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点亮一盏灯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爱比克泰德

  在出席宴会或者私下的拜访中,你有受到过十分热情的款待吗?一般来说,你虽为这些款待感到高兴,却认为这是不足为奇的;奇怪的是,有些人会为没有得到这样热情的款待而觉得悲伤。

  举个例子,这就好像在市场上,面对一筐莴苣,卖主告诉你需要一个金币就能拥有它。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人付了一个金币,一声不响地扛着莴苣走开了。你会为这事而生气吗?你不会认为这个人占了你的便宜吧?正如那个人得到了莴苣一样,你手中还紧握着一枚金币,没有付出去。同样,你不常去拜访一个人,你不会考虑如何巧妙地赞扬他、奉承他,当然,也得不到已经付出这种劳动的人相同的优待。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你没有被邀请参加一个人的宴会,因为你没有付给他这顿饭所需的代价。

  一些东西为赞扬而出售,为奉承而出售。如果对你有利,就付给他这个价钱。但是倘若你不付出,还想得到,那你就是个不讲道理的人。细细想来,你难道真的一无所有吗?你有——不用赞扬你不喜欢赞扬的人;不用忍受不重视你的人的傲慢。

  宴会因为巧妙的赞扬而活跃,拋媚眼、说笑话、肆意奉承……它为着这些暂时的欢娱和享受而高举着加码牌。如果权衡其出售的加码,心有所图者会痛快地倾囊而购。反之,你可以掉头走开,因为你并非一无所有。你拥有你心中的愉悦和享受——不用赞扬你不愿意赞扬的人,不用忍受不重视你的人的傲慢。

  爱比克泰德(公元60—公元100):著名哲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0:14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西塞罗

  有一条规则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要表现出激动,不要有不受理性约束的高亢精神。谈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行为,所以这个规则必须贯彻到我们的谈话行为中,不要表现出愤怒、贪欲、冷漠等情绪。

  切记:要特别小心不要在谈话中暴露自己品质上的弱点。一个人在言谈嬉笑之间,好指责他人过失、诋毁别人的声誉,这样做显然暴露了自己品质上的弱点。所以,对那些和我们谈话的对象,我们要予以应有的尊重。

  在社会生活交往中,交谈的典范就是那些不附和、没有丝毫的固执己见,机智、风趣,随时欢迎他人加入谈话,绝不独揽谈局的方式。这样,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拥有说话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难免声色俱厉,要表达我们对他人的责备。但要记住,即使我们不得已充满了怒色,也只是和为了拯救生命而动刀手术的医生一样,是不得已的。事实上,我们希望永远不要使用这种声色俱厉的责备。我们可以面带怒色,但不能真的大动肝火,因为发怒是一种不受理性约束的情绪,难免会做出极不明智和不公正的事情来。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使用温和的责备,话语却很郑重,而且还要表明出这种温和的责备是一心为了对方好。

  此外,与最难缠的人或者蛮不讲理的人陷入争辩时,我们应随时保持自己的庄重,要压住心头的怒火。如果你做不到这种克制,也就没有尊严而言,围观者也会把你当作一个泼皮无赖对待。

  在谈话中,人们要时时小心暴露自己的弱点,吹牛皮、讲大话等无聊的举动就更偏离我们高尚生活的准则了。

  西塞罗(前106—前43):是古代罗马共和后期的一个政治家、雄辩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教育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0:27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西塞罗

  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他想扮演何种角色,由他自己决定。有人深思哲学,有的人关心人民的权益,有的人喜好辩论。至于美德,人们都尽自己的选择来突出这样和那样的美德。

  一般来讲,在子继父业乃至继承家族光荣的人当中,许多人都力求在先辈成就卓著的领域出类拔萃,事实上也往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不事先辈后尘、再拓新路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他们远大的志向使得他们走向了成功。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首当其冲地摆在欲闯一片天地的人面前,当然这也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个问题。要对自己的天赋才能予以恰如其分的衡量,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才是明智的方法。这方面,演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选择的剧本并非最好,但却最适合发挥他们的才能。

