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quantu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平伯:红楼梦辨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7:11 | 只看该作者
俞平伯:红楼梦辨  (十三)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br>(十三)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br><br>  《红楼梦》八十回后,续书原不止一种,只是现存的只有高本这一种罢了。我<br>曾在戚本评注中考定一种佚本,已在上章详述。现在所要说的,又是另一个补本;<br>这补本底存在,事迹,只见于上海《晶报》《(月瞿)(虫爰)笔记》里底《红楼佚话》<br>上面。原文节录如下:<br><br>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皆经人窜易,世多知之。某笔记言,有人曾见旧时<br>真本,后数十回文字,皆与今本绝异。荣宁籍没以后,备极萧条。宝钗已早卒。宝<br>玉无以为家,至沦为击柝之役。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为婚。……”<br><br>可惜他没有说出所征引的书名,只以某笔记了之。在蒋瑞藻底《小说考证》里亦有<br>相类似的一段文字,他却是从《续阅微草堂笔记》转录下来的,或者就是《(月瞿)(虫<br>爰)笔记》所本。现在亦引如下:<br><br>“《红楼梦》……自百回以后,脱枝失节,终非一人手笔。戴君诚甫曾见一旧时真<br>本,八十回之后皆不与今同。荣宁籍没后均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为家,<br>至沦为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夫妇,故书中回目有‘因麒麟<br>伏白首双星’之言也。闻吴润生中丞家尚藏有其本,惜在京邸时未曾谈及,俟再踏<br>软红,定当假而阅之,以扩所未见也。”<br><br>这条文字较《(月瞿)(虫爰)笔记》似较确实有根据些。(1)所谓旧时真本确有人见过<br>且能举出其人之姓名。(2)他确说自八十回起不与今本同,可证其为另一补本。(3)他<br>明言这书写宝湘成婚事系依据于第三十一回之目。(4)这种本子不但有人见过,且有<br>人收藏。而且收藏这书的人,并不是名声湮没的寒儒,却是堂堂的一个巡抚。<br><br>  这实在可以证明,以前确有这一种旧时真本,不是凭空造谣可比,所以使我觉<br>得有考证一下底必要。就两书所叙述的事迹看,大都不和高本相同。(1)荣宁后来备<br>极萧条的景况,不见于高本。高本虽亦写籍没,但却有那些“沐天恩”,“延世泽”,<br>“封文妙真人”,“兰桂齐芳”这类傻话。(2)宝钗早卒;高本却写她出闺守寡抚孤<br>成名。(3)宝玉击柝;高本却写他随双真仙去,受真人之号。(4)湘云为丐,配宝玉;<br>高本只写她嫁一不知名的人后守寡,没有一笔叙到她底贫苦。<br><br>  可考的只有四项,而几乎全与高本不同。究竟是那一本好些,姑且留到最后再<br>说。我们先要试问这本底年代问题,再讨求他所依据的──在八十回内的──是什<br>么。<br><br>  颉刚说:“我对于这所谓‘旧时真本’,有两个假定:(1)这是补本(适之先生<br>也如此说);(2)这补本在高鹗之先,为高鹗所及见。”(十,六,十信。)他底第一<br>个假定是无可疑的,因为前人──距雪芹年代极近的──如张船山、高兰墅、程伟<br>元、戚蓼生,都说原本《红楼梦》只有八十回。(张说见于《船山诗钞》,高说见程<br>排本《红楼梦》底引言,程说见于前书底序,戚说见于戚本《红楼梦》序。)他们底<br>说话,即使非可全信,也决不是全不可信,他们又何至于联络起来造谣生事呢?至<br>于第二个假定,颉刚并没有举示所根据的理由,我也不能妄下是非的判断,只可以<br>悬着当做一个可能的想象罢了。(颉刚附案:我所以有这第二个假定,因为我先假定<br>“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是做这部续书的人改的,高鹗续作沿用这部书的改文;<br>所以假定高鹗曾见这部书。大意见《八十回后的红楼梦》篇中论湘云一段。)<br><br>  这补本底取材,颉刚曾加以说明,现在引录如下。凡我另有意见的,加上案语。<br><br><br>  “(1)荣宁籍没──第十三回,王熙凤梦中秦可卿的话。”<br>  [按]第七十四回,探春明言抄家事,暗示尤为显明,不仅如这回所说。<br><br>  “(2)宝钗早卒──第二十二回制灯谜,宝钗的是‘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虽浓<br>不到冬。’”<br>  [按]颉刚所据,当是商务印书馆底《石头记》本。亚东本《红楼梦》,分作纷,<br>虽浓作夫妻。有正本,即戚本,没有这一谜,却把高本所谓黛玉底谜,移作宝钗底。<br>这究竟不知道那一本近真些?宝钗底薄命底预示,在八十回中还有数节,惟都不能<br>够确说是早卒。如第七回,宝钗论冷香丸说:“为这病根,也不知请了多少大夫,<br>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钱,总不见一点效验。”又如,“薛姨妈道:‘姨妈不知宝<br>丫头古怪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第四十回,贾母摇头道:“……年<br>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这些或者也是补作底依据,至于所补的是<br>不是,后面再详。<br><br>  “(3)宝玉沦为击柝之役──第三回,宝玉赞,‘贫穷难耐凄凉。”<br>  [按]这是最显明的一例,以外在第一回中暗示尤多。<br><br>  “(4)史湘云为乞丐──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金满箱,银满箱,<br>转眼乞丐人皆谤。’”<br><br>  “(5)宝钗死而湘云继──同回,同节,‘昨日黄土陇头堆白骨,今宵红销帐里<br>卧鸳鸯。’又第二十九回,张道士送宝玉金麒麟,恰好湘云也有这个。”(以上均见<br>十,六,十信。)