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德战争 1941-1945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1:04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清晨6时,苏军步兵以密集队形渡过相沙河,遭到德军防御炮火的杀伤,伤亡惨重,然而却成功地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尔后,苏军工兵在德军视野之内开始架桥。苏军尽管受到炮火的袭扰,仍在六小时内完成了架桥任务。伦杜利克认为,只有空军介入才能制止敌人架桥,但是他根本得不到空军的支援。当天下午,苏军坦克部队源源不断地渡河而来。接着苏军大量KV型重型坦克在没有步兵支援的情况下就发起了进攻。它们占领了奥地利步兵防御地域后就向防御纵深内的反坦克炮射击。德军损失了三门反坦克炮,而苏军的坦克却一辆接着一辆被地雷和反坦克炮火所摧毁。因此,到黄昏苏联坦克后撤时,在战场上遗弃了约六十辆毁坏的坦克。奥地利部队的第一道堑壕失守了,但是他们后撤了几百码又建立了第二道防线,准备应付下次进攻。奥廖尔战役就这样持续了五周,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鲁道夫·施密特在苏联进攻开始前两天被撤了职。7月13日到8月5日,莫德尔成了指挥两个集团军的集团军司令。
   本来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取得战术性胜利的希望要比苏联历史文献所能同意的大得多。7月13日,德军只有五个师未投入战斗,而中央方面军,据苏联自己报道,却有一个步兵军和两个坦克军未投入战斗。然而,曼施泰因当面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处境是非常不妙的。为了支援它,最后整个草原方面军都投入了战斗。如果沃罗涅日方面军不是处于某种危险境地的话,苏军统帅是不会甘冒风险把第38和第40集团军的建制炮兵都抽调给它的。因此,曼施泰因的意见是正确的,如果第4装甲集团军连续地进行突击,就可以摧毁其当面苏军的大部分坦克而且还可以占领开阔地。
   “城堡”攻势失败了,因为这个计划考虑不周,一再延期也使进攻失去了突然性。根据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验,无论德军有多么强大,攻打预有良好防御阵地的强敌是很不明智的。发动“城堡”攻势是一场赌博,德国想抢在英美军在欧洲登陆之前先打一个胜仗,但是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却不曾想到苏联那时差不多已然作好了进攻的准备。希特勒和戈林从来没有接触过东线作战的实际。甚至连蔡茨勒也不了解那里新的作战经验。很明显,离前线越远,看法就越是乐观。克鲁格是属于怀疑派的,而莫德尔对攻势的结局没有什么信心。到了3月,这种倾向在南方集团军群中同样也是很明显的。当时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赫特鉴于气候不佳和部队过度疲劳,曾坚决反对曼施泰因和最高统帅部再次进攻哈尔科夫的主张。
   直到1943年,德军通常在战术上是成功的,而在战略上是失败的。这次在库尔斯克,它在战术上也失败了,因而导致战略上的失败。“城堡”攻势的主导思想就预示着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破产。“城堡”计划失败后,轴心国从此一蹶不振,而且再也没有重新掌握东线的主动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1:32 | 只看该作者
1943年苏联的秋季攻势



   苏军对奥廖尔突出部上的莫德尔第9集团军后方所进行的攻势,包括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方面军、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后来的罗科素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所实施的一系列向心突击。西方方面军巴格拉米扬的第11近卫集团军在两个突破炮兵军的支援下,负责实施最初阶段的突击。第11近卫集团军由六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军与四个坦克旅组成。两个突破炮兵军由六十多个炮兵团组成,拥有近三千门火炮与迫击炮。这一次所采用的战术成了这次战争后期通常采用的战术,即在非常狭窄的正面上实施进攻,步兵师的正面只有两千码。在7月12日拂晓,第11近卫集团军进行了猛烈的炮火准备。在头两天内,该集团军前进了十六英里。进攻是由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内的戈尔巴托夫第3集团军与科尔帕克奇第63集团军从奥廖尔突出部东部发起的。据说德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莫德尔第9集团军所属的师转身对掩护其后方的第2装甲集团军进行援助时,这才慢慢地制止了苏军的进攻。然而,这是在曼施泰因不得不将大德意志装甲护卫师调给克鲁格后才出现的情况。虽然苏军的进攻暂时受阻,但是,当西方方面军又调来巴丹诺夫第4坦克集团军与费久宁斯基第11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时压力又逐渐增大。此外,布良斯克方面军还将雷巴尔科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也投入了战斗。
