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理已准备好刺激经济“弹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3.2014 22:2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这次经济刺激政策堪比第二次国共内战的"淮海战役",将彻底扭转战场格局,只要假以时日,胜利一定会到来。
且再看三年五年,看形势如何大变天!
关于中国经济加速放缓的坏消息越来越多,重要经济数据增速创今年来新低,许多重要行业的产出已降至产能的75%以下,众多投行纷纷下调中国GDP预期,国外媒体纷纷担忧这一次北京是否还有足够的财力让经济引擎保持运转并应对市场的不稳定情形。
在市场一片唱衰的时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表示,当前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有针对性地陆续出台相应有力措施。他表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经济“三驾马车”同步放缓 一季度GDP增速下滑成定局
中国政府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5%,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但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正在从靠信贷拉动的钢铁等重工业领域转向更多面向国内消费市场的领域,这个再平衡过程已经导致中国经济大幅减速。
  根据已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同步放缓:
  具体来看,2013年9月份以来,我国投资增长再次减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9月的20.3%下降到12月的19.6%。进入2014年,投资增长继续回落,1~2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增速比上年全年低1.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
  2014年1~2月份,我国出口下降1.6%,增速大大低于上年全年的7.9%;进口增长10%,增速高于上年全年的7.3%;实现贸易顺差89亿美元,大大低于上年同期的439亿美元。
  尽管2013年消费增长不断加快,但这一势头并未延续到今年。今年1~2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1.8%,创下2009年2月以来新低;实际增长10.8%,增速比去年全年低1.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央行2014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银行家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3.4%,较上季下降1.3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6.4%,较上季下降2.2个百分点。
“1~2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短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总需求疲弱,尤其是内需疲弱是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并因此大幅降低了通胀压力,也抑制企业加库存的动力。”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计,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会降至7.3%左右。
2#
 楼主| 发表于 28.3.2014 22:28:38 | 只看该作者
总理:有针对性地陆续出台相应有力措施
新华社周四晚间报导援引李克强总理在辽宁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称“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他还表示,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回旋空间很大,而且拥有去年战胜经济下行挑战的成功经验,也为今年继续应对经济波动做好了政策储备。
他指出,调结构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更具长远竞争力的新增长点。要围绕破解城乡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调整产业结构等要求,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及时拨付预算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新政策性投融资机制,支持保障房建设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加快中西部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新兴业态发展,补上服务业这个“短板”,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李克强说,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今后的发展还要继续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变化,研究实施鼓励进出口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举措,实行更加统一规范的通关便利措施,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吸引外商投资,鼓励国内中高端产品走出去,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局面。
李克强指出,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有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才能稳定运行。要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就业创业,让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
新华社的报道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但李克强讲这番话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可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的措施。
  本月早些时候,国务院承诺将推进已经获批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加快预算支出,并采取其他措施扩大内需。当中国政府认为经济开始变得疲弱时,通常会加快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8.3.2014 22:28:56 | 只看该作者
4月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猜想?
