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95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督徒nearby张开眼睛来看看什么叫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宽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8.4.2009 23: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另一种抗战纪念:关注战后抚养日本孤儿的中国母亲们
新华网吉林频道 策划:鲍盛华;文图:马扬;制作:邵守志
    在中国东北,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人——日本遗孤的中国养父母。二战结束后,5000多日本孤儿在中国遭到遗弃,5000多对中国父母以博大的襟怀收养了他们。这些由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组成的特殊家庭大多生活在东北,近三分之一就生活在吉林省。
    半个多世纪过去,中国母亲倾注一腔热血养大的日本遗孤已经一个接一个回到了日本。而白发苍苍的母亲依然留在中国,承受着巨大的失落和绵绵不绝的思念。今天,这些养父母们大多已经离开了人世……

1990年,日本友人笠贯尚章捐资修建了 中国唯一一座供养养父母和日本遗孤的 中日友好楼。
和和美美的盐原初美和于世芬老人一家相聚在日本东京

    命,这是中国母亲最看重的……
    在长春市平阳街46号,住着6位日本遗孤的养父母。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战争的硝烟已被和平鸽洁白的色泽和遍地的鲜花绿草所覆盖,可是历史留给人们的隐痛是不可能消失的。
    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首府,被日本定为“新京”特别市。14年的沦陷,长春人民受尽了空前的苦难。
    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一方面是人民欢庆着自己的胜利,另一方面是日军的全面溃退。东北地区到处是日本的“难民营”,而大批的日本伤妇和儿童被他们自己抛弃在火车站,街道边,甚至倒塌的破房子里。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日方约有5000余名孤儿被抛弃在中国土地上,最大的13岁,最小的刚刚出生几天。
    这是一些嗷嗷待哺的日本孤儿,他们的命运怎么样呢?
    今天,许多日本人不知道,一个民族刚刚被另一个民族所侵占和屠杀,而这个民族转瞬便击败了曾经压迫和迫害他们的民族,心底的仇恨是可想而知的。可是面对成千上万的“敌人”的孤儿弃子,中国的母亲们却表现出了极大的人性之爱和道德之爱。她们伸出爱之手,不记前仇,把伤病的日本弃儿从垃圾堆、泥坑中抱出来,带回家去抚养。5000多个孤儿,就要有5000多个家庭来抚养。5000多名孤儿,就要有5000多个母亲——那些曾经被“孤儿”的前辈们所迫害的人们来抚养。
    战争结束之初,中国的生活状况十分艰难,因此对孤儿的抚养,养父母们要付出极大的心血。特别是后来中国国内一系列人所共知的运动,使日本孤儿和他们的养父母都面临着许多灾难。这时,养父母们又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地保护着这些收养来的异方孩子。他们有的搬家,有的改名换姓,力图使孤儿们能够平安地生存下去,顺利地生活。许多养父母都有一个共识:孩子是“敌人”的后代,但孩子不是敌人。如果我们不收养,他们就会死去,那是一条条的命啊。

