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支前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和全军的大力支援下取得的。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调拔了大量物资,也从全军调集了大批物资、装备乃至各种专业人才。如从北京军区等单位抽调的大批火箭筒和火箭筒手,以及从南京等地抽调的外语翻译人员,被参战部队誉为“及时雨”,这些物资的筹集运补和组织输送方面,成都军区、兰州军区和四川、青海省的党、政、军、民以及总后勤部驻渝办事处。青藏办事处均做到了尽心尽力。汽车第一、第三、第九、第十六、第十七、第二十、第三十五、第七十六团不分昼夜地奋战在风雪高原的千里运输线上,如期把作战物资送到前线。特别是西藏、新疆自治区各族人民更是全力支前,这一切都为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一、西藏人民积极支前
当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战争之际,中共西藏工委、西藏军区于1962年10月11日发出《关于西藏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同时部署了西藏地区支援前线的工作。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西藏工委第一书记张经武,在西藏军区组成前指的会议上说:“你们管打仗,我管支援,要什么给什么。”10月14日,西藏工委组成了以副书记、军区副政委王其梅为首的支前工作领导小组。西藏自治区筹委下属的各部门及有关各地(市)均相继成立了支前指挥机构。各级党政部门和各行各业把支前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当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取得初战胜利时,中共西藏工委于10月23日,发出《西藏目前形势与任务的补充指示》,向全区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在全区先后抽调各级党政干部1280人,组成支前工作队(组),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编组,率领民工奔赴前线。全区全力以赴支援反击作战,要人出人,要物给物,要车有车。
经过平叛改革获得翻身解放的西藏百万农奴,怀着“驱逐印度侵略军,保卫幸福生活”的心愿,踊跃投入支前行列。他们说:祖国的领土是我们身上的肉,改革分得的土地是我们的饭碗,印度入侵我们,就是割我们身上的肉,夺我们手上的碗,坚决支援部队,狠狠打击侵略者。许多地方出现了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兄弟姐妹争着上前线的动人情景,农村中90%以上的人积极报名支前。山南地区隆子县的翻身贫苦农奴南杰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都送去支前,并嘱咐他们要带头立功。
在中印边境反击作战期间,山南、昌都、林芝、江孜、阿里等五个地区和拉萨市,共出动民工32237人,占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的2.66%,占劳动力的6.01%;民畜1057头,支援糌粑112万公斤,酥油3万公斤,牛羊肉66万公斤、柴草150万公斤,马料48万公斤,蔬菜15万公斤。自治区商业处支前物资总价值519297.50元(人民币),人民银行西藏分行拨给前线部队银元14万元,印度卢比11万盾,自治区组建战俘医院两所,参加献血743人。
在支前工作中,西藏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同中国边防部队并肩战斗。他们在抢修道路、前运后送、救护伤员、医治入侵印军被俘的伤病人员、装卸物资、打扫战场等各项勤务中,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
积极抢修公路,保障运输畅通,9月19日,西藏军区决定改善拉萨至曲水段的公路。拉萨市立即派出民工500名。和军工并肩施工,经10多天时间抢修完成土石方8529.4立方米,修好6座桥梁、9个涵洞,改善了路基,方便了运输。
10月23日,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组成战地修路指挥部,抢修肖至达旺段的急造军路。山南、江孜地区和拉萨市立即派出3个民工大队,于10月25日动工,与工程兵一起边勘察、边施工,克服了山高缺氧的困难,忍饥耐寒,开山破石,苦战17天,于11月10日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初通),至12月3日完成了第二期工程(改善),对保证达旺方向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反击作战期间,昌都、林芝、山南地区的民工担负了维修公路、抢修便道和乡村道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林芝地区除维护公路外,抢修乡村道6条,计300多公里;山南地区修公路76公里,修便道121公里;昌都地区的民工也积极配合军工维修公路,加修便道。各地区支前民工,对保证战时运输畅通做了很大贡献。
在运输战线上,西藏交通系统的广大职工以很高的激情支援前线,以全区1/3的运货车辆,担负从青海格尔木到边防前线的运输任务。西藏自治区汽车二队和四队由队长带车,不分昼夜地苦战在高寒的青藏运输线上,把一批批的物资及时安全地运到前线。先后投入支前车辆达876台,行程100余万公里,运货17万余吨。担负战区运输的民工,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背送弹药,输送粮草,抬运伤员。有的鞋底磨穿就赤脚走路,有的肩、背磨破甚至化脓,也不肯休息,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支援到哪里。据不完全统计,山南地区就组织担架250余副随队前进;在达旺方向,民工运物资达250万公斤;林芝地区仅第一批民工运送的物资即达30多万公斤。