一、财政刺激
不会再出现“4万亿”这样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这既会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也不符合新一届领导人处理经济事务的作风。
按照去年中央推出的“小组合拳”刺激方案的风格,今年中央很可能会继续有的放矢地针对部分既能调结构又能稳增长的领域进行刺激。高盛认为,上周三国务院会议强调的“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及时拨付预算资金”已经是中央计划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证据。高盛指出:
  两会结束以来,我们看到有一些局部性政策宣布,其中包括 (1) 支持 “文化 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2) 批准 5 个新的铁路项目,(3) 城区老工业区改造,(4)新型城镇化计划,(5)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
  这种政策信号传递方式和去年十分相似:政府先是出台一些特定产业政策(最初是6月26日的棚户区改造),国务院在7月12 日的会议上才明确表示将支持内需增长,随后政治局在7 月 30 日发布了更明确的信号。
我们认为这一渐进式的政策发布(而不是一次性出台既定目标明确的一揽子政策)旨在避免被视 为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因为后者社会争议很大,很多人反对大规模刺激政策。出于同一原因,决策层倾向 于避免使用“刺激”或其它类似字眼。
  高盛认为具体而言,政府政策将包含以下几个重点:
  (1) 支持铁路、保障房、城市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公路、地铁和电网)等重要基建项目。这些项目被普遍视为中国长期城镇化进程的必要工作,而且我们认为仍是政府拉动短期需求增长的最有效杠杆。
  (2) 对小微企业和政府扶持领域(如高科技、创新、环保行业)有利的财政政策,如减免税费和财政资金支持等。
  (3) 进一步简政放权。新一届领导层一直在大规模削减行政审批项目数量,尤其是发改委缩减了固定资产投资相关项目审批环节,我们认为这是去年经济复苏的推动因素之一。高层明确表示将继续推进这方面的改革。
  ……………………………
刺激投资与促进国内消费的中长期改革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最多只能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且鉴于预期今年推出的“小组合拳”与去年的方向一致,刺激效果很可能会下降,因此今年的部分刺激任务可能会落在货币政策上。
货币刺激
去年年中爆发“钱荒”开始一直高企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在今年已经大幅下滑,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是一种宽松。虽然不少人认为银行间利率并非央行有意拉低的,但高盛认为鉴于“央行并未通过更大规模的回购操作更迅速推高利率,在我们看来这可能反映了其政策倾向的变化”。这是中央刺激经济的第一阶段。
  之前有很多市场人士预期,处于历史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存在下调的空间。然而,高盛认为这是不必要的:
  调存准率将被视为政府放松流动性的一个信号。我们认为只要能通过其它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且存在恰当的工具,决策当局就不会希望释放这种信号。如果未来也许因为潜在的资本外流从而有必要注入流动性,那么政府也更可能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贷款(央行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等其它工具来进行。
  同时鉴于本届政府更倾向于使用微调的手段处理经济问题,之前央行已经通过调整再贷款工具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所以下调存款准备金利率也不大符合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风格。除非资本大量外流,导致外汇占款缩减,否则央行大概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应对。
  但如果经济增长进一步降速,降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鉴于中国经济负债率高企,降息能降低整体的还本付息负担,同时能促进影子银行融资活动重新流向正规的融资渠道。同时,降息可以降低国内外市场的利差,有利于减少套利的热钱流入,进而减少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障碍。
  然而,一般的逻辑认为降息是比降存准更大的刺激措施,那就可能会给市场发出错误的宽松信号。所以大概降息的门槛也很高——巴克莱银行认为,只有经济增速二季度仍逊于预期,降息也存在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8.3.2014 22:29:10 | 只看该作者
其他刺激政策
除了传统的债权融资渠道,中央最近还加速了另外融资渠道的改革,包括推出优先股、新股发行和创业板融资三项新政,同时因调控而停滞数年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也于上周正式开闸。
中央以后每年都需要出台“微型”经济刺激政策?
固定投资占中国经济增长的比重超过50%意味着每次经济增速下滑后只有投资拉动这一条路,这意味着以后每年实施短期经济刺激政策?
一份关于中国中期经济前景的背景文件,以及现执教于耶鲁大学(Yale)的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的报告表明,中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方面也取得了切实进展:中国力图转向速度较慢、资源密集度较低、就业密集度较高的经济增长模式。尽管和几乎所有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服务业对GDP的贡献仍显著偏低,但2013年还是首次超过了工业的比重。2008年前,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数不到100万。2008年以来,这一数字平均达到140万。通胀水平一直很好地处于可控范围,工业盈利能力在经济放缓期间保持得较好。
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就业弹性明显加大。微观领域的改革可以促进就业,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就业吸纳能力提高,经济下行就不必恐慌。
总理曾说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11.2024 12:3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