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16.7.2010 07:15:05
|
只看该作者
2、修禅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a、以正见(Sanyag drsti)作为基础;正见是经由最初诵读研究有关的哲理名词而获得的。这就如“书的身体”是属于因位的禅定。
b、接着由禅那的身体之两部分(即脚和身体)作为开始,修奢摩他和三摩钵底。许多禅修者分不清三摩钵底(内观)和三摩地的证悟境界(无上正等正觉)。未达到完全证悟之前,行者必须经过前行各阶段,否则他绝不会达到三摩地之定;而他自以为的禅定,其实只是一个幻想的境界而已。
c、第三部分是成果,犹如身体的头颅——行者的目标已达到,证得三摩地。
扼要的综合起来,必须认清三个过程:(一)拥有禅修的哲理基础;这是因位,相当于种子。(二)在道位的真实修炼过程中,其中包括得寂定及接近证果之境;这是道位,相当于植物的繁殖。(三)趋向结果的阶段,从中修证到各种程度的三摩地,相当于植物的果实,或可称为果位。这是最后阶段,将牵涉到很多题目;而这果位的成就将在道位(如植物生长0的修炼过程中重复说到很多次。以上三阶段应用到三个“c”字头的字作为代表,是因、道、果(Cause,Course and Consequense),三“c”将来会再用到的。
C有关禅修内涵的一些名词
1、在三乘中有很多种的禅定,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达到这些禅定的成果。密乘方面将作为以下各章的主要内容,前二乘的禅定分类将在此列出;在经中提出的7种等级,其解说如下:
a、在人类中那些献身于提倡各种善行的人,他们在世时,以一点禅定的力量,获得欲界天定(Kamavacara devas),舍报后他们即升入此天界。这叫做(人天乘)善行禅那。
b、色界及无色界天之诸神,他们不需要勤奋的修各种禅那,他们的精神境界即在禅那之中。这叫做生所成之禅那。
c、接着是正思维禅那。比如一个人努力去了解十二因缘(Pratitya-samutpada)以达到阿罗汉果(Arhat)的成就。
d、观空禅那。这种成果来自修习性空哲理的人。
e、寂定于诸法实相观门之禅那也将获得成果。此例可在华严宗之禅修中找到,我将会再提到的,它叫十玄门。
f、弃恶之禅那。去除所有不道德的意念、言语和行为,这是小乘中非常强调的,如此将会趋向阿罗汉果的成就。
g、最后,由功德林禅那获得成果,由于修行六度,就象森林中结满了果实一般,因此我们可以获得巨大的成果。
以上只是指出基本修行中的良好缘起,它能使我们容易明白达到至高觉悟的各种条件是什么。
2、利用另一种分类,我们可以将三摩地分成三大类。(一)世间禅那;(二)出世间禅那,可以使行者达到阿罗汉果;(三)出世间三摩地(lokottara samaddhi),它被认为是绝对超越世间的成就。
(注释:这里的“世间”是指从地球有情起,上至无色界天,下至地狱道,所以和非佛教徒所说的“世间”不同,因为他们只局限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而言。)
a、世间禅那可分两类:
i基本觉受禅那。它的意思是指在“专注”中仍经验到某些的“觉受”。“觉受”是指喜悦,或是各种境界中好的感觉;除非禅修者小心谨慎,否则觉受将导致执着。在此标题下总含十二支禅那,他们是:四个色界定(rupa-dhyanas),四个大梵天定(Brahma-viharas)和四个无色界定(arupa-dhyanas)。(另一个可能在此发生困扰的是,在四无色界定中的空无边处定(akasanant yayayana),在中文翻译也用“空”字,我们已知“空”也指空性(Sunyata);可是在梵文中却用不同的字来形容空和空性。)这十二支禅那是开展心识时的一个前进系列。一个禅修者明白了欲界天的喜悦及发现它使人不安时,于是他修色界定;色界定容易使人获得大梵天的四无量心(即仁慈,同情,悯悦和宁静),使他可以无限量地自利和利他。如果他愿意超越色界(Rupavacara)的妙乐及大梵天的前三个境界,这并不困难,因为“宁静”是色界定的最高层次,也是无色界定的基础。就这样,修行人逐渐摒除知觉上的粗乐及微妙乐,接着是存在的意念,甚至连色界的极细微元素也摒除了。
这些禅那都不是佛教才独有的,但它是佛陀特有禅法可依据的基础,因而被称为基本禅那;它只是高级禅修的良好根基而已。它们也称为“世间禅那”,因为那些稍懂一点佛学,甚至完全不懂的人也可以修行获得,他们也不须要确立正见就可以修习。
他们将修行时所获得的喜悦牢牢地系在心上,反而成了(有漏禅)烦恼,因此也称为“有漏禅”。
修行人也会产生不很明确的洞察力,获得世间(对善与恶)的无分别心。所以,可被称为“无记”(avyakrta)。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无记禅那。对于此12支禅那已作了评定,除了以上所说的危机以外,更糟的是这些禅那不一定可以趋向解脱之果。
ii第二类世间禅那称为“清净禅那”。它被称为有完全的觉受,因此受污染的危险不复存在。在此阶段中列入天台宗的六妙门。除此以外,将说到十六殊胜,它包括从小乘到大乘的所有禅修。
以上所说的都不是佛教徒的禅定,也没有智慧来作为支撑。通常都强调定力,而其慧力,却不足以达到解脱。这些禅那也只是半熟的智慧,但是它们的修持可作为超世间智慧的基础。
b、出世间禅。二种出世间禅那,占很大的章节,因为要修行这些禅那,就必须切断所有世间的执着,以超自然的经验引导到可以成就最低的阿罗汉果。
这里得修九不净观,有时也称为“白骨观”;接着修八指舍观,十观和九次第定。但是,这种分类法不够清楚也不够正确;当中不仅掺杂了小乘和大乘教法(就像天台宗里的倾向也在此出现),还有很多因素在不同的篇目里也重复出现。将来我仍会个别讲解的。
有关小乘的说法在此要告一段落,这些类别会在有关小乘禅法的章节中详说。上述的禅法都和禅修进境有关联,所以都称为禅那。
修行至此,已拥有进入“宁静”的能力,但却无法离开它。跟随而来的是两种大乘的三摩地境界:第一种是狮子奋迅三昧,正如其名一般,修行者可以随意进出任何境界;第二种超越三昧,它是超越有进有出的境界的。由于此二境地非常接近证果(无上正等正觉),而且属于果位,他们便被称为三昧(三摩地),以别于禅那。
这多种的禅那境界中,前三个小乘法(即九不净观、八指舍观、十一切处观)是以外相为主的观照禅那,然而九次第定是以自主内观为主的整体修法。狮子奋迅三昧是个很细微的修法,而超越三昧是超于禅修的。这些都只是获得少部分真理的禅修而已;从觉悟的观点而言,他们是超胜的,但是都只验证到真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整体。
我们还得提到禅宗,虽然它取名于禅那的“禅”,然而不能将它的修证和世间禅那混淆。它属于密宗,鼓励即身成佛。在中国,虽然禅宗被称为大乘,然而我认为应列在金刚乘里头。无论如何,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密宗的一位祖师,往后还会讨论到。
