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就房奴一个个———房产商称制度给其特权
1 X6 `5 j0 X% E( }* Z; n
b8 V0 m9 O7 y5 [2 ^6 z$ P' N' }) n% F% a/ k _. c. V; P
( @# ^! m8 C+ C9 g+ w: U8 B8 g5 b* }, Y4 v' p
刘生(化名),一位来自南方某城市的房地产商人,涉足房地产行业已有20多年。正是他,上述项目的开发商,日前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讲述了这个近乎空手套白狼的暴利故事,还有房地产业内鲜为人知的潜规则。
/ J/ v- U9 {' @" @9 p' O 7 `' \; n ]% E6 H% q- S2 x
他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时说:“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我们开发商利用历史的机遇赚了不少钱,是该转型为民众做点事了。”7 l! e2 K( x$ K( z
, {: y& \$ k7 n8 |' i- J. Z0 o. L b& l房地产的暴利从哪儿来
: X' E, A: T& p0 F, Q. T& V- D) j
$ N" M6 U, e+ E* u+ T中国青年报:今年年初,任志强公开宣称房地产开发拿地成本高,资金周转时间长,并非暴利行业,您觉得房地产到底是不是暴利行业?
% Z. F- m6 ]1 m# G( J+ R " u; m% f: f0 k+ D( Q6 K1 _0 b
刘生:房地产是暴利行业,这一点无可置疑。
8 ]+ Z3 D5 N( ^' s& }
& c9 j* W ?: {" ]5 f! W, T任志强只是讲了事实的一部分,没有讲全面。建房成本是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土地成本,所以任志强说现在土地价格很高,房子要卖很贵;第二部分是人工费,主要指工人工资,是弹性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钢筋水泥,这一部分是随市场水涨船高,随着市场环境调整而调整的。比如说,上个月卖1000元一吨的钢筋,这个月卖1100元,但这个成本是可控的。
/ B+ X* ^; n5 g1 S
/ T# O7 z" t s+ ]9 x/ M有个调查,开发商买地和盖房子的有形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1/3,包括拿土地,建筑材料,人工费用等。还有1/3是渠道费用,指国家征税及申报费用等合理开支,而且还包括了行贿资金等隐性成本。最后1/3就是开发商的利润。而实际上,如果运作得好的话,利润远不止这么多。7 s, j& q% t' r4 S5 q' [: a
6 C* F1 Y2 g4 B( @
中国青年报:怎么运作的呢?: S$ x; H o" t4 ?. L, |" `$ G
& g5 f4 H r$ K, k1 H' ~4 P刘生:“用土生金”。/ R) c2 f) W: F+ Y! d L% s
% g% Z u2 [: X H8 r! i
2004 年我与某公司合作,注册成立一个新的房地产公司,一起开发某房产项目。这块土地是政府拆迁安置用地,按照政府有关文件,按建筑面积收取市场地价的10%。后来我们拿地总共花了约200万元。这个开发项目土地主要由A村和B村两村的土地组成。B村的土地已经在一期工程中完成,共21栋农民房,总计9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实际容积率3.3,而全部工程竣工后的实际容积率是4.0。
, @0 ?" V3 ?0 c ; [. n% I& _. q, t& h
中国青年报:你们利用擅自提高容积率来增加利润,有关部门不会追究吗?$ Y$ u5 r+ |/ |5 o
& ^2 y" Z8 `$ n i3 Z9 m
刘生:一般不会。有时就是利用规划的空子,比如项目中A村的土地,总共7539.5平方米的土地只有2709平方米是开发用地。其余4830.5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已由政府为农民兴建了住房,实际建筑面积也只有4000平方米左右,容积率在0.82左右。而事实上,当初的规划容积率是1.6,这样开发商又多出了0.78的容积率开发空间。
3 G0 F `! y5 K1 x 5 @' g$ ?; P3 P% e) h4 K1 u* P
中国青年报:除了提高容积率,还有什么渠道增加盈利?