<br><br>  除此以外,颉刚又以为第三十一回之目系这本作者所改窜,而白首双星即以第<br>一回《好了歌注》所谓“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为张本。颉刚<br>所说均极是,惟以第三十一回之目经过改窜,却不甚确。我在《后三十回的红楼梦》<br>一章中,已详细辨难,这里不再多赘。 <br><br>    至于这本,比高本孰优孰劣,这自然可随各人底主观而下判断,没有一致<br>底必要。照颉刚底意见,以为高本好些。他底大意如下:<br>  (1)写宝玉贫穷太尽致,且不容易补得好。<br>  (2)书中写宝钗,处处说她厚福,无早死之意。<br>  (3)第三十一回及第三十二回,屡点明湘云将嫁;且白首双星,也不合册子、曲<br>子底暗示。他以为补作的人泥了金麒麟一物,不恤翻了成案,这是他底不善续。<br>  (4)史湘云为乞丐,太没来由。(十,六,十信。)<br><br>关于第一点,我和他底眼光不同。诚然,要写宝玉怎样的贫穷,是极不容易,但作<br>者原意确是要如此写的。高鹗略而不写,一方是他底取巧,一方是他没有能力底铁<br>证。这补本已佚,所写的这一节文字如何,原不可知。悬揣起来,或未必能令人满<br>意的。只是就一件事论一件事──补本究竟好不好,是另一问题──高本确是错了。<br>颉刚似乎不宜十分左袒高氏。<br><br>  第二节所说,我在大体上能承认。但八十回书中,写宝钗虽比黛玉端厚凝重些,<br>但很有冷肃之气,所谓秋气;可见她也未必不是薄命人,(十二钗原都归入薄命司,<br>见第五回。)颉刚说她厚福,似无根据。但守寡亦是薄命,不必定是早卒。即八十回<br>内所暗示,亦偏向于这一面;故颉刚底结论,我并不反对。(只有一条,似乎有宝钗<br>早卒之意,或为这补本作者所依据。第二十八回说:“如宝钗……等,亦可以到无<br>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至于若高鹗所补的,<br>宝钗有子,后来“兰桂齐芳”,我却不敢赞一词了!<br><br>  第三节的话我也赞成。但我既证明第三十一回原来是如此的,那么,这补本也<br>不必大加菲薄了。高鹗宁可据第五回,却抛弃第三十一回之目不管他。这本底作者<br>却和兰墅意思相反,专注重第三十一回之目,成就宝玉湘云底姻缘。这其实也不过<br>是哥哥弟弟,不必作十分的抑扬。写这一点,比较最满我意的,是三十回的佚本。<br>在这两本中,我只说,高鹗是较乖巧些。<br><br>  第四节,我完全同意。但颉刚在另一信上说,(十,六,十四)《好了歌注》只<br>是泛讲,我却不以为然。所谓“乞丐人皆谤”,必是确有所指,只未必便是指湘云。<br>可惜这书没有做完全,使我们无从去悬揣。至于颉刚说“没来由”,却甚是;因为<br>在八十回中,湘云并不是金满箱银满箱的富家小姐。史家在上代虽然和贾王薛三姓<br>齐名,但当湘云之时,早已成了破落户。我们且看:<br><br>  “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是他们娘儿们动<br>手。……我再问他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第三十二回,宝<br>钗语。)<br><br>  “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使;……”(第二十七回,同。)<br><br>一个月只有几串钱的月费,且家中连个做活计的婆子都没有这种生活,难道是可以<br>说“金满箱银满箱”吗?这可以证明作者底原意,虽然必有个书中人将来做乞丐的,<br>但却决不是史湘云。<br><br>    在这四点以外,还有一点,我觉得这本要比高本好的,便是实写贾家底萧<br>条,并无复兴这件事。这是两佚本所同,非高本所及。我所据的理由,已在上章中<br>详举了。<br><br>  这个某补本,可考的比那三十回本更加寥寥,真是我们底不幸。他和高本,只<br>有抄家一点相同,抄家以后的景象且不尽同,以外便全不相合。就事迹论,这本写<br>宝玉底结局有一点──贫穷──胜于高本。写宝玉、宝钗、湘云三人底关系,则又<br>不如高本。就风格论,这本病在太杀风景,高本病在太肠肥饱满了。一个必说宝玉<br>打更,湘云乞食;那一个却又说,宝玉升天,宝钗得子,都犯过火的毛病。<br><br>  惟这本写宝玉终于贫穷而不出家,似又不如高本。因为一则书中暗示宝玉出家<br>之处极多──贫穷之后出家──不能没有呼应;二则不如此写,这部百余回大书颇<br>难煞尾。只有出家一举,可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一束全书,最为乾净。颉刚也说:<br>“但是贫穷之后,也许真是出家。因为甄士隐似即是贾宝玉底影子。……甄士隐随<br>着跛足道人飘飘去了,贾宝玉未必不随一僧一道而去。要是不这样,全书很难煞住,<br>且起结亦不一致。”(十,五,十七信。)高鹗见到这些地方,正是他底聪明处。这<br>本不如此收梢,想其结尾处不能如高本底完密。高本误在没写宝玉底贫穷,这本又<br>误在没写他底出家;其实贫穷和出家,是非但不相妨而且相因的。我曾经揣测宝玉<br>底出家,与他底贫寒多少有连带的关系;虽仅仅是个揣想,但在反对方面,却也很<br>有证据。<br><br>  这某补本底存在,除掉《红楼佚话》《小说考证》所引外,还有一证。颉刚说:<br>“介泉(潘家洵君)曾看见一部下俗不堪的《红楼续梦》一类的书,起头便是湘云乞<br>丐。可见介泉所见一本,便是接某补本而作的。(我所谓乙类续书。)”(十,六,二<br>十四信。)这真是极好的事例,可以证实以前曾有这么一种补书底存在;又可以知道,<br>前人曾有疑第三十一回之目,而据以补《红楼梦》的。(适之先生也如此说。)<br><br>  所谓旧时真本底真相,为我所知道的,不过如此。我因为这也是一种散佚的甲<br>类续书,且和高本互有短长,可以参较,故写了这一节文字。<br><br>  二二,五,六。<br><br><br>
22#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7:28 | 只看该作者
