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与中国收入比较 哪里才是聚宝盆?
在中国工作挣钱更划算,还是留在英国挣钱更好?全面地比较中、英各行各业的收入差别固然很难,但大体而言,在收入结构上、付出与回报比例上,《华闻周刊》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了这样一些特征:中国工资收入的弹性空间相对更大,而英国收入的可持续性却相对较强。
(本报特约记者:高丽莉)
收入弹性:中国工资收入弹性大
就收入弹性空间而言,中国从业者的“收入结构”弹性值更大。
从工资收入的绝对值来说,除金融行业,中国其他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收入显然平均要低于英国很多。但就收入弹性空间而言,中国从业者的“收入结构”弹性值更大。
因为,尽管中国很多单位、行业的“基本工资”收入看上去月均只有几千元,各种社保医保福利、绩效工资、季度奖、年终奖、购物卡等“隐形收入”,却相当可观。
在深圳一家知名证券公司工作的小白,只是公司职能部门的一个普通员工,她去年和今年的年收入都在30万到40万人民币之间。这个数据与深圳媒体对深圳金融行业从业者平均年收入的调查结果相符。
这批收入是如何构成的?据小白透露,以2010年为例,她的基本工资每月只有7000人民币,然而她每月平均绩效工资却高达基本工资的百分之百,即7000人民币,此外还有高额的季度奖和年终奖。
去年,他们公司发了5万人民币的季度奖,发全了四个季度,年终奖则有10万,额外还加上价值2万元人民币的各类商场购物卡。而在光大银行工作的 Joyce,平均基本工资月入只有4000人民币,但额外的季度奖、年终奖却占她一年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再加上光大银行及其丰裕的社保与医保福利,“基本工资收入只占三分之一吧。”
在深圳高校工作的汪先生,则很满意于他们学校为老师每年暑假提供的一次免费海外游机会,而在南京某高校工作的齐先生也经常会发一些诸如苹果笔记本电脑这样比较贵重的“福利”。
相比较而言,在英国工资收入结构则弹性没有那么大。比如在英国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工作的Lorraine,她税后的年薪大约在22万人民币左右,完全没有住房补贴、餐饮补贴(但公司会在工作日提供一些咖啡、点心、水果),医保方面公司每月只负担200镑以外的开销部分,“这几乎等于没有,因为它不像国内那样把固定的医保金打入账户,可以累积使用,在这里,如果不生大病,很难会需要一个月买超过200镑的药。”
至于年终分红,则要根据个人表现由同事、公司领导打分,乘以一定系数(大约在0.8到1.5之间),而后再根据公司业绩,乘以一到三个月的工资,也就是说年终奖在总收入的比例最多也就是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而目前在剑桥做电子工程师的Jerry,年终奖是按年薪的8%到20%来发。即便是从事最让人羡慕的投行业,Lawrence刚毕业就收入可观,年终奖也相对较高,可占到年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但这样的弹性空间,相对于国内同行业,还是偏低。
而对于以后并不打算一直留在英国工作的人而言,他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公司为他们支付的社保,几乎没有意义。
可持续性:英国收入更稳定
“基金经理平均每三、五年就被淘汰,或者自我淘汰,所以他们动辄几百万的高收入都不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然而,弹性空间大,也同时意味着“高收入”的可持续性相对低,以“奖金”和其他福利形式出现的其他收入,并不稳定。
目前很多金领级别的“新富”,大多都面临这个问题。比如,小白就抱怨,前些年证券市场不火的时候,即便是在深圳一家知名的证券公司工作,她一年的收入大约只有10万元人民币。除去基本收入,额外奖励很少。
在中国投行业,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三年吃不饱,吃饱管三年”。比如小方没有项目的时候,平均月入只有5000人民币,然而,前阵子她的项目组完成了一个项目,一个组6个人,可支配奖金高达2000余万人民币,她大学刚毕业,奖金就拿了200万人民币。“但是,也许接下来两三年都没项目拿下来,真的就是三年吃不饱。在深圳,一个人月入5000元,日子过得相对拮据。”
而据在证券业浸淫了十年左右的小白告诉记者,无论做投行也好,做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基金经理也好,都是高风险、高压力、高流动性。
“基金经理平均每三、五年就被淘汰,或者自我淘汰,所以他们动辄几百万的高收入往往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而英国的收入方面,由于基本年薪已经很像样,因此即便年终分红没有那么客观,也对整体年收入影响不大。
个人所得税:英国税更重
对于国内的高收入新贵阶层而言,在中国挣钱,无疑“税赋”要轻得多。
平均而言,英国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比例都要高于中国。而对于较高收入者而言,英国的税就显得尤其 “重”。
Lawrence在英国的基本年薪相当于40多万人民币,收入最高部分得按40%交税。而在中国,月薪8万人民币以上才需要缴纳40%的个人所得税。对于国内的高收入新贵阶层而言,在中国挣钱,无疑“税赋”要轻得多。
不过,相对而言,在英国工作的优势是,他们通常有各种假期,以及较长的带薪年休假,平均在25天左右,这是让国内的工作者非常羡慕的。
付出回报比:
留英工作额外成本支出大
相对而言,在英工作的年轻人,目前付出的“健康成本”要普遍高于留在国内工作的人。
比较在哪边挣钱更容易,“付出回报比”就不得不算。“付出”不仅仅是劳动时间的付出,也包括心理成本、情感成本的付出。比较而言,在英国工作的劳动强度、需要支出的额外成本相对更高。
以银行业为例,在英国金融业、尤其是花旗、汇丰等著名企业工作,收入绝对值远远高于中国,然而付出的劳动强度也巨大。Lawrence假期时曾在皇家苏格兰银行实习,实习期间一周就有600镑收入,十周的实习住房补贴另有1000镑。
但无论是他这个实习生,还是其他正式员工,几乎没人在晚上12点以前下班,“每个人都忙于‘业绩表现’,因为直接关系年终分红,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都相当大。”
而在中国光大银行工作的Joyce,基本每天朝九晚五,虽然绝对收入没那么高,但工作强度也低,大把时间逛街、谈恋爱、看电影。
Joyce说她几乎没什么额外的心理负担,“进了光大,就都是正式编制,年终奖发放和行业环境、公司效益、个人岗位性质有关,与个人业绩表现关系不大。”
而留在英国工作的中国人,需要支出的另一项成本则是,情感成本。
“我来英国读书五年,但好朋友基本是中国人,且很多人也都回国,总感觉很难真正和外国人成为贴心的好朋友,彼此见面看着都很客气礼貌、寒暄,但很难贴心,所以始终缺乏一种归属感,再加上家人不在身边,有时候觉得很孤单。”Jerry的感受在华人群体中确实颇具代表性。
而高强度的工作、高负荷的心理压力,长期的睡眠匮乏,缺乏充分的家庭温情、友情关爱,同时也意味着“亚健康”。相对而言,在英工作的年轻人,目前付出的“健康成本”要普遍高于留在国内工作的人。
当然,有了三五年的海外工作经验,意味着回国后收入潜力空间的大幅提升,眼下的付出更多是在为未来的高收入而打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