c、绝对超越世间(出世间)三摩地。这些禅定被如此的立名,是因为它是属于菩萨们的禅修法门,执着于小乘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在这标题下有九种禅那:(一)自性禅那,(二)遍一切禅那,(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禅。在大乘禅法的章节中,将更进一步说明这些禅那的意义。这些禅那只有大乘行者能够完全明白,而且都是圆满真理的禅观法。由于属于道位,因此被称为禅那。
根据小、大二乘出世间的教法,我们把三种三摩地作了综合性的分类。第四类,指金刚乘的三摩地修法(属于秘密的)以后还会讨论。
D有关禅(那)病的一些名词
1、掉举(anuddhatya)心理上的过度勇猛所造成的精神振奋状态。有如内观的能量之泉在喷射着,忆念不断的生起;看起来好象是一种内部的困扰,但通常是因为五官的受刺激而产生的。摘要的说,其对治方法是一开始就要察觉它,然后用专注的出离观和无常观探讨。
2、散乱(viksepa)心理上不安或错乱即是。基本上是主观的困扰,这些是凡夫不容易感觉到或察觉到厌烦的;反之,他们却很喜欢这种经验;对禅修者而言,它可以完全摧毁奢摩他(止)。修行者应该从中即刻觉醒而不使它持续下去才是。
3、昏沉(Styana)我们将它定义为一种消沉状态,或是一种半醒情况,此时若不立即识破,就会导致完全的睡眠。从醒时到睡时,通常有三个阶段:
a、意识先变得呆滞不清,把持不住意念且无法集中心神;
b、接着进入梦似的半睡状态;
c、最后堕入完全的睡眠中。
要治疗昏沉,须具备两个条件:
a、正智(Sampajanna)。即经常去察觉它的存在而获得的一种知识;有了这个清明的心念,我们才能分辨出其中三种不同的状况,使心念不被征服。保持着这种清楚的状态,将发展成:
b、正念(Samyakamrti)——但是必须依照经教去修持,否则它只是书本上的一个名词而已。
E有关禅修觉悟的一些名词
一个禅修者也必须对禅修的内容彻底了解,否则可能误入歧途。对于前述描写的用词,一个学术研究者可能仅从书本入门,而缺乏深入的理解,在本节中也可能无法深入理解此一境界,根据不同佛教派别,这个主题最好是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境界来加以论述:
1、我们应分辨出在唯识宗(Vijnanavada)的三种境界:
a、第一是法性境。当直觉领悟力显现时,就象镜中反映的东西一样明显,这是第八意识的一个幻影,它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境界,修行人可以因此而获得证悟的信心,当然他还必须拥有正确的法身之见。
b、独影境。这里没有镜子,是由第六意识妄念所看到的。使人迷惑,很假,也不实在,比如兔角龟毛一般。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去执行它。
c、第三个较难理解,称为带质境。比如第七识(Klista-vijnana)误认第八识为“我”便是;然而,纯正的第八识之境并不象带质境那般有一个“我”,所以和法性境比较起来,带质境仍不是真实之境。无论如何,它还是可以被升华成真实之法性境的。
我们必须善于分辨三者的差别,认出何者为真何者为假。应该祈祷获得第一种法性境,升华第三种带质境。
2、在瑜珈才行派(yogacara)中所说的三种心量:
a、直觉领悟哲理之量及修行上的现量之境。后者是禅修的直接认知,属于真。
b、哲理上(引用例子)的比量,和第二种的恍惚如月之境。它不完全真实,但是可以升华成为真实。
c、非量。在修行上来说是完全不真实的,但是,从哲理上说,这是诸佛的圣教量。
这三量经常和上述三境有关,前三者属于实修,而后三者是实修和哲理都有。如果禅修者善于分辨假境和非量,他必然不会被它们所蒙蔽。
3、从金刚乘来说,另有四种境界的分类法,他们是:
a、学者的认知境界。它是以思索曾经诵读听闻过的(佛法)为基础。学术上可称为“闻慧”(sutra-maya-prajna)和“思慧”(cinta-maga-prajna),两者皆属于世间智。许多口头禅把这种认知称为禅的顿悟,这是错误的。
b、经由禅那所引生的认知。它必须经由建立坚固的正见及认真的禅修之后才获得,被称为修慧(bhavana-maya-prajna);它是超越世间的认知,属于出世间的。
c、觉受境。经过修行之后,获得一点较完整的境界,行者经验到意识变得有点轻薄,身体稍微空了,但是此种经验仍不属于空性,因此不可误以为真。这相当于上述的带质境。
d、当行者证得空性时的确切开悟之境。这相当于法性境和现量。
4、西藏密宗在禅修境界上所说的三种等级:
a、定中(Nyang):禅修者在完全清醒中心眼看见圣者显现。
b、相中(Ta):行者在睡中心眼也可看到圣者之幻现。
c、梦中(Me):在梦中所见到的幻现。
他们的可信度就如以上的前后秩序所示。以程度看,第一个完全可靠,第二个一半,第三个只有三分之一的可靠度。
F佛教禅法的定义
利用禅定力来研讨佛教哲理,将它由抽象概念升华成具体的内证,由此而解脱痛苦及脱离邪见,证得具体涅盘,以及完成救渡的事业,三乘修行的目的都依次包含其中;这也代表佛的三身,即救渡事业代表化身,具体涅盘代表是大乐身,而从痛苦及邪见上解脱可证得法身。
第四章 没有前行是否可以直接修禅定
A禅修者对上述主题的疑惑
如果问是否需要有所(前行)准备,不容置辨的答案是“要”。这整章将讨论这个问题,指出修禅定的前行是多么重要;它需要大量的真诚和预备工作。
即使是已禅修者,对前行会有两个疑惑,第一个是对于天人的怀疑;原因是,天人经常存在于色界天与无色界天的禅定状态中,他们曾做过什么样的前行来达到此成果呢?说实在他们不是经由胎生的,而只是超升进入那种境界。不过,在成为天人前,他们是在人间修过禅定的;转生的天界是依前生修禅定的程度而定的。虽然没有肉身,却有修禅定的主体——色界身及无色界身,它正是世间修行的延续。天界中天人不再修行,因为他们的前行已在人间完成了。
第二个怀疑是,禅(禅宗也!)是否有前行。他们说,禅经常强调证悟不是由修者所生的,它就在当下,没有一点的前行。如他们所说:有所前行的证悟不是真实的。
然而,此言是出自已彻悟的祖师,初学者是不适于卖弄这口头禅的。初参者仍有许多前行要完成,比如去寻托一位明师,遵循他的一切指导而修。我从美国美国朋友的信件中知道他们误解了;他们说:不必出离,一切皆空;不必修行,本来是佛。这不是初学者的态度,只有佛陀及祖师们可以如此说。
前行到底重要吗?实际上,所有禅修都需要前行。
B佛陀开示的佛法禅修之前行
佛陀对禅修前行的开示是什么呢?佛陀已经在说法中有次第地宣布过了。首先,我们看看佛陀在小乘中怎么说。此中有很多分类;我们将个别研究,看看哪些因素是在前前,哪些是后后。
1、三种智慧。这已说过很多次了,第一、二种是第三种的前行。即以闻(含读)、思二慧作为前行思想,以获得修所成慧。