俞平伯:红楼梦辨  (十四)《读红楼梦杂记》选粹(附录)<br><br>       (十四)《读红楼梦杂记》选粹(附录)<br><br>  我最初不知道有这一书。颉刚来信告我,并节录了数节很有趣味的文字,方才<br>引起我底注意。(十,七,二十信)这书作者底名姓、籍贯,也为颉刚所考定。他说:<br><br><br>  “《读红楼梦杂记》是同治八年愿为明镜室主人在杭州刻的。这人只署别号,<br>本不知道是谁。恰巧在友人处见到一本《愿为明镜室词》,是旌德江顺怡做的,刻<br>的时候与地方都是一样,可见这《杂记》是江顺怡所做无疑了。”<br><br>这真是奇巧之至!如他不在友人处见江词,何从知道这书作者底真姓名?我因他所<br>节录的颇有趣,很想自己买一本。果然,去年十月间被我在杭州买着了。 <br><br>  我所得的,共有六本书:中间以王雪香底《红楼梦评赞》为主体,有附刻四种,<br>最后的一种便是这《杂记》了。颉刚书只有一本,却是原刻;我底是光绪丙子(光绪<br>二年,一八七六年)夏天在上海翻刻的,离原刻书时只有七年。以沪杭之近,七年前<br>后便重刻一次,可见这书在当时是颇盛行的。<br><br>  可惜的很,其余附刻的三种,都只是诗词赋,不与我们考证《红楼梦》相干。<br>只有江君底《杂记》,虽薄薄的八页书,却颇有些关系。现在把这书有精彩的文字,<br>选录下来,备读者底参阅。<br><br>  “《红楼梦》,悟书也。其所遇之人皆阅历之人,其所叙之事皆阅历之事,其<br>所写之情与景皆阅历之情与景。正如白发宫人涕泣而谈天宝,不知者徒艳其纷华靡<br>丽,有心人视之皆缕缕血痕也。……缠绵悱恻于始,涕泣悲歌于后,至无可奈何之<br>时,安得不悟!”(一页)<br><br>  “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已往所赖之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br>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半生潦倒,罪不可逭。此数语古往今来人<br>人蹈之,而悔不可追者,孰能作为文章,劝来世而赎前愆乎?”(一至二页<br>)<br><br>  “或谓《红楼梦》为明珠相国作;宝玉对明珠而言,即容若也。窃案……苟以<br>宝玉代明珠,是以子代父矣。况《饮水词》中,欢语少而愁语多,与宝玉性情不类。<br>盖《红楼梦》所纪之事,皆作者自道其生平,非有所指,如《金瓶梅》等书,意在<br>报仇泄愤也。数十年之阅历,悔过不暇,自怨自艾,自忏自悔,而暇及人乎哉!所<br>谓宝玉者,即顽石耳。”(六页)<br><br>江君竟敢断定《红楼梦》不是影射,指斥,只是明明白白,一部作者底自传。况且,<br>他丝毫不知雪芹底事实(全书没有题到作者是曹雪芹),竟敢下这样的大胆的断语。<br>在举世附会的“红学”盛行之时,他能独树一帜,开正当研究《红楼梦》底先路。<br>他屏去一切的传说,从本书上着眼,汇观其大义。虽寥寥的几页书,已使我们十分<br>敬佩了。千千万的人都是把《红楼梦》当消闲果子吃,他却以严肃的态度来读他。<br>他看不见有什么纷华靡丽,只是些缕缕的血痕。所以他自己所谓,“读者未尝不解<br>其中味也”,是言大而非夸的。<br><br>  以外还有两段批评文字:<br><br>  “真假二字,幻出甄贾二姓,已落痕迹;又必说一甄宝玉以形贾宝玉,一而二,<br>二而一,互相发明,人孰不解。比较处尤落小说家俗套。”(一页)<br><br>  “《西游记》托名元人,而书中有明代官爵。今《红楼梦》书中有兰台寺大夫,<br>及九省统制节度使等官,又杂出本朝各官,殊嫌芜杂。”(二页)<br><br>此书叙甄家之事,原甚不可解,以我们看去,大可全删。江君所评,切极。但在一<br>方面说是人孰不解,他方面想,实在是人都不解。因为这实在是文章底赘疣,毫无<br>意思,且亦毫无风趣。至于他所谓“比较处落俗套”,这实在骂的是高鹗。在八十<br>回中,写甄宝玉完全和贾宝玉一样,只可以说“一而二,二而一”,却讲不到比较。<br>真正的比较,在第一百十五回方见。江君既说俗套,想也不赞成高氏底补笔了。至<br>于官名芜杂,虽无关这书文学上底声价,却也是“白璧之瑕”。惟作者自己说是荒<br>唐言,或者故意作如此写,以掩其为清代之事,也未可知。(兰台寺大夫见于第二回,<br>九省统制见于第四回,节度使最初见于第十五回。清朝官名屡见。)<br><br>  他虽不知有高鹗补书事,但却也不满意于他底喜写举业科名。所以说:<br><br>  “贾兰之才,正以见宝玉之不才。在作者原以半生自误,不能为贾兰而为宝玉,<br>愿天下后世之人皆勿为宝玉而为贾兰。然而吾读《红楼》,仍欲为宝玉而不为贾兰,<br>吾之甘为不才也。……”(三页)<br><br>他既不羡慕贾兰之为人,当然也不以宝玉中举为必要的。他如知道后四十回是高氏<br>补的,在这点上,也必定要加攻击,和现在我们底态度一样了。<br><br>  他评袭人改嫁蒋玉函事,也公允得很,要比评注戚本人底一味颂扬,漂亮得多<br>了。他说:<br><br>  “惟袭人可恨,然亦天下常有之事。”(七页)<br><br>  这书还有一节,可以备轶闻的:<br><br>  “又有满洲巨公谓《红楼梦》为毁谤旗人之书,亟欲焚其版。余不觉哑然失笑。<br>……《红楼》所记,皆闺房儿女之语,所谓甚于画眉者。何所谓毁?何所谓谤?”<br>(六页)<br><br>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在他心目中《红楼梦》底风格是哀思的(缠绵悱恻于始,涕泣<br>悲歌于后),而非愤怒的(何所谓毁?何所谓谤?),正和我底批评相同。在现在的时<br>候,这类“毁谤旗人”的解释还依然流行着;江君如及见,岂不要“冠缨索绝”,<br>想不仅是“哑然”而已。<br><br>  我因为这是部无名的著作,且篇幅极短,不足当人底注意,所以把书中底精粹<br>转录下来,作为附录之一。<br><br>  二二,五,十六,夜。<br><br><br>
23#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7:46 | 只看该作者