   7月25日,墨索里尼在最后一次谒见意大列国王之后,便被废黜和逮捕。主持意大利新政府的巴多格列奥元帅向凯塞林保证,他的政府将继续打这场战争。然而希特勒并不相信他的话。他下决心从东线调出部队,最好是调党卫军师来维持德国对意大利的控制。第二天,希特勒便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召回并告诉他准备撤出奥廖尔突出部,以便将部队调往西欧。对此持反对态度的克鲁格列举了许多困难,如后方的哈根防线以及所有的中间防线都还没有建成,他所属的所有建筑劳工都被用来保养那些不断被暴雨冲毁的公路,使之畅通无阻,当地的苏联农民正在忙于收割稞麦,让他们去修建后方的野战防御工事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德军有一点撤退的苗头,他们便会全部逃入森林。克鲁格说,苏军在坦克与火炮数量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为了对付这种优势,撤退就必须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而且需要持续两三个月,因为撤退过于仓促可能导致德军的溃散,加之,游击队还特别活跃。放弃奥廖尔及其铁路侧线与卸车设备将使铁路线从每天能通过五十次列车减少到一天只能通过十八次列车。希特勒听了这些意见,承认都是事实,但是他坚持必须赶快撤兵。他告诉克鲁格,他作为元首,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甚至克鲁格把撤退的期限从原来的两三个月压缩到三四个星期,希特勒也未予批准。
   7月28日午夜一时,德国有个无线电侦听机构侦听到了丘吉尔与罗斯福的无线电对话。这两位政治家在通话中详细地讨论了意大利图谋背叛轴心国的事。这便证实了希特勒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他于8月1日下令迅速撤出奥廖尔突出部。
   在这期间,指挥南方集团军群的曼施泰因在乌克兰面临着一种不断恶化的形势。7月17日,托尔布欣的南方方面军和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分别以一定的兵力在距奥廖尔大约三百英里的东南方向上渡过米乌斯河和伊久姆附近的顿涅次河中游实施了试探性的进攻。这些进攻的矛头直指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新建的霍利德特的第6集团军。德军将相当于两个装甲军的强大装甲部队,从哈尔科夫附近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调到东南部,以恢复米乌斯河附近的态势。正如曼施泰因后来所承认的那样,这个决定糟糕透顶,因为苏军虽然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毋庸置疑地遭受了损失,但它仍比希特勒或曼施泰因想象中的强大得多。紧接着苏联便对乌克兰的东大门哈尔科夫地区发起了进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2:34 | 只看该作者


图19 从顿涅次河到第聂伯河
   苏军对别耳哥罗德和哈尔科夫的进攻是由朱可夫负责组织协同的。实施这次进攻的是瓦杜丁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和马利诺夫斯基西南方面军的右翼部队。支援这三个方面军的部队有这些方面军的战术空军集团军、远程轰炸机部队的二百架轰炸机以及从布良斯克方面军调来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炮兵。欺骗措施是由沃罗涅日方面军右翼仍侧的奇比索夫第38集团军采取的,其中包括无线电通信网与部队调动的欺骗措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欺骗措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场进攻的威势与时机都是出敌不意的,而且德军的注意力已经转向米乌斯河与顿涅次河的中游。8月3日,在奥廖尔突出部内的战斗仍在进行,而沃罗涅日方面军与草原方面军已调动四个步兵集团军向别耳哥罗德发起了进攻,这次进攻对防御一方来说是非常突然的。三小时后防线便被突破。到了中午,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即卡图科夫的第1坦克集团军与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已深入到德军的后方。8月5日,它们攻占了别耳哥罗德。坦克部队五天内前进了将近七十英里并在赫特第4装甲集团军与肯普夫集群之间打开了一个三十英里宽的缺口。8月7日,它们在游击队的配合下,攻占了博哥杜霍夫,这些游击队封锁了德军的铁路系统接近两天。这时德军不得不从东南部抽调一个装甲军、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大德意志装甲护卫师与其他部队增援曼施泰因的左翼。希特勒仍坚持不借一切代价守住哈尔科夫。但是,8月13日草原方面军已突入该城。8月23日,为了避免被敌人围歼,德军撤出哈尔科夫。布赖特的第3装甲军以及帝国、骷髅与诺曼人这三个党卫军师的到达,以及它们对博哥杜霍夫附近的卡图科夫第1坦克集团军与奇斯佳科夫第6近卫集团军实施的猛烈反突击,迫使罗特米斯特罗夫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前来援救那些苏军部队。局势稳定了,苏军的进攻也暂时停止了。
