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08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叔本华 <论宗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3.3.2009 00:08: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叔本华<论宗教>

   著者: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著作有《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一 [信仰与智识]

就作为一门学问而论,哲学与应该相信的或可能相信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哲学只与可知的东西有关。如果这种情形与我们相信的事实完全不同,那么,即对信仰也没有好处,因为,信仰的本质就是宣示不可知的东西。如果这种东西被认知,那么,信仰便是可笑而无用的,这就像在数学范围内提出一种以信仰加以证明的理论一样可笑而无用。

可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说,信仰教给我们的,可比哲学教给我们的为多,可以多得多;然而,信仰教给我们的,不能与哲学的结连在一起,因为,智识比信仰较为坚实,因此,当两者碰在一起时后者会被碰得粉碎。

总而言之信仰与智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为了两者相互的便利起见,两者必须严格地分开,因此,两者各行其是彼此不相注意。

二 [启示]

生命短促的人类,川流不息地,一代一代相继来到这世界,又相继离开这世界;每人都肩负著恐惧、匮乏和忧虑,跃进死亡的怀抱。当人类如此地生死相继时,他们从来不厌其烦地问什么东西使自己烦恼,这个悲喜剧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向天呼求,但天道无言。天没有给我们回答,却来了一批带著启示的教士。

但是,如果一个人还认为那些超人类的存在者曾经替人类带来信息告诉我们有关自己或世界存在的目的,那么,这个人便仍然停留在童稚时候。即使各种启示一定有错误,就像所有有关人类的事物一样;往往包含在奇怪的寓言和神话中并因而称为宗教,然而,除了智者的思想以外,根本没有其他的启示。因此,在这个范围以内,不论你相信自己的思想或他人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因为,你相信的都是人类的思想和意见,而不是别的东西。然而,人类往往有一种缺点,总喜欢相信那些自称其智识来自超自然力量的人,却不愿相信那些自己头脑有思想的人;可是,如果你记得人与人之间智力上的巨大不平等,那么,便可以知道,某一个人的思想,在另一个人看来,很可以作为启示。

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波罗门教也好,回教也好,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所有教士僧侣的基本秘密和狡猾的地方,都像下面所说的。他们认识并抓住了人类形而上需要的巨大力量和牢不可破性,于是,便先称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方法,他们说,用这种需要,可以把解决人生大疑问的答案直接带给人类。一旦他们使人们相信了这种说法,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引导和支配他们。比较慎重的统治者便与他们联合起来,其他统治者本身就为他们所统治。可是,如果能绝无仅有地让哲学家做国王,那么,整个笑剧便在最不适宜的方式下结束。

三 [论基督教]

要对基督教作一公正判断,必须考虑到基督教之前是什么,基督教所取代又是什么,最初是希腊罗马的泛神论,这种泛神论被视为大众的形而上学没有任何真正明显的教条没有任何规范行为的法则,没有任务道德的倾向,也没有经典。因此,根本不应称为宗教---母宁说,是一种幻想,是诗人们从民间拼凑而成的产品,大部份是自然势力的明显人格化。我很难想像成人们会重视这种幼稚的宗教。然而,古代作家中却有许多记载表示他们确实重视这种宗教,尢其是马克斯穆斯的第一部作品中,特别有这种记载,但是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这种记载更多。后来,由于哲学的进步,这种严肃的信仰便不见了,这使基督教得以取代这种宗教,尽管这种宗教有著外来的助力。基督教必须取代的东西是犹太教,犹太教粗陋的教义在基督教中被升华了,也在无形中被寓言化了。一般说来,基督教的确是属于寓言性质的,因为世俗所谓的寓言,在宗教中称为神秘。我们必须承认,无论在道德方面或教义方面,基督教都远优于先前的两种宗教,从道德方面说只有基督教(就东方人而言)宣扬和好,爱你的敌人,忍受和否定意志,不过,由于一般大众不能直接把握真理,所以,最好用寓言方式把这个传播给他们,这种寓言足以作为他们实际生活的指针及使他们获得安慰和希望。可是,在这种寓言中,加上一点点不合法的东西,是不可缺少的成分,这更可以表示它的寓言性质。如果你从实质上去了解基督教教义,那么,伏尔泰便是对的。可是,如果你从寓言上去了解基督教,那么,基督教便是一种神圣的神话,便是一种使人们获得真理的工具;如果没有这个工具,人们就根本无法接近这些真理。即使教会所谓的“在宗教教义方面,理性根本没有用,也是盲目的,因而应该加以排除”,从根据上看,也是表示这些教条属于寓言性质,因此不应以理性的标准来衡量它们,因为理性是从实质意义了解一切事物的。教义中荒诞不合理的地方,正是寓言和神话的表征,即使这里讨论的例子中,也是源于像《旧约》和《新约》两个相同教义连在一起的需要。这个伟大的寓言最初是在没有明白自觉的深藏真理暗中影响之下对外在和偶然环境的解释渐渐出现的,一直到最后,才为奥古斯丁所完成,奥古斯丁深深了解这个寓言的意义,因此,把它作为系统的整体,并能补充其中缺少的东西。因此,奥古斯丁的学说是完美的基督教教义,后来马丁路德也采取这个看法,今天的新教徒是从实质意义上了解“启示”,因此,他们把它限于某一个人而认为最完美的基督教教义是原始基督教,可是马丁路德却不这样看---(正如它不是种子而是可食的果实)。---所有宗教的弱点仍是:它们决不敢承认本身是寓言性的,因此,它们必需郑重地表现自己的教义在实质上是真实的;由于荒诞不合理的东西是寓言的本质,所以,这个弱点导致永久的欺骗以及对宗教大大的不利。其实,更坏的是,到时候我们会知道,因为它们在根本上并非真实上的真实,所以,便消灭了。这样说来,最好是直接承认本身的寓言性质。只是,这里的困难是如何让人们了解一件东西同意是真实的又是不真实的。但是,由于我们发现所有宗教多少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在某种程度以内,荒诞不合理是合于人性的,其实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份,并要承认,欺骗是宗教中无可避免的---其他许多方面也证明了这个事实。