俞平伯:红楼梦辨  (十五)唐六如与林黛玉(附录)<br>(十五)唐六如与林黛玉(附录)<br><br>  读者看了这个标题,想没有一个不要笑的,以为我大约是在那边大发精神病了。<br>现在姑且让我慢慢的将这大谎圆上,读者且勿先去笑着。<br><br>  《红楼梦》中底十二钗,黛玉为首,而她底葬花一事,描写得尤为出力,为全<br>书之精彩。这是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有这个经验的。但他们却以为这是雪芹<br>底创造的想象,或者是实有的经历,而不知道是有所本的。虽然,实际上确有其人、<br>其事,也尽可能;但葬花一事,无论如何,系受古人底暗示而来,不是“空中楼阁”,<br>“平地楼台”。<br><br>  我们先看葬花这件事,是否古人曾经有的?我们且看:<br><br>  “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br>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遣小(亻平)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br>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六如居士外集》,卷二)<br><br>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那<br>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随土化了,<br>岂不乾净。”(《红楼梦》,第二十三回)<br><br>  “一直奔了那日同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只听那边有呜咽之声,一面数落<br>着,哭得好不伤心。”(第二十七回)<br><br>读者逐字句参较一下,便可恍然了。未有林黛玉底葬花,先有唐六如底葬花;且其<br>神情亦复相同。唐六如大叫痛哭,林黛玉有呜咽之声,哭得好不伤心。唐六如以锦<br>囊盛花,林黛玉便有纱囊、绢袋。唐六如葬花于药栏东畔,林黛玉说:“那畸角上,<br>我有一个花冢。”如依蔡孑民底三法之一(轶事可征),那么,何必朱竹(土宅),唐<br>六如岂不可以做黛玉底前身?<br><br>  但我们既不敢如此傅会、武断,又不能把这两事,解作偶合的情况,便不得不<br>作下列的两种假定:(1)黛玉底葬花,系受唐六如底暗示。(2)雪芹写黛玉葬花事,<br>系受唐六如底暗示。依全书底态度看,似乎第一假定较近真一点。黛玉是无书不读<br>的人,尽有受唐六如影响底可能性。<br><br>  而且,还有一证,可以助我们去相信这个假设。黛玉底诗,深受唐六如底影响,<br>这是一比较就可见的。《外集》所谓落花诗,是二十首的七律,与黛玉底葬花诗无<br>关。但《六如集》中另有两首,却为葬花诗所脱胎。我们且节引一下,并举葬花诗<br>对照。<br><br>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br>(卷一,《花下酌酒歌》)<br><br>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br>巢亦倾!”(第二十七回)<br><br>  又如:<br><br>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春<br>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卷一,<br>《一年歌》)<br><br>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br>(第二十七回)<br><br>后诗从前诗蜕化而来,明显如此,似决非偶合的事情了。且可以参证的还不止此。<br>唐六如住《桃花庵》,有“万树桃花月满天”的风物。林黛玉住的地方虽没有桃花,<br>(第四十回)但葬的是桃花,(第二十七回)又做桃花诗,结桃花社。(第七十回)我们<br>试把六如底《桃花庵歌》,和黛玉底《桃花行》参较一下:<br><br>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br>(卷一,《桃花庵歌》)<br><br>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br>(第七十回,《桃花行》)<br><br>这虽没有十分的形貌相同,但丰神已逼肖了。又如六如说:“花前人是去年身,今<br>年人比去年老。”(卷一,《花下酌酒歌》)黛玉便说:“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br>比桃花瘦。”(第七十回,《桃花行》)至于综观两人底七言歌行,风格极相似,且<br>都喜欢用连珠体。六如有《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六如集》,卷二)句句有<br>花有月。黛玉则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第四十五回<br>)<br><br>    我约略翻阅了一遍《六如集》,举了几个上列的事例;如细细参较起来,<br>恐怕还有些相似之处可以发见。只是一句两句,很微细的,也不必详举。总之,我<br>们在大体上着想,已可以知道《红楼梦》虽是部奇书,却也不是劈空而来的奇书。<br>他底有所因,有所本,并不足以损他底声价,反可以形成真的伟大。古语所谓:<br>“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正足以移作《红楼梦》底赞语。<br><br>  二二,五,十三。<br><br><br>
24#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8:02 | 只看该作者
俞平伯:红楼梦辨  (十六)记《红楼复梦》(附录)<br><br>          (十六)记《红楼复梦》(附录)<br><br>  乙类的续书,从甲类续书接下去的,几没有一部不是谬妄极了的书;所以使我<br>们竟无可称述。其中只《红楼复梦》一书,以我所见,刊行最早,且有几条略有关<br>系的凡例,姑且在这里略说一说。<br><br>  这书没有明叙作者姓名,仅在卷一署“红香阁小和山樵南阳氏编辑”。卷首却<br>有一序,署名为武陵女史月文陈诗雯,序中称作者为吾兄红羽,如假设为她底亲兄,<br>则作者亦姓陈。序成于广东,她自己却称武陵女史,亦不知究竟是那里人氏?好在<br>这书本无价值,亦不值得作一番详细考证。<br><br>  这书底年代,却很明白,书眉刊有“嘉庆乙丑新镌”(嘉庆十年,一八O五),陈<br>序后书“嘉庆己未秋九重阳”,在刻书六年以前。(嘉庆四年,一七九九。)我们知<br>道,程伟元刻高本告成,在一七九二年。故以此书作序之日──作书例应在作序之<br>前──上推距高本成不过七年;即以成书时推溯,亦只有十三年。依我揣测,这书<br>既有百回,决非数月可了,大约高本行世二三年之后,《红楼复梦》便在那边起草<br>了。<br><br>  以这样早的一部高本底续书,竟没有什么可以启发我们的,真是可惜得很。这<br>书共有一百回,而全体异常荒谬,不可言说。