   曼施泰因试图获得自己决断问题的权力,未能如愿。于是,他大胆地向希特勒提供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要末提供增援部队,要末放弃顿涅次盆地。8月27日,元首来到文尼察的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讨论局势问题。虽然他尽力装出一付客观的样子,但是他却躲躲闪闪,不肯作出任何重大的决定。希特勒坚持继续固守顿涅次盆地,同时,他又许下了老一套的诺言,答应从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给他抽调部队。他解释说,他眼下几乎完全在忙于考虑应付意大利、巴尔干以及美英在地中海的威胁等问题。曼施泰因在乌克兰为那些困难伤透了脑筋,所以,他后来责备元首处理问题不分轻重缓急,还用一些事实证明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来进行搪塞。然而那些理由在当时可不是站不住脚的。意大利已垮台了,而且就要投靠到英、美一边。意大利驻巴尔干半岛的占领军的背叛将使这个地区成为辽阔的真空地带。据约德尔记载,元首非常担心敌人从地中海向东南欧进攻。敌人在这个方向上进攻有可能很快就征服巴尔干国家,甚至还可能使土耳其参战攻打轴心国。“这样就使同盟国有迅速取胜的希望。”罗马尼亚也很可疑,它似乎已通过马德里和斯德哥尔摩向西方放出和谈的空气。而且在1943年9月这个月份,盟军随时都有可能在法国或荷兰沿海登陆。元首的困难是确实存在的,这些困难只能使曼施泰因更加扫兴。就在文尼察会议的前一天,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已经对中央集团军群发动了新的进攻。克鲁格于8月28日急忙赶到东普鲁士对希特勒说,他拒绝将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抽调给南方集团军群。结果曼施泰因什么也没捞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2:46 | 只看该作者
   罗科素夫斯基用第60集团军与第65集团军攻打克鲁格的中央集团军群。这两个集团军于8月26日从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西侧出发向西攻打德军魏斯的第2集团军。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遭到猛烈的抵抗,五天只前进了十二英里。但是,在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第60集团军进攻方向上的德军第13军的抵抗却比较微弱。苏军在六十英里宽的正面上迅速向前推进,于9月3日在北诺夫哥罗德附近渡过迭斯纳河,逼近中央与南方这两个集团军群的翼侧。就在这期间,曼施泰因位于顿涅次盆地的右翼侧再次遭到袭击。从8月13日到16日,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攻打了顿涅次河的中游。两天之后,托尔布欣的南方方面军强渡米乌斯河大举进攻。茨维塔耶夫的第5突击集团军在中央实施突破。塔甘罗格连同德军勒普克第29军的一部分被围,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德军霍利德特第6集团军的战线这时面临崩溃的危险。8月31日,希特勒命令曼施泰因将第6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的右翼部队撤出,“如果别无他策的话”。
   几天后,曼施泰因和克鲁格乘飞机到东普鲁士,要求元首改组最高统帅部,恢复参谋总长原来对所有战区的指挥权。这意味着废除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恢复元首上台时那样的组织形式,只不过缺少一个陆军军官来担任国防部长和总司令。希特勒认为曼施泰因野心太大,因此对其要求不予理睬。在此以前,曼施泰因在给蔡茨勒的一封信中,曾经提到应该从西欧撤出部队为俄国战场提供预备队,不要怕承担什么风险。当这封信出示给元首时显然使他大发雷霍。9月8日,即意大利投降的日子,希特勒在扎波罗日耶召开了一次有曼施泰因和克莱斯特参加的会议。会上,曼施泰因提出让他撤到第聂伯河以西的要求,但未能获准。他强调指出,一旦他坚守不住他自己的右翼,塔曼半岛与克里木半岛上的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便会处于危险的境地。希特勒同意放弃库班的塔曼半岛,但不同意他从顿涅次河后撤到第聂伯河缩短他右翼的防线,希特勒说,那样做就是丢掉顿涅次盆地的工业区,所以,他象往常一样答应给曼施泰因增兵。
   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没有足够的兵力牵制其当面之敌,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抽调这些地区的部队来增援乌克兰地区的部队。据朱可夫战后对当时形势回忆说,斯大林是不会同意他本人、华西列夫斯基与安东诺夫提出的进行包围的建议的,他主张实施从维利基卢基到黑海这一宽大正面上的进攻。最高统帅不同意他们意见的理由是,苏军还未强大到能实施大规模包围的地步,而且为此调整部署要花很多时间。他说,那时急需的是将入侵者驱逐出苏联国土并使乌克兰的工农业不致遭到曼施泰因的破坏。这点也许是事实,也许不是事实。苏军的确又继续在非常宽大的正面上实施进攻,这也是苏军在整个战争中的进攻样式。希特勒的专守防御政策毫无疑问也正中苏军下怀,但是,即便如此,还有其他迹象表明,斯大林战略的基本任务不仅是驱逐敌人,而且还有更大的企图。苏军逼近亚速海与彼烈科朴地峡就是要把A集团军群困在克里木半岛上。这曾是1942年春季苏军最高统帅部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事实上苏军后来在第聂伯河弯曲部的行动以及中央方面军绕过曼施泰因的翼侧所实施的迂回,清楚地表明包围才是他们的目的。