支前工作中,民工和部队一起战斗,同甘共苦。在克节朗地区自卫反击作战中,桑日县60名民工参加运送弹药,任务是将10箱手榴弹背运到拉则山口,他们说:“手榴弹多,消灭敌人就多。”自动背了13箱。民工、共产党员朗吉益西看到战士们背120迫击炮弹上山时,也悄悄地将一发120迫击炮弹卷进被子里背上山。在他的影响下,其他民工也背,结果60个民工背了98发炮弹上山。在抬运解放军伤员时,爱护备至,他们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伤员盖,用自己洁白的哈达给伤员包扎,遇上险道就一个个地把伤员背过去;有的民工用自己的饭碗给伤员接小便。山南一个民工细心护理23名伤员,3天3夜没睡觉。一位女民工带着孩子支前,甚至让孩子吃饭,把奶挤下来喂伤员。桑日县雪巴乡次仁平措、嘎玛登增,发现一个解放军战士被冻昏在雪地里,便急忙把这个战士抬进自己的帐篷,设法救活了这位解放军战士。一等支前模范、工布江达县甲兴乡翻身农民阿旺,组织留守处的人员抢运烈士遗体,打破了西藏背尸下贱的旧传统观念,他说:“他们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为了保卫我们的幸福,牺牲了自已的生命,我们不把他们背回去,怎么对得起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恩情呢?”在他的带动下,留守处圆满地完成了抢运烈士遗体的任务,受到了支前指挥部的嘉奖。拉萨市城关区贫苦农奴出身的罗桑,是平叛中支前的积极分子,1960年4月光荣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其它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荣获了一支以毛泽东主席名义授予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反击战中,他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又积极支前,配合部队作战,担任担架队班长,带领全班顶着刺骨的寒风,沿着崎岖的山路,冒着印军的炮火,日夜奔跑在前沿阵地上。渴了,就喝口雪水;饿了,就吃点糌粑。在激烈的战斗中,边防部队指战员英勇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个民工。罗桑和伙伴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拼着性命也不能留下一个伤员。在运送伤员途中,他们宁肯自己不吃,也不让伤员挨饿;宁肯自己受冻,也不让伤员挨冻。把伤员运到后方后,他们顾不得休息,又背上弹药,返回前线。连续十几天不分昼夜地运送弹药、物资和抬护伤员。罗桑的脚趾甲盖被冻掉了,痛得钻心,也不叫苦、不喊痛,仍带领全班积极顽强地奋斗。战后,罗桑荣获“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在支前队伍中,既有象阿旺、罗桑这样活着的英雄,又有光荣献身的勇士。据统计,这次自卫反击作战中共有17名民工光荣牺牲,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乃东县卡多乡贫苦农奴家庭出身的翻身农民降巴次勒,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反击战打响后,降巴次勒不仅自己积极报名支前,还动员周围的藏族青年积极支前。当组织批准他第一批支前时,他当即向领导表示:在前线,一定不怕苦、不怕死。困难再大也要坚决完成任务。临走时,他对家里人说:“我去支前,可能回来,也可能回不来,但不管怎样,我决不会给亲人们丢脸,一定要为保卫祖国做贡献。”第一批支前民工一到指定地域,就忙着往前线运送粮草、弹药,并准备担架运送伤员。制式担架不多,他们就砍来竹子做成简易担架。克节朗地区沙则战斗打响后,上级决定选派几个民工到前沿阵地后运伤员,民工们都争着要去。布琼正准备出发,降巴次勒拦住他说,“你现在不能去,你家里负担重,万一牺牲了,家里怎么办?我家没有负担,还是我去!”降巴次勒抢到任务后,就以顽强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把伤员从前沿阵地上背下来,后运伤员途中,在灌木丛生,乱石密布,道路崎岖,行动很困难的条件下,他对伤员轻抬轻放,爱护倍至。为了不让伤员挨饿,他把自己最后一点糌粑送到伤员口里。在支前战线上,他怀着对人民解放军的深情厚谊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吃大苦,耐大劳,连续工作9天,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他再次上前线时,途中不幸中弹牺牲。战后,乃东县委在凯松乡为降巴次勒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宣扬和表彰他的英雄事迹。降巴次勒的遗体被安葬在当地烈士陵园。当地人民还为降巴次勒塑了像,陈列在山南烈士纪念馆。降巴次勒英烈永远活在西藏边防战士和各族人民的心中。
民工们不仅奋勇支前,而且勇敢参加战斗。桑日县平琼乡民工索朗欧珠、索南平措等12人,在火线运送伤员时,发现了被打散的4名印军。他们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隐蔽地接近印军,勇敢机智地将印军歼灭。在反击作战期间,仅据山南地区统计,支前民工就毙印军1人,俘印军11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42支。
后方的青壮年自动组织起来维护社会治安,轮流站岗放哨,守护重点目标,防备印军空袭空降,防止暗藏敌特的破坏活动,对保证后方的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绝大多数县区领导亲自担任民工队干部。他们在支前中以身作则,和民工一样背粮食、扛弹药,通过炮火封锁区和地雷区时走在最前面。山南勒力乡农会主任曾3次带队绕过印军阵地,最后光荣牺牲;乃东县的一个女区长随民工背运物资进到略马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隆子县格桑顿珠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民工;共产党员索朗欧珠负伤不下火线。广大民工在干部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战后,评选出了大批支前模范个人和集体,仅山南地区就评选出支前模范192人,模范小队(乡)和模范大队(县)72个。
担负对入侵印军伤病战俘医疗、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工作,把中印人民友好的种子深深地播种到每个印军伤病战俘的心中。印军伤病战俘遣返时,含着热泪,感谢中国的医护人员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西藏人民的积极支前,对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总结时说:“民工的作用很大,如果没有这些随军支前民工,要定下战役决心,保证战役全胜,将是很困难的。”
反击作战刚刚结束,中共西藏工委、西藏自治区筹委及各界人士便组成慰问团,深入边防前线对参战部队进行了广泛的慰问活动。部队回撤时受到西藏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隆重接待和热烈迎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