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08月29日03:30 金羊网-新快报
德国印象
顾名思义,人们热情参与这个网站的讨论,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选举漠不关心,而是表达他们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又到了四年一次的德国大选,尽管各个政党的宣传海报早已挂满了大街小巷,但人们对此的关注度似乎并不高,至少跟四年前刚刚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相比,我身边的德国朋友们很少议论这场一个月后即将到来的选举。从统计数字上来看,连年下降的投票率也印证了这一点。德国专家们更是预估,今年可能有三分之一的选民放弃投票,而最后的投票人数可能将是德国统一后的新低。
跟政治家们拉票时冷淡的场面相比,近来有一个名为“放弃投票”(wahllos.de)的网站引起了很多德国人的兴趣。这个网站是由18名尚在学校中学习新闻专业的年轻人发起的,他们原先只是描述自己拒绝投票的理由,并配上了精心设计的图片或视频。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上去留言,包括政治学家、家庭主妇和摇滚歌手等,这些关于政治、政治家、政党和选举的犀利言论使这个网站逐渐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从字面上看,这个网站的名字可以拆解成“没有投票”或“不投票”的意思,但是这个词在德语中也有“无所谓”或“任意”的含义。顾名思义,人们热情参与这个网站的讨论,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选举漠不关心,而是表达他们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总体而言,人们在这个网站上阐述的观点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权衡型,这一类人关心政治选举,但又极为谨慎,他们在无法确定各个政党的政策政见孰优孰劣的前提下,选择放弃投票;
受阻型,这一类人其实是愿意参与投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在选举当天无法抵达所属选区的投票站投票;不满型,这一类人对于现有的政府和政党都不满意,他们甚至不相信现有的政治体系能够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因此拒绝投票;
漠视型,最后这类人认为政治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他们也不信任政治家们的那些言论,因此他们没有兴趣去投票。
其实德国的投票率在非强制投票的国家中还算是高的,历年来至少有七成公民参与投票。德国人还是关心和热衷于公共事务的,尤其越是地方上的选举越积极参与,因为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反倒是像今年这样的联邦议会的选举,他们的积极性没有那么高。
但是,在笔者看来,“放弃投票”网站的暴红却可能隐含着某种隐患。根据该网站的调查,他们的“粉丝”主要集中在18岁到29岁之间的人群,一般都是中等学历,且每个月的收入大约在1500欧元到3499欧元(约1.22万元人民币到2.86万元人民币)。按照德国社会的情况,这个人群其实就是在德国占据多数的典型社会中等阶层。也就是说,若干年后,当这个群体对于社会的影
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
他们对于政治的态度可
能会影响德国未来发展
的走向。
张修枫
达姆施塔特
留学生
(原标题:德国中产不想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