   由华西列夫斯基负责组织协同的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部队进行着激烈的交战。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开始向西南方的康斯坦丁诺夫卡和红军城挺进,击退了第1装甲集团军,威胁到德军第6集团军的后方。不管愿意不愿意曼施泰因都得撤出顿涅次盆地,并尽其所能地破坏了工业设备与库存物品。在8月初,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位于顿涅次盆地,霍利德特的第6集团军在离罗斯托夫将近五十英里处的米乌斯河。8月到9月期间,这两个集团军均被迫向西撤到第聂伯河。弗雷特尔·皮科的第30军历尽千辛万苦,越过炎热干燥的草原,从阿尔条莫夫斯克后撤到康斯坦丁诺夫卡和巴甫洛格勒。该军属于第1装甲集团军的编制,由四个疲惫不堪而且缺额的步兵师组成。原来师的正面宽度为二十英里,有时还要宽,后来则改为以各兵种组成的团战斗群为单位,沿着铁路线和主要公路徒步后撤。起初,第30军企图实施一项爆破计划,但是由于人力不足,时间仓促,爆破器材缺乏,该项计划不久即被放弃了。第30军的司令部只规定了撤退的路线与时限,此外对其他的行动几乎不进行控制。团战斗群大体上是单独行动的。它们不断遭到那些疾驰在平原上的苏军坦克与摩托化步兵分队的袭扰。他们只好白昼作战,夜间进行强行军。与往常一样,德军没有足够的反坦克炮,而且炮手班都不足额,88毫米重型火炮一旦失去前车便难以牵引。德军野战炮兵数量少,质量差,而且射程也比不上敌人的火炮和迫击炮。步兵的伤亡越来越大,为数不多的补充人员只经过草草的训练,而且往往是一些年长、体弱、不适于前线作战的人。因此,弗雷特尔·皮科愤怒地说,海军、空军、党卫军以及支援与技术兵种每年都从征召的新兵中挑走优秀的,剩下来的才塞到步兵师。在此期间,那些小型战斗群仍在长途跋涉。它们常常没有地图与指北针,尽量靠自己辨别方向。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安全是取决于所在的战斗群,因而特别注意不与自己同伙走散。传单从空中纷纷撤向他们,苏军的扩音器很少沉默。然而,所有的人与其说是怕打死,不如说是怕当俘虏。苏军于9月8日攻占了斯大林诺(顿涅次克)和红军城,两天后又夺取了马里乌波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3:0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马利诺夫斯基对曼施泰因南方集团军群右翼的进攻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南方集团军群中央地区,瓦杜丁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与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对哈尔科夫西南的德军防御部队的进攻却没有多大的进展。曼施泰因左翼遇到的主要威胁是罗科索夫斯基中央方面军朝西向基辅以北的第聂伯河的进攻。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60集团军连续前进了一百多英里,于9月6日拿下科诺托朴,三天后又攻占巴赫马奇这个重要的铁路枢纽。整个南方集团军群看来有被北部苏军包围的危险。但是,直到9月15日曼施泰因才说服希特勒同意后撤到第聂伯河以西。这时已来不及进行有组织的安全撤退了。
   在宽大约四百五十英里正面上的德军不得不向第聂伯河上的五个渡口,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克烈缅楚格、切尔卡塞、卡涅夫与基辅集中,渡过河后再重行展开。这时面临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苏军不是封锁这些渡口就是在德军还来不及展开时就在宽大正面上渡过第聂伯河。在这种情况下,曼施泰因却非常幸运,不仅撤出了他自己的部队(其中包括大约二十万名伤员),而且还撤出了几十万乌克兰居民,使跟踪而来的苏军得不到这部分兵员和劳工。家畜和工业设备也撤走了。与此同时,德军还设法破坏了第聂伯河以东一大片地方,使苏军找不到补给品和住所。
   南方集团军群虽然多少受到一点游击队的袭扰,它却以巧妙的手段、很快的速度构筑起后方阵地并将城镇变成了据点,使苏军感到突然。然而,9月15日以后不久,苏军最高统帅部就获悉德军在第聂伯河以西进行着大规模的撤退。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与草原方面军又得到了六个集团军的加强。中央方面军与沃罗涅日方面军奉命进攻基辅,草原方面军负责进攻克烈缅楚格。在9月的第3周,苏军坦克与机械化部队跟踪追击迅速前进,即使步兵部队每天平均也向前推进十五英里。长时间的向前推进不可避免地导致组织上的紊乱,许多火炮因缺乏燃料而被遗弃。不过,在9月21日的傍晚第一批苏军抵达第聂伯河。到9月底,苏军在从白俄罗斯的洛耶夫到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一宽为四百英里的正面上逼近了该河。德军继续固守第聂伯河以东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靠近亚速海的扎波罗日耶、美利托波耳、莫洛奇诺耶湖三角地带。这便是南方集团军群与克里木半岛上的克莱斯特A集团军群与第17集团军的唯一陆上通道。扼守这个三角地带的霍利德特第6集团军从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团军群被转隶给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