2、三种知觉。即想(samjna)、识(Vijnana)和智慧(prajna)。很明显的,第一种是第二种的前行——假如一个人没有获得指导,是不可能实行禅修的。很多西方人犯这种错误,在没有良师指导下尝试修行,他们没有先做必要的前行功夫。
3、在四圣谛中,苦和苦集(duhkha & duhkha-samudaya)是第四道谛(duhkha-nirodha gamimi pratipada)的前行,而禅修是道谛的正因。
如果你不能明白世间的存在和苦是同一境界,那么追求禅修的目的就不会是消灭苦境。一些西方人经常为世间的目标而修——如恢复精力或松弛紧张——他们不了解为何要修行。在没有认知和深切探讨前途(苦和苦集)两个圣谛之下,就不会有足够的禅修前行。
4、接下来是著名的三十七菩提道品(Bodhipaksikadharmas),其中每一支可以从前一章描述过的三个阶段加以检讨。这里只从因位的理论上加以辨别,它也是禅修过程中的前行功夫。
a、第一是四念处(smrtyupastham,satipattana)。它属于后修禅定的因位,是前行。(注意:对上座部(Theravada)而言,这是另一种阐释法。)没有四念处,佛法和非佛法之间就没有很大的差别。一个初学者若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弄通,他必会从真正的佛教中迷途他去。(译者: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b、四正勤(Samyakprahana):行者没有修好四正勤的话,禅修上会遇到很多阻碍。在道家也非常强调立下良好的根基,但是他们偏向定力而非智慧。首先,道家认为应该先行善及累积功德,直到机缘成熟才可以修行(成功);否则(据他们说),在没有前行之下,投入起修并获得超能力,会触犯天界,引起怒号,并用雷电把修行人击毙。(译者:四正勤指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永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上)
假如我们研讨四正勤,可以发现它和戒律(Sila)及其护持有关;再者,无量的善行会感动龙天护法来保护行者,一面他受到灾难。
c、说到四神足(rddhipada),有人认为它属于禅定。如果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前三者是第四者的前行;它是深入(在禅修过程中会发生的)三摩地的基石。(译者:四神足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及思维如意足)
d、五根(Ske-pance indriyani),通常译成“五种心灵上的能力”。信根、精进根和念根,此前三个是第四个定根的前行。(译者:第五是慧根)致力于五根的修行会产生:
e、五力(pancabalani),其名相皆同于五根,但属于较高层次的修行。在梵文经典中,有时是一个接一个的加以论述的。
f、跟着而来的是七觉支(Bodhyangas):以择法觉支(dharmapravicaya sambodhyar)和其他四个为主(指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和轻安觉支),此五支是第六觉支的前行。(第七是舍觉支)
g、最后,最重要的是八圣道(arya asta marga),应该详细的述说一下。(译者:八圣道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这里要强调的是正命。许多初学者不顾此而继续做坏事,他们或许想修禅定,却不愿放弃有害的习气。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他们在禅修上会遇到麻烦。诸魔和恶鬼都经常聚集在有腐朽东西之处,这些邪恶的有情会继续困扰上述修行人。他们没有正常的生活(即对自他常造成损害),是不可能正确的修禅定的。但是有纯净生活的人,在禅修上经常受到很好的保护。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正见,它位于第一圣道。不能明白正见(佛陀的真正开示)和邪见的差别,就没有稳固的正定。没有正见的人会徘徊于其他诸教之间,但这种模糊的信仰不利于修禅定。行者应正确的了解佛法(由彼生出平稳的信心),而不是徘徊于各教之中,那样只会造成教义上混淆不清,心智迷惑而已。
说完小乘,接着要谈大乘教法。不要误以为小乘才有教三十七菩提分,它在大乘中一样很著名的,当然小乘强调得比较多。
5、(大乘教法中)最显著的分类是六波罗密。我们可以看出前四度(即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是(第五度)禅定(Samadhi)的前行,其顺序也是如此,有一部经中曾加以详细说明过。(《解深密经》Sandhi-nirmocana Sutra)
当我开始修行时,还在当老师,连做礼拜的时间都不多;我只能点根香作供养而已。甚至读经的时间也不多,如果有,我都会很虔诚地诵读。见到这部经,我心中想:“名字很好。”读完之后,在一个梦里我明白了它的真义。我见到顶上虚空光辉灿烂,从光明中现出一尊如虚空一般大的庄严化身,化身中放出许多如人身一般大的小化身,从这幻化中我即刻领悟到佛的三身真谛;它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在《解深密经》第七章地波罗密多品中,六度是如此相依靠的:(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曰:“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密多如是次第?”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密多如是次第。”
6、说完大乘,我们转到金刚乘上。根据密乘,修行者应该明白四瑜珈,并可以分辨哪些是前行,哪些是实修禅定的。
a、四瑜珈中,第一是事密(Kriya Tanttas)。它绝大部分是有关事相修持的,特别是对佛陀的乘侍(即祈祷仪式)。
让我们把每个瑜珈分成三部分。对事密而言,三个部分都是在做祈祷仪式或者说供养。这保证在往后的禅修中会得到菩萨的指导;从这些外相的加行而获得内在的成就,并用它来保护自己。(比如,金刚乘四加行便是)
b、第二种是行密(Carya Tantras),也称为俱行密(ubhagacarya-tantras),即祈祷和禅定两项一齐修。分三部分来看的话,有两部分是事相(Karma)的修持而一部分是禅定。
c、瑜珈密(Yoga Tantras),三分之一是事相修持,三分之二是禅定。