其最后的一回──第一百回──是五<br>枝花同归荣国府,十二钗重会大观园。读者也可以“尝一脔知全鼎之味”,不待我<br>底赘说了。<br><br>  本书既无可说的,幸上有几条凡例,却还有些意义,可以供我们底参考。其中<br>有好几条,都是表现作者底胸襟,可怜可笑,可以作后来续《红楼梦》人底代表心<br>理:<br>  (一)此书虽系小说,以忠孝节义为本,男女阅之,有益无碍。<br>  (一)书中因果轮回报应惊心悦目,借说法以为劝诫。<br>  (一)此书雅俗可以共赏,无碍于处世接物之道。<br>  (一)前书人物事实,每多遗其结局。此则无不成其始终。<br>  (一)前书荣府,应以贾政为主,宝玉为佐,而书中写贾政似若赘瘤,乃《红楼<br>梦》之大病。<br><br>这种妙论,真是闻所未闻,读者没有领教一番,岂不可惜!这五条凡例,表现有五<br>种高见:(1)做小说必讲忠孝节义;(2)必讲因果报应;(3)必不可以得罪世道;(4)必<br>要有头有尾;(5)必要父为子纲。这是什么话!论《红楼梦》应以贾政为主,真是异<br>想天开。这种妄人底心理,如他不自己宣布,我们简直是无从悬揣的。<br><br>  还有两条,也不可以不录:<br>  (一)书中无违碍忌讳字句。<br>  (一)书中嬉笑怒骂,信笔发科,并无寓意讥人之意,读者鉴之。<br><br>这似乎隐隐说前书是“寓意讥人”,是有“违碍忌讳字句”的,虽不明说,却在对<br>面含有这类的意思。这也可谓是妙解。可见《红楼梦》行世以后,便发生许多胡乱<br>的解释,在那妄庸人底心里,不过没有什么“索隐”“释真”这些大作罢了。<br><br>  但凡例中最重要的还是下列的一条:<br>  (一)前书八十回后,立意甚谬,收笔处更不成结局,复之以快人心。<br><br>这告诉我们有三件事:(1)《红楼复梦》底解释,就是“复之以快人心”,就是打破<br>悲剧的空气,成就团圆的结局。(2)他虽极不满意于后四十回,但却全和现在的我们<br>底见解相反。他所谓“谬”,正是高作底妙处;他所谓不成结局,正是《红楼梦》<br>正当的、应有的结局。这可见高氏如不假托作者,那就无以维持一百二十回本底运<br>命,且亦无以维持《红楼梦》底悲剧的空气。他虽不辨八十回后是高鹗所作,尚且<br>要复一下,又何况在知道以后呢!(3)他不明说八十回后是谁作的,何以能断从八十<br>回以后,这是颇可思的。他为什么不说七十回,或九十回以后,而必断自八十回?<br>这可以想见,高本未行之前,已通行一种八十回钞本;所以他胸中很有八十回和四<br>十回有点区别这个观念,大可以作高氏补书这件事情底旁证。但他何以不知道四十<br>回是高氏底手笔?想因他脑筋单简,被“在鼓担上得来的”这一句鬼话轻轻瞒过了。<br>且这书或是在广东做的,作者对于京师掌故,想亦不甚了了,这亦难怪他了。<br><br>  以他这样不满意于高作,而不得不从高本续下去,这真是可怜极了!以后的续<br>作,都抱同一的见解,而没有一个敢得罪高鹗的,都是些可怜虫啊!<br><br>  二二,六,十八。<br><br><br>
25#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8:38 | 只看该作者
俞平伯:红楼梦辨  (十七)札记十则(附录)<br>(十七)札记十则(附录)<br><br>  (A)<br>  书中写的是贾氏,而作者却是姓曹。所以易曹为贾,即是真事隐去的意思。但<br>所以必寓之于贾,却有两个意思:(1)贾即假,言非真姓。(2)贾与曹字形极相近故。<br><br><br>  (<!--emo&B)--><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cool.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ol.gif' /><!--endemo--><br>  大观园地形并不甚大,所以写得这样的千门万户,正因曲折回环之故。此园决<br>不甚大,可以从本书看出。有下列数项:<br>  (1)大观园只占会芳园(宁府之园)底一部份。 <br>  第十六回,拆会芳园之墙垣楼阁。<br>  第七十五回,贾珍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开宴。<br><br>  (2)大观园底地形:<br>  (a)宁府会芳园之一部,<br>  (<!--emo&B)--><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cool.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ol.gif' /><!--endemo-->荣府东大院,<br>  &copy;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br>  <!--emo&(d)--><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artini_shaken.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artini_shaken.gif' /><!--endemo-->两府为界之一条小巷。(均见第十六回)<br><br>  (3)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第<br>十七回)<br><br>  (4)贾政游园,虽经历处甚多,但已将全园兜了一个圈子,已大致遍览过了。(同<br>回)<br><br>  (5)大观园诸人来往极频繁。即以黛玉之娇弱,亦常至各处游览,可见园子决不<br>甚大。而潇湘怡红两处尤近。<br><br>这都可以见大观园是曲折而非广大,是人家园林所常有的,并不足为希罕,换句话<br>说,以曹氏底累代富贵,有此一园亦并不在情理之外。况且书中叙述,自不免夸饰,<br>以助文情。故大观园之遗址,不见于记述,并不足以此推翻“《红楼梦》是自传”<br>这一说。<br><br>  &copy;<br>  宝玉与秦氏之一段暖昧事,书中所叙也极明显。惟故意说些荒唐言,以愚读者<br>而已。我举各证如下:<br>  (1)秦氏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br>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br>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宝玉含笑道:“这里好!”