   虽然南方集团军群躲过了被消灭的厄运,但是它的撤退却进展得不顺利。肖尔蒂茨批评德国基地与补给部队表现不好。这些部队在这次撤退期间经常惊慌失措。同样,弗雷特尔·皮科也描绘了第30军到达第聂伯河上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个大城市时的情景,他们看到德国文职行政官员正在搬运物资。不过,他认为,这些东西只是些个人享用的物资与补给品。这些官员动用卡车队搬运大量的床、家具与食品,而第30军的架桥纵队却因缺乏运输工具而寸步难行。弗雷特尔·皮科只好征用他所需的车辆,解决运输工具不足的问题。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9月9日颁发给各方面军的一项指令中,宣布授予在迭斯纳河与第聂伯河迅速而果断地完成渡河作战的全体官兵以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由于大部分门桥和浮渡设备在接敌行军中被遗弃了,因此苏军不得不全部使用就便器材。苏联历史学家为了夸大苏军强渡第聂伯河的功绩,不顾事实,说该河的深度是三十英尺,流速是每秒六英尺,宽度竟达三千五百码。他们指出,这条水障苏军是靠渔船、当地木筏和雨衣裹干草的浮渡器材渡过去的。第聂伯河有些地段确实既宽又深,但是有些地段却既窄又浅,淤积许多沙洲。1943年河中游的宽度为二百码到一千三百码。其中有些地段,灌木丛林一直长到河边。河里茂密的芦苇结小船提供了很好的隐蔽地。苏军不过做了所有其他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做的事。它除了动手架桥外,还寻找了船只以及那些编木筏与造渡船所需的材料。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以及西南方面军于9月22日到30日非常巧妙地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与扎波罗日耶北边地区之间三百英里宽正面上的许多渡口强渡第聂伯河。仅沃罗涅日一个方面军就夺取了九个桥头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3:18 | 只看该作者
   自从“城堡”作战计划失败后,德军参谋总长蔡茨勒就一直提议构筑一条新的防线。这条防线将从纳尔瓦与贝帕斯湖起到白俄罗斯,顺着索日河到哥美耳,尔后沿着扎波罗日耶以北那段第聂伯河,最后到达美利托波耳与亚速海。代号为“美洲豹”或“东墙”的这条防线是为了阻挡苏军的进攻。构筑这条防线的建议早已提出,元首一直没有采纳,一方面,因为他原则上反对搞那些可能促使他的将领撤退的后方防御工事,另一方面,因为现有构筑工事的全部材料均须用以构筑“大西洋墙”防线。“城堡”作战计划破产后,某些防御工事是由集团军群自己利用民工构筑的。但是,由于它们缺少水泥、钢筋、铁丝网与地雷,因而防御工事只是些土木结构的工事。直到8月12日陆军总部下达元首第10号命令时,这四个集团军群才按规定开始构筑这条防线。这道命令还说它们无权后撤到这条防线。约德尔在8月21日的最高统帅部日记中对撤退可能产生的后果表示忧虑。他列举了元首也十分关切的那些政治与经济方面的问题,诸如芬兰与瑞典问题、德国利用波罗的海进行海上运输和训练潜艇人员问题,丧失三十二个建成的机场,以及顿涅次盆地与克里沃罗格的工业与矿产的问题。但是,到9月底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已经被驱赶到“东墙”防线。
   已竣工的这种战术性防御工事是由民工组织或后方部队构筑的。正如弗雷待尔·皮科所抱怨的那样,这些防御工事许多地方由于配置不当而毫无用处。第聂伯河本身就是具有战术意义的水障,只要沿河设置有观察与火力,是能够封锁任这条河的,当然要赶在封冻之前设置完毕。德国部队减员太多,它们的番号反映不出它们的实力。许多步兵师的作战人员下降到一千人。南方集团军群三十七个这样的步兵师控制约四百五十英里宽的正面,每个师(实际上至多不过是个不满员的团)必须控制约十二英里宽的正面,这样,师就无法进行纵深配置了。曼施泰因仍拥有十七个装甲师与装甲护卫师,但是这些师火力与突击力不强。装甲师的坦克往往少到四五十辆,装甲护卫师的坦克与步兵均不足。据德军最高统帅部日记记载,9月7日曼施泰因只有坦克二百五十七辆、强击火炮二百二十门。
   元首过去曾决定要保住顿涅次盆地,他认为那里的工业区与煤矿区对德国军事力量至关重要。为了保住这个突出部,他把德军配置得很分散,结果这些部队再也顶不住苏军的进攻了。但是,当他刚丢失顿涅次盆地,他就强调第聂伯河弯曲部内克里沃罗格和尼科波尔的铁矿与锰矿同样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此外,他还强调指出,如果不撤出克里木半岛,就一定要保住第聂伯河弯曲部。希特勒仍象去年一样,听不进撤出克里木半岛的意见,因为他认为,撤出克里木半岛将危及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的石油供应,还会给土耳其、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对战争的态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编成内有塔曼半岛上唯一的一支部队——第17集团军——和克里木半岛上的守备部队。第17集团军原有三十五万人,后来把十余万新兵调给了曼施泰因。但是,即便如此,该集团军至少还有十四个德国步兵师与七个罗马尼亚师坚守着所谓的“哥特首领”桥头堡,等待德军时来运转夺回高加索油田。7月,耶内克接替鲁奥夫指挥第17集团军,从那时起,第17集团军就被彼得罗夫的北高加索方面军牵制住。北高加索方面军编有格列奇金的第9集团军、列谢利泽的第18集团军和格列奇科的第56集团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3:30 | 只看该作者