命,这是中国母亲最看重的。

    收养小林惠子(中文名王雅君)的养母姜树云大娘,当年自己在长春开了一间小商铺。小林惠子6个月来到她身边,她为了养小林惠子,一生再没有生养别的孩子。后来,小林惠子长大了,成了家,又
经过多方努力,盐原初美一家终于和自己的养父母在日本相聚(此照片由盐原初美提供)
盐原初美(中)和丈夫将今年90岁的养母于世芬重新带回中国“落叶归根”
有了混血的后代。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孤儿和混血后代纷纷返回日本,可是小林惠子望着失去了老伴、瘫痪在床上的母亲,说什么也不回日本。当1996年夏天姜大娘去世时,小林惠子扑在母亲的灵床前哭喊着:“母亲,我现在成了真正的孤儿了!”
    她的哭声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半个世纪了,小林惠子的父母全死在了中国,她几个月大便没有了双亲,是姜大娘收养了她。姜大娘生前曾经说:“小林惠子是我的肉,我心上的肉。”可是老人又很矛盾,别的孤儿都纷纷回国了,不应该因为自己女儿回不去。
    “我们是女人,是母亲”     田山昭子,又名孙艳平,现居日本东京。谈起自己的养母,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深情:“对于我来说,给我生命的母亲的面孔早已模糊,养育我的母亲的影像却是那么清晰。田山昭子只是我梦中的一个记忆,孙艳平才是我生命中的全部。”
田山昭子是当年日本遗留在中国的孤儿之一。如今每隔几年,她都要回中国,看望生活在长春市“中日友好楼”里的养母曾秀兰。养母已经85岁了,而田山昭子自己也已是66岁的老人了。1945年她被曾秀兰收养时,只有8岁。在长春这座城市里,她生活了41年,直到1986年回日本定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进攻驻扎在中国沈阳的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1932年,日本扶持下台的清王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长春登基,成立伪满洲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曾秀兰说:“那时我们家生活特困难,我哥哥是个木匠,他挣钱回来,家里就有饭吃。没有好的,过年吃顿高梁米那是最好的了。平时就吃橡子面,吃得大便都拉不出来呀。”
    为了达到长期占领中国东北的目的,日本帝国主义在武装侵略东北的同时,加紧了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开始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这些移民大多是日本国内的普通百姓,对于他们来说,加入“满蒙开拓
互相照顾中度过漫漫长日。
秦家国(右)和崔志荣老人的 养女胜目寻美回日本后,两位老人相依为命。
团”就是去一个遍地大豆、高梁,如同天堂般的地方。
    田山昭子是1944年随着八丈岛开拓团来中国开拓移民的。当幼小的她跟随父母从日本来到中国开垦梦想的时候,还不知道跟自己说着同样语言的另一些人正用枪炮撕裂着别人的生活。更不会想到父母会死在异国他乡,自己的命运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
    另一名日本遗孤中村清子(又名陈淑清)回忆说:“日本宣布投降前不久,不知道从哪来个日本兵,穿着大马靴,带着大洋刀。他来的时候跟大人说的什么,我也不太知道。最后说‘把这些人连大人和孩子全杀了’。我和妹妹年龄大一点儿。我8岁我妹妹7岁。我母亲说你们俩快跑吧。就叫我们从屋里往外跑。结果我跑出来了,我妈妈跟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一块被杀了。”
    1945年,中国军队对日军开始了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溃败的日本兵对日本妇女和儿童进行了残酷杀戮,甚至逼迫母亲亲手杀死亲生骨肉。许多日本人为了所谓的效忠天皇,把手榴弹绑在身上引爆。幸存下来的士兵和平民如潮水般涌入伪满洲国首都长春,准备取道通化、大连等地逃回日本。
    中村清子说:“妇女、老人、孩子都跑到车站去。按照日本的规定,又不能携带很多行李,只能一人一件,有的日本人就把孩子扔了,有的把孩子掐死了,也有的把孩子扔进井里头。有能讲汉语的,就哀求中国老百姓收养他的孩子,没有这种能力的就干脆扔到道上。”
    今年86岁的李淑贤,在日本统治长春时,被日本士兵踢中腹部,丧失了生育能力。但当她看到流落街头的日本遗孤青山百惠时,却伸出了善良的双手。几十年后,病床上的李淑贤谈起这段经历平淡地说:“我是个女人,是个母亲啊!”她的养女青山百惠(又名徐桂兰)现居日本横滨。
    今年63岁的盐原初美(又名杜冬梅)回忆说:“当年到了养父母家,对我确实挺好,上下衣服都给换新的。当时我因为患有结核病,很瘦小,生命垂危,我养父母觉得我很可怜,第二天就抱我去看病。四五年当中一共做了四次手术,但是也不封口。到我十多岁的时候,中国有了进口链霉素,父亲就给我买来打。我的养父母对我比自己亲生的还好。那时候中国都是上山下乡,学生都劳动去。我要是下乡劳动去,仅仅是一个礼拜,他们在家就坐立不安,特别不放心。我父亲是个电工,经常到外地。家里只有妈妈和祖母。她们省吃俭用,给我打牛奶,喂饼干,反正好的东西都给我吃。苹果我们家总也不断,来我家玩的小孩都说,你们家一股鲜货味。说明我的养父养母为了我,把钱都花在我的身上了。”“我祖母都吃酒糟,给我把高梁米磨成面烙成小饼给我吃。当时也不懂事,还要大果子(油条)吃,我母亲没有办法了,就拿着自己的半个戒指,走了整个长春市,可还是没有买到大果子,就用这半个戒子换了个麻花回来。这是使我永生难忘的养父养母的恩情。当时我的祖母吃粗粮都拉血,也不舍得吃一口细粮,把这些粮食都省给我。我能活到今天,就是这些中国人把他们的爱都寄托在我的身上,这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