d、在无上瑜珈密(Anuttarayoga Tantras)里,整个都是有关禅定修持的。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在密乘中也有一个渐进的前行,而前三种瑜珈是无上密三摩地的导引。为了说明起见,请看下图。
我的上师,诺那仁波切曾给我们一个很妙的比喻。他说:“修行就像建一座九层塔一样;下三层是小乘,中三层是大乘,上三层是金刚乘。底下各层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它才能支撑着较高的各层:即是说每一乘都是其上各乘的加行。”这个比喻对我们是个很有意义的开示。
C祖师们对前行的教授
诸佛开示的整个修行体系已经描述过了,再看看祖师们的开示吧。从凡夫到成佛之路,他们也已做了清楚的描述。
1、第一位要提的是刚波巴大师,他已清楚地开示了各种不同的加行和实修的内容。他有名的论著LamRim,已被译成英文本,名称是The Ornament of Liberation(《解脱庄严宝论》)。此论中,第一至第七章是闻与思的开示:即是使人明白佛教的哲理。至第八章起,说依及其他主题,很有次第地说到第十六章,这一章说到禅定。前十五章都是有前后次第的;读英文本的人应该善用此书,以便能经由了解佛法而获得很大的利益。
2、很遗憾的,宗咯巴大师(黄教的开宗祖师)的Lam Rim Chen-Mo(《菩提道次第广论》)仍没有翻译本。此书涉及的是出世间大乘法(密乘教法则包涵在另一本较大的著作里,即《密宗道次第广论》,它透彻地依众生的根器而把解脱道加以分级。其中开示了三种修行之士:
a、下士。下士对佛法要做四种思维:
i他应先思维人命无常,思维得到好的转生是很稀有的,思维(六道中)人身难得及思维听闻到佛法的众生实在是不多(佛法难闻)。
ii他应思维下三途之苦:饿鬼、畜牲及地狱有情之苦;即他们个别的无厌贪求,无知及刑拷。
iii他应思维诸法虽空,但业界不灭。如果没有觉悟到空性,那么苦与乐之果报是不会断灭的。
iv最后,下士修行人必须忏悔他所犯的一切恶业。
b、中士。对他而言,必须思维两种教理:四圣谛和十二因缘。
C、上士。他们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第一是发菩提心(Bodhicittopada),或说智慧的生起及持续。第二是行菩提心,以六度四摄来进行神圣的事业。四摄也都是加行:即布施(dana),爱语(privadita),利行(parahita),和同事(samanarthata)。尤其是六度,此论中已广泛的叙述了,如先前所说,前四度就是前行。
3、最后要介绍中国的祖师智(岂页)大师,他曾在天台山住了很久。他的师傅所创立的一派学说,但经由他发扬光大的,也取名为天台宗。针对那些很需要禅修,又不幸有许多误解的西方人而言(特别是指修禅定方面的),他的教法可以有很大的助益,因为他很完整地说出了禅修的必须条件。
很多西方人似乎被一些日本学者所误导,这些学者们是介绍了一点禅学,但是对初学者所依的基本加行却几乎没有提到。结果,很多人自命懂得禅,但是对前行之理几乎是空白的;在获得禅的真正验证之前,他们绝对必须彻底完成前行的。天台宗教法很完整地呈现了这种必需的基础,非常适合于具有邪知见的西方人去读,比如:排斥神明,不接受死后有个因缘和合的“灵魂”,或不需要出离等的概念。由于切法前行所引发的邪见,在天台宗已善妙彻底的加以反驳了。
这位祖师有一本讲实修的大著作——《大止观》,很广博地对各个阶段做了论述,其中也分成前行及正行。另一本较小的《童蒙止观》,被编在Dwight Goddard的译著《佛教圣经》中,及后来Lu Kuan-Yu翻译的《中国禅修的秘密》一书中。它有十章简要的说明,前五章是:(一)具缘,(二)呵欲(指色、声、香、味、触五欲),(三)弃盖(指贪欲、嗔恶、睡眠、掉悔、疑弃五盖),(四)调和(指调食、调睡眠、调身
调息及初入定调心),(五)方便行,指欲(“一切善法,欲为其本”)、精进、念、巧慧和一心;这五章是往后各章正修的前行。(译者:(六)正修行,(七)善根发相,(八)觉知魔事,(九)治病患,(十)证果。)这本书虽小,但可以使人获益良多,是初发心禅修的人应该读的,并可以它作为前行的准备。
我们如此研讨了三乘佛法:从小乘教法,说到大乘,最后说到金刚乘的开示;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前行都位于实修禅定之前。
现在,我们将从诸乘之巅倒退下来,以便从正法之外的各种宗教来研讨前行,然后再谈世间法之前行。
D其他宗教的前行
佛法以外的宗教,他们的体系中虽然有不甚完整的心灵开示,仍然包含了一些前行,以作为他们修行的准备。这里所呈现的一点证据,用意不在增加内容,而是透过一些选例去引起大家注重到各宗教导师的开示,以明白有必要在起修前打下稳固的基础。
1、印度教:它有很著名的八重出世(Patanjali)修炼,也称八重瑜珈(Astangayoga),在他们的经典上经常可以看到的。它的前五个阶段属于前行,因此,(一)禁制(Yana)、(二)劝制(niyama)、(三)坐法(asana)、(四)调息(pranayama)及(五)制感(pratyahara)是第(六)执持(dharana)、(七)静虑(dhyana)和(八)三昧(samadhi)的前行。
2、耆在那教中,列下六个步骤,前四个是后两个的前行。前四个是悔过、舍离、赞颂可敬的Jinas(征服者)和恭敬臣服;以上的前行完成以后,继续修三昧;最后,放弃对身体的依恋。
(D部分剩余省略未摘录)
F摘要及一些实际的条件
1、 个人的前行条件
2、追随佛道的人,至少善于实践一些如下的条件。以下所列后四项条件,对那些下了决心且出离心强的人而言,当然要应机缘而去实行,前述各则是所有的佛教徒应该去实践的。
a、每个人必须深切地及永远记住两件事:对死亡的恐惧和身体(即生命)的无常。
b、每个人必须相信来世及再生;如果以为“人”的死亡并没有延续或业果,这是邪见而且是非常有害的。倘若具有这种断见(ucchedavada),一个人就会认为不需要有什么准备了;反之,对来生带着期望,一个人就会有做准备的最大动机。
c、同时每个人要寻求好的来世(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它的存在而已),融会贯通佛陀的开示就可以做好这一点。对大多数人而言,最简易的方法是阅读现有的、可靠的佛教译本。所有伦敦巴利语典籍学会的出版物都应该读和完全吸收;如此才能彻底明白小乘的教义。在大乘方面,可读刚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论》(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和铃木的《佛法之根本》(Essense of Buddhisim):还有,牛津版的《西藏丛书四册》(在W.Y.Evans-Wentz主编下译出),已为金刚乘作了很好的介绍。(注意:只要读其翻译的内容便可,因为其评论和序文都经常会误导别人,当然它与佛法无关。)在禅宗方面,可读保乐氏(Paul Reps)的《无门之门》(The Gateless Gate)和我的《禅海塔灯》(Light House in the ocean of Ch’an)。