基督教所谓上帝预定说和马丁路德先驱者奥古斯丁所完成的上帝恩宠说,提供我们上述所谓荒诞不合理地方系源于《新、旧约》结合的一个证据和实例:根据奥古斯丁恩宠说的看法,有的人比别人处于较优的地位,成为神恩的对象,这等于说他是带著现成的特权来到这世界的。可是,这个学说令人不满意处以及荒诞不合理处,完全源于《旧约》中的一个假设,即人是一外在意志的创造物,这外在意志从无中把他创造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想一想真正道德上的优越实际上并非天赋的,那么,在婆罗门教和佛教轮回说之下看来,问题便完全不同而更为合理了,根据轮回说的看法,一个人可能与生俱来的一切好处,都是他从另一世界和前生带来的,因此,他们不是恩宠所赐,而是自己在另一世界所作所为的结果。---不过,在奥古斯丁这个教条之外,又加上一个更坏的教条,这更坏的教条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坠落因而注定永远受罚的人类中,由于上帝预定说和恩选说的结果,只有极少部份的人才被宣告无罪,最后得救而其余的人则应得毁灭并永在地狱中受苦。从实质意义上去了解,这个教条使人很不舒服,因为,这个教条不但惩罚过错,甚或惩罚仅仅缺乏信仰的人,惩罚一个二十岁不到的人,要他们无目的地受苦,而且还说,这种几乎普遍的受罚,实乃原罪的结果,因而也是人类最初堕落的必然结果。但是,上帝最初造人时,没有把人造得比现在好一点,他一定知道人类会堕落,然后他张开陷阱,他一定知道人类会掉进这陷阱中,因为一切都是他造的,没有事情可以瞒住他。那么,根据这个教条的意思看,他从无中创造一个脆弱而易于犯罪的人类以便使他们接受无穷的痛苦。最后还有一点,上帝禁止一切犯罪也宽恕一切犯罪,甚至要人类爱自己的敌人,可是他自己却没有这样做,他所做的正与此相反,因为,当一切都成过去而永远毁灭时,当世界末日来临时,那最后的惩罚,既不是存心改进人类,也不是存心吓阻人类不再犯罪;唯一的解释只是报复。这样看起来,好像整个人类之被创造,只是为了要他们永远受苦和受罚---就是说,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原因,但是,除了极少数人由于神的恩宠能够免于这个命运之外,其余的人都要永远远受苦和受罚。此外,上帝似乎是为魔鬼而创造这个世界的---这样看来,如果他根本没有创造这个世界,要好得多。---如果你从实质意义上了解教义,这就发生于教义这方面的情形。相反的,如果从寓言意义上了解教义,那么,所有这些都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解释。不过,我们早已说过,这个学说中荒诞不合理的地方即令人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根本只是犹太一神教及其自无中创造以及随此而来的结果,只是对轮回说作不合理而又令人反感的否定之结果,在这种范围内看,轮回说是很自然的道理,因此,所有各时代的人都接受这种说法,只有犹太人例外。六世纪时教皇格利高莱一世(Pope GregoryI)为了避免由于否定轮回说而产生的巨大不并利减轻这个教条令人不愉快的性质起见,非常聪明地发展出一条涤罪所(从本质上看,这应在奥行坚的思想中发现)的说法,并把这种说法正式摆进教会的教义中;于是,基于同一目的,又产生一种所谓万物复原的说法,根据这个说法,即使犯罪者,在宇宙大喜剧的最后一幕,也都完工恢复原状。只是新教徒由于固执著《圣经》上的宗教,所以不放弃所谓地狱中永远受罚的说法。这可能对他们有好处---我们可以恶毒地说:他们得到的安慰是,自己并非真正相信它;因为当他们不管这个问题时,心里在想:它不致于那么坏。