  因此,我们应当以最适合自己做、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为首要选择。当然,事事不能尽如人意,当眼前的工作并不合于我们的志趣时,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却是必要的。这样,事情即使办得不恰当也会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对于此类事情,我们不必苛求自己做的如何卓越,因为自然还未赐与我们卓越的才能,努力改正缺点,才是有效而明智的策略。

  通常,人们在家庭中受到双亲的耳濡目染,时日推移,就会不自觉地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人们养成了随大流的习惯,一个个都自然而然地去谋求那些最有吸引力的职业,少有人以天赋或者父母的指引,成为生活道路的正确抉择者。

  当人以卓越的天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时,才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并有时间仔细地考虑自己将要从事的终身职业。这些人相信这种慎重考虑后的决定肯定是符合自身的禀赋特质,而且在今后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不单在确立个别的行为时,人应当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在选择人生道路时,也要如此。惟有这样,人们才可能对降临到自己头上的责任早有准备。

  选择职业,本性影响最大,命运次之。这两点中本性最牢靠,最容易让我们掌握。人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好的本性为事业服务。一如既往地发挥才能,终将达到成功的顶峰。当然,如果有的人选错了职业,也应该暂时忍耐,一步一步慢慢调头。这正如友谊不再令人愉悦时,伸向朋友的手也应该稳重地抽回来,才不会损害我们最初的尊严。

  西塞罗(前106—前43):是古代罗马共和后期的一个政治家、雄辩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教育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0:3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培根

  狡猾,是小聪明,是邪恶的聪明。

  狡猾与机智貌似,可在品格及作用上就相差得太远了。例如:有人在牌桌上捣鬼赢得金银满钵,而决非是牌技高明;有人呼朋唤友、结党专营有术,做起事来却一塌糊涂……人情练达难道就理解了人性吗?其实则不然:有人长于世故,揣测他人心理一语中的,但这不是真学问;有人专擅弄阴谋,这却非谋略。这些人,摸透几种人的脾性还行,一旦遇到新类型,就一筹莫展了。

  狡猾的人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专门在谈话中察颜观色的人。这种人一面窥视你的内心,一面装作恭顺的样子。

  第二种,是专事东拉西扯,以闲谈来掩饰自己目的的人。有一名官员在要求女王签署虚假的账单时,常常先以其他事务转移女王的注意力,才能得逞。

  第三种,是突然袭击,在别人还没有思想准备时提出建议,以求得对方仓促中未能深思得到答复的人。

  如果心志狡诈的人欲阻止一件别人准备提及的好事时,他会自己事先提出来。由于他提的方式招人反感,往往使之不能通过,自然也就得到了他所要的结果。话说半句,嘎然而止,这也是他们吊人胃口的小伎俩。

  令人不快乃至难以启齿的事,先通过其他人放出风声,再由他们加以证实;或者,以“听人家说”、“据别人说”等方式进行谈话,也可达到传播消息的目的,还不用负责。这算是一种机智的狡猾吧!罗马大臣纳西斯就是如法炮制,让皇帝知道了皇后与诗人西里斯通奸的情况。

  我认识的一位先生,他谈到在最想托别人办的事的信中,往往在附言中用“顺便提及”这种格式,好像这本不过是偶然提到的一件小事。还有一位先生,他总是把正想给别人看的信件故作惊慌地收拾起来,仿佛有不可告人的事发生,以此来引起别人的疑心和发问,以达到其目的。

  还有一种诱人上当的狡猾:有一位先生与另一位部长的候选人竞争,他便在那个人面前放言,说:“在这个时代,当部长真是一件无意义的事。”那位天真的候选人随声附和,还对别人提起这个观点。结果先前的这位先生将此话禀报女王,女王十分不高兴,果然就不任用那位候选人了。

  另外,一种俗称“翻烧饼”的狡猾也要引起注意,即把你对别人讲的说成是别人对你讲的,因为缺乏第三者的对证,常常会混淆真相。

  还有一种影射的狡猾之术。使用者常常挂在嘴上的是:我是不会干某某事的。言外之意有人正在这样干。

  有的人搜集了许多奇闻轶事。当他有所要求时,他会给人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既保护他自己,还能借他人之口达到目的;有人喜欢在谈话中途设问,让对方说出他要的答案,还让人以为这是他的创意;有的人为了得到他人的秘密,会突然、大胆、出其不意地责怪他,使人大吃一惊以泄密于口——就好像一个陌生人突然被叫到自己的名字,不免要应答一声一样。