   元首同意撤出塔曼半岛是出于无奈,又拖了近一个月才下令执行。9月的第二周,开始撤退而且进展得很顺利,尽管有苏军从海上在阿尔门丁格尔的第5军与康拉德的第49军的后方登陆,企图牵制它们。苏联空军非常活跃,苏联黑海舰队却没有采取行动。苏联的历史资料总是想把德军的撤退说成是苏军的胜利,声称苏军打败了轴心国十个师、击沉了一百四十艘舰艇。然而事实是,桥头堡上的德军撤退时没有遭到多大损失。不过,正如当时身临其境的第9高炮师师长皮克特所评论的,只要苏联海军决心切断刻赤海峡通道,局面就可能大不相同。苏联海军没有从海上对那些渡海的德军实施过任何袭击。撤退于10月9日结束。可是到10月底,紧紧跟踪第17集团军的苏联部队已经越过刻赤海峡并在克里木半岛的东端登陆。
   1943年10月20日,苏联各方面军又改变了番号。南部几个方面军的番号在这次改动之后一直沿用到战争结束。在乌克兰的所有方面军便称为乌克兰方面军,从北到南的编号是依次排列的,这样,沃罗涅日方面军就成了第1乌克兰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成了第2乌克兰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成了第3乌克兰方面军,南方方面军成了第4乌克兰方面军。与此同时,中央方面军政称白俄罗斯方面军。朱可夫仍负责组织协调第1与第2两个乌克兰方面军的行动,华西列夫斯基负责组织协调第3与第4两个乌克兰方面军的行动。
   瓦杜丁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从苏军最高统帅部受领的命令是夺取位于第聂伯河西岸的基辅。9月22日,雷巴尔科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基辅以南约五十五英里的大布克临附近的第聂伯河转弯处占据了立足点,并且很快得到了伞兵部队、特罗费缅科的第27集团军和莫斯卡连科的第40集团军的增援。这次进攻是指向德军韦勒指挥的新编第8集团军。该集团军的司令部是由过去的肯普夫集群司令部改编而成的。韦勒命令克诺贝尔斯道夫的第48装甲军摧毁苏军这个桥头堡。到9月27日,遂行进攻任务的苏军部队在向西挺进时在暴露的地形上遭遇了德军,被赶回到进攻出发地,也就是那个河转弯处的桥头堡,损失惨重。不过就桥头堡本身而言,第48装甲军只能围困,却无法摧毁。
   瓦杜丁仍打算按他自己的决心用第27集团军、第40集团军以及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从基辅以南的布克临桥头堡实施主攻,与此同时从基辅以北约二十英里处的柳帖日桥头堡实施助攻。10月16日清晨六时半,布克临的苏军对德军担任牵制任务的第48装甲军发起了进攻。那天清晨航空兵连续轰炸两小时,轰炸纵深达到了师司令部,轰炸后的地面看上去象是新翻的土地。尔后,苏联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和弹幕射击的掩护下以密集的队形发起了冲击,一波接着一波,边冲击边呼喊。这次冲击失败了,下午又发起了冲击。第二天又照此行事,斗志不衰,在此后的两天仍反复冲击。所有的冲击都非常呆板而且不可想象,在德军看来,苏军在这些进攻中蒙受了惨重的损失。相形之下,德军第48装甲军的损失却较小,然而就它自身而言却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该装甲军的代理军长肖尔蒂茨是位屡建战功的指挥官。他那直言不讳、明显与众不同的看法使他的部下大为吃惊。他预见到苏军大部队将逼近德军,会象洪水一样将他们淹没。为了使他们的部下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这位杰出的指挥官启程到西方亲自去求见希特勒,提出辞职并说服元首相信,战争继续打下去是徒劳无益的。
   从布克临桥头堡向德军实施的进攻所遭受的惨败促使瓦杜丁改变了作战计划。新的建议是通过朱可夫与总参谋部提交给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斯大林同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方面军进行研究与协商之后,便同意了这些建议。尔后,瓦杜丁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改为从基辅以北的柳帖日桥头堡实施主攻,不过这需要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与大部分支援炮兵沿着同第聂伯河与德军前沿防御地域相平行的路线向北转移,从一个桥头堡到另一个一百多英里外的桥头堡。这还需要横渡第聂伯河两次,横渡迭斯纳河一次。渡河主要是在夜间进行,其实秋季这种多云的天气是有利于隐蔽行动的。结果,许多部队一下都拥到了弹丸之地的柳帖日桥头堡,以致瓦杜丁的战术指挥所与观察所仅仅离开莫斯卡连科的第38集团军与雷巴尔科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司令部只有几十步远,而且克拉夫琴科的第5近卫坦克军也就在投石可及之处。第7突破炮兵师支援这次进攻。在这地区集中的火炮与迫击炮的密度达到了每英里正面四百八十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4:34 | 只看该作者


图20 维切布斯克与中央集团军群的撤退
