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蒙,重庆开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86~2005年,历任驻爱沙尼亚、芬兰、丹麦、新西兰等国武官以及联合国驻叙利亚、科威特、埃及、以色列等国军事观察员、联络处主任、地区司令等职。2005年回国,任广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2008年起任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分管陆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
刘蒙同志任驻外武官期间,对促进我国对外装备技术交流做出突出贡献,曾获得丹麦、芬兰、爱沙尼亚、埃及等国多枚勋章。作为我国首位联合国维和部队地区司令,他直接指挥过美、英、法、意等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对世界各国陆战部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都有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与研究。
太行山,绵延400余千米,地势险峻,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古人云:“得太行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 70年前,八路军129师在师长刘伯承的率领下进击太行,经略中原,以巍峨险要之地势,舍身取义之信念,河山换尽血流红之气概, 在太行山筑立起钢铁般的“天下之脊”。自此,一出出经典的抗战大剧拉开了帷幕。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本刊记者走访了刘邓大军抗战时期创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参观八路军129师纪念馆,并采访了。本期将为您展现刘伯承元帅在太行山脉抗击日军的作战实践与战略思想。
绵绵群山见证了抗日战争的光辉业绩,巍巍太行伫立着中华儿女的不朽丰碑。
全民族的抗战
记者:刘将军好,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现在对抗战有些说法,比如“国民党死了200多个将领,共产党只牺牲了1个高级将领左权,抗战是国民党打的……”您如何看待这种问题?
刘蒙将军(以下简称刘):我一直持一种观点就是,抗战不是国民党的,也不是共产党的,而是中国全民族的抗战,是整个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国共之间存在配合、默契、矛盾和斗争。初期我们的游击战配合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1940年以后,由于我抗日根据地的逐步发展,渐渐成为抗日的主要力量。
记者:您如何看待蒋介石这个人和他的智囊团?
刘:回顾抗战之初,得出一个经验教训就是蒋介石政府一味躲让,日本人野心不断膨胀。日本人自己把铁路炸了,赖在中国人头上,接着占领沈阳、吉林、长春三个城市。当时国民党人包括张学良要与日本打,但被蒋介石按住了。结果日本人把整个东北都占领了。之后,张学良又要反击,但蒋介石又说东北本来就是满州人的,给他们算了……就这么一个结局。
蒋介石用过的五任德国军事顾问都很有名,我认为比较有能力的是第五任法肯豪森将军,一个很务实的军事人才,给蒋介石提过很多好的建议。
法肯豪森对日本军队及其军事战略做过深入研究,他针对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战略部署,提出:日军集结兵力不仅要占华北,还要打上海,继而沿长江而上,将中国切成两段,最后占领中国全境。但当时蒋介石完全不听。所以后来上海丢了,接着是南京。日本人果然溯江而上,将中国切断。
法肯豪森提出:“最后战线为黄河,宜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增厚其防御力。”这就是后来的花园口决堤,蒋介石认为这条建议花钱不多,又容易实现,就采纳了,没想到河水不可控制,淹没了很多村庄,死了很多老百姓。所以说,抗战中蒋介石确实是起了很多消极作用的。
蒋介石这个人小计谋很多,但大的战略看不清楚。比如到重庆后,为得到美国援助,找来美国顾问,可又只顾小利不谋大局,在远征军问题上与史迪威矛盾很大,影响了入缅作战。
史迪威提出入缅作战的积极防御思想,他大加赞扬,在重庆誓师大会上引用了积极防御的思想,但一到真动兵就不干了,消极防御使仰光失守。
蒋介石与八路军的合作也一样。虽说国共合作抗日,但蒋介石又怕共产党拥有更多部队,所以满打满算只给了6个旅的编制,也就是3个师(115师、120师、129师)。这么一点部队能打什么会战?所以共产党开始根本没有力量与日本大规模作战,只能以游击战配合主战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