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72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题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5.5.2004 08:19:50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b>夜题</b><br><br>睡未荼蘼梦未长,<br>莺声细透绿纱窗。<br>扉开偷月三分色,<br>牖卷借花半缕香。<br>粉蝶娇栖芍药蕊,<br>清风软倚薜萝墙。<br>何须清客吹芦管,<br>一夜愁思但梦乡。<br><br>quantum 2004.05.24<br><br><br>
2#
发表于 25.5.2004 12:06:00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5.5.2004 12:09:48 | 只看该作者
量子借林之海棠诗句。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br>不过借的齐整呵。。。
4#
匿名  发表于 25.5.2004 16:37:29
5#
发表于 25.5.2004 16:53:54 | 只看该作者
照上面这样讲,天底下的诗一大半该砍杀了,一大半的诗人也好回家种地了,还有大部分的研究文学史的人也可以跪安了。<br><br> <!--emo&-_---><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lee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leep.gif' /><!--endemo--> <br><br>
6#
发表于 26.5.2004 09:09:39 | 只看该作者
三位都是红学家,记性也好。我只是觉得细腻如出于佳丽之手,不过甚合量子文风。原来如此。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br><br>借用名句乃常事,只要用的好就行。<br>
7#
 楼主| 发表于 26.5.2004 12:20:5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只是有点抬举那位“匿名”之徒。<br><br><br>
8#
发表于 26.5.2004 15:57:56 | 只看该作者
量子兄行文小可亦是佩服,只是兄之心胸,呵呵,实在不敢苟同,说是抄袭,实非抄袭,既非抄袭,又何必急急切如此口诛笔伐??大可一笑而了之。知者心自知,不知者知也不知,兄见一杀一,见百杀百,不累么??<br>另,离骚之事,过去已有些时日,兄此时再提,不怕有翻旧账之闲??有些人,从不就事论事,凡有争执,必祖宗所为亦重出炉,小可想不言兄心胸狭窄,想来都有些困难。。。。<br>做学问者,若龇睚必报,讽刺挖苦,心胸狭窄至此,行文再妙,亦不能成事,成大家,成大学问。小可也只能服其文,而鄙其人了。。。。<br>言者有心,听者有意,先生自便吧。。。。
9#
 楼主| 发表于 26.5.2004 16:09:55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7.5.2004 10:14:25 | 只看该作者
言者有心,听者有意。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br>想来这心这意便常是网络烽烟时起的究竟了。<br><br>其实要求人人心心相印是不可能,但要做到将心比心其实却不是难事。这间屋子,虽不能咸集以雅士,但是大家来往间也不过是或有感而发畅抒怀抱,或集结两三同好共修并进,以量子之才,更无须借开元方可沽名誉,无非是一时逸兴横生,写生写意罢了。<br><br>ip这个东西确实容易让人看透人性里一些些东西,所以修缮过的美,掩盖了的丑,在它面前就显得无处遁形了,可是这样也不好,看的太过清楚就让人有看破的味道。<br><br>其实原本也无事,网络本就是雾里看花,我被人断章取义过,同样,我也断章取义过别人。以牙还眼的事其实有时真是杯弓蛇影的无力与无奈。不过舞者说的也好。口水这种东西,在意时,它可以是大江大河淹死人,不在意,那也不过是檐下的漏雨,偶然湿湿额头,不妨一弹作罢。<br><br>还是转回头,想来这位匿名也常以红楼人物自比,当知绿蜡之典,宝二爷都愿闻出处欣然而纳,可见借典也算是件好事,有何来抄袭之说?更何况,偷,借二字古来多用,哪里就打上一家一姓的印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025 07:5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