读到此处,对修行的基础应该已略有了解了,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和本章的题目有关。
e、如果不能放弃世间生活而出家,那么至少对世间活动应尽量减少。剩余的时间应用来恒常地禅修。
f、如果不能放下一切去追随一位上师,基本上他至少要长时期地皈依一位上师,拜他为根本上师,尽可能地,接受他的开示及修行。
g、如果不能长期闭关,那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独修,甚至理由周末及假期做短期闭关。
h、如果没有到过佛教圣地、或找不到适合的闭关场地,至少他应找个幽静的地方闭关。
最后一点则需要进一步去考虑闭关的条件。
2、关房的(地理)条件。
a、容易获得食物。
b、关房要远离各种环境可能造成的危机。(陈先生提到强盗、老虎及狮子;另外,还应避免现代交通工具所造成的噪音,远离核能厂、各种军事设施及飞机场等等)
c、关房不应座落于疾病感染区。
d、容易获得医药治疗。
e、关房的地理风水应择吉地。
i关房后有高山可倚,如椅背一般。
ii关房近前之坡地需低伏,向前逐渐延绵升高。
iii溪流应蜿蜒地自远方处流向关房。
iv左右应有两座山,如腕臂拥抱之状。
v关房前面应有一片宽坦的草坪。
这是些普通的条件,还有许多精密的细节不能在此逐一讨论的。
f、当地土地神应对你的修行有所同情,并仁慈对待你。
3、四个普通条件。
它们是:
a、对佛教徒而言,要明白佛法的开示,对任何一位修禅者而言,他必须清楚禅修的内容是什么。
b、有善知识的拥护(而不是阻挠);护持者应有正知正见,或至少赞成你有修行的大志愿。
c、有充足的资粮;或者更好的是,有护法承担你的一切所需,以使瑜珈士可以无忧无虑地完全禅修。
d、在吉祥之地修行。意指我们应选择好的地理风水,或圣地;如菩提伽雅(Bodhaya),喇查格里赫(Rajagriha)和沙纳特(Sarnath)都适合于佛教徒修行。
上述条件在道家当然很重要,对任何佛教徒也不例外。
4、对西方人的特别条件。
在西方禅修的人,会有一些特殊的障碍,他们应弄清楚及保持警戒:
a、禅修环境的空气要纯净、清新;就是说:不被工业废气所污染,也不受空调系统影响以致太热或太冷。
b、不要用塑料胶底垫或塑料椅子来修禅定,因为自然的气流无法流通。
c、塑料鞋会引发脚病,因此要避免穿,并以皮料及布料的为佳。
d、最好不要穿尼龙料的衣服或以它作布幕,因为它容易引燃。
e、如果需要用到暖炉或需要煮食物的话,应用煤、木炭或木材,但是勿用电器或Kerosene之类的暖炉。后者之不适宜应用,乃因它纯粹只是火苗大的种子而已;木料或煤,是泥土、木和水所组成,产生的热较均衡(根据经验不讳引生热病,它会阻碍修行的)。
f、烹饪器和饭食用具不应用铝制品,其他如铁、铜、磁和陶器制品都很好。铝会和食物中的酸起化学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
g、不可食用罐头食品,食物应尽量用新鲜的;最好不要食用被毒药或有害的人工药品污染过的食物。除此,修行人要对生物有慈悲心,不可鼓励受政府支持的农夫们,为了金钱上的贪婪而进行杀生行为。
h、禅修时的穿着必须轻松、无紧缩感,以使肌肉达到完全的放松,且容易做好瑜珈盘坐的姿势。比丘众的宽松外袍非常适用,但它只可用于正式的出家众。普通人而言,穿宽松的外套(袖子大和腋部宽的)和中国式的大裤子都很舒服;另外,东南亚国家民族所穿的一种无约束、有宽折的“衣裙”称为沙珑(Sarong)的也很好。冬天时,有一种西藏人的外套叫“boku或chuba”的很适用于禅修。它是一片很宽,且边上打折的裙,正好包裹着身体前方。
西方人应避免穿硬厚衣领的衣服、系皮带、穿紧身外套和裤子;女同修应避免穿紧腰的裙或贴身上衣。总之,任何不能使人感到自在和放松的穿着都应避免。
i、姿势是很重要的。我们已说过身理姿势对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在禅修上,无疑的,双盘坐是达到瑜珈成就的最佳身理状况。有人认为并不需要如此坐姿,而建议说只要在椅子上坐得舒服和放松、脊椎骨挺直便可;然而依我的经验,修行人应该努力地练成这双盘。西方人觉得坐双盘有困难的,应改穿中国式的宽裆裤子,每天一点一点的累积用功,并在屁股下加一稳实的坐垫,从单盘开始练。单盘可以坐好了,只要再用忍耐力和精进便可做到双盘。
我直到27岁才能用双盘腿坐,30岁以下的西方人应该容易学成。
第五章 不同佛法教理间的关系及如何使它们汇归至禅定的修持上
(A部分礼敬未摘录)
B、图表的解说
在这图表上,以圣者观世音菩萨代表三乘的主要禅定,而普贤菩萨代表三乘所依的各种细行。以这图表作为依据,我们的演讲才能循序渐进并且系统化。
在中心的双线小圆圈就是禅定本身,其中便包含了三乘所提出的各种方法。
最外一圈是禅,代表法身或法界。
向内另有二圈,包含了四种分类的哲理(此为演讲之依据):闻慧、思慧、修慧和觉悟。内容牵涉到和禅修有关的一些实际的及重要的原理。
由内向外辐射的离心箭头表示上一章所阐述的内容,是各个单一原理和禅定的关系。
向内指的箭头,代表此章所述的向心力。首先必须研究一下个别的因素,接着说各个因素与主要禅修的关系,当然,也据此强调禅修的重要。
C、这些原理如何汇归到禅定修持上
在上一章,我们讨论了前行(Preparation)和主要禅修的离心力,它是会影响到我们起步修行时所必须注意的细节。今天,是反向而行,我们将探讨这些原理及如何使它们汇归到禅定之上。这种探讨是使我们看出其原理之重要性的好办法。
所有原理因素都可以归纳到上述四种分类内,由于空间的限制,我无法逐一详解,所以便挑出一些重要的论题来作为研究。
1、闻慧
a、法器(指修行人)之过失
假如一个修行人(指法器)去听仁波切(Rimpoche梵文是“Maharatna”——大宝)的开示,那么他应防范以下三个过失!
i立不正。意指一个人有颠倒的思想。即使他到佛堂来听法,他只是坐着,什么也没听进心里去,演讲结束时他也没比坐下前获得更大的效益。他缺乏专注力,不但闻慧弱也没有加以训练过。但是如果他有禅定之专注力,他的闻慧将必改进,也会使学习过程变得比较省力。
ii非净信根器。它发生于那些以邪见与对佛陀的正信产生相混杂的人身上,意指这些人没有纯正的信仰。甚至听闻了佛法,他们仍会思索印度教和基督教等等。他们应该非常努力地训练自己的禅定——否则,如何成就净信之果呢?
iii漏泄。即使一个根器立得正并有纯净的信仰,仍会有所漏失的;这种人听过佛法便忘记,因此他所获得的新知识很快地便完全消失;但是,如果他的闻慧是建立于稳固的禅定基础上,他是不会轻易忘记佛法的。
b、如何是正思维
i一个人要思维自己是病夫,需要接受医疗(而根本病源是贪婪、嗔恚和妄想),这个人需要医生来开药方。一个人若不如此思维,他就不会寻求佛法来治疗自己的病。然而,如果没有修禅定,一个人怎会有(以自己为病人)之正确思维呢?