秦氏……亲自展开了西施<br>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br><br>  (2)秦氏便吩咐小丫环们好生在檐下看着猫儿打架。<br><br>  (3)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br>氏至一所在。<br><br>  (4)警幻以表字可卿者,许配与宝玉。<br><br>  (5)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闻宝玉在梦中唤他的<br>小名,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无人知道,他如何知得,在梦中叫将出来?”<br>(以上第五回)<br><br>  <!--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宝玉道:“一言难尽!”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知了。说至警幻所授云<br>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第六回)<br><br>这些都可以作证。(1)秦氏房中之陈设,及所用之衾枕,当然决非实在有的东西,是<br>明点有枕席之事。(2)宝玉随秦氏到了太虚幻境,是明写他被她诱惑了。(3)警幻以<br>其妹名可卿者,许配与宝玉,梦中之可卿与梦外之可卿,是一而非二。且老实说,<br>实际上何尝会有这一梦,所谓入梦,明是假语村言。(4)秦氏底小名,独宝玉知之,<br>中间必有一节情事。(5)第二条说秦氏吩咐丫环们看着猫儿狗儿打架,第五条说秦氏<br>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看着猫儿狗儿打架。以亚东本看,此两条相去有十七页书,<br>何以秦氏底吩咐言语尚未了结?宝玉睡了一觉,做了这么一个长梦,至少亦有十分<br>钟,何以秦氏还在那边嘱咐小丫头们?所谓“正在”,如何解释?此等破绽,明系<br>故意如此脱枝失节,决非无心之疏忽。<!--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宝玉做梦,何必说什么“一言难尽”?且<br>与袭人谈云雨之情,似非空中楼阁可比。故前人评此回,以为所谓“初试”,实际<br>上是再试了,是很确的话。<br><br>  这六条已如此明显了,在下文第十三回,秦氏死后,写宝玉之哀痛逾恒,以致<br>口吐狂血;第十一回,写宝玉去问病,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时,又听得秦氏说了这些<br>话,如万箭攒心一样。这些地方,都是不讳言有这么一回事,其相差只在“明明道<br>破”一点而已。但如此写法,离明明道破相去亦已不多;微文曲旨故意回旋,正是<br>作者底故弄狡狯,亦无甚深意可言。<br><br>  <!--emo&(d)--><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artini_shaken.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artini_shaken.gif' /><!--endemo--><br>  《红楼梦》有许多脱枝失节处,前人评书的亦多有说过的。如第十二回说林如<br>海冬底染病,贾琏送黛玉南下。第十三回头上,说凤姐与平儿拥炉倦绣,半夜闻秦<br>氏之丧;则秦氏之死明在冬尽春初之交。但同回下半节秦氏底“五七”,昭儿回来,<br>说林如海是九月初三死的,并述贾琏要带大毛衣服。这无论如何,是不能圆这谎的。<br>我分析如下:<br><br>  (1)林如海于冬底染病,来唤黛玉,则昭儿所谓九月初三死的,应当是第二年了。<br>如说一年,岂非林如海死了还会说话,岂非奇谈。<br><br>  (2)但秦氏死在贾琏走后数天之内,看第十三回可知。秦氏死了三十五天,昭儿<br>即回来报林如海之丧,是林明明死在上年底九月初三了。同年之中,冬底染病,秋<br>末死了;这算怎么一回事?<br><br>  (3)贾琏冬底去,为什么不带大毛衣服?昭儿又为何来回去得如此之快?<br><br>又如第二十六回,薛蟠说,明儿五月初三是我底生日。同回之末,叙是夜黛玉独立<br>在怡红院外。到第二十七回,却说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不但今天是五月初三,<br>明天是四月二十六,本说不通。即非明日,亦说不通,因为二三页书,决不会在中<br>间有一年之隔。况且书中明点次日,犹不能有所掩饰。这也是一大漏洞。其余类此<br>等处的自然还有,不过这两点尤着明而已。<br><br>     至于这种疏漏,是故意的,或者是无心的,很不容易判断。看第一回所谓<br>“荒唐言”“假语村言”,则似乎是有意如此写得颠颠倒倒,使真事得以隐去。高<br>氏补巧姐传,也写得光怪陆离,大约想作效颦的东施了。<br><br>     <!--emo&(e)--><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envelop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nvelope.gif' /><!--endemo--><br>   《红楼梦》有些特异的写法:如第五回赞警幻有一小赋,第十回写会芳园景<br>物,亦有一节小赋;但第十一回以后便绝不见有此种写法。(此圣陶所说)又如全书<br>均称尊贵之闺女为姑娘,但第十三回宝珠为秦氏义女,却有小姐之称。此等特异之<br>笔法,是有意与否,却不可知。<br><br>     <!--emo&(F)--><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ros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se.gif' /><!--endemo--><br>  第二十九回之目,高本原作“享福人福深还祷福,惜情女情重愈斟情”。现行<br>之亚东本却作“多情女”,有正本却作“痴情女”均不合。因“享”“惜”均是他<br>动词,正可作对文,“多”和“痴”俱是形况之词,与上文不能铢两悉称。于此可<br>见旧刻本之佳。