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mom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朝的黑夜 (连载)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5.3.2009 19:13:31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呵呵,这种志异的故事,肯定是只留骨干,让读者去想象的,中国画不是讲究写意吗,小说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12:56:40 | 只看该作者
暗夜幽浮# J; c: u; v! u" K. ~2 y
  2 m  x4 [5 z- Y3 M; a8 E! S  t
    
: I" T5 [, p  ]# ]8 X  飞碟(UFO)最初是由美国人来命名的,似乎,美国各报道的UFO事件也一直是世界之最。曾经热播的美剧《X档案》还把新墨西哥州设定为飞碟和外星人在地球上的老巢。
5 H9 X. p9 K, ^! Y" z# b7 o& G    
# V9 b8 b7 c; e7 X  这种白色碟状的不明飞行物体,也叫做幽浮,在一般的描绘里,都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 B3 M! v; [( k1 V( R2 |  1、速度极快,来无影去无踪,已知的任何飞行器都无法超越。
6 e" X# u1 r8 C: Q) Y- C& l* T: H& ?3 o  2、周身有红、橙、黄、绿、紫等色彩的光线射出。物理学中的惯性对它不起作用,它可以连续地以任何角度,向任何方向前进或后退。" R' a7 W& ~1 b& |$ c: |
  3、具有反重力的特性,可以以无重力的状态在空中停留、或者快速垂直上升,进而在茫茫的夜空中消失。( A; O" N! B, w, i6 _6 j. h
  ( }. [) \9 k2 p; J! z
  唐代大历年间士人韦滂所亲见的一个不明飞行物体,符合上述的绝大多数特征,只不过,嗯——,材质有些特别。那么,就让我们重新回溯一下这件事的经过吧。5 v) ~! D' Y, j3 C8 H& `
  ( N' c& L: S9 A# ]8 o/ y. b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韦滂,乃世家子弟。他身形魁梧,臂力过人,精骑善射,性格豪爽,是个可列名于大唐豪侠中的人物。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这韦滂就是个有名的大胆,晓行夜宿,餐风饮露,从来也不知道“怕”字怎么写。4 H7 @9 Z5 y  R, }& M! E3 `( {
  
) \, |  d* `& z  L2 ?. C1 S' J  韦滂出行的时候,常以弓箭自随,一来用以傍身。二来也因为他是个好吃的主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没有他不吃的东西。飞禽走兽这些传统的菜肴自不必说,韦滂还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将人类食谱进一步扩大。比如说毒蛇、蝎子、蚯蚓、蜣蜋、蝼蛄、蚂蚁之类,都成为他的盘中餐。一旦这些东西出现在韦滂的视线之内,肯定难逃煎炒烹炸的下场。/ X( y0 ]5 U# L; r) l
  
. \/ ~2 p# Q* L2 [0 `( F8 d  一次,韦滂携着仆人在京城赶路。眼见红霞渐隐,寒星初现,马上就要到击鼓宵禁的时候了。一旦顺天门击鼓,各坊市里巷就会随之闭门。官道上行旅断绝,谁敢张弓夜行,让巡查的兵丁抓住了,少不得治个图谋不轨之罪。此时的韦滂,离要他要拜访的人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就算快马加鞭地疾驰过去,眼看也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好就近找一个地方投宿,等天亮再赶路。6 c# X  [, Z, c0 Y; V7 c3 E
  
