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后算算政治经济账:这一趟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 2010-03-05 12:45:49 | ![]() | 出国后算算政治经济账:这一趟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W+ T4 @6 @6 p: @! o
. r; e( d* ]2 J5 F7 ~( Y
浪宽 2010年3月5日$ Z) q/ \+ e. w8 y. K v& D* x
6 l9 d: \# \) s7 p; a W! `4 A, u
7 u Q% W8 }& w6 U3 e中国知识分子最近思想很活跃,让我们有幸接连不断地听到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声音。比如搞经济的郎咸平,懂军事的戴旭,爱政治的韩寒,都有几把刷子,能够给人们带来新奇,带来震动。看到他们的言论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畅行无阻,受到亿万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你就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言论自由已经达到的相当的水平了,不要再用老目光看中国人民了。这里说的还只是正式的文章,如果要把文章中的评论跟帖也算进去,那就更不得了,比我们在国外的海外华人的言辞要大胆得多、还要激烈得多。
1 i9 c5 p2 O0 t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浙大教授的观点,可谓很独特、很偏激、很雷人、也很到位。他抨击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和英语教学,把北大清华培养出来的人才都骂成汉奸。他其中一个观点触动了我的神经,才让我有冲动写出自己的一点感想。- p; L! n7 a% h# y6 }4 e- L: i! O
“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 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 k# f( ^( T3 H. j S$ d0 |7 ^
“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 D1 p9 [9 l7 K2 c7 O# |
他的话确实发人深省。我们这些“出国族”谁不是一步一步考出来的?想想真的有些亏啊,我们真是上了西方人的当了。因为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为了学习他们的东东,我们从娃娃开始就被迫学洋字码,一学就是3~40年,到现在还没学好呢。你说你英语牛,你的口语能牛得过人家大字不识几个的清洁工吗?你说你英语棒,你的写作能力能比得过人家高中生吗?你最多专业英文单词多认几个,可你又比不上人家的本科生。
# D# N/ f' g4 e9 M9 M ?0 ~8 r我们花在英文上的时间有多少?从初中到大学,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直至出国,我们可以说是“书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读过的英文教材比我们读过的中文教材要厚十倍、百倍;我们参加的英文考试要比我们参加的中文考试多上十倍、百倍。想一想,北大清华的精英们只需2成精力来对付专业课,8成精力都用在如何申请美国(或者别的国家)大学的奖学金,是何等的浪费,何等的让人痛心!+ i) k. U0 x- T1 a! b8 J4 k6 E$ |& J
精力耗费了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不得不在经济上不断地为别人奉献。如果把买英语学习材料的费用省下来,我们可以买多少本世界名著?如果把考托福、GRE的美元省下来,我们可以资助多少穷困学生上学?想当初,我们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够一次考试的费用,我们感到羞耻,我们也很痛恨美国的考试中心存心敲中国人民竹杠。从考试费、申请费到签证费,从买机票到办绿卡,再到入籍,我们这几十年就没有消停过,我们被层层剥皮,最后被搞得遍体鳞伤。4 P+ l9 y$ o( O W
外国人不让我们好过,我们自己的国人也不待见我们。出国的时候,学校要我交上万元的培养费,还有乱七八糟的文件公证费、翻译费,让我还没出国就背了一身的债,好不沉重。
1 I8 D. _5 [: l- X5 V" R最不能忍受的是,我们到这儿一呆十几年,把自己的母语都给忘了,很多人只会讲、会看,但很多字不会写了。即使勉强写点东西,也是错别字满天飞。说到这里,我真是要感谢网络时代博客这个东东,逼着我重新学着写汉字。否则,英文没学好,中文全忘光,那真是太不划算了。
# d; v. e$ l9 m" l. F- h! v. i西方一步一步地把我们培养成为他们考试的奴隶,然后给我们点儿甜头,让我们得到满足的同时,又为我们编织了另一张无形的网。很多人回去当买办,去帮外国公司打败中国的竞争对手,或者干脆做外国的间谍,再或者充当西方的喉舌和说客,来贬低中国和中国人民。
! v! p6 k1 J' H5 Y. x1 g2 J- ?所以说,这么多人一拥而上挤出国,对自己、对国家都没有太大好处。对出国者本人来讲,我们花费了比一般人多得多的精力(生命)和资源,得到的只是一点不成比例的所谓自由和尊严。对国家来讲,大批人毫无计划的出国,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也培植了一批反中国的势力。对外国来讲,他们是只赚不赔,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有些效益可能30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 G6 V$ v& M2 [+ R7 v当然,你可能不同意,认为出国交流让中国增加了对外界的了解,对中国现代化有益。的确,很多人学成回国,确实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但那毕竟是很少一部分,国家有计划地让一部分人出国照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0 X& o* m- r( m, [, ^3 a) v4 _2 ]
更需指出的是,中国人聪明,喜欢走捷径,如果国外什么都有现成的,中国人的创造力就被扼杀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在过去可以自己闭门搞出两弹一星,而现在这么开放也拿不出一个像样的发明来。照这样下去,不管GDP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中国永远也培养不出真正一流的学者,更不用说诺贝尔奖得主了。您说,我们出国到底是是赔了、还是赚了?, A, u/ b" c" E4 h. R$ N6 t* x
$ ^1 |3 J' s1 T6 c% B$ q
; @9 I' S+ w5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