ii要把上师当医生想,他的智慧之药库将会救护我们。但是一个没有专注力的人,心中便不会恒常保持这种思维。
iii佛法就是药——一个人必须有能力在心中保持着这种思维。
iv“医生”所给的治疗方法就是要我们修行佛法,想要治病就得吃这付修行药。
v佛陀是一位大善知识,他给了我们法施(而不是物质财富),使我们维持生命。
vi最后,我们要如此思维:“愿正法常住世间。”
上述大项思维必须透过禅定的帮助来护持,没有禅定力的人是不会坐起这种见解的。
有关“正思维”的前四项是和四圣谛的修行有关的。以禅定力来观察第一圣谛——苦谛,就可以了解众生应如何去寻求疗病的方法;这和上述第一个思维是有关联的。以禅定力来观察第二圣谛集谛,它告诉我们为何众生处在苦境中,他们应如何寻找一位能开出离苦药方的上师;这和以上第二项思维有关联。断苦的禅观是上述第三项思维的精要,因为佛法就是治疗病苦之药方。
要在道之禅观上达到(苦的)断灭就必须实践佛法,就好像接受医生开下的处方一样。(如上述第四项思维)
第五种思维的目的是要以禅定来巩固我们对佛陀的信心。第六个思维是要以禅定来观照佛陀的教法。以它作为最究竟及最可靠的皈依处,以使心念很坚定地建立在法宝上。
2、思慧
一个人锻炼出平衡的思维力,他才能获得思慧;他不会由于欲望的迷惑而中断学佛法的目标。他应该是连续不断地集中于对佛法疑问的思维上。
从孔夫子博学的门徒之故事中,或许可以更加体会到上述思维的意义。比如Kuan Ning,他用了50年的时间,长期地坐在木椅子上思考学问,椅子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迹。
Chang Tsu—Shao在一根大柱下的地砖上直立跪着,花40年的光阴来研读他的老师的著作;后来,可以明显看到地砖上留下了两个膝盖印。
曹植想为京城的华丽写一篇赞赏的文章,在下笔到完成之前,他深思熟虑了12年的时光。
另一位孔子的门徒Sui-Liang,有一天他骑马出去游玩,心中却全神贯注着如何去撰写一篇文章。他定点似的专心着,竟然不知道马儿已带他走到别人的门口上;他仍专注着,下了马来,以为是到了自己的家门口呢。
有两个西藏的比喻故事也提醒我们应如何去专注。第一个比喻说:得象一位很老练的弓箭手一般,连续放射出一组箭流,并使得后面的每一枝都在虚空中穿破先前所射出的一枝箭。
第二个比喻也是鼓励我们要专注的:它说如果你撞上7只向你咆哮的野狗,你必须全神地把心境保持在一种很和谐的专注力上,心境不被它们的狞恶所扰乱。这种专注的力量在整个的宗教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有一次大宝法王噶玛巴在我的梦中示现,他指示我去会见他。于是我便去到八邦(papung)的德格寺(derge),他住锡之处。八邦就是一朵“莲花”的中心,莲瓣由四方的八座雪山所组成,所以它是一个很吉祥的地理位置。
有一个传统的佛教仪式是,当一个朝圣者初访某个圣地时,他应该先向右旋转(以使圣地置于右手边)来表示礼敬。我当时正在噶玛巴住锡的寺庙如此绕行着,一直把我的心念完全集中在他的咒语上。我非常专心着,并没发觉到有其他的朝圣者也来礼拜大宝法王噶玛巴;当他们都到庙里去作礼拜时,便把带来的狗留在寺外游荡。我指的“狗”不是欧洲很温顺的那种,而是大型粗壮的猛犬,有着像老虎血腥的嘴和又长又锐利的牙齿。由于这是郊外之地,也没有闲人等,把它们松绑了该不要紧的。那群狗看到我时,他们奔了过来,有一只冲着我的喉咙飞跃而来。我在心念完全专注着噶玛巴的咒语的同时,用一只指头指着那只狗;它突然变得宁静下来了,反而坐在地上,还凝视着我。我站定了,继续持着咒语,一只手保持着指向它的姿势。接着一群人叫嚷着跑了过来,他们说:“它会咬死你的!”我只回答说很抱歉干扰到他们的狗,又沿着径道前行,修行也没有中断。
还有一则有关禅定的中国故事;有一位师父托付一个门徒送讯给另一位师父,他住在约需两天路程之外的地方。这个门徒资质愚钝,记性不好。在启程前,他的师父嘱咐他说:“记着,我只给你六样东西,留意着不要忘记任何一件:第一是信,第二是伞,第三是皮包,第四是你自己的背包,第五是两只鞋子,而第六是你自己。”这个徒弟便上路了,途中不断重复着“这是信,这是雨伞,这是钱,这是背包,这是鞋子,这是我自己。”
第一天的旅程结束时,当夜住宿在一间旅馆里,他自己回想起:“我最好确定一下六件东西都在身边。”当数过所有的物件后,他只能找到五件;第二天清晨,他很肯定是丢了一件,于是他便动身回去见师父。走到中途,他回忆起这大件事物,才发现自己没有被列入。愚痴的人就是如此,他们甚至会忘记自己,但聪明的人会保持集中的心念。
3、修慧
在这题目下有很多组的因素,我们只能选择一些最重要的来说:
a、五种菩提心
在《大智度论》中(Prajndparamita Sastra),龙树大士把菩提心分为五个层次:
i愿菩提心。
我们要以专注力来忆念诸佛及菩萨的誓愿,更好的是发出自己的誓愿并加以实行。许多人只是接受了诸大菩萨的誓愿,但问及他们所追随诸誓愿的信念时,他们也只能重复法藏比丘(Dharmakara,他后来成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或是普贤菩萨(Sanmantahadra)的十大愿望等等而已。他们没有自己的信念,只是抓住了现成的东西。另外,很明显的,一个人也很难得持守自己所发出的誓愿。
在我来到菩提伽雅(Bodhi Gaya)之前,我通知很多人并问他们是否有什么誓愿,以便我在释迦牟尼佛的圣地宣读。一些上师和修行人给了我他们意味深长的誓愿,而其他一些仆人和穷人,只期望自己或心爱的人身体健康和长命。后来我把大约两百条的誓愿带到菩提伽雅的金刚座前去念诵。
我曾尝试去帮助其他人发出自己的誓愿,尤其是曾在同一个坛城内灌顶、修持同样法门的师兄弟们。我自己曾发过弘扬佛法的十大愿,为现代世间而发了三十大愿,及为我和一切有情证得无死的九大愿,一边我能进行无尽的渡生事业(Bodhi-Karmas)。一个人也必须具有专注力来护持古人所发过的誓愿,然而,我们最好对此痛苦的世间加以深思,以便发出属于自己的誓愿。
ii无欲菩提心。没有专注之力,我们怎能降伏欲望呢?这通常是很难做到的,而没有具备充分的专注力是不可能圆满这儿层次的菩提心的。
iii印证菩提心。不管在世间或出世间的层次上,这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不仅要以前项的高度为准,还得必须从了解法身之真的基础上圆满此菩提心。即使是在世间法上,我们首先必须实践六度。具备完善的专注力和禅定力才可以发出完美的智慧来印证这智慧之心。
vi行菩提心。能发现和保持内在的专注菩提心是不够的。因此在此第四阶段,修行人要很慈悲的将菩提心展布到外界的一切有情众中,以行动来为他们祝福和改变他们。要达到这个阶层,必须将禅定训练得非常精细超杰,实证得前五通也是很有必要的。
v无上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a I samyak I sambodhi)。无上菩提心已超越了普通禅定的境界。这个层次的智慧心只有三摩地中才能明白的,因此是属于诸佛的法界。
b持戒
这个题目包括八圣道的三个阶段,它是和持戒有关的:正语、正业和正命。它的重要性在其他处已充分强调过,所以我们在此不必多说。
