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一(8月2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以15亿美元的收购价完成了对瑞典豪华汽车企业沃尔沃的收购。这一收购行动只是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战略的一步。
3 z) D" i! Y L3 c& ]# B5 `
& ^/ q4 R! k$ L9 k
% z( {$ X4 Y8 X/ A# b6 T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事物有时候是必要的。据经济合作组织的估测,1820年清朝经济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所占份额超过30%。150多年后,准确地说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政策正式开始实施前,中国经济在世界中所占比例却降至5%。; A' H9 R- Y( H" R2 w% U; _. Y/ g
' q+ u5 c7 S, K: M9 ?. T/ l
- H$ i# y& }6 S3 y
/ w/ y; s. u. y+ x6 w( o7 Z中国全球投资示意图Bildunterschrift: 中国全球投资示意图看起来中国已经重新踏上返回世界经济强国的道路,过去30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追逐战。中国经济以1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尤为抢眼,同时也已经成为世界出口冠军。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出现大比例的顺差优势。仅2009年顺差额就高达近2000亿美元。今年7月底中国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金额为 24000亿美元。
7 G* E5 E1 H; N0 W$ B+ b) E" L# T6 E( G, A4 R3 ^
4 |$ O7 O5 j8 q: r
( t1 ~( W6 W2 H a; c1 T$ O: |, I中国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购买其它国家的国债,其中特别是美元国债。与此同时中国利用巨大的外汇储备也加强了在海外的投资攻势。2009年一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额高达近500亿美元。
0 }+ [7 L& d3 C' r- o; ?% K Z1 n9 t/ K$ r4 F: X4 K4 z7 g: j
/ U9 l9 a+ T5 _" @) m5 N
$ K5 b- N3 P0 o3 r4 Z' i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的海外收购战带来不少便利。为了确保难以遏制的经济增长的需求,中国特别把注意力放到能源安全保障的问题上。而在这张采购单子上列在最前面的就是石油和天然气,再其次便是矿产。# i6 |1 P# S4 o# n |* S3 d. p/ ~0 ?
9 M( s, q1 I- B8 S
& h0 u* J6 M: E
: a* Z9 \+ C3 b$ [3 T“中国式”投资$ K( K9 t+ u, a
: P3 O( Y$ A ^% j1 P
& u1 |. h# _5 `1 I, ? s6 z( k( f
; @3 ~3 s3 D. u/ g7 U; L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模式被看作是很具创新力。例如中国同非洲国家的贸易方式简单地总结起来就是以基础设施建设换能源开采。中国在非洲当地修建道路、港口、铁路,得到的回报则是钢铁、铜矿和石油。2008年,中国在资源富庶的非洲国家的投资迅速增长了75个百分点。
3 {) U9 ^0 @# G6 v1 A
$ m: _' ~& L$ h. Y7 I
7 |" ^' ]: q4 U) e; j5 c. n8 i- c! }" \5 C+ E
中国也在利用对外的投资拓展自身的经济发展。对中国来说已不满足继续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了,中国渴望以自己的品牌征服占有世界市场。
+ x c J2 L& v. w+ @, ]4 H6 t; |' r! E
2 D2 X$ a9 w4 O7 Z* P1 V
; h$ t9 i! H* H! m6 R* w5 N8 T在廉价产品领域中国是龙头老大,而在高端高档高质高价的市场领域,西方品牌仍然占先。树立一个品牌形象需要多年的时间。但是如果能买到一个现有的良性品牌就可以省不少时间和气力。例如,像吉利收购沃尔沃就可以让中国汽车生产商直接进入到豪华车阵营。
/ x- I7 m' i' e8 C! u- F3 n& ~( C' g
( Z5 {9 l# q9 b$ l
! T7 O% v! s) j# F& z9 D购买西方企业对中国来说同时意味着技术专业知识的获得。这里包含的不仅是技术专利,同时中国也赢得了技术工程师,可以保持技术领先并继续开发新技术。7 n- ^0 q' O+ u9 r* x
" N/ h X, t- M& y
" k/ D$ S( A/ U7 p
6 i, ~4 w- e: w$ |) O向外投资的另一个好处还在于,通过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可以继续拓展海外市场。仍然以吉利公司为例,沃尔沃公司已经拥有一个汽车销售网络,吉利公司可以将一些长年的客户关系作为己用。
1 w( n+ K/ j* y9 L; A% x8 m
* M) m) @1 _2 u: o' \ 9 X; k& q* W! w# J' t# P# M& B4 Z
, c- `- H1 n: u
中国利用投资战略在所有市场领域和市场环节创造生产机会。一些中国企业甚至已经跃身成为优质产品的生产商。不过即便是对那些只是提供技术含量低或者质量马马虎虎的产品的厂家来说,市场需求仍然是足够的。
+ h- q) i: X- t. y4 s. J
& H( f3 M: c- c# h0 t5 V7 G 1 o/ j6 V0 \6 B' s& i5 ^
6 s8 F7 m s7 @/ b) ~4 q6 ?
作者:Matthias von Hein 编译:洪沙3 s! D" b1 R: z( u5 d) e
+ U9 A: L% r A0 s9 ?" x
. F% D+ E4 p6 ], c. c9 D
* a' T5 w1 S$ P! } `6 J8 U
责编:叶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