   11月3日拂晓,苏军从柳帖日桥头堡发起了进攻,并得到了北边白俄罗斯方面军地段上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第60集团军平行的进攻的配合。虽然云幕低垂,细雨蒙蒙,但是桥头堡上空仍有空战发生。不过,不良的能见度使苏军重型火炮的使用受到了限制。雨水很快使道路泥泞不堪,然而苏军的进攻却沿着第聂伯河河岸穿过茂密的林区不断向前发展直指南方集团军群左翼侧的赫特第4装甲集团军。赫特的十四个不满员的步兵师与两个装甲师遭到了苏军大约十七个步兵师与三个坦克军的攻击。到11月4日傍晚,德军的防御土崩瓦解了,因此雷巴尔科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坦克打着炫目的前灯通宵行驶在开阔地上。莫斯卡连科的第38集团军于11月6日攻入了基辅,次日又攻入了连结克里沃罗格与基洛夫格勒的法斯托夫铁路会合点。这时第4装甲集团军已被分割成三个完全孤立的集团。11月12日,日托米尔被攻占。当第1乌克兰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的余部越过第聂伯河时,基辅桥头堡的纵深很快达到了九十五英里,正面宽度达到了一百五十英里。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日托米尔以北的科罗斯田铁路枢纽站于11月7日被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60集团军攻入。在整个战争中负有盛名的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赫特上将,这时按希特勒的看法,已经疲惫不堪,而且应对失败负有部分责任。他被编入后备役,再也没有被任用。接替他的是劳斯。劳斯是奥地利人,曾经担任过第47装甲军军长、第6装甲师师长。第6装甲师年初曾打到深陷重围的斯大林格勒外围三十英里处。
   当时由巴尔克指挥的第48装甲军司令部是可供调用唯一的一个装甲部队司令部,它成了第8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团军的“救急部队”。该司令部奉命到日托米尔与法斯托夫地区接管三个强大的装甲师与两个较弱的装甲师(其中包括刚来的第25装甲师)。首次参战的第25装甲师第一次遇到苏军先头部队时就被击溃。对基辅这个大型桥头堡,第48装甲军迅速进行了反突击。但是,在劳斯坚持下,最初的目标只能限于歼灭日托米尔地区的敌军。11月18日,苏军夺回了该城,遭到了些损失。德国装甲部队在另一次对马林与科罗斯田的突击中歼灭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第60集团军的一部。11月26日天气骤变,泥泞使部队的大部分行动停了下来。德军解基辅之围的进攻便就此结束。
   具有作战经验的德军尽管疲惫不堪、兵员缺额、武器装备劣于苏军,但是在战术上仍然超过了对方。不过,德军在数量与机动力方面的弱点使它缺乏那种取得巨大战术胜利的锐势与持久力。苏军发现德军的实力下降,还发现那些训练不足、作战经验缺乏的德军守不住阵地,对付不了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苏军。空军野战师是这样,那个毫无作战经验的第25装甲师也同它一样。在苏军方面,参谋人员与团级指挥官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只要看一看被德军俘获的士兵就会了解苏联面临着人力枯竭的问题。其中许多俘虏似乎是十几岁的孩子,或者是几周前刚征集来的老头。有时甚至连坦克驾驶员也是那些未经什么训练就参战的拖拉机手或工厂的工人。一旦被围,苏军就设法撤走指挥官与专业人员,保留他们作新兵团、新部队的骨干,其他那些无关紧要的士兵只好听天由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4:50 | 只看该作者
   在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内,第聂伯河弯曲部的东南部以及通向克里木半岛的接近路上,出现了较多的危机。在那些地方苏军又实施了三次进攻。马利诺夫斯基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奉命攻打第聂伯河东岸德军的扎波罗日耶桥头堡并肃清该城左岸的敌军,因为该桥头堡既控制着尼科波尔与克里沃罗格,又控制着德军通向克里木半岛唯一的一条铁路。由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列柳申科的第3近卫集团军与达尼洛夫的第12集团军对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部分部队实施的初期进攻获得了全胜。经过四天的交战,10月14日苏军夺取了扎波罗日耶并使背靠亚速海与克里木半岛的德军霍利德特第6集团军的北翼侧暴露。尔后,马利诺夫斯基的进攻由对德军第6集团军施加压力的托尔布欣的第4乌克兰方面军继续实施。格拉西缅科的第28集团军于10月13日抵达美利托波耳,经过十天的连续战斗,击退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反突击,终于占领该城,获得了首次胜利。德军第6集团军缺乏坦克与反坦克炮,因此,当它迅速向尼古拉耶夫后撤时,它发现开阔的诺盖斯克草原很难防守,而且还失去了与克里木半岛上的第17集团军和与A集团军群的一切联系。11月初,苏军已经到了美利托波耳以西九十英里处的第聂伯河下游。往南,扎哈罗夫的第2近卫集团军已进入彼烈科朴半岛。克列泽尔的第51集团军越过了又咸又浅的锡瓦什湖,在克里木半岛的北海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