. N$ }, ^2 Z& h ! I( G# [( |# Q
刘生:当然还有。
9 y' {: m3 ^' v! y& |$ S ' R7 E& c/ q1 b' e5 c) {
我再告诉你两个开发商的生财之道。比如我们这个房产项目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4万平方米,商业面积3000多平方米。第一个生财之道是,这3000多平方米商业面积合同上没有说明,是开发商的红利,至少价值1亿元。% P. o+ z2 O8 \: |: h9 d( k
* z7 T# G4 l% R另外一个就是,总建筑面积减去商业面积、按合同规定归还农民的1万平方米及给农民兴建的4000平方米住房后,开发商的可售面积还有3万平方米左右。按照该项目楼盘现在均价12000元/平方米来算,一共可售近4亿元。而每平方米的各种成本大概在2500元,因而建筑商总成本在1亿元左右。最后再减去建筑商利润和其他费用1亿左右,开发此项楼盘,开发商总共可以获益两亿元,另外还有一个价值1亿的商业面积用地。
, W7 N% Y2 h# Q 9 q+ M/ W$ t( ?9 U
从这个过程中你就可以看出,开发商是怎么把200万元变成两亿元的。: q8 s4 k: h" m, h1 O2 J
7 o3 x r1 r8 U' q$ t6 X& t- u" X
制度给了房地产商特权
$ g+ R6 _( J1 [
( M. i" x/ x2 t7 m* h3 m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开发商会有这么多空子可钻呢?
9 k" E/ r( A0 Z K# z% a- ]3 g( K5 s. [8 D
刘生:这是因为我国目前房地产制度缺位。我国是公有制国家,土地归全民所有。土地在没有开发之前都是一样的,没有经济价值。但土地一旦盖了房子,就有了很大收益。
3 |# \* Q) N/ t' |
* E ]' n4 q% `$ e) Y0 O4 b8 g房地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土地是首要的。我国法律对土地开发有特别的规定,很多人即便是拥有土地但也不可以开发。国有土地要发展,负责具体操作的是房地产商。集体土地要发展,也要通过房地产商。这些规定导致房地产商“专业”了起来,其他人即使是拥有土地但也不可以开发。
c* E. l' u$ j' S
0 x9 i9 D7 `: P3 R" E0 k& M. g2 D( I& m中国青年报:你认为我国现在的土地出让和开发制度有缺陷?# R+ F' U3 q4 n; I, s7 k! X. _0 Z
: Y/ ^2 n0 {' d- D* c/ W刘生:制度给了房地产商特权,另一方面制度又衍生了私权。
! T3 S w$ ]- J; k- n2 L" `# c# W * q* X N- I: z
我们知道,所有的政策本身都有滞后性,但做出政策时的动机却是具体的部门或个人,这样专业的房地产商便有了目标及利益输送的目标。政策的缺位或错误更加让房地产商如鱼得水。比如一些地方一会儿推出“购房入户”,一会儿又取消,政策变化背后无不有房地产商的身影。 m+ d8 I* x, h4 g( `: r
' r. K2 r F! g! G1 y/ T8 K/ e7 R3 w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房地产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 G% Z, G* R. `& h# K, b0 G: R) I
- U7 h1 [6 f+ K2 L
刘生:错了,开发商开发房产几乎是零投入。在房屋预售制度下,开发商拿购房者的钱来做自己的开发资金,房产开发商盖房子是不要钱的,“空手套白狼”。
% h# ` _" `9 P% k0 J
5 Y7 m+ r+ B: a) K3 x+ N b在房屋预售的时候,开发商几乎可以收回全部成本,甚至还有盈余。拉水泥、买钢材、付工资全由建筑商包干。开发商等房子售出赚到巨额利润后才给建筑商清算工程款。这就是“盖房子不要钱”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讲,就是拿你业主的钱来做我的开发资金,加上建筑商垫资盖房,既是现实,又是合法的状态。银行还会大力支持,因为银行也获得了最大的收益。银行的按揭贷款利息部分最终是比本金还高,而且是先还利息后还本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