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4.1.2013 16:12:05
|
只看该作者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6年间,蒋介石之所以下不了彻底与日本人翻脸的决心,完全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以中国当下的国力,与日本交战,蒋介石没有丝毫的信心。6年来的一再忍让,唯一能说服国人的理由,就是为即将到来的、规模庞大的战争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国民政府正是利用忍气吞声换来的时间,加强战备:任用德国顾问,按德国陆军典范操练步兵;力求枪械弹药自足,步兵兵器标准化;扩充空军;大力修建公路、铁路;加速财政体制改革,为战争积蓄财力;公布兵役法,开始征兵;游说美、英、苏等大国,争取外交主动,等等。虽然对必然发生的战争缺乏信心,但蒋介石预言,最后的失败者将是日本,而非中国。
卢沟桥事变的前两年,蒋介石在他的日记中推测了日本入侵中国的步骤以及最终的结局:(一)对中国思不战而屈。(二)对华只能威胁分化,制造土匪汉奸,使之扰乱,而不能真用武力,以征服中国。(三)最后用兵进攻。(四)中国抵抗。(五)受国际干涉引起世界大战。(六)倭国内乱革命。(七)倭寇失败当在十年之内。(引自《蒋介石日记:揭秘》,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卢沟桥事变的次年,中共领袖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完成了《论持久战》的写作。在这篇经典著作中,毛泽东在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之后,预见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国共两党的领袖人物,虽然分析方法不尽相同,却得出了高度一致的结论。因为坚信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所以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有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毛泽东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对全社会做最彻底的动员,打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民战争。而蒋介石则在训令中表示,南京一旦失陷,就迁都重庆,重庆失陷,就迁都拉萨,拉萨失陷,就组成流亡政府。因为中日双方军事的强弱态势,决定了这场持久战将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事之一。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北平很快沦陷,中国军队在华北战场节节败退。但日本人的野心并不仅仅限于华北。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以此为借口,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向上海进攻。两天之后,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以主力集中华东,并试图摧毁淞沪日本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9月以后,战争逐步升级,双方不断增援,部署不断调整,蒋介石自兼第3战区司令长官,全盘指挥淞沪战事。至11月初,日军先后投入淞沪地区的兵力达10个师28万人、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方面则先后投入70余师的兵力,动用舰艇40艘、飞机250架。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登陆,完成对淞沪地区的迂回包围,战局急转直下。三天后,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12日,日军占领上海。上海至南京一马平川,无险可守。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自南京迁都重庆。此时,距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仅仅十年。虽然迁都,但不弃城,蒋介石决定做困兽之斗,守卫南京。
淞沪战败,南京必然沦陷,故而迁都。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死守南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太多的军事失败难免让人丧失理智,而正是这种丧失理智之举,决定了南京城后来的悲惨命运。唐生智受命指挥南京守卫战。这位北伐时期投身国民政府的湖南军阀,于威武雄壮的誓师之后,焚毁下关江面上的所有船只,以此举表达誓与南京城共存亡之坚强决心。在断绝了退路的情势下,南京守卫部队与日军展开了血战。
令人心寒的是,血战仅仅进行了两天,几天前还口出狂言的三军主帅唐生智,竟然抛弃数十万士兵和市民,乘坐当初单独为自己留下的船只,逃离南京。主帅溜之大吉,三军遂阵脚大乱,迅即溃败,南京很快就成为一座“无抵抗的城市”。日本军队在南京肆意大屠杀。12月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最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位于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次日,其他三个日军师团进入南京市区。他们在六朝之都,以疯狂的屠杀,对此前所遭受的顽强抵抗进行报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