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4年度管理十大焦点事件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1.3.2005 13:07:46 | 只看该作者
2004年度管理十大焦点事件<br><br>2004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百感交集的一年。最近,《民营经济报》从企业管理的各个角度,选出了2004年度最具争议及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事件。这些事件均是发生在知名企业的标志性事件,而这些代表中国企业竞争力崛起的企业的重大举措,给业界带来的巨大的反响犹在耳边,在一段时间内,曾有过很高的新闻价值,更重要的是,其操作方法和所秉承的理念,对高速发展的中国企业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br><br>我这里,我把它重选出来,让我们家人看看,分析分析,思考思考,回顾这一年来在管理方面所发生的一些新东西,也希望大家能从这些焦点事件中有所收获!<br><br>1、联想收购IBM<br><br>  关键词:并购整合<br><br>  焦点事件:12月8日,联想集团以总值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的PC部门,成为继戴尔和惠普之后全球第三大PC供应商。<br><br>  点评:<br><br>  联想收购,这对中国来说确实算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这次收购,联想将得到其梦寐以求的国际化通路,联想将借助IBM的全球分销网络实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夙愿。然而联想收购IBM也暗藏风险:首先是IBM原有客户对联想提供的服务和技术的信任;其次是联想1万名外籍新员工和国内老员工对新联想的忠诚和价值观取向等微妙的问题;再者是IBM和联想原有资源的整合问题。<br><br>  2、格力品牌之争<br><br><br>  关键词:战略冲突<br><br>  焦点事件:11月4日,一份澄清公告将格力电器推上媒体之巅,可以说是继2001年安徽、湖北“兵变”之后,一向低调的格力电器再次成为众多媒体的报道焦点。此次格力电器发表声明要“划清界限”的格力小家电,实际上分为三大块,一个是珠海格力小家电公司,一个是由原美的家用电器事业部总经理张勇涛挂帅、位于顺德勒流的顺德格力小家电,另一个是位于中山民众镇的格力小家电公司。三个企业产品结构各不相同,股东结构也不相同,都是格力集团与其他投资者成立的合营公司。<br><br>  点评:<br><br>  问题症结在于品牌专业化与多元化矛盾。格力集团一直奉行“集团多元化,分公司专业化”的战略思想。尽管格力电器在本次事件中是始作俑者,但从事情发展趋势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受损害的是“格力”这个他们辛苦创立起来的品牌,是多年来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br><br>  3、TCL-汤姆逊的管理团队<br><br>  关键词:合资团队<br><br>  焦点事件: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和汤姆逊公司首席执行官查尔斯·德哈利在巴黎联合宣布,双方将成立TCL-汤姆逊的管理团队。<br><br>  点评:<br><br>  自去年7月发布“龙虎计划”以来,TCL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随着集团整体上市和TTE、TAMP正式投入运营及其他新业务的开展,国际化人才的巨大缺口已经成为TCL发展的瓶颈。如何消化、驾驭新的合资机构,也成为决定TCL国际化进程快慢的关键。<br><br>  4、华为进军国际市场<br><br>  关键词:国际化<br><br>  焦点事件:2004年7月28日,思科诉华为侵权官司以和解告终。这场诉讼就像一出为华为量身定做的活广告,在国际市场上默默无闻的“中国的华为”变成了“让思科畏惧的华为”,华为开始真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br><br>  2004年11月12日,华为与汇丰等9家银行签署总值3.6亿美元贷款协议,拟用这些资金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br><br>  点评:<br><br>  “思科事件”不是中国企业第一次遇到国际知识产权诉讼纠纷,但以往,很少有中国企业能将此类官司打得如此酣畅淋漓,何况是迎战一家来者不善的全球500强企业!“思科事件”也使在中国商业文化、法律体系、游戏规则中成长起来的华为,从管理、技术、文化等方面不断修正自己,有了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并和爱德曼、3COM等更多的国际伙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这也是所有渴望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都必须要走的道路。<br><br>  5、长虹进入赵勇时代<br><br>  关键词:领导力<br><br>  焦点事件:7月8日,随着地方政府的一纸任免状,又一教父级企业家离开了他战斗的舞台。在执掌四川长虹帅印近20年后,刚满60岁的倪润峰卸职离去。取而代之的是有技术官僚之称的赵勇。