看电视成了老人唯一的娱乐。
如今关秀云老人只能通过照片来寄托自己对养女 的思念。
    5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人民生活非常困难,但是这些养父母们宁肯自己受苦受累,节衣缩食,把日本遗孤养育成人。
    盐原初美说:“我母亲1955年开始上班。但她经济迷路,有时候上班也迷路。但是她坐着车却能找到我的学校,从来没有走丢过。这非常奇怪,她不认识钱,也不会花钱,但是能找到我学校。在父母的培养下,我上了大学,成了一名医生。但如果在日本,我是不会上大学的。我的在日本的两个亲生哥哥就从没读过大学,更别说我一个女孩子了。”
     1972年9月,中日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公报,宣布中日两国从此结束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一些被找寻到的、已在中国生活了三四十年的日本遗孤告别了他们的中国养父母,陆续返回日本。
    今年89岁的关秀兰说:“临走时,女儿没让我知道,怕我心里难过。后来把手续都办完了,就来跟我说了。我就跟姑爷(女儿的丈夫)说,你们都走呀?他说都走。这我才知道。知道走我也没说什么,我说,唉,我也老了,你也走了。就这心情。走的时候她就没跟我见面,怕我心难过呀。”她的养女市原瞳(又名赵玉珍)如今居住在日本大阪。
    盐原初美说:“到日本的事,一开始我没有告诉养父母。大约到了日本半个月左右他们就发觉了。大约两个月的时候,我父亲来信了,写的信一共有五行。意思是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你们走了我实在想念你们,希望能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说我们也不缺钱,我们也不缺吃不缺穿,就缺少你们四个人,我们太受不了了。我们全家拿着这封信呜呜地哭。”
    中国母亲是天地间“大写的人”     谈到这些中国母亲,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母亲的胸怀包容了那么多仇恨、那么多屈辱。中国母亲饱受
今年82岁的张云芳老人如今已无法正常行走,想念养子的时候 ,的时候只能靠侍弄花草打发时光。
养父杜凤山于1994年病故于日本,盐原初美将他的骨灰带回中国安葬
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战胜战争留给自己的痛苦与屈辱,还要抚养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孤儿,这种胸怀和气度应该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不能比拟的。
    吉林省民俗协会主席施立学说,五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五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行为。中国母亲的形象与日本人的侵略、残暴的屠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中国母亲是天地间“大写的人”。中国人并没有对日本侵略者的禽兽行为而施之以禽兽行为,对于流落在中国大陆的日本孤儿,中国母亲精心抚养、教育他们如何做人,视如己出。特别是在生活中,她们节衣缩食,培养孩子。这一件件事情充分体现了中国母亲宽广的胸怀。
    长春市作协副主席杨子忱说,历史上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可估量的痛苦。战后日本大量的孤儿遗落在东北,中国人民却伸出了慈善的双手,将这些日本遗孤领回家,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要知道这些领养他们的中国父母,在日本帝国主义者长达14年的血腥统治下,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解放后,中国经济也不富裕,又接连不断地遭受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灾害。但是中国养父母,让这些日本遗孤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成长。养大后,又要送他们离开中国,回到自己的国家日本去。这些曾抚养过他们,已经变得老态龙钟的中国养父母,含泪看着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和慈爱的养子们回国。这是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情怀?中国母亲,是世界母亲的楷模。
    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振翼说,母爱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尚的感情,而战争是世界上最残酷、最丑陋的行为。在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身上,我感觉到了那举世无双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也的确将日本人民和侵略者区分开来。他们对日本孤儿的救助,不仅仅是一种人性的大慈悲,更是救人于危难的义举。在中国人吃糠咽菜的日子里,日本孤儿没有被歧视,反而被优待,甚至得到的幸福超过家里的中国子女。中日友好建交,这些抚养日本遗孤长大成人的中国养父母却要把他们送回日本,这确实需要一种宽广的胸怀,需要一种高尚的品格。(完)
2#
 楼主| 发表于 18.4.2009 23:08:02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中国普通老百姓发自内心善良的对侵略者孩子们的这种忘我的不求回报的哺育,相形之下,你们用耶稣的名义来教育中国人要宽恕日本人的“呼吁”是多么可笑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8.4.2009 23:22:02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基督徒们是不是打算劝犹太人宽恕纳粹战犯了。连自己民族的美德都无知,怨不得会要乞求耶稣教来建立中华民族的道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9.4.2009 06:5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宝 于 19.4.2009 12:20 编辑
不知道基督徒们是不是打算劝犹太人宽恕纳粹战犯了。连自己民族的美德都无知,怨不得会要乞求耶稣教来建立中华民族的道德了。
龙蟋蟀 发表于 19.4.2009 00:22


中国人民宽恕日本人,不代表你就是一个宽恕的人了。
如果你是的话,就问问自己对你不认同的基督徒有没有宽恕之心?人家也没有杀你父母、挖你祖坟呀。你干嘛上门来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9.4.2009 15:45:44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曲解nearby的意思。也不要认为只有自己才知道宽恕的定义。别人丝毫没有说中国人不知道宽恕,而是说自己不够宽恕。即使是说很多人不够宽恕,也并没错。老实说,你们说的东西,我知道的不一定比你们少。但是我更知道,我还做不到真正的宽恕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9.4.2009 17:4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蟋蟀 于 19.4.2009 18:50 编辑

5# 游侠

是吗?她没说中国人吗?那他说“我们要宽恕日本人”的这个“们”是谁?谁和日本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如果她说她自己,请用单数。她自己的良心知道她当时用“们”的时候指代的是谁。你是她吗?不是的话你可以代言她吗?看到有人受批评就跳出来不顾事实两肋插刀,和金宝有什么两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2024 07:0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