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是不能容别人说圣经文字不够美,请不要误会,我自己都认为中文圣经翻译跟用词华丽挨不上边,但是读圣经不是来欣赏文字美不美的,而是体会其中的精意.和合本圣经虽然偶有差错,但已经能表达出绝大部分的意思,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且经过长时间的不断考究,翻译不当的地方都已经找了出来,即使在网络上都能找到许多读经用的资料,或者几种不同语言的译本一起读,就可以互相弥补不足.抱怨圣经翻译不好,大多是因为圣经不像金庸的小说那样吸引人.但懂得去理解其中精意的人,却对圣经爱不惜手,因为可以从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另外,如果不是出于神的爱,我根本不会在这里回帖,如果用信主前的看法:网络上一堆人读不懂一本书,关我什么事?<br />但我知道我用词不懂得婉转,希望见谅,以后努力改进.<br /><br />耶稣如果在中国,我也相信不会拿面包做比喻,所以读圣经很多时候要站在犹太人的角度去读,你说的是对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犹太人都相信了耶稣,有些甚至听了以后反而嫉恨耶稣.但耶稣的传道不是白搭的,道理是讲给谦卑的人听的,骄傲的人只相信自己,潜意识中自己就是神,他们心中的顽固才是不能听道的原因.<br /><br />下面我想讨论一下善恶的问题.<br />基督徒中的善恶不是根据律法,判断善恶要看是否符合神的心意,了解善恶的过程也是经历神的过程.当基督徒决志信主,圣灵就入住人的心中,影响着人以后的岁月,人会逐渐的因此对罪敏感,是善还是恶,不是自己说了算,圣灵会在他的时间里告诉基督徒.<br />我之所以不能理解佛教里的善和恶,最重要的原因是佛教里没有最高的主宰,佛也不过来自于人.那么,善恶不应该是佛说善就善,说恶就恶,否则,在释迦牟尼之前就根本没有善恶可言了.佛不过自己去归纳了善恶.按照你的理解,确实和基督教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按基督徒的看法,神就是爱,那么以爱心待人就是以神的意念为自己的意念,遵循心中圣灵的感动,当然就是善的.佛教里是没有神,爱心又是怎么定义的呢?有凭什么如此定义呢?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而且人无完人,我们应该都经历过好心做坏事,这是否也归为善?而且,我也很难理解佛教徒爱心的动力.基督徒的爱心是从神来的,因为神如此的爱我,所以我也去爱别人,不是因为图什么赏赐,而是因为赏赐已经丰丰富富,所以很自然自愿分给别人.对与佛教徒的爱心,我现在还无法理解.<br /><br /><!--QuoteBegin-游侠+20.02.2007, 13:00 --><div class='quotetop'>QUOTE(游侠 @ 20.02.2007, 13:00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emo&--><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br />樓上是位比較認真的基督徒。不過,心中還是不夠平和,缺少寬容。既然博愛,爲什麽就容不得人批評你們的聖經呢?哪怕只是說文字不夠美?<br /><br />耶穌的言説,是爲人而說的。在耶路撒冷,他用了猶太人熟悉的語言、典故,用了當時的窮人們所能理解的事物作比喻,努力讓人們能夠理解他想說的道理。所以,佛教倡導因人施教,耶穌也是那樣做的。都是一樣的道理。無論你說的東西再好,你不能讓你的聽眾覺得好,都是白搭。耶穌如果在中國,它必定不會以舊約典故為傳道的基礎,也不會老是拿麵包什麽的作比喻。<br /><br />所謂何謂善惡,佛教經典也不是沒有具體地闡述過。很多還與基督教的説法相同。我以爲,許多基督徒說佛教不分善惡,是佛教寬大爲懷,不以惡治惡的緣故。這些基督徒,以舊約的文字為基準,教條地引用。根本就忘了閣下也引用了的耶穌與出軌女子的故事。須知,寬大爲懷,不以惡治惡也是耶穌的言教。閣下信的,當是耶穌基督,不是摩西。願閣下深思。<br /><br />以我的理解,回答一下何謂善惡:你若以愛心待人,則所行爲善。反之為惡。具體行動,當在此原則下因具體情況而定。<br /><br />佛教以愛心待所有眾生。耶穌基督以愛心待所有的人。在對人的態度上,接受非基督教的博愛思想,並不違背耶穌基督的教導。更不是所謂的信心不足。相反,那是你對博愛的信心的表現。如果這與你所讀到的某些聖經章句不符合,又有什麽關係呢?耶穌不是也多次地修正舊約的説法嗎?<br />[right][snapback]1261220[/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