  狡猾的方式多种多样,把它们拿出来抖落两下是必要的。老实人因为不设防,常常要上当。其实,这些小小的狡猾远非明智,虽能取巧于一时,终不当大用。正如所罗门所说:“愚者玩小聪明,智者深思熟虑。”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是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0:52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西塞罗

  那些最爱我们的人,我们宁愿为他做任何事情。这种情感不仅仅像儿童时期般炽热,而且还在不断地添加韧性和持久。如果受人恩惠,我们首先要做的只是报答,而并非施惠。在人人勤勉的时刻,我们应以更勤勉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是身为人的责任。

  先贤说过,我们在拮据时借下钱款,在还钱时就应尽我们的所能并加上利息偿还。那么,对于不期而遇的仁慈,我们又怎样来回报呢?难道我们不应该像肥沃的土地接受播种般,以丰硕的果实来回报吗!如果我们迫切地向我们早就想投以援手的人施惠,那又怎么对待已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呢?行善与施恩,确是慷慨的二种果实。但对于一个好人而言,知恩不报非君子。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一定要懂得知恩图报。

  我赞成对所受的恩惠有所区分,恩惠既重又大时,人的责任也随之重大。这种判定必须在正确考察施惠的最初时,估量其动机、诚意和心情而定的。一时心血来潮的恩惠与伪善的仁慈,如风中的秋叶一样席卷了个人的恩怨而去,得不到人们好的评价。

  可笑的是,人们为了获取一个人的最大恩惠,往往会塞给他最让人不安的热心服务。所以,行善和报恩都遵循这个规则——所给予的帮助必须和受助者的需要相称。

  西塞罗(前106—前43):是古代罗马共和后期的一个政治家、雄辩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影响的教育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1:12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奥古斯丁

  人们有时在生活中会遭遇悲惨的事。对于悲惨的事,人们往往是避之惟恐不及的,但抱持着看好戏心态的人却大有人在。也许,看戏时引发的悲痛就是人们的乐趣。这是何等的可怜,人越要摆脱这个情感,就越容易感动。

  人自己受的苦,被称作不幸;目睹他人的不幸而顿生同情,人称之为恻隐之心。对着虚构的戏剧,人落下的眼泪又是怎么一回事?戏剧并不能鼓励人去帮助他人的不幸,它只能撩拨人们的感伤、赚取人们的眼泪。编剧从中得到虚伪的荣誉,演员从中获取极大的满足。

  谁都希望快乐,谁不愿意受苦,可有很多人愿意同情他人的不幸而使自己陷入哀伤。这样看来,眼泪和悲伤,人们是离不开的,可人们甘愿伤心的原因有何奥秘呢?

  人们的恻隐之心发源于友谊的清泉,甘冽而清醇,可这本来纯净的泉水都流入到浩荡灼热的情欲深渊中去了。人怎可自愿放弃这神灵的澄明而与世俗同流合污呢?没错,人们都应有一颗同情心,要爱心底的隐痛,但如果不让这痛苦化为我们谋求幸福的力量,便是一种罪过了。

  当再看到戏剧中一对恋人欢爱时,或者因为不能长相守而痛哭失声之时,我仍然会油然而生与其他人相同的感慨。但对于我来说,戏剧所带给我的享受,这或悲或喜的感情,只是一种乐趣罢了。相反,沉湎于人世欢场的人会引起我的哀怜,那些因丧失了欢愉和快乐而惘然自失的人,犹使我深切的同情。这种同情有理智的参与,更不以悲痛为乐了,它正是爱的责任。一个人如果缺乏对他人真挚的同情,他会缺乏体验不幸的机会,同是,他最好也要祈祷永远不会有这种机会——缺乏责任,也就缺乏了爱。