奥古斯丁所谓犯罪者多而应得祝福者少的想法,也可以在波罗门教和佛教中发现,不过,波罗门教和佛教中的轮回说已把这种想法中令人讨厌的地方除去了。的确,前者的最后救赎和后者的涅盘也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可是,这些少数人的来到这个世界,并非经过特别挑选和赋有特权的他们应得的赏罚是他们自己在前生中得到的,而他们也继续在今生保有它们。不过,其余的人并非被抛入永久的地狱中他们被带到与自己行为相符的那种世界中。因此,如果你问那些宗教的创立者那些不铂得救的人们那里去了的话,他们会告诉你:“看看你自己的四周:这就是他们所在的地方,这就是他们所成为的人,这就是他们的活动范围,这就是sansara,即欲望、痛苦、生、老、病、死的世界。”---可是,相反的,如果我们只从寓言意义上去了解奥古斯丁所谓被选者少永远受罚者多的想法,并用我们自己哲学的意义去解释它的话,那么,便与下述事实一致,即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否定意志因而从这世界中救赎出来(正如佛教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涅盘一样)。相反的这个教条具体化为永远受罚的,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这就是传下给所有其余者的世界。这是一个很坏的地方,这是炼狱,这是地狱。只要我们想一想,有时候人给人的痛苦多么大,慢慢把别人折磨至死的痛苦怎么样,并且自问一下魔鬼是不是做得比这更厉害,就可以了解这种情况。对那些坚持生活意志不放的人们而言可能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

但是,实际上,如果亚洲人问我“欧洲是什么”,那么,我一定回答:“欧洲人是完全为一种前所未闻和无法相信的幻想所支配的大陆,这个幻想告诉我们,人的出生是他的绝对的开端,他是从无中创造出来的。”

从根本上看,撇开两方面的神话不谈,佛陀的sanasra和涅盘和奥古斯丁的两城记说是一样的,奥古斯丁的两城记说把这世界分为两个城,即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

在基督教中,魔鬼是一个非常需要的角色,他是尽善尽美,全知全能之上帝的平衡力量:如果不把魔鬼当作一切罪恶的来源,就无法了解充满世界无法估计的罪恶到底从那里来的。由于理性主义派已经扬弃魔鬼的观念,所以,由忘而在另一方产生的不利之处已愈来愈大,也愈来愈明显。这可能早己预料到,事实上也确为正统教会预料到。因为,当你从大厦中抽去一根柱子,不可能不危及其他柱子的。---这点也证实了别处所产生的看法,即耶和华乃波斯教中善神的化身,而撒旦则为波斯教中恶神的化身,善之神和恶之神是不能相离的。可是,善之神又是因陀罗的化身。

基督教有一特别不利之处,即它与其中宗教不同,不是纯粹的学说,主要的却是历史,却是一连串事件,是许多人的行动和遭遇以来一埋事实,构成基督教教条信仰的,就业这种历史事实。

基督教的另一基本错误是用不自然的方式把人类与人类所属的动物界分开,只认为人类才有价值,把其他动物看成怪。这个错误是所谓“无中创造”的结果,此后,在《创世纪》第一章和第二章中,造物主把一切动作只看作物,根本没有善待动物,即使一个卖狗的人当他与自己的狗分开时也会有惜别之意,可是,造物主却不善待动物,把动物完全交给人类,让人类来支配它们:后来,在第二章中,造物主继续指定人类为动物命名,这又是动物完全依赖人类亦即根本没有任何权利的象征。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人是大地的魔鬼,而动物则是受苦的灵魂。这是伊匐园那一幕的结果。因为,一般大众只能藉强力或宗教来加以控制,而这里,基督教使我们羞居困境之中。我曾经从可靠方面听说,当保护动物协会要求某位新教牧师讲道以反对虐待动物时,这位牧师回答说,尽管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事,可是他不能这样做,因为他在宗教中找不到根据。这个人确是诚实的,也是对的。