/ K* j/ b. {8 U# c4 ~3 {) x  正当他东张西望,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好的时候。忽然看见街市中有一户衣着华美,人口众多的官宦人家正喧哗着要举家外出。3 z3 Y& R2 n- d; R  N$ m6 k
  3 a  p) W# e: `  q2 ?; o0 Q; L. V) z
  这家的子弟手里捧着大锁,刚要给朱漆大门上锁,韦滂抓紧时机,快步走了上去。通报名姓之后,请求这家的长辈允许自己在这里借宿。
5 r' y' n" e( ]% \4 X  C  
$ \5 M& S. {. L# b# C  在那个民风还比较淳朴的年月,收留前来投宿的陌生人,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可是韦滂看年迈的主人沉吟良久,就是不见他点头。逡巡之间,仿佛有不得已的苦衷。
2 b, L% A) y7 n4 @9 R0 p& v' E  
3 r, s  W0 x& Q  倘若人家不方便,自己也不便强人所难。韦滂正待向主人拱手告辞。却见主人徐徐开口道:“不是老夫不愿意留你,我家的邻居前几天死了人,刚办完丧事。民间传说,新近死去的人几天以后就会回魂,叫做‘回煞’。猛鬼回魂之夜,无论人兽,都要退避,否则就会有凶丧之事发生,不巧的是,今天正是‘回煞’的日子,我们一家老小,正要前往亲戚家避祸呢。您要在这个时候住在我家,恐怕会遭遇不测,老朽不能不据实相告。我看啊,您还是另找住处去吧。”
) v/ `/ ?! J4 l- I) q  6 P" k! Q) R. H/ Q' D. _8 a
  韦滂是个胆大包天,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角色,就算真有猛鬼出现,也吓不住他。听了老者的告诫之后,不退反进:“只要您容许我在这里寄宿,什么凶神恶煞我都不怕,您放心吧,我应付得来。”: A6 ~/ z/ v! Y6 ^
  
+ P1 H. }/ q6 v9 @! W0 n  主人见韦滂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固执己见。于是把他领到宅子里,打开厅堂和厨房的门,将寝具和食物所在之处一一指给他看。和韦滂寒暄了几句之后,便率领家内的男女老少,匆匆离去。
. }, Q  `3 t1 X6 H  
, _" r4 O6 z: y+ o  韦滂吩咐仆人喂好了马,将马栓在马槽上。又在厅堂点上蜡烛,将主人留下的饭菜热了,饱餐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他令仆人到附近的厢房去睡,自己则搬了一张床,放在正厅里,打开门窗,熄灭蜡烛,上好弓弦,抱着双臂坐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 b1 D- H7 E- z& }7 a3 c3 S" }
  
2 S4 g8 M2 F, M1 |$ J! F  彼时月朗风清,群星闪烁,韦滂的双眼在黑暗中熠熠生辉。那是一双犀利的、武人的眼睛。在适应了最初的黑暗之后,他能够看得出暗夜里最幽微的变化。( Z9 D2 f3 J  F- u+ p  ^
  4 w$ Z; A9 i! r5 X/ k& h/ s& c) V  ~
  守到三更将尽,厢房里早就传出了仆人的鼾声和说梦话的声音,韦滂也已是呵欠连连。正待合衣睡去,忽见外面有一团形如大盘的光亮,自空中缓缓降下,一直飞到厅堂的北门之下,眨眼之间,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将周围照得纤毫毕现,如同白昼一般。9 f! N2 {& b- }4 \6 ^
  
' K2 f! T2 D7 r( Q  韦滂见了心头暗喜:好家伙,总算把你等来了!2 l. c+ g- Y! L' q: ^: e
  
; x. M- w9 g  g+ B$ r8 F& [  他一跃而起,暗中运足力气,拉满弓弦,嗖的一声,箭镞携着千钧之力,破空而去,同空气相互摩擦所发出的声音,震动着耳膜。这一箭不偏不倚,正中那圆盘样的东西,那物体发出骇人的爆裂声,周身的光芒,如同有生命一般,不断地闪耀、涨缩……$ @+ g3 ~* K  F. v. M
  8 K3 r7 `7 h1 X8 g0 j
  韦滂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并没有被这起初的胜利冲昏头脑,抬手间,又连补两箭。箭箭中的,那东西所发出的光亮,渐渐暗淡下去,而且,再也不能肆意飞行了。就那样一动不动地停在半空。
9 _* }8 p! \3 C4 x( Z% l' \  , x0 q# p& Q1 \+ {. M
  韦滂走上前去,将箭镞拔下,那圆盘状的东西应声跌落在地上。光华熄灭,眼前黑黝黝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韦滂大声将奴仆唤醒,吩咐仆人点亮灯火,想要看一看,方才他射下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Q* }% y/ m8 b8 c; _
  7 L9 e' g- Y9 E, V; k
  仆人从榻上爬起来,睡眼朦胧地点燃了烛火。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忐忑和好奇。+ D; U( `. k, E6 ~' g+ o9 j
  
