  还有的人大肆渲染爱情,只有聪明、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接受,也许他是惟一天生就赋有爱情这门艺术的人。同时,美酒更是他的擅长。试问:英俊少年,情窦初开,即使在年少时被称为自然,可是年龄会永远停留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吗?

  荣耀也是如此,它是虚无的、反复无常的,就像天气一样多变。贫困绝非坏事,它除了使憎恶它的人更苦闷外,对谁都是一样的。邪恶并不以死亡为名而桎梏世人,惟有死亡给人们带来平等。有些人人并不在乎这些存在的问题,他们只是在经历了心灵的检验后才说:“没有人是碰巧成为好人的。美德必须先用后得。享受既苍白又渺小,毫无价值。它只是我们和不能说话的牲口所共同具有的——让那最渺小的、最微不足道的生灵称羡不已。”

  塞涅卡(公元前3年—公元65年);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古罗马雄辩家、悲剧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流传至今的有《美狄亚》、《俄狄浦斯》、《特洛伊妇人》等十部悲剧,和《安慰》、《论天命》、《论智者不惑》、《论忿怒》、《论悠闲》、《论宽恕》、《论心灵的安宁》等大量的伦理哲学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休谟

  即使因为骄傲和自私,自视清高的人会瞧不起他的邻座,但教养还是促使他表现出应有的礼貌。我们的心灵或许天生就沾染到邪恶的气质,或者降生之初便有人以好感俘获人们的心,可教养如水注杯,还是会很好地调和这些对立的因素,使我们举止保持一种不与自然天性相同的精致。这种心态,并不会让心灵受到束缚,时日越久,越能使我们在社会事务中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并收获应得的庄重和礼貌。

  地位常常给人们带来麻烦,它使有地位的人无法和其他人融洽的交谈,从而产生不快和隔阂,好的姿态和风度则可以预防这一点。为免受嫉妒的干扰,教养把人的观察和反省能力更好地推动起来: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对任何来自年轻人的轻视会自然的反感,教养将使得年轻人加重对老年人的关心和敬重;陌生人或者外来人因为初来乍到,担忧缺乏保护,教养将教会遵守礼仪的人给予他们周到的照顾,并给予他们最高的礼遇,在许多场合都善意地向他人介绍他们;一个人如果身为一家之主,教养将教会客人把尊重表现在他面前,主人也将领受教养的指示以善良愉悦之心对待在场的每一个人,关照他们的需要,把一切麻烦都揽在自己身上,以客人感到愉快为宗旨。任何平凡的小事都会在教养下散发出不平凡的光彩。如果主人都表现得毫无厌烦之意,而不过分殷勤以使客人有拘束的感觉,那这种教养便已达到随心自如的境界了。

  大卫休谟(1711¬—1776):是哲学家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1:21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作恶的人,只有毒害到我们的心灵,那些恶行才在人世间留下痕迹。以受教育的心灵,看到那些无益受教的心所犯下的错误,不但不该惊异,还应该施与同情。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可以使我们预料到这一点:没有受教育的人也许有一天会做出没有教养的行为。更直接地说:这世间不可能不存在无耻的人,既然不可能,那些触犯到你的人的存在,不应该损害到你的心灵的。

  骗子不仁不义,走上背信弃义的黑暗路程。你看到这一切,如果提醒自己这些事情的存在是无可避免的时候,你的态度也将变得更为和善。想想自然赋予那些与邪恶对立的人所具备的德性,我们作为承受邪恶又抵制邪恶的人,也会从这德性中领受到对付邪恶的途径和方法。你在凡尘的兄弟需要你的劝导,这些做错事的人不过走在歧途上,而且他让你知道你尚不是迷失的人。

  人们犯下的错误,更有可能来自我们的遗忘,这些错误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犯下的。我们可能相信一个喜欢说谎话的人会谨守他的诺言,或者在赐予自我的善意时并未绝对地放弃自己的欲望。你不满足安然的本性,在为某人服务时曾想过要得到更多的回报。你符合了你本性的安排,还呵斥它拿出回报。你的眼睛永远在巡视,两脚总是辛勤奔波,它们是否也应向你所要报酬?这些身体的部分是为了特殊目的而构造的,它们在构造所创造的世界中得到了回报。人世的仁爱,如同天地造化,也是符合万物生长的结构。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后为古罗马帝国皇帝。他是斯多亚派著名哲学家,著有《沉思录》流传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1:42 | 只看该作者
  (战国)韩非子