<br><br>     (G)<br>  鸳鸯与邢夫人在八十回后必有一番情事,或者是场恶斗也说不定。因八十回中<br>写鸳鸯必与邢夫人成对文,且对得很古怪的。如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br>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又如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br>这不但是对偶得太奇,且回目底句法,亦是一个板子印下来的。即邢夫人与鸳鸯交<br>恶,八十回中必屡屡说过。又第七十一回,鸳鸯在贾母面前,说邢夫人底故意给凤<br>姐下不去。鸳鸯平素不常在贾母前挑唆是非,而此回独独破例,可见两人交恶之深<br>了。<br><br>  <!--emo&(h)--><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hades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hades_smile.gif' /><!--endemo--><br>  第七十五回,有“新词得佳谶”之目。按此回本文并无甚“佳谶”可言。宝玉<br>与贾兰做诗得赏,不得谓之为“谶”。贾赦贾政说些笑话,亦不得谓为佳谶。我以<br>为“新词得佳谶”应为下引这一节文字:<br><br>“贾赦道:‘拿诗来我瞧。’便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气骨!……所<br>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因回头吩咐人去取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br>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脑袋笑道:‘以后就这样做去,这世袭的前程跑不了你袭<br>了!’贾政听说,忙劝说:‘他不过胡诌如此,那里就论到后事了!’” <br><br>这是极可怪的话,颉刚在十年五月十日信上亦曾提及此事。贾环做了一首诗,且并<br>不甚好,贾赦胡遽以世袭许之?且宝玉嫡出为兄,贾环庶出为弟,如何能世袭底前<br>程跑不了贾环?即贾赦有意将袭职让给贾环,但贾赦明明有个儿子,叫贾琏,并无<br>承嗣他房之子底必要。且贾政本不喜贾环之诗,如何反以“那里论到后事”作劝语?<br>看贾政底口气,似乎后事是应该如此的(贾环袭职),不过现在还论不到罢了。这是<br>什么话?<br><br>  这一节所以特别可怪,明为后文作张本之用。若依现行本高补的后四十回,则<br>“佳谶”一词并无下落,而此回之目反成为不通的赘语。这节本应在《八十回后的<br>红楼梦》一章中说,因当时一时粗漏,故附记在此。<br><br>    <!--emo&(i)--><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ightbulb.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ightbulb.gif' /><!--endemo--><br> 《红楼梦》用的是当时的纯粹京语,其口吻之流利,叙述描写之活现,真是无以<br>复加。大观园诸女,虽各有其个性,但相差只在几微之间。因书中写的是女子,既<br>无特异事实可言,只能在微异且类似的性格言语态度上着笔,这真是难之又难。<br>《水浒》虽写了一百零八个好汉,但究竟是有筋有骨的文字,可以着力写去。至于<br>《红楼梦》则所叙的无非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若稍落板滞,便成了一本家用帐簿。<br>此书底好处,以我看来,在细而不纤,巧而不碎,腻而不粘,流而不滑,平淡而不<br>觉其乏味,荡佚而不觉其过火。说得简单一点“恰到好处”,说得figurative一点,<br>是“浓不短纤不长”。此《红楼梦》所以能流传久远,雅俗共赏,且使读者反复玩<br>阅百读不厌。真所谓文艺界底尤物,不托飞驰之势,而自致于千里之外的。古人所<br>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实至则名归,决不容其间有所假借。我们看了《红楼梦》,<br>便知这话底不虚了。<br><br>  现在的小说,虽是创作的,也受了很重的欧化;一方想来,原是一种好现象。<br>因欧化的言语,较为精密些,层次多些,拿来作文学,容易引起深刻的印象。但在<br>另一方面说,过份的欧化,也足以损害文学底感染性。且用之于描写口吻上,尤令<br>人起一种“非真的”感想。因为人们平常说话──即使是我们──很少采用欧化的<br>语法。为什么到了文学上,便无人不穿一身西服,这是什么道理?这所谓文艺界底<br>“削趾适履”,是用个人底心中偶像来变更事实底真相。我觉得现行的小说戏剧,<br>至少有一部份,是受了欧化底束缚,遂使文艺底花,更与民众相隔绝,遂使那些消<br>闲派的小说,得了再生底机会,而白日横行;遂使无尽藏的源泉,只会在一固定的<br>堤防中倾泻。这或者是我底过于周内,但这至少是原因之一个,却为我深信而不疑。<br><br><br>  同样,我也反对用文艺来做推行国语统一底招牌。我觉得国语文学果然是重要,<br>但方言文学仍旧应有他底位置。我们决不愿以文学来做国语统一底工具;虽然在实<br>际上,国语文学盛行之后,国语底统一格外容易些,也是有的。譬如胡适之先生所<br>说,因有《红楼梦》《水浒》等白话小说,然后才有现行的雏形普通语。这原不错。<br>但我们试问,当初曹雪芹施耐庵著书的时候,怕道他们独创一种特别用语吗?决不<br>是的!那么,我们可以说,文学仍以当时通行的言语为本,不是制造言语底工场。<br>譬如国语中夹用伊字,表第三位之女性代词,我就不以为然。因为活人底语言并没<br>有这么一回事。南方人说伊的,但并不是专指女性;且南方人学习北方语底时候,<br>依然把他们所用的“伊”完全抛弃了。这可见这字入文,是一种虚设的现象,并非<br>依据于事实的。在事实上,人称代词底语音,不能分性;至多之可以在字形上辨别。<br>我本不赞成造新字的,但除此以外,却没有更好的法子可想。我总不相信文学家应<br>有“惟我独尊”的威权,使天下人抛弃他们底语音,来服从一二人底意旨。<br><br>  我因论及《红楼梦》,想起方言的、非欧化的作品,也自有他底价值,在现今<br>文艺与民众隔绝的时候尤为需要,便不禁说了许多题外的话。