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孔融和王充关于“父母于子无恩论”的文章是中国父母决不希望子女阅读甚至知道的作品。胡适、鲁迅也支持此论调,但他们的相关的文章老师是决不敢推荐的。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有读不完的鲁迅,但终究是个被有意肢解了的鲁迅,诸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类的文章自然不会印在教材上。不可否定,无论是孔融和鲁迅都是天才(无论是靠天赋还是勤奋)。正如司汤达所说“天才的特点就是不让自己的思想走上别人铺设的轨道。”他们是用理性精神挑战“权威”的传统,也因此当孔融发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的声音时,曹操终于抓到了这个眼中钉“不孝”的口实,立斩之。俞平伯也无奈地指出“咱们亲子的关系难得建筑在纯粹的人情上,只借着礼教的权威贴上金子封条,不许碰它,不许讨论它,一碰一讲,大逆不道”
之所以讨论亲子关系会成为禁区是因为“传统”一词长期以来被人为地扭曲了,使得作为中性词的“传统”被异化成一种权威,而儒家提倡的“孝道”被统治者横加利用,武断解释后更成了“传统之传统”,就好比祠堂里的祖宗牌位一样碰摸不得。于是要开始“颠覆传统”的讨论,似乎必须先为“传统”正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