4 M: |) [) m! w; G# f$ @  灯光驱散了黑暗,摇曳的烛火之下,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一团怪肉。怪肉四面都长了眼睛,那光线,就是从眼睛里发出来的。眼睛开阖之际,光芒也随之明灭。/ u" e& @2 A% u7 q/ I; c
  8 v" h1 X. k' N9 |* u
  韦滂哈哈大笑,口中叹道:主人所言非虚,这就是传说中的“煞鬼”吧。
' ^" I6 Y; `; O! X  $ L( `, [; S4 _2 S( ^  N: ~: g
  那么,如何处置这个“煞鬼”的呢?他大手一挥,吩咐仆人立即生火,将这团肉扔进锅里,配以厨房里能够找到的各种调料,亲自把它给煮了。
0 ?4 \! T+ l9 |& i# Y. S' @$ ^! @  ' C2 i- U# U3 Y# ?* B# t3 c
  那东西在锅内散发出极香的肉味,韦滂垂涎欲滴,食指大动。等到锅里的东西熟透,捞上来细细切碎,同仆人一同分食了,那些肉甘美异常,他以往吃过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多年以后,韦滂回想起这顿宵夜,还会露出神往的表情。
1 K$ U& }1 j6 e  
6 A) O* _2 T" a! C2 x( n( M  这团肉体积不小,韦滂又是一个仗义的人。这房子的主人留他住宿,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自己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所以,韦滂还特意为主人留了一半。
0 R- p$ H( U+ |; g8 h1 \  
+ K$ b2 b% \: }. A# ~1 d  天亮之后,出去避祸的主人一家赶回来了。推开房门,见韦滂等人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喜。韦滂将他昨晚的遭遇跟主人细述了一遍,并把“煞鬼”之肉,端出来献给主人。主人一家望着兴高采烈的韦滂,个个惊叹不已。(出《原化记》)
0 p. \8 m* }- F" W3 E) [( V  
. u  n- i7 e: a# F; q' I# o! K7 [  这就是唐朝出现的飞碟的下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叫人给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18.5.2009 13:08:33 | 只看该作者
雷神失误
% h: X# G* E8 Y9 e5 y1 z* ~7 D  , N9 L- x% y! Q, b; j
  有这么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有一次神父在绿茵场上打高尔夫球,有一个修女在旁边观看。. @( [  |$ K# E( k4 \
  8 o1 a! E6 z+ E* r. U; f3 @1 h
  第一杆就打偏了,神父觉得很没面子,张嘴骂道:“他妈的,打偏了!”再打,还是那样,神父有点恼羞成怒了,又骂:“他妈的,又打偏了!”
% u4 X4 Q8 R, T: z2 M4 |! {4 V  / x5 I  ^& d! [$ \& t
  圣洁的修女在旁边看不下去了,提醒神父道:“作为一名神父,您是上帝的使者,随便说脏话又怎么教化你的子民呢,这是要受到上帝惩罚的!”
4 C0 h9 o1 h8 P/ z# H  
" H. d. C9 F% v# \! r  话音刚落,只听晴空一声霹雳,神父心想,Oh! my God! 报应来了,只好闭上眼睛等死。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睁开眼睛一看,修女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已经死去多时了。) ~' u( \+ W- D4 e8 ~$ ~2 {
  6 f# n" `! T' w2 y# \* T( q, u
  神父心里很是疑惑:“骂人的是我,为什么死的是修女呢?难道她背着大家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比骂人情节还要恶劣?”
1 x# s( |/ a9 A( V  
3 g) J4 I" j/ {' A+ r' ^& y  这时候,只听见云层中遥遥传来上帝那宏大辽远的声音:1 U  R/ ?' ]% l) K  f4 e
  
8 {7 X6 N1 K4 P, u$ b- M! z0 R( s2 ?! f4 V  “他妈的,我打偏了!”$ ]7 z! m, z: O
    H* T) i, }6 R3 I% K$ I7 _
  发生在唐代的一个故事,跟这个笑话极为相似。) [, p4 }  ?0 z
  