   孤立了克里木半岛上的A集团军群并逼近第聂伯河的河口之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苏军实施第三次进攻,将德军两个集团军歼灭于第聂伯河弯曲部。马利诺夫斯基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向西朝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与扎波罗日耶之间重新发起进攻,以牵制第1装甲集团军。与此同时,为遂行进攻任务而大大加强的科涅夫第2乌克兰方面军从第聂伯河上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与克烈缅楚格之间向南朗基洛夫格勒与克里沃罗格实施进攻,攻打第1装甲集团军的翼侧并切断它的后方交通线。科涅夫的进攻是由四个步兵集团军担任的。其中第5近卫集团军是从东部的克烈缅楚格桥头堡调来的,还有一个坦克集团军是从哈尔科夫地区调来的。这两个方面军的进攻于10月16日开始。
   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由五个军编成,但是总共只有二个装甲师、一个装甲护卫师与十八个步兵师。弗雷特尔·皮科的第30军所拥有的四个步兵师展开在第聂伯河上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两边。它们幻想秋高气爽的天气来个突变,下场雨使道路泥拧不堪,这样必定会阻止敌军的进攻。正面拉宽了,要控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样大的市区是不可能的,而且要得到集团军或集团军群的援助也是不可能的。由于没有机动预备队或反坦克预备队,弗雷特尔·皮科命令每个师要有一个步兵营乘坐卡车,而且还从炮兵指挥的每个野战炮兵连中抽调一门火炮作为反坦克炮部署在前方地域。它们既没有坦克支援也没有空中支援,然而,弗雷特尔·皮科却发现,德军步兵在冲击时的表现仍比苏军步兵为好,因为苏军步兵冲击时如果得不到坦克的直接支援就不那么坚决。不过,对德军各级指挥官来说这是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在营防御地域,天天都可以见到师长们,在危急时刻由于许多师长亲临第一线而使防御得以转危为安。10月30日,胡贝接替马肯森,担任了第1装甲集团军的司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6.5.2010 20:55:01 | 只看该作者
   科涅夫继续向弗雷特尔·皮科的阵地的西北方向实施重点进攻,打击了第6集团军与第1装甲集团军交界处附近的基希纳第57装甲军。经过一天的艰苦奋战,10月16日,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扎多夫的第5近卫集团军与沙罗欣的第37集团军进入了开阔地。10月23日,罗特米斯特罗夫的坦克早已停在德军后方四十英里处的克里沃罗格的郊外。当天,马利诺夫斯基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便占领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雨越下越大,地面泥泞不堪,曼施泰因没有等到陆军总部已答应调给他的那些装甲师。德军舍尔纳的第40装甲军经过反突击夺回了克里沃罗格,将科涅夫的第2乌克兰方面军逐退二十英里。舍尔纳的第40装甲军虽只有两个装甲师与一个步兵师,却得到了空军的大力支援。这次突然的失败不是很大,不过已促使朱可夫急忙赶到焦躁不安的科涅夫那个前线指挥所。他俩都用潜望镜观察了作战地域。第2乌克兰方面军已撤退到印古列次河一线。第40装甲军宣布俘获了苏军五千名战俘,摧毁和缴获了苏军三百辆坦克。
   1943年12月初,曼施泰因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仍向东弯曲成一个突出部,但是这个突出部的规模比六个月前小多了。整个防线向西后退了约二百五十英里。克里木半岛被孤立了,第聂伯河河曲部的北半部落入苏军手中。西乌克兰只有部分地区仍由德军控制着,离1941年罗马尼亚国境线只有一百五十英里。瓦杜丁第1乌克兰方面军与罗科索夫斯基白俄罗斯方面军从基辅以东地区实施的突击形成了一个楔子,它们有可能分割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然后再转向曼施泰因的左翼,将南方集团军群驱赶到罗马尼亚。有迹象表明,瓦杜丁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将重新向日托米尔实施进攻。曼施泰因由于未能得到那位办事拖拉的元首的批准,12月29日,便自作主张命令胡贝的第1装甲集团军从第聂伯河弯曲部北上到集团军群受到威胁的左翼与劳斯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德军只有归建到南方集团军群的霍利德特第6集团军仍留在第聂伯河弯曲部。1月4日,曼施泰因飞往东普鲁士,再一次试图说服希特勒放弃第聂伯河弯曲部剩下的那一点土地,并将南方集团军群右翼部队后撤,即使这意味着撤离克里木半岛。对此,元首又拿出老一套的理由反驳说,这会对土耳其、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产生不良影响。只要英美登陆军尚未被击退或者英军未能按照他的预言被牵制在葡萄牙,他不同意从西欧调出任何部队。他说,他认为夏季以前大西洋上的潜艇战会逐渐显示出效果,而且无论如何他都深信苏英美三国联盟总有一天会瓦解。元首不爱听别人说不好的消息,提不中意的意见,他最讨厌与谈这些消息与意见的人会晤。所以他只是非常勉强地同意与曼施泰因或与蔡茨勒单独会晤,而把那些通常在场的速记员以及大小副官排除在外,据曼施泰因透露,他再次建议希特勒将东线的指挥权交给一位职业军人,而且还建议参谋总长应该是元首唯一的陆军顾问与执行官。这些建议希特勒都没有接受。南方集团军群的事只好悬而不决,等待苏军最高统帅部采取下一步行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7.2024 12:2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