我们可以见到实践持戒的三个层面。
i弃恶
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在没有修禅定之下,弃恶是很难做到的,恩局基督教的圣经纪录,几乎没有提到佛教徒所修持的专注力,然而,基督教有一个道德规范,即十诫;其内容有些和在家佛教徒所守的五戒一样(虽然十诫并没有如佛教中那么深奥和完整的解释)。耶稣还说:“你不可以杀生,你不可以犯通奸,你不可以偷盗,你不可以作伪证。尊敬你的父母,及爱护你的邻居就象爱护自己一样。”(Matt.19:18-19)
耶稣也说:
“但是我忠告你们,爱你的敌人,为诅咒你的人祝福,把好事加与那些憎恨你的人,及为恶意地利用你和迫害你的人祈祷。”(Matt.5:44)
还有,在圣经旧约中对道德行为有如此的慧语,比如“不要使你的心灵急躁而致愤怒;因为愤怒就是歇息在愚笨者的怀抱中”(Eccl.7:9);和“能延缓愤怒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但是那些急躁于心灵亢奋的人是非常愚笨的。”(Prov.34:29)
尽管基督教拥有十诫、耶稣的善教和智慧之语,但是由于没有禅定作为支撑而戒律也不能彻底加以守护。甚至首任教宗彼德,也曾经破了两次的戒律。有一次,他拔出剑把逮捕耶稣的一个人的耳朵切了下来(Matt.26:51);他也曾三次欺骗他人说他不认识自己的主人(Matt.26:69-74)。
由于彼德只是一个简朴的渔夫,他并不明白如何用禅定来坚守道德的戒律,他如此快的打破戒律是不奇怪的。
所有四本福音都是教同样的戒律,这使它们易于记忆和护持。但是,每个人都要有专注力。
ii行善。我们现在扼要地说一说戒律的第二个层面行善。
佛陀在《法集长诵经》4卷(Dhammapada)中如此警戒我们道:“犯错和做无利于自己的事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行善及做有利益的事,实在是极困难的。”(一六三)
行善就必须牵涉到实践六度中的前二度。首先,如果要圆满布施度,我们应以深观照力来看施者、所施物和布施此事,它是三轮体空的。假如能使空性的禅观不离施与受,那么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果,反之普通的施与受只能获得小果实。
第二,要圆满持戒(第二度)波罗密多,并获得成果的话,就必须利用到修禅定所获得的智慧。单靠严持戒律是不能获得成就的,反而以修慧所引导的戒律将会有更大的利益。
虽然,以修慧来行善是很困难的事,但是若我们想真正的在此生中达到行善的成果,那么禅定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禅定力,我们的心念和行为都将受到无明(根本的错误)的污染。
“此等诸垢中,无明垢为最,汝当除此垢,成无垢比丘。”(了参译)(《法集经》二四三)这只有透过禅定才可以完成。佛陀已正确的开示了修行进步所需的条件:“实际上由禅定而引生智慧;没有禅定,智慧便会衰退。”(《法集经》二二)最后,尊贵的佛陀还说:
“若人寿百岁,破戒无三昧,不如生一日,持戒修禅定。”(《法休经》一一,了参译)
iii利他。这很类似于“行善”,但是它的层面更广。在此层面上,一个人利他的行为须施展布到一切有情之中,如果以波罗密多的教义来看是属于一种自然的持戒。以上所有的教法,概要是:一个人若要弃恶,行善和利他就必须训练禅定。
c、修行的复习和其他善事
有许多修行的法门是需要重复去做的,但是都需要用到专注力,没有它只会造成混乱而已。
当荟供(供养)时,我们赞颂诸佛及菩萨众,专注力是非常需要的,否则会忘掉偈颂的位子和行数。同理,可运用到持咒上:除非心念是完全的专注和仔细计算,否则念咒就会轻易的变成糊涂和不清晰了(如把两颗念珠当成一颗算或反过来)。如果缺乏谨慎力,念长咒时,很容易忽略某一小段。这是诵咒会产生的一些过失。
在做礼拜时,不仅要专注于礼拜的次数,而且专注力会使动作带来精神上的效益,这种情形会发生在礼拜变成一种禅定的修持法门上;以缓慢和专注力,一心去观想皈依境便是。比如,我们观想父亲在右肩膀,母亲在左边;前面是冤家债主,后面是六道有情众,他们过去曾是我们的父母。如此,我们带领着六道有情来向上师礼拜。
《华严经》中有一章是纪录普贤菩萨的行愿的,此章的偈颂里,对大智慧萨缍的行愿有很详细的观想法。普贤(Samantabhadra)菩萨运作禅观力时,无量的佛陀便显现,其次,一尊又化现出小如微尘及不可数如微尘数的佛陀。自己也观想成如佛陀之数的身体,一一遍礼于一切佛之下。每一尊佛陀都被菩萨的眷属所围绕——总而观之,佛陀的数量就如宇宙中的微尘这么多。一个人若不具备专注的力量,怎么可能一开始就作如此的观想呢?
在《弥陀经》中说,只用这肉体来赞颂佛陀是不够的,一个人更应该创造出无量的意生身,就象在各个净土中说法的佛陀那么多之数,要用无数的身、各种微妙音及世界上的所有语言来赞颂这些圣尊及胜一切者。
六方诸佛称赞释迦牟尼及他的渡化,他们伸出广长舌,皆布满了整个虚空界,即使是在果位的佛陀,他仍旧进行三摩地的无功用行渡化事业,没有实证这神妙三摩地,就无法完成这些事业。
献供之物可以是粗糙的外在事物,或者是属于精微的意念方面的;即使是物质的供养方面,为了要多获利益,就得以专注力去实行;在精微方面的供养,除非心念是很专注的,否则是做不到的。以专注力来献供,一件供品就会以几何级数般的增加。真实说来,用完全专注的心念去做一个小小的修为,远胜于以散乱的心念去做大量的修为。
在三摩地之中,可以完成更多的渡生事业。佛陀在说法前,他会先请那些不应机的人离开,以避免他们的诽谤及导致他们累积很多恶业。佛陀的三摩地成就,不仅可以降服邪魔的势力,也可以改变那些持有婆罗门教(Brahrnanaism)错误见解的人。这些事业只有在禅定中才可以完成;所以,它(指禅定)是不是很重要呢?
b、列表号丧有重复因素的原因
为何有如此多复杂的哲理(有些关于禅定及有些智慧的)在三十七圣道及六圆渡满中出现呢?可以看出很多因素都在不同的分类中重复出现。佛陀为何作出如此多的开示呢?这个问题必须透过禅定去寻找答案。
在三十七道品中,其不同组数中出现的因素,可以区分为以下4个禅定的阶层:
i五根是属于闻慧层面的。
ii五力是和修习奢摩他(Samatha)有关系的。
iii八圣道这些因素必须提升到三摩钵底(Sampatti,观)的层面。
iv七支觉可用来实证三摩盘那(Samapana,止观双运)。
虽然七支觉都列在八圣道之前,但是七支觉的修为全都和心识的训练有观,层次也在八圣道之上;八圣道是固定的,有些还是属于戒律方面的等等。由于我们可以把八圣道加以深奥的阐释,它们是可以被列在三十七道品的最后一组的。
在六度中的戒、定、慧(Sila,Samadhi and parjna)三者似乎和三十七道品的相同,但是其哲理基础则相异(它们分别是中观和小乘,Madhyamikd and Hiaayana)。因此其三摩底钵自然不同,毫不稀奇地,其结果的三摩地也不同。
我们必须不被各类因素下相似的名词所困扰,反之更应该钻究出其精妙的哲理。在其他处,此点未曾很清晰地教导过,但是它仍是很重要的,因此便在此书中特别加以强调。
如果可以明辩上述四种层次的禅定,那么三十七道品就可以轻易地加以分类,于是人们便不会被名词所困惑或认为各组显得很复杂。