/ ~6 @1 ]. U' R. s5 A  江西某村有一个老妇,正好好地在家里呆着呢,突然一声炸雷在耳边响起,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一条胳膊已经被雷电击伤。听见雷声和老妇的惨呼,家里人都放下手里的伙计,跑进屋子里,想看个究竟。+ T5 X' H" @; T! L' ^% ?' W  Q
  
8 w* k- F9 u" `4 C/ ?  正在此时,忽然听见空中有个声音非常惋惜地长叹一声:
- V$ j6 D# X$ C; q+ o- w$ V  # t4 @0 ]* _& s6 p
  唉,打错了!* P- T9 |7 }# R$ A$ y3 q" ~/ F
  
" {/ E5 f) [8 e6 n3 k4 [% H' Y( S  家人面面相觑,哭笑不得,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瓶子,捡起来一看,瓶子里面盛着一种膏状物,看起来是某种药物。
- r2 T1 [" E6 b* n  % N/ w: D" A2 ~" v1 J
  这时候,天上那个声音又说:把这个东西涂在伤口上,马上就会痊愈。5 t: }' P" X  _% ?; [
  
; w( k3 a6 D1 P& n  家人闻言,立马照着那个人的吩咐做了,说来也怪,药膏涂在哪里,哪里的伤口就以惊人的速度随之愈合,而且完全看不出来受过雷电的灼伤。
. I3 D. A8 g3 v5 Q+ w, _5 C  + M* J& r4 p3 S% ^7 E( Z+ \) }3 l
  家里人马上意识到这是神药,都觉得奇货可居,想收藏起来,以备不虞。
! R6 d! @8 ~0 J5 `( l  
6 d9 @% d( L; _. P7 K+ _  但是,念头一动,刚才还轻飘飘的瓶子,突然变得有千钧之重。几个人合力都抬不起来。大家想尽了办法,累得筋疲力尽,最后还是无计可施。7 e# _& m. @$ |
  , r* {8 U7 y( ^2 i0 x9 P
  不一会儿,已经响晴的天又开始打雷下雨,一道炫目的闪电过后,地面上空空如也,刚才还摆在地中间的瓶子是踪影皆无。3 X7 G1 L+ f2 S) `( i% A( o
  
- s2 K6 @; i/ [  过了几天,这个村子又发生了雷击事件,而且,比前一次还有所升级。此前的老妇不过是一只胳膊被电火灼伤。这次竟然闹出了人命,村里有个人被霹雷震死。
) d( r* r4 }# x$ e& s1 M$ s  
* v; V' i* f7 f- ^& h, e5 ~  你猜怎么着,这人死后,又有人在天空中长叹:# X; n$ Y2 |  e# l- R: W* V+ Y% a
  1 \+ E% @2 G9 ^' v% w
  唉!又打错了!0 n- x! T: ^, \; u
  # D: D$ P  e9 [$ |" G
  一听这话,这家人差点气死过去。9 `" R5 i! b8 x/ D: x
  
$ n8 e5 G; f+ Y- b; T8 J* i  片刻之后,那个声音又说:; g2 T1 w4 G  P% X' }7 p8 _
  - a: H/ L$ k- G; L$ q6 K- x
  教你们一个法子,快去挖几条蚯蚓捣烂,抹在死人肚脐眼里,这人就能起死回生了!
( r% P* N  Q- J' D# x2 K: C  / C4 d3 W) \% o# `, t$ c; ~( V3 C
  家人连忙照办,不一会儿,那个被电火烧得面目全非的人喉咙里咯咯地响了几声,悠悠醒转……
( K& t3 a$ ?9 b" h- ?9 ]) l  
, q/ \  L4 s; `1 f" b* K+ Q6 W6 b  难道是雷神疏于练习,一打就偏,看来得跟奥运冠军学学。
$ ^& E0 K  Z4 ~$ c  4 s4 Q" |8 x; n; w7 L) A9 V
  1 x+ [" M- R* h3 o. d
  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电火所烧,一臂尽伤。既而空中有呼曰:“误矣。”即坠一瓶,瓶有药如膏。曰:“以此傅之,即差。”如其言,随傅而愈。家人共议,此神药也,将取藏之。数人共举其瓶,不能动。顷之,复有雷雨,收之而去。又有村人震死,既而空中呼曰:“误矣。可取蚯蚓烂捣,覆脐中,当差。”如言傅之,遂苏。(出《稽神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1:29 | 只看该作者
说鱼
5 S; Z" m" ]' G  
. o6 W1 a6 W3 e( Z$ d! A3 \/ w  1、横公鱼
0 |0 a' I* I/ z# q  北方的荒野中有一个大湖,方圆千里左右,深不可测,就是近岸的地方,也有五丈多深。3 Y* t6 n" }2 `. v7 j% G* `1 }
  % [# o- W+ G, |$ H5 @+ j. _
  这个湖,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冻得结结实实,只在夏至左右两个月左右才解冻,当地人也把这个湖称为石湖。
  H# _2 y4 a. ]% h3 t1 {  
' O* O( F7 q) E) I* I0 B" ^3 k# w8 ?  石湖里面盛产一种鱼,这种鱼叫做横公鱼。鱼长七、八尺,状似鲤鱼,而身体呈赤红色。' _' O3 ]& w/ q/ R4 v3 [8 z
  
