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eu.dizang7 于 30.10.2013 16:39 编辑 + U9 Q* ^, l4 ~ w& r y& Z
' V# Q# ?+ g- t- g5 J" \; w
感悟日记七 一位资深女白领:我是这样走进地藏七的
; R7 v6 S1 p O6 i' B# d9 r4 Y1 o0 R( m9 ^: d
【题记】
2 K9 h, }( |/ t, q* v9 K, w+ J& g1 Z1 p1 }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喜欢哲学思辨的人,一直在思索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也一直追问着生命的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活着意义究竟何在?人生苦短,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或者放弃什么?”
8 L9 J! ~! m- Z% \' }' E。。。 8 Z3 g+ L, L, S* |) \
: k! C2 M- v8 M9 M4 ~【1.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 C2 W- \% M- `8 v, t2 v9 ^' [# N
) C% C$ u( I: e$ _0 r, G很多朋友好奇:我这样一个在观念开放、生活方式现代的外企浸染多年的所谓资深白领,为什么会突然间信了佛?有些人以为我遭遇了重大打击,或是为了求子。对这些疑惑,我难以回应,只能一笑了之。其实,就像《功夫熊猫》里的那句台词:“There is no accident(世事无巧合)。”万事万物的生灭和运转从来就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 P1 G0 U' i: B9 X" H
/ [7 n) N( ]; W& t& n从小到大,我就是个喜欢哲学思辨的人,一直在思索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也一直追问着生命的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活着意义究竟何在?人生苦短,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或者放弃什么?”但是我发现,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里,人们只是为逐利而生存,没有人考虑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拥有了很多,但我们失去的更多——我们失去清净平和的内心、纯真自然的笑容;清新洁净的空气和水、舒适规律的气候;健康安全的食物、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我也发现,拥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安全感和幸福感;拥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和彷徨,也不能让我们对未来真正充满信心。
2 C. z% X6 S* h( H0 ~1 N) j: x/ F- ?+ ?5 D
十五年浮华喧嚣的职场,让我身心俱疲。所学所用皆是世俗的“小术”,我已与内心渴望的“大道”渐行渐远;常年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使我备受亚健康的困扰,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曾经以为有物质就会有快乐,忙碌热闹的生活能让生命充实,但是在拥有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之后,发现幸福感似乎总是在缺失状态。住进美轮美奂的大房子里,我的烦恼仍然说来就来;不断购置的华丽衣服,也粉饰不了穿衣镜里我那毫无生气的脸和空洞的眼神。
: t& Q$ v1 j+ E$ j9 P I$ W! j: |9 }2 B! N& _; [
2007年年底,我终于扔掉了许多人羡慕的光鲜亮丽的职业,还给身心一段时间自由,踏上了探寻生命真理的旅程。从中医养生到心理学,从《易经》风水到灵性修行,从儒学到道家思想,我的视野逐渐开阔,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但是,对宇宙和生命的诸多疑惑依然存在。比如说命运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有命运?命运是如何形成的?由什么来决定?同一时间出世的两个婴儿,为什么一个一睁眼落在繁华都市的大富之家,一个落在偏远山村的农家小院?为什么有些人相好端正一脸福气,有些人相苦刻薄甚至身有残疾?为什么有些人诸事顺遂得天独厚,有些人命运多舛一生不如意?为什么有些人健康长寿颐养天年,有些人病魔缠身不得善终?为什么有些家庭和睦兴旺,有些家庭鸡犬不宁? % v7 Y7 ~3 v* a, r* K, e p3 d( D* \
……; ?! S# g Y' `
' X4 G5 T; Q1 S8 `" R8 Q
直到2008年,我遇到了佛法,感觉佛法中讲的一些道理,似乎能够解答我一连串的人生疑问。
$ N, l# p9 e! y0 k2 N2 p O p: _! _0 a q
其实本质上讲,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学,更非民间的鬼神信仰。“佛教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这个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环境,并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佛教充满智慧,是觉悟宇宙人生的教佛家所谓的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 A. g' b6 b* L9 I; |$ i4 p3 m$ r F" Y0 G9 d. i! ?8 k
学佛一年时间里,我的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柔软,心中常充溢着知足和感恩。我终于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在,这种感觉在没学佛以前很少有过。我越来越习惯用佛法看待事物,学着看破放下,不像以前那样容易钻牛角尖,常把自己和别人弄得很痛苦。虽然我的秉性和习气(比如我的嗔心和急躁脾气)并未一下子全改过来,但我已慢慢学会用佛法来观照自己。心不再四处攀援,不再“心外求法”,一切反求诸己,真的发现:“人的智慧和潜力深藏内心。”
& f+ K! ^! t: E6 C8 _6 U
& r! t# n- o- @4 G h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