4、觉悟
觉悟是基于五乘的禅定而区别的:
a、人乘
一个人在一生中不修禅定,但是累积了一点扇行(譬如在家佛教徒守五戒),结果再获得人身。
b、天乘
这有两种:第一,由于累积大量的善业和有一点的禅定力量(譬如在家居士守八关斋戒),肉身死后心灵获得欲界天(Kama-vecara)之果报,它是比人类稍高的一个层次;第二,由于实修禅那(dhganas),死后自然获得色界天与无色界天之果报(rupa and arupavacara)。
c、声闻乘(Sravakayana)
这是通向阿罗汉果之道,只有实际禅修四圣谛的人才能证悟得到。
d、缘觉乘(Pratyakabuddhayana)
想成为一位独觉佛陀,就得用洞察力来贯穿十二因缘的真谛。
e、菩萨乘(Bodhisattvayana)
有志要证得圆觉的佛陀果,就要实践六渡和修习圆六渡的禅定。
上述五乘都是以禅定为主的修行。
f、四瑜珈
上章已经提过四瑜珈,这里只须重复其在禅定中所占的比例便很足够了,即是:第一瑜珈,完全没有禅定力;第二瑜珈,1/3的禅定;第三瑜珈,一半的禅定力;第四瑜珈,完全在最高三摩地之禅定中,它可以使人在今生中达到大觉悟。
5、大慈悲之禅观
a、佛与众生本是一体之禅观
这是当我们透过对一切有情与我同体之禅观的修行后,而发展出的大慈悲心。大慈悲的禅观是建立在法身上的,而法身是一切有情众和佛陀的本体。在此阶段的修行中,慈悲通常和“有情”或“人类”的观念牵连在一起。
b、无缘慈之禅观
每个人都会对父母、子女及朋友等等生起慈悲心,这是一种对人所应有的禅观。但是只有佛陀才能经验到无上正等正觉之三摩地,在此三摩地中,主、客体已完全的合一,因此也只有佛陀才拥有无缘之大慈悲,它并不局限于对有情的慈悲而已。佛陀的大慈悲完全伴随着大智慧,也经常显示着五种层次的菩提心。
6、涅盘(Nirvana)
a、根据唯识宗(Idealist School)的判教,有四种涅盘:
i自然(Nirvana)涅盘
一切有情皆处于自然涅盘中,但是没有察觉到自己持有它。若要随顺于自然涅盘,最基本的要修习人(pudgala)、法(dharmas)二无我空之禅观。
ii有余(upadhisesa)涅盘
已破除烦恼障(Klesavarana),但所知障(jneyavarana)仍存在时,谓之有余涅盘,是属于小乘之涅盘;它会在此生中留下一个肉体及一个不可思议的精神实体,修行人将继续以天或人的状况存在,直至最终证得佛陀之果为止。此涅盘生命之延续,是直接依止于未被奢摩他之力所摧毁的所知障上。
iii无余(anupadhisesa)涅盘
上述烦恼、所知两重障碍已被三摩地所破除时,谓之无余涅盘,但是修行人仍滞留于涅盘之境界中,这是不好的,应是无所执才是。
iv无为(Nonabiding in Nirvana)涅盘
运用大智慧,达到无何可执之时,谓之无为涅盘。就是说,三摩地被净化后,便无所执地无止尽地行一切救度众生的事业。
b、在《大涅盘经》中,列出(涅盘)此字的七重含义,如下所示(涅-Nir,盘-Vana)
i无;盘=织。它说我们不应以忧愁之线来编织生死之衣裳,而是需要善巧的专注力来降伏忧愁苦恼。
ii涅=无;盘=覆。此处指法身之无覆本性,它必须经由佛陀传授下之圆融智慧(教授)去发掘:即是运用无我(anatman)的智慧。它也只有透过禅定才能彻悟得到。
iii涅=无;盘=去来。意指不再在生死(Samsara)之海岸上升沉,不在六道中轮回流浪。我们应如何避免轮回呢?实修禅定便可以做到。
iv涅=无;盘=取。我们不应把注意力用来执取来生,而是应该用专注力来执持真理。
v无不定。无不定含有双重意义:即没有确定的“东西”叫做涅盘,但是(涅盘)真谛本身仍是明确的显示着。
vi无新无旧。盘本来在此,即不需要重新塑造,也不是在过去所创造的。
vii无碍。涅盘也含有无碍之意,一个证得入涅盘的人就不再有解脱上的障碍。
c、根据《阿毗达磨毗婆娑论》(Abhiaharma Vibhasa Sastrn),涅盘有五个定义:
i“涅”是“出离”,“盘”是“稠林”。成就涅盘就是(使有情)出离苦恼之稠林。
ii涅盘也可以代表“无织”,就如同《大涅盘经》中所列出的第一条一样。
iii另一个引申之义是“无生”,和六道轮回的“生”正好相反。
iv涅盘就是“无缚”:世间的生死是由无明所造成的,所以涅盘就象征着从束缚中解脱。
v其所述的最后一个意思即渡过生死之河。
虽然,我们可以解释“涅盘”,但涅盘之果经常是由禅定力所生的。假如要证悟到这果位,就必须拥有禅定的力量。
d、结论——禅定的利益
为了使我们从这些哲理中获得启示,及尽一切力量地把这些哲理集中到禅修上,让我们以《普晓诸音经》(Candrapradipa Sirtra)中所述之禅定之10种利益来作为此章之总结。此亦是《月灯三昧经》之一部分。佛陀曾开示说,从禅定中可获如下之利益:
i有贤明的举止和令人喜悦的仪表;
ii心中充满柔和、谦恭和仁慈;
iii解脱苦(duhkha)和幻(执)(moda);
iv拥有集中的心念,不会在诸事中游离(攀缘);
v在食物匮乏时亦感满足:“从禅定中,一个人获得内在的喜悦和变成以禅悦为食”(《法集经》,Dhommapnda);
vi舍弃一切欲望和执着;
vii从禅修中获得延绵不绝的心灵成果(一个人的时间不再被浪费,因为无一分一秒不产生善果的);
vii能摧坏魔网;反之,一切有情于其中挣扎,而不能逃出;
ix经常执持于成就佛果,一个人的周围就如同佛陀的周围一般;
x解脱之成熟。
宗喀巴大师在其《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列出了七种利益:
i对现前之法相生起喜悦——所经验到的事物会转成喜悦;
ii会经验到身心之喜悦;
iii能依一己的意愿,且有能力进行善业;
iv能摧坏一切邪恶业;
v有能力开发神通力;
vi有能力开发佛陀的智慧;
vii摧坏生死之根本。
禅定是如此重要,因此,我们应引导他人也如此的思维。我们应尽力透过自己的修行,去引导所有的人成为禅修者。
法身即是法界之真谛,而一切法皆无自性;虽然,我们可以略说外和内,也在图表上如此表示,但是并不真是如此的。每一个空间都是中心,都无边际可寻;而任何事相也都可以作为中心。如果请我说出离,那么我得用不同的观点来构成此主题之中心,以作为讲解之用。此“中心”并非指两个极端之中心位置;此中心乃是指调和此两个极端(指外和内)。
(陈先生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开始在房子里玩踢石戏,他在伸展出的一只手上平衡放置着一个小罐子,并且非常敏捷地跳跃着。他问:“当小童们在玩这游戏时,他们口中都在喊着什么?“平衡!平衡!”他们必须在眼睛不往地上看或脚不触到粉笔线的情况下,刚好跳落在每一方块的中央——他们每一刻都得抓住中心;同时,他们不能失去身子平衡而导致罐子也失去调和地往旁边倾倒。那就是中道;这是中心,这是佛陀的游戏三昧(三摩地),这是禅!”)
禅,或说法身,是不能被局限于任何圆圈之内的,然而为了方便解说起见,图上才画了一个圆圈。实实在在说是全没圆圈此事的;另外,没有圆圈,没有向心或离心之趋势。但是,在此无圆之圆中,这些线条是为了表示有无量的因素,以及为方便解说禅定(而不是禅)而设的。所以,禅并不包含在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