$ z) R9 _2 }" a" ^4 h; B  它白天深藏于水底,夜晚则走上岸来,化身为人。2 h, k! x# J; k2 D7 Z/ q
  
( s) W$ v# {/ T6 _, z  身上的鳞甲极厚,即便用最锋利的武器,也没有办法刺进分毫。投进盛满水的锅里,烧大火紧煮,水面从翻花到沸腾,横公鱼跟什么事也没有似的,照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0 Z/ g! `  o; z) v
  
% Z! V5 e8 a5 [  难道,这鱼真就刀枪不入,整不熟煮不烂,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 b; E4 B0 s4 p- @  ! v/ x' I  b; A, v+ k; H
  非也。拿乌梅两枚,投入水中,煮上一会儿,这鱼就皮肉松懈,成为一锅鲜美的鱼汤了。8 S5 D- v1 m* c
  
* Q0 o; p2 ^$ I: a- h* B+ X  可是,这样鱼汤,纵然美味,总是带着那么点惊悚的色彩,谁又敢当真去喝呢?(出《神异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1:47 | 只看该作者
2、鹿子鱼6 r+ r1 @. ?! t: x
  鹿子鱼生在岭南,身体红色,尾和鳍上都有赤黄色的鹿斑。
: R7 ^  q1 {2 L- g$ m  
2 }2 Z0 e2 i% k% [  这种鱼的产地是罗州。罗州南部有海,海中有一片沙洲,每年初夏之交,这种鱼就从海里跳到沙洲上,化身为鹿。6 Y0 [/ {  E9 r) A9 r
  
2 ^7 ?9 W" C! t+ i8 y0 @& s  曾经有一个人,出海的的时候拾得一条鹿子鱼。头和身子的大半,已经变为鹿,尾巴却仍是鱼的样子。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它的变化。' O8 k3 J& N: [7 q7 n
  
" q7 i5 R! \" r1 H  南方人说,鱼化为鹿后,肉就变腥了,很不好吃。1 Z. x# N0 P" b; O
  
2 O( Y7 i7 ^* q) x: Y  假如这种鱼是真的,我们岂非又找到了一种水陆两栖动物!
- w$ L( k, r3 _" B( m9 H4 e7 J4 ?  (出《岭表录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2:29 | 只看该作者
3、印鱼* j  g* Z$ i& L8 g$ ]) F7 l- g& N' B
  
