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12.9.2013 10:02:17
|
只看该作者
银之杰(300085):票联模式堪比银联 公司受益全产业链
事件:
公司与深圳联合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拟与联合金融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银行支票金融服务市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1000万元,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490万元出资,占合资公司49%的股权;联合金融公司以货币资金510万元出资,占合资公司51%的股权。
点评:票联模式堪比银联,公司收益全产业链
1.牵手人行,发力国内支付结算领域
本次合作方深圳联合金融发起人和控股股东为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其上级主管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深圳
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于1995年正式成立的全国首家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目前有深圳市各国内银行、外资银行在内的会员银行56家,目前的资金结算量位居全
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先后建成和投产运行了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体系、深圳金融结算系统、财税库关行横向联网系统、同城、深港、深穗票据交换系统,外币实时全额支付
系统等,支付结算网络逐步从区域向全国延伸,实现了深圳与香港、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支付结算一体化。
深圳联合金融是国内为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化和全方位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商,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配套后台服务及相关外包领业务域有着较高地位,目前拥有员工1万多
名,服务3万多家金融机构网点,辐射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大型集团化、专业化金融综合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已拓展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
公司与联合金融合资成立的公司名称为“深圳票联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银行支票金融服务市场,打开银行支票金融服务全新的市场
局面。背靠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和人行优势,公司未来在票据支付领域大有作为。
2.“票联”模式堪比银联,是支票ATM机能够大规模推广的关键
“票联”模式跟“银联”类似,银联主要是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的联网通用。票联与银联类似,建设和运营票据
跨行信息交换网络,提供先进的票据支付技术和与票据跨行信息交换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二者均是实现了跨行信息的互联互通。
支票ATM机并不陌生,银之杰(300085)、中科金财(002657)、三泰电子(002312)、国光信息等公司均有涉足。支票ATM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支票自助服务,面向对公客户提
供日常转账结算服务,实现支票可以像银行卡一样24小时便捷支付、广泛流通,给企业客户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减轻了银行柜面业务压力,同时有利于促进ATM从单纯的票据业务向
其他对公业务自主化服务的转变。
早在2011年,中科金财就在中国银行(601988)苏州分行、上海分行和山东分行等实现了支票ATM的试点应用。但截止到目前,支票ATM机仍未被大规模推广,并不是技术和政策方
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支票ATM机并未完全实现跨行信息的交换,没有一个实现各个商业银行信息互联互通的机构存在,单一银行的支票ATM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因此难以
获得大规模推广。公司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票联”正是充当该角色,模式与银联类似,主要是在各商业银行之间实现跨行信息的交换,该模式一旦成熟,将从根本上解决了支票ATM机大
规模推广的瓶颈。
3.为什么公司来做?成功几率多大?
实现票据业务自助跨行交易的关键是支票影像交换处理系统和票据跨行信息交换系统,央行早在2007年完成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设推广,在该系统的建设中,银之杰累计
承接了全国200余家银行的系统建设,占据了全国4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并且于2009年作为唯一一家有实际应用的软件开发厂商参与制定了两项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的金融行业
标准(其中一个是《票据影响交换技术规范影像采集》标准)。而关于票据跨行信息交换系统不仅需要实现各个商业银行系统的互联互通,还要实现与人行清算系统的对接,该系统的
建设即是合作方联合金融的控股股东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认为票联经营模式找银之杰合作是结算中心的必然选择,二者在技术与资源的协同下,将深圳试点推
向全国是大概率事件。
4.票联给公司带来系统建设、软件销售服务、运营、设备终端销售产业链通吃机会
公司与联合金融签署的协议属于框架性合作协议,并未说明票联的详细经营模式。公告中明确提出,合资公司“票联”承担创新业务的运营,通过合资项目的利润分红或权益核算
为公司带来业绩提升。也就是说,未来在支票自助转账、结算等方面获得的收益均产生于票联公司中,公司将获得49%的利润分红。根据央行公布的2012年国内支付体系报告,去年我
国发生支票业务7.56亿笔,金额高达268.79万亿元,同期全国发生银行卡业务389.14亿笔,金额346万亿元,银行卡跨行消费业务55.46亿笔,金额16.48万亿元,信用卡授信总额3.49万亿
元。银联的商业模式是ATM机跨行取款手续费、POS刷卡商户佣金等,收费与金额挂钩,2011年银联营业收入约60亿元,净利润突破10亿元,是2007年的10倍。通过与上市公司沟通,票联
未来有可能尝试按笔收费模式,因此票联的收入体量相比银联较小。
我们认为,由于按笔收费,虽然票联的收入规模不如银联庞大,但作为民营企业,能够获得49%的分成比例已经实属不易,对于公司目前的收入体量和市值而言已经是莫大的发展机
遇。其次,票联的成立和支票ATM机的推广,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国内支票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个人支票市场起到巨大的促动性。公司直接参与票据自助受理及跨行交易业务规范和技
术标准的制定,提供支票自助受理终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配套金融应用软件的研发、销售及实施服务,一旦票联模式被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用户接受,商业银行对支票ATM机的
采购直接利好公司的设备销售,公司支票ATM机已经实现产品化,未来无论是提供给合资公司运营,还是参与商业银行的采购招标,对公司而言均是重大机遇。因此票联给公司带来的是
系统建设、运营、设备终端产业链通吃的机会。
5.维持盈利预测和增持评级。
票联业务目前尚处于深圳试点阶段,未来业务的推广尚需对金融机构和对公企业客户进行培育,因此短期难以看到明显的业绩贡献,保守起见,我们暂不将票联业务纳入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25元、0.44元和0.61元,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
银行与对公企业客户意识培育慢于预期,全国推广慢于预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