<br><br>  点评:<br><br>  不同的领导理念将给长虹带来不同的气质,业界人士认为长虹将由倪氏主导下的凶悍、凌厉的市场作风,逐渐转向合作型企业。因为与倪润峰的高度集权相比,赵勇则偏向于放权。<br><br>  6、海尔“药”来了!<br><br>  关键词:多元化<br><br>  焦点事件:2004年8月23日,海尔药业在国内某一知名财经媒体上打了一个整版的招商广告,背后是波涛汹涌的海浪,版面中间大书:海尔“药”来了!与国人所拥有的所有的海尔产品一样,在广告的顶端,海尔人打的仍旧是“Haier”的品牌,后面紧跟的便是“海尔药业,呵护您的健康”,而在最底端,也是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海尔人的口号:“真诚到永远”。<br><br>  点评:<br><br>  专家说,海尔在非相关多元化的领域的运作,破坏了海尔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的公众品牌信念,这是海尔的沉痛损失,这种损失比直接经济损失更令人痛心。海尔在非相关多元化中丢失了自己最为宝贵也最为难得的市场财富———品牌信念。<br><br>  7、沃尔玛拒建工会<br><br>  关键词:本土化<br><br>  焦点事件:10月下旬,中国各大媒体披露了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辽宁、上海、浙江等地检查《工会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称,包括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在内的部分私营和外资企业中,存在多年未建工会或工作组织严重不健全的问题,一些企业甚至漠视《工会法》,公开抵制组建工会。在检查报告中,一些著名跨国公司被点名,包括沃尔玛、柯达、戴尔、三星等。<br><br>  点评:<br><br>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集团,如果能将人力成本保持在尽量低的水平,那么,这将成为沃尔玛在21世纪对付竞争对手的“超级武器”。而要想获得这种低廉的劳动资源,不论从政策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中国都是首当其冲。然而,不建“工会”也会犯众怒,因此,沃尔玛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可能更多地要考虑战略“本土化”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成本问题。<br><br>  8、方正集体跳槽<br><br>  关键词:核心人才流失<br><br>  焦点事件:2004年4月,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率众加盟海信数码,除了周险峰以外,方正科技产品中心总经理吴京伟,销售平台副总经理吴松林,产品总监以及PC部门的一些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投奔海信。<br><br>  点评:<br><br>  业界普遍认为,集体跳槽事件之所以频繁出现的原因有三:一是职业经理人个人修养不高;二是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矛盾;三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而此事也引发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大讨论。<br><br>  9、张海败走健力宝<br><br>  关键词:职业经理人<br><br>  焦点事件:2004年8月26日,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海,突然被健力宝公司宣布离职,一只“资本大鳄”扮演的经理人就此搁浅。<br><br>  点评:<br><br>  张海资本运作败走健力宝的事件,似乎凸显出经理人的致命“诱因”在于:经理人过高估量个人能量;经理人漠视员工、民心向背;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经理人职业角色错位。<br><br>  10、创维风波<br><br>  关键词:信任危机<br><br>  焦点事件:11月底,创维总裁黄宏生被香港廉署拘捕,被控与他人串谋,涉嫌盗取公司4800万元。其后,黄被保释。据称此事件由创维集团前任高管举报所致。<br><br>  点评:<br><br>  这件事暴露出管理团队成员间的信任问题。中国的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像创维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迅速崛起的。它们的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往往是依靠亲属的血缘关系维系起来的信任。但是这种管理团队的组织维系需要转变到科学的层面上。科学信任体系的建立实际上就是秩序和规则的建立。<br><br>  注:另外,中海油总裁陈久霖新加坡炒期货造成5.5亿元巨亏,伊利董事长郑俊怀涉嫌挪用公款3亿多元被拘,也凸现出中国企业管理制度的巨大漏洞,已经到了不得不修补的时刻了。<br><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12.2024 05:5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