- t( C8 \. r5 d( y5 w8 `; i$ S& @  《酉阳杂俎》里面记载了一种鱼,叫做印鱼。这种鱼头顶,有一块四四方方的纹路,就像官老爷手中的大印一般。印上还有字,只是,谁也不认识那究竟是什么。
5 ~; H/ S6 n1 N( Q9 o  1 M; _# D$ v8 l% P
  海里的大鱼,将死的时候,印鱼便用自己头顶的印,在大鱼身上盖个章,过不了多久,那大鱼,就会失去生命的迹象,就仿佛,印鱼掌管着生死簿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2:43:17 | 只看该作者
传说也有原型,印鱼应该就是鮣:# v; i: A# c6 N5 R* V
  * `4 N9 h! C, x4 G- \. a
  鮣,是海洋里的一种中小型鱼类,体形苗条匀称,行动敏捷,性情活泼,而且,特别爱“旅行”。2 y# B* I" L* K" o; C
    不管哪种鱼旅行,都免不了一路的辛苦艰险,既要用力扇鳍划水前进,又要对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害,有些鱼就在旅行途中丧生了。只有鮣,一生周游四海,时常是吸附在大鲨鱼、鲸鱼、海龟的腹部和来往的轮船底上,搭“便车”旅行,被人们称为“免费旅行家”。8 h5 f" X: Z& A: j
  
6 v) Q' ^  P4 ?) P% P* c% C  鮣为什么能“免费旅行”呢?常见的鱼,背上有两个背鳍。鮣的第一背鳍变成了水蛭那样的吸盘,紧紧位于头的上面,形状似一只鞋底。吸盘的边缘象章鱼长腕上的吸盘那样,具有齿状边缘。当鮣把吸盘贴在鱼、船或岩石盘时,很快地挤出吸盘中间的水,又借大气和水的外界压力,使吸盘牢固地吸附在上面,象胶粘似的牢固,拔也拔不开,任凭鱼或船把它带到哪里。
; {7 ^7 B; H! h# @# H  
  W# `4 ?8 V, c+ d( \7 Q& _; @/ h  根据它喜欢粘附的特性,外国有些渔民正训练利用它作为一种捕获其他水产动物的工具。在桑给巴尔岛,在古巴,在托列斯峡岛,沿海的渔民就采用鮣来捕捉海龟。他们捕捉以后,先放在半充满海水的船舱里养三、五天,然后仔细地扎透它的尾部,穿根结实的绳索过去,再打结系结。出海发现海龟,就把三、四条系着绳索的鮣抛入海中。鮣立刻吸附到海龟身上。渔民再小心地拉紧绳索往船上提,海龟随着鮣,也被提了上来。那可以扎穿渔船、军舰的剑鱼就害怕鱼印来吸附,身上粘了鮣,体重增加,游得慢了,舞剑也没力了,杀不死敌人,而无用武之地。当剑鱼成了别的鱼的美味之时,鮣却悄悄地粘到来食剑鱼的强者身上,又依附投奔了新的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3:12:37 | 只看该作者
遇狐
: ]2 e3 q1 E) q$ d8 Y$ P9 o5 {3 a# J$ @
唐代渑池西南三十里,有一个占地颇为广阔的庄园,庄园的主人姓田,是当地有名的富户。距离田氏庄园十多里的地方,漫漫平畴就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地,山上生长着很多栎树,枝叶繁密,浓荫蔽日。+ }) z! x, b6 G; `

  N; b) W: v  T' l据说,这片树林里,有修炼千年,已然成精的狐狸,经常出来魅惑过往的行人,被她缠上的人,无论是谁,都逃不脱一死。自从此地传出魅狐惑人的消息后,过往的行人,谁也不敢独自行动了。一定要成群结队,才敢从这片密林经过。
& q% f+ A5 x1 N3 U$ ~/ D
7 Q/ a9 z* K; Y0 ?' `+ X- o这一天,田氏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是田氏的老友,朋友从千里之外赶来,到另一个地方去办事,路过此地,顺道过来看望田氏。不巧家里的酒前日喝光了,田氏跑到厢房,把家里的老仆从床上叫起来,让他火速到渑池去,买两坛好酒,给客人佐菜。2 U3 z+ v" P- _; V3 c9 @; q. Y1 N8 b5 M

" J/ |7 `! ^$ S老仆听了主人的吩咐,牵了一头毛驴,在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候,就上路了。他明白主人之所以派他前往,也有自己的打算,去渑池要经过那片妖狐盘踞的密林,少年人血气方刚,美色当前,难免不心旌摇荡,掉入彀中。而老人经得多,见得广,就是有魅狐出来引诱,多半也能把持得住。何况,狐狸惑人,为的是采阳补阴,除非是饥不择食,否则,皮肉松懈,血气渐消的老头子,她应该是看不上眼的吧。. {& i/ c- B# Y  a