读者只要看《红楼梦》<br>底盛行,便知道文艺与民众接近,也不是全不可能的事。不过文艺在民众底心里,<br>不免要另换一种颜色,成了消闲果子,这却是可忧虑的事。但我以为这是由于民众<br>底缺乏知识,和高尚的情趣,须得从教育普及与社会改造着手,不是从事文艺的人<br>底应负的全责。我们果然要努力,更要协同地努力。<br><br>    (J)<br>  有人以为《红楼梦》既是文艺,不应当再有考证底工夫,(在《时事新报·学灯》<br>上曾有人说过,我却不能记忆了。)我以为他是太拘泥了。考证虽是近于科学的,历<br>史的,但并无妨于文艺底领略,且岂但无妨,更可以引读者作深一层的领略。这并<br>不是自作辩解,故意瞎吹。我试作一点说明。<br><br>    天下事物全是多方面的,而综合与分析,又是一件事底两面,是相成而不相<br>妨的。这个道理浅近很得,随处可求,不必证明。我们可以一方作《红楼梦》底分<br>析工夫,但一方仍可以综合地去赏鉴、陶醉。不能说因为有了考证,便妨害人们底<br>鉴赏。这是杞人忧天,不通的话。正如有人以为科学与文艺是不相容的,有同样的<br>不通。我们要知道,人性是多方面的,果然有时不免冲突,有时也可以调和的;既<br>不是胶和漆,也决不是冰和炭。所以考证和赏鉴是两方面的观察,无冲突底可能。<br>以我私见,觉得考证实在有裨于赏鉴。<br><br>    文学底背景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真正了解一种艺术,非连背景一起了解不<br>可。作者底身世性情,便是作品背景底最重要的一部。我们果然也可以从作品去窥<br>探作者底为人;但从别方面,知道作者底生平,正可以帮助我们对于作品作更进一<br>层的了解。这是极明白的话,无论谁都应当有这个经验。譬如游名山,赏鉴底时光,<br>原可以不去疲神劳力,问某峰、某岭、某溪、某壑;但未游之前,或既游之后,得<br>了一部本山底志,或得了一个向导,全山底丘壑古迹,了然在心目中,岂有不痛快<br>之理,岂有反以为山志是妨害游玩底兴趣之理?情感底传染与知识原无密切的关系;<br>但知识底进步,正可以使情感底传染力快而更深。这决不能否认。我以为考证正是<br>游山底向导,地理风土志,是游人所必备的东西。这是《红楼梦辨》底一种责任。<br><br><br>  且文艺之有伪托、讹脱等处,正如山林之有荆榛是一般的。有了荆榛,便使游<br>人裹足不能与山灵携手;有了这些障碍物,便使文艺笼上一层纱幂,不能将真相赤<br>裸裸地在读者面前呈露,得有充份的赏鉴。我们要求真返本,要荡瑕涤秽,要使读<br>者得恢复赏鉴底能力,认识那一种作品底庐山真面。做一个扫地的人,使来游者底<br>眼,不给灰尘蒙住了;这是《红楼梦辨》底第二责任。<br><br>  我能尽这个责任与否,这是另一问题。但无论如何,已足以祛除“考证与赏鉴<br>不能并存”这个迷惑而有余。即使全然失败了,但我仍希望有人陆续做这事业,尽<br>这两种责任。我总希望有一天,即使不是现在,《红楼梦》底真相与背景豁然显露<br>于爱读诸君底面前,而我得分着一点失败的光荣。<br><br>二二,七,三,夜。<br><br><br>
26#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8:50 |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19.12.2003 12:48:36 | 只看该作者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br>是谁无故谈红楼<br>挑起量子文学瘾<br>假言真语何人知<br>才子且作闲时吟<br> <!--emo&B)--><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cool.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ol.gif' /><!--endemo--> <br> <!--emo&:ph34r:--><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ph34r.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ph34r.gif' /><!--endemo-->  
28#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2:58:18 | 只看该作者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br><br>
29#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4:37: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quot;平伯这部书,大部份是根据于前年四月至八月的我们通信。若是那时我们只有口谈,不写长信,虽亦可以快意一时,究不容易整理出一个完备的系统来。平伯的了解高鹗续书的地位,差不多都出于我们的驳辩;若是我们只管互相附和,不立自己的主张,也不会逼得对方层层剥进。我们没有意气之私,为了学问,有一点疑惑的地方就毫不放过,非辩出一个大家信服的道理来总不放手,这是何等地快乐!辨论的结果,胜的人固是可喜,就是败的人也可以明白自己的误解,更得一个真确的智识,也何等地安慰啊!&quot;<br><br>
30#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6:23:29 | 只看该作者
俞:<br><br>我从前颇怀疑:高氏补书这一事既为当时闻人所知,他自己又不深讳,为什么非假托雪芹不可,非要说从鼓担上买来的不可?现在却恍然有悟了。高鹗谨守作者底原意,写了四十回没有下场的、大拂人所好的文字,若公然题他底大名,必被社会上一场兜头痛骂,书亦不能传之久远;倒不如索性说是原本,使他们没处去开口的好。饶你是这样,后来还有一班糊涂虫,从百二十回续下去。这可见社会心里,容留不住悲剧的空气,到什么程度。若只有八十回本流传,其危险尤不堪设想。所以高氏底续书,本身上的好歹且不去讲他,在效用上看,实在是《红楼梦》底护法天王,万万少他不得的。<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7.9.2024 22: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