  天,没有不覆盖的;地,没有不承载的;江海,宽广无边;山谷,高深莫测。顾全大局的人,就像它们一样。

  不用智能,心不会累;没有私欲,自己也不会累。人们要用法制确保天下太平,用赏罚确定人间的是非。

  不要去违背天理,不要去伤害性情;千万不要做吹毛求疵的事,千万不要做求全责备的事。绳墨之外,不要强求,绳墨之内,不要着急;法制之外,不要干涉,法制之内,不要懈怠。遵循道理,依靠自然。

  荣辱与祸福,全靠自己,莫怪别人。因此,最太平的社会,法律像清晨的雾水,十分纯洁,而且人人通晓。

  美食香甜清脆,美酒浓郁醇厚,给人以舒服的享受,但却损害人的健康。妙龄少女,皮肤细嫩、牙齿洁白,人一看见,就迷恋她们,但这样会伤神。因此,要想身体不受到伤害,就该舍弃那些人无法承受的行为。

  说话太深奥、太微妙,让人难懂,就无法很快办成该办的事情;言论太过迂腐、太不着边际,往往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良药虽苦口,但聪明的人懂得吃下它能治好自己的病;忠言虽逆耳,但明君懂得采用它就能成就大业。迂腐的学者,不了解当代社会治乱的原因,只会喋喋不休地说上古的治国之道,这只会扰乱社会。像这种迂腐的人,只会把社会引入灾难,却无端指责有道之人。听信他们危险的言论,实行他们混乱计谋的人,也是极大的愚蠢。迂腐的学者和有道之人,都有贤能的名声,但二者相差很远:前者像蚍蜉活动的小土堆,后者则像高大的山岭。

  有人想摇动树叶,却一片一片地摇。他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无法使全部的树叶都被摇动。但是,如果他摇动整棵树,不就可以使全部的叶子都摇动吗?擅长撒网的人,提着网上的纲绳撒网,却不会一个网孔、一个网孔地撒开网。如果真是那样撒网,不但很累,也难以把网撒开。

  巨大而有形状的事物,必然起源于细小的事物;经久而数量大的事物,必然起源数量小的事物。天下的事情,难事要从容易的开始,大事要从小事开始。

  千里河堤,一个蚁穴就可以毁了它;百尺房舍,烟囱的缝隙就可以把它焚毁。因此,预防事情,要从细微处人手。可见,从易到难,由小到大才是真理。

  韩非(约前280—前233):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他著有《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具有深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11.4.2010 14:31:57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叔本华

  如果你常常笑,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常常哭,你就是不幸福的——简单的话语,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并且,它常常让我促使自己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当这愉快的心情敲击你的心门时,如果不能大开这扇紧闭的心门,你便不能与快乐同在。

  笑带来愉快,这本身就是收获。它不是银行的支票,如现金般唾手可得。瞬间的快乐是我们人类的最大幸事——如一瞬,永远在脑海中存在,人生充满的不幸和痛苦都要使我们追求这刹那的幸福。

  一个人因为年轻、英俊、富有而受人尊敬,假如他的幸福只是因为他所拥有的欢愉,那么年轻、年老、背直、背弯、有钱、无钱,这些跟他的幸福有什么关系——他是以欢愉把握幸福的。

  人类所有的内在品格,都不能带来幸福,除了令人快乐的愉悦健全的精神。愉快、喜悦和幸福并无先后关系,只要人的本性愉快、喜悦,幸福自然就存在其中了。品格会补偿任何缺憾,就像月亮把影子投在山地上,月亮的圆满漠视崎岖的山川,以其自身的美好深感幸福。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银行家家庭。1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后因抨击黑格尔哲学败北而辞职。其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论自然意志》、《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23:4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