2 @$ D. |, X* p( a谁知道,老仆这一去,是左等也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外面,早已日上三竿,太阳明晃晃的,晒得人睁不开眼睛,老仆却连个影子也没有。难道....?心里有事,这顿饭吃得也不是很安生。宴席结束之后,主人又同客人拉了几句家常,便着人带着客人前去休息了。. O+ j; ^: C0 B' |
9 O7 ^' {; a4 n, Q& @/ N
一直到日暮时分,田氏正在屋子里自怨自艾,房门忽然被推开了,“回来了!回来了!老爷……”。来到屋外,只见一个满面伤痕的老者,跛着一只脚,动作迟缓,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他神情惶恐,呼吸急促,身上的衣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刮得破破烂烂。
  ?4 I- Z" _3 C2 {- C1 w, N" O2 ]: H
$ n2 S- `$ a8 q) ^9 ]( i5 h5 \) l田氏叫人端上饭菜,等老仆吃饱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问,他在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老仆一定了定神,道:“老爷!大伙儿说的没错,那片栎树林子里,真有狐狸精!早上我原本打算在路上找人搭个伴,偏偏走了半天,也没碰着半个人,牵驴下坡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个长相俊俏的妇人,紧紧尾随在身后。谁都知道,这一带有魅狐出没。这深山老林的,一个女子,长得又好看,孤身独行,她家也放心?说不定就是狐狸精。我心里害怕,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谁知道,那魅狐……那魅狐,竟然追了上来!把我吓的呀,撒开脚丫子就往前跑,没想到,我跑她也跑,没跑出几步,就叫这狐妖给追上了。那狐狸精可真是歹毒啊,伸出腿来,绊了我一下,我正跑着呢,哪防备她这招啊,当下倒在地上,身上是火烧火燎地疼,腿重重地磕在树上,差点没骨折……”& k) u( V& W. D6 y0 v. E

7 l/ }) T& O" S' N8 J( g+ T听众们伸着脖子,纷纷七嘴八舌地问:“后来呢,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0 f* p6 i& F' M5 f  ( g/ D0 T5 s' Y
“我怕那妖狐对我做法,强自忍受身上的疼痛,从地上爬了起来,劈头盖脸地给了那妖狐一顿胖揍。”
- H. z, v7 ?1 \  0 N: q( v3 N' l. _
“打中了吗?”众人又关切地问道。
, k  N* u, a, D0 V: I7 @( H  
/ S; i  v) p+ V9 ?6 G7 f) o7 G“打中了!哈哈——”老仆得意地笑道,“那狐妖太不中用,根本就不堪一击。我还没打几下呢,她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哀求,嘴里还念念叨叨地说:叩头野狐,叩头野狐!我怕她缓过劲来,再加害于我,就暗自卯足了力气,趁其不备,一下把她打翻在地,趁她昏厥在地上的时候,抓紧逃了回来。”- Y$ H: ^# C5 {

: ~' U$ ?. B: i众人长舒了一口气,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谁也没有注意到只有主人田氏,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1.7.2009 13:22:37 | 只看该作者
送了老仆去休息,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太阳渐渐落山了,西天的最后一抹胭脂红,也已被夜色吞没。. Q. I) \& F  }: v) w
& \: n; W/ |7 \$ q+ |) G: z
这一整天几乎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田氏感觉十分的疲惫,他洗了把脸,就想到上房歇着了。
* v2 s9 I: t; V0 M* ]+ W% X! i* h5 [, @
忽然,从院门那里传来一阵剧烈的敲打声,开门一看5 E5 [2 |" ~% N7 Q! Z
  ——门外站着一个女人!
) J' C  t+ a' O' j4 ?8 }! t  8 H8 G4 q/ \7 V! j4 X; I
  一个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女人。# q( y4 L, s& Y
  5 N3 J$ B/ z& A4 z0 Z
她脸上挂着灰,带着土,长发蓬乱,身上的白麻衣服,已经污秽破损,撕扯成一条一条,衣襟上,还隐隐带着已然干涸的血迹。她低着头:7 ^- I$ _* r0 g2 ]# C3 a; p
  