  人生如戏。如果有不怀好意的慈悲心肠的人,以深切的同情心希望观赏到他人的不幸时,无论他表达的同情如何恰当,都是欲望的罪恶——人们是不会赞扬这种慈悲心肠的。

  奥古斯丁(公元354—公元430):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正统派的神学体系的集大成者。在中世纪的5至11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神学在西欧基督教会内居于最高权威的地位。他被教会奉称为“圣人”,称作“圣奥斯丁”。其主要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1:25 | 只看该作者
 (印度)克利希那穆尔提

  人通常不了解自己:人们不知道自己思考的方法,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去思考;人们不知道自己对艺术、宗教、国家、邻人为何有某些特定的想法;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背景和思想来自何处;人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的探索是否有益;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国家的战争、人类的冲突,甚至在整个生命开始以前,人们必须先认识自己、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其中,要特别警惕自己应该如何进行思考。人们对自己的思想、反应和感情的复杂性往往缺乏足够的准备,一旦能警醒这一点,你的视野和心胸会更广大。自然,这会给自己,给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认识自己就是要在行为中研究自己,这种行为就构成了社会关系。

  生活很琐碎,困难很真实,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自我研究和观察。要维持生计、要在各种劳动中承担义务、要在各组织中担当自己的职责,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观察、去研究并自我反省。但是,人即使游遍整个世界,最终还是要回到原地的。这种责任正在于我们自己,无论逃避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大多数人都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这也证明要完成这一点是如何困难。因此,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感情,了解自己的思想,了解自己的行为。

  一旦你开始认识自己,你得到的认识就会越来越多、越清晰,渐渐地,你就越会觉得自我认识没有尽头。这本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长河,可是随着这种研究逐渐深入,我们的内心也会越来越安宁。内心的安宁,只能以内心的自我发现来实现,一切强加于它的约束都不能使我们安定、静默下来。真实出现了,我们会拥有明净坚定的双眼,会获得安慰。

  读一些书、参加一些谈话、作一些演讲等都不会从根本上使我们得到活泼的经验体会,只有反省内心,才能使人获得对精神事物的洞察,同时也会随之赋予人的生命创造性。这样,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许会发生一些改变。

  克利希那穆尔提(1895—?):印度教哲学家,曾自称是佛陀转世、众生的救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1:36 | 只看该作者
(古罗马)塞涅卡

  人生当中最需要回避的是什么——回避众人。不可与身相托的,不可放心与之厮守的,就是众人。人们得承认,无论如何,在与众人交往方面,大家都是很脆弱的。

  在交往上,有人被引诱着走上邪恶之路,有人不知不觉地沾染上邪恶的习气。交往的人越多,这种机会就越大。一个人如果为环境所左右,缺乏坚持正确观点的能力,就务必要设法让他从其中跳出来。个人的修养在邪恶及其追随者的压迫之下,根本无法抵抗,只能表现得十分无能。

  奢侈和贪婪,是我们眼下这个社会的通病。人们的生活缺乏节制,与之为友的也都是些放纵无度的人。品质恶毒的人,在天真无邪的人身上擦去所谓的“斑驳锈性”,这样大家都不会被指责不纯洁了。你看,一个人的品质,在这样的欲望军团面前,多么的脆弱。恨它,或者适应它,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既要避免大多数人的软弱,也不要特立独行,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与自己作对似的。

  寻找你自身所拥有的力量,并尽可能地结识那些能帮助你进步的人。在才识卓著的人指导你的同时,你也要想着怎样用同样的方法去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这并非哗众取宠,更不要以为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就是自我推销、自我炫耀,因为教学相长,你不去帮助那些人提高自己,他们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你的思想,也无法理解你的行为,如果非要说这是为了自己,我倒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德谟克利特说:“二个人就是一群人,一群人就是一个人。”有一个寂寂无名的人,没日没夜地制作出一件工艺品,却只受到少数几个人的赞赏。他说:“对我来说,几个人就足够了,一个人也足够了,一个人都没有也行。”可以说,这两个人都领略了与人交往的精髓。

  塞涅卡(公元前3年—公元65年);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是“古罗马雄辩家、悲剧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流传至今的有《美狄亚》、《俄狄浦斯》、《特洛伊妇人》等十部悲剧,和《安慰》、《论天命》、《论智者不惑》、《论忿怒》、《论悠闲》、《论宽恕》、《论心灵的安宁》等大量的伦理哲学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1:47 | 只看该作者
 (春伙)墨子

