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aiyuanLecture 于 5.11.2012 17:40 编辑 5 {% J& ?% N& e
: E4 | G5 ?7 X% S* x开元讲坛活动报名链接4 g+ R: ^' } |7 a1 |, o* D
开元讲坛活动地址网上链接
, N3 _, Q, j! @8 |5 g0 b% A/ d8 J本期讲坛内容开元讲坛推荐:
/ e, b# Z J3 Z, y* t1 {《孙子兵法》成为全球“智慧之法”
% b" c) g" V. K; g; p――孙子兵法全球行见闻
& [" r: E# K3 d% E8 H$ G% X7 b4 g" S% a# w
讲坛主讲嘉宾: 韩胜宝 先生: T4 K$ \6 ^- i8 d* [+ K, \
讲坛时间:2012年11月17日周六 ,下午
+ |+ K. Q5 r, g7 l. F" r% z 讲座时间:15:00- 16:00
' y+ P# O, X$ }5 _3 v- l 交流&问答时间:16:00 -17:00 7 g% ?$ i" A0 \9 d( ?6 j2 ?' m
7 X; c" u5 M4 \# r5 P
中新社记者韩胜宝经过三年多的准备,拟定了数百个题目,从《孙子兵法》诞生地苏州穹窿山出发,正式启动了“孙子兵法全球行”采访活动。$ N; ? V" {) W
《孙子兵法》不仅影响了世界2500年的智慧与谋略,更使中国人智慧达到顶峰,研究机构遍布全球,专业或业余的研究人员数不胜数,并形成了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孙子热”。" j3 T& }. [1 m, b6 i0 N8 H2 j
近来年,《孙子兵法》越来越受中外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企业家的重视,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中国人的大智大慧,已融入了现代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 、社会学、情报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之中。《孙子兵法》在全球应用之广,涉及领域之多,实用价值之高,成果之大,是无与伦比的。
" U' `# o- s: E“孙子兵法全球行”将沿着《孙子兵法》传播的轨迹,选择部分重点国家和地区,分阶段进行探寻,重点采访海外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从政治、军事、外交、商 贸、文化、科技、情报、体育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通过文字和图片全方位、多视角传播《孙子兵法》在全球的应用和影响。
2 ~( L) @4 J- B$ _! I1 u
3 g" i# {/ V7 A. K, A ~% N3 k3 T 孔子与孙子是同时代同齐国人,一个是文圣人,一个是武圣人,都是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人,是中国在全球最有影响的人。% G% s" \5 M, t- ` c L
我发现,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都是中国汉语办出的钱,学院里都在学汉字,而孙子兵法研究机构遍及全球,都是民间的自发的,是自己套钱买单的;孔子学院全世界几乎每天都在宣传它,而《孙子兵法》全世界几乎每天都在应用它,在全球应用之广,涉及领域之多,实用价值之高,成果之大,是无与伦比的。但孙子的宣传力度不如孔子大,尤其是进行全球性传播。这是一大遗憾,也是一大机会。
5 a1 L# ^. z! C 于是,我萌发了要系统采写《孙子兵法》在全球影响的想法。作为一个媒体人,有责任承担起这个影响全球的文化采访任务,有责任用事实回答孙子在全球的应用及影响,有责任在全球传播孙子文化。
" C* O! _8 k. B, z近两年来,我到了亚洲15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整整2个月,去了欧洲14个国家。此行又到了德国和东欧几个国家。我所到之处,所见所闻,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亚洲和欧洲都把《孙子兵法》视为“智慧之法”。我欣喜的感到,孙子的智慧是不分国界的,也不受时空限制的,成为全世界共享的智慧。
5 y/ z( ~9 m; z4 p.......
0 m/ @0 \7 x' k, O- R0 M6 K: O/ g/ @7 e% _
孙子兵法全球行:http://www.tc.chinanews.com/special/2011/11szbfqqx/223.htm
7 P1 E9 M" |* o( T+ u8 q0 B3 e: k1 r
( T% w% I9 m0 L. @ ?* \记者介绍:
, s5 Z7 C/ Y# S m( s: O0 Y9 R* N4 t }( \
韩胜宝,现任中国新闻社江苏分社副社长、苏州支社社长,社会职务有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孙子兵法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过《姑苏酒文化》、《华夏酒文化》、《品味苏州》等专著。
( D' i; ?5 F; ~4 v" P 1954年出生,上海市人。有着23年军队生涯,曾任上海警备区群联处长、《中国国防报》上海记者站特约站长、《上海国防》杂志主编,长期从事研究和宣传军事和全民国防教育,出版过《上海人的国防观》一书。
+ {& X- s" n' ]3 t) f 2005年成功完成了中新社记者“探寻郑和之路”大型采访任务,稿件被海外报刊和网络媒体广泛刊载,出版了《郑和之路》一书,作为向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献礼书,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
3 C7 [1 ^( l, h8 y' Y 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记者,出版了《放眼看世博》一书。
4 |# x1 M( F' E! f7 i5 |( l( |
0 {5 g. s; K) n联系方式: 089-6389 9555 26
1 u$ @. }$ z+ B0 E" H/ Y邮箱: qingrong.jing@kaiyuan.de
: M# n( c" f" G6 l& g0 i(责任编辑:开元讲坛 敬庆蓉)
. c! e) W8 Q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