0 y& g6 J& i9 f“大老爷,行行好,能给我口水喝吗?”    
3 H/ S3 f0 [1 ?, r2 N  / t8 b0 l8 L8 J
她似乎看出了众人的疑问,不待大伙儿开口发问,便道:“妾身乃北村人士,路过此地,干渴难忍耐,故来相扰!”4 R' ^% `: s- ?* t2 \/ p
  1 y# k- ~/ Z! l: E2 I3 K& t5 _
“您这是……在路上遇见盗匪么?”
! A0 i8 z/ f* J5 ?* g$ |* ]* O& t/ s% ?, P
那女子摇了摇头,眼睛里显出了愤恨的神色。
9 h" |- Z3 \- }  
5 x4 d6 \( W* w3 G5 m; c& i! V& c “昨天傍晚有人送信,说是娘家出了事,我心里着急,就一个人出了门儿。走到山那边那片栎树林子的时候,想起这一带闹狐狸的传闻,心里有点害怕。正好,前面来了一位老者,须发斑白,看上去很是持重。我就快走几步,想赶过去,跟这老者搭个伴儿……”( e: k* M2 O4 D8 L2 H: S
  4 M8 Y7 B8 {- `% }0 {
“哪成想,那老者是野狐变的,我刚走到他身边,还没开口呢,他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人家说狐狸歹毒,真是不假啊,瞧我这身上的伤……”  , i7 k% h+ Y/ W/ K5 h' w5 T

3 {" H, X; \/ x* x  ~4 P" i那女子擦了擦鼻子,“幸亏那老狐先走了,否则,性命难保哇!”
' n4 x+ O1 V* P3 B2 y' A  % v' `7 ^6 s$ y. S: W/ E$ k
女仆把衣襟上的帕子递给她,那女子在眼皮上按了按。道:“多谢老爷收留,我借贵地喝口水歇个脚儿就走……”9 D6 x0 Z) S% x  H; j4 b
  
) @! Q  |4 G" ~9 |  v田氏听完,急忙回身低声吩咐下人,赶紧把老仆藏好;他早就怀疑,老仆树林子里,把良家妇女当作狐狸精,误施痛手,现在,自己的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 
7 M4 c  n5 `+ b8 f' R& g, z# G  
! ^6 y5 j3 @4 K- N# p5 a) s! n, d. E  (出《纪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2.7.2009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异梦* ~2 G: h% M0 D8 c) N) X" n
  " R8 K0 F! e' l& [. G
  唐代柳宗元向以文才知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震古烁今的大文豪对政治也十分热衷。河东柳氏世代门阀,这个家族的成员有很多入仕为官,。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都位居高官,他的五世祖曾先后出任四州刺史,其他的成员,也大多仕途坦荡。李唐代隋以后,柳氏作为关陇集团中的一个重要家族,积极向现政权的统治者靠拢,同皇族关系至为密切,在朝中地位也甚为显赫,仅高宗李治当政时,柳氏同时在当时的机要部门尚书省任官的就达到二十多人。- g4 x& u1 W. l4 G
4 M2 y" Y' Q4 }
     贞元九年(793年)春,年仅二十岁的柳宗元黄榜高中,进士及第。三年以后,他任职秘书省校书郎,正式步入了官场。在他任长安监察御史里行期间,结识了一个对他一生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太子侍读王叔文。唐德宗驾崩以后,皇太子李诵即位,此即顺宗,改元永贞。王叔文抓住机会,积极推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向有才气,又与王叔文政见相同,很快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加以重用,成为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9 z, Q1 n' x# Y* s! |; x7 p. a1 j6 u6 Z2 O
     由于改革措施触动了藩镇镇将和宦官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遭到这些人的激烈反对。这年的八月,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也就是唐宪宗,史称“永贞内禅”。宪宗登基以后便开始着手打击革新派,由于柳宗元同王叔文关系密切,又是革新派的得力干将,九月,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走到中途,又有诏书下达,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由于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个人,所以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 ]7 E. k& N' w7 C5 ~
9 Y& a; a7 B, V8 l5 R! n     我们所要说的这件事,就发生在柳宗元自京城长安出为永州司马的途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4.2025 21:4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