  狭窄的河流,很快就会干涸;浅浅的小溪,很快就会枯竭;又硬又贫瘠的土地,是没法长出庄稼的。波涛滚滚的大江和大河,并不只有一个源头,它们是由千万个源头汇集而成的;价值上千金的貂袭,也不仅仅由一只狐狸腋下的毛做出来的。把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摒弃,不加以任用,而只任用一味苟同自己的人,是最愚笨的。

  好的弓弦,很难被人拉开,但使用它,却可以把箭射得很高、很远;好的马,很难让人驾驭,但它却可以载着很重的东西,走得很稳、很远;优秀的人,很难被他人支配,但他可以让信任他的人,得到更大的回报。

  圣贤的法则,被天下的人共同认为是仁义、正确的。一些人只是借助仁义的虚名,暗地里,则与真正的仁义背道而驰。他们只是凭借着手中强大的力量,互相争斗。

  正常的人与眼瞎的人,同样都可以叫出黑与白的名字,但瞎子却不能分辨出是哪个物体是黑、哪个物体是白——这是不能被叫做有辨别力的。因此古代的时候,有智能的人为天下谋划事情,一定会先思考他所要做的事情是不是合乎仁义,然后才去施行。如果合乎仁义,才有所行动,那么他的号令,一定会快速地颁布天下,而没有人怀疑。

  一个人,他的意志不坚强,他就不会有通达的才智;一个人,说话不守信用,他就不会有果敢的行动:一个人,拥有了财富,却不肯分一些给别人,这种人是不值得做朋友的;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知识不丰富,又不能分辨是非,是不值得与他相交的。

  一个人,只有一个道理;两个人,就会有两个道理;十个人,就会拥有十个道理——人越多,他们所拥有的道理就越多。因此,每个人都以为,只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才是惟一正确的,而其他人的道理,都是不正确的。于是,大家就彼此争论不休,社会也就因此变得十分混乱。

  古人说:“两只眼睛见到的,比一只眼睛见到的要多;两只耳朵听到的,比一只耳朵听到的要清楚;两只手操持的事情,比一只手操持的事情要好。”因为人自己本身可以凭着诚信做事,所以一切皆可顺利。

  做君子的标准就是:贫贱的时候,可以做到廉洁;富贵的时候,不忘记仁义;活着的时候,受人爱戴:离世以后,有人哀悼。这四个方面,必须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取,而不能依靠弄虚作假来达到。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鲁国人,春秋末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子的一些思想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12.4.2010 15:41:58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叔本华

  身居要职、出身豪门的人,虽然身份高贵,但与那些心灵伟大的人相比,也不过是以其身外之物称王而已。而后者,则以其无所不包的心灵,永远为王。

  希腊哲学家麦可多鲁斯说过:“从我们内心获得的欢愉,远超过外界获取的欢乐。生命幸福的主要因素,是生命存在的整个过程,在于我们内在的生命特质如何展现。凭我们的经验,这是可以确证的:感性、欲望、思虑叫人不满足,而人内在的生命特质却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自足。由此可见,人内在的特质才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外界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径。假使有两个人的环境完全相同,但由于彼此的心灵并不完全合于周围的环境,那么这两个人的观念、感受也就各不相同。人能直接体悟的,也正是这一点:外界环境的影响,只不过是促使我们体悟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心灵世界罢了。

  要知道我们所处的是怎样一个世界,主要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它。同样的世界,人们的感受却是迥然不同的:有人觉得枯燥乏味、疲倦不堪;有的人觉得饶有兴味,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歌德和拜伦的诗,人人都佩服其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普通的读者甚至会嫉妒诗人经历过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其实,他们不曾想到,诗人要以怎样的想像力,才能把极平凡的经历描写的绚烂多姿。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所听到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丰富有趣,并陷入到其浮泛意义的无边想像中。其实,某些事情对于天才来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可对于一般人来说则是虚妄、无意义的。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银行家家庭。1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后因抨击黑格尔哲学败北而辞职。其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论自然意志》、《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6.11.2024 23:4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