当我还在哥丁根读书时,布鲁门巴哈非常严肃地对我们描述活体解剖的可怖情形,并且告诉我国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不过,依靠活体解剖的机会不多,即使有,也是为了那些可以带来直接好处的重要实验,即使如此,也必须尽可能分开实行,以便使这科学祭坛上的残忍牺牲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效用。可是,今天却不同,每个小小的医学人员都以为自己有权在刑房(实验室)以最残忍的方法折磨动物以便决定某些问题的答案,其实这些答案早已写在书中了只是他们无知也懒得去翻阅罢了。---我们要特别提到巴布非在伦堡所做的令人憎恶的事:故意把两头老鼠饿死!后来又在“人类和脊椎动物大脑比较实验”中对大家描述这件事,好像他做得好对似的。---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从事一项根本无益的实验,即看看饥饿会不会在大脑的化学成分中产生相当的变化!这是为了科学的目的吗?难道这些拿著手术刀的人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主要是心然后才是化学家吗?当你知道自己把无害动作锁起来让它慢慢饿死你会睡得安稳吗?你不会在半夜爬起来大叫吗?

显然的,犹太人对自然的看法,尢其是对待动物的看法,现在应该在欧洲寿终正寝了,我们应该承认,那永恒者不但存在于人类身上,也存在于动物身上,因此,我们也要照顾和考虑动物。我们一定是眼镜瞎了或耳朵聋了,否则为什么不知道动物在本质上和我们是完全一样的呢?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只在偶然因素方面即智力方面,而不在实体方面即意志方面。

火车发明以后,为人类带来的最大益处,是免得千千万万可怜的驮马之苦。

四 [论一神教]

正如多神教乃许多自然势力的人格化一样,一神教也是整个自然势力整个的人格化。

但是,当我试图想像自己站在某人面前对他说:“我的创造主!我曾为无物但你把我创造出来,因此我成为有物了,而这东西便是我自己---”然后又说:“感谢你给我这个恩惠”---最后甚至说:“如果我对一切东西都没有好处,那是我的罪过”时---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我自己的哲学以及对印度思想研究的结果,我脑子里无法容纳这种思想。并且,这种思想也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在讨论宇宙的证明之不可能性那一部份)告诉我们的相反。《纯粹理性批判》中说:“尽管没有人能够维持下述思想,可是我们也不能排斥下述思想,即我们所认为一切存在者中最高的存在者似乎对自己说我是从永恒到永恒,在我身边,除了完全由于我的意志而存在者外,没有别私东西。可是,我何以存在呢?”

不管你用木头、石块、金属做偶像,或者从抽象概念中把它们合在一起,都是一样的,一旦你面对一个人格性的东西,为他奉献,向他求助,向他拜访这就是偶像崇拜。从根本上看,不管你是牺牲自己的羊或自的爱好,也没有多大区别。一切仪式,一切祈祷都是偶像崇拜的明确证明。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宗教中神秘主义派别都同意废除一切仪式的缘故。

五 [旧约和新约]

犹太教的基本特性是实在主义和乐观主义,这是密切相关的,也是真正一神论的先决条件,因为它们把物质世界看作绝对真实的,而把生命看作显然的赐与。相反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基本特性则是唯心主义和悲观主义,因为它们认为世界只是梦幻般的存在,而生命只则是自己罪恶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犹太教源于波斯祅教,可是祅教中的悲观主义成份至今犹在恶之神就是代表这种悲观主义成份。不过,在犹太教中,恶之神也像撒旦一样,只具有附属的地位,然而撒旦和恶之神一样,是一切虫、蛇、蝎子的创造者。犹太教利用恶之神直接补救它的乐观主义的根本错误,即产生“坠落”的说法,然后,“坠落”把悲观主义因素带入这个宗教里面,因为悲观主义成份是忠于真理所必须的。虽然这个因素把原本应该看作基础和背景的东西变为存在过程,但是,仍然是这个宗教中最正确的基本观念。

《新约》必定源于印度;因为《新约》中的伦理观念完全是印度式的,在这种伦理观念中,道德导致禁欲主义,悲观主义及其具体化。但是,正因为这个理由,《新约》和《旧约》完全立于内在对立的立场,因此,《旧约》中唯一可与新约相连的是关于“坠落”的故事。因为当这个印度学说进入巴勒斯坦时,产生了一项工作,就是把有关这世界的腐化和不幸及其需要救助与透过神之化身而拯救的智识和自我牺牲与救赎的道德连在一起,和犹太一神教连在一起。这个连络工作,尽量地完成了;就是说,虽然这两个东西完全不同,甚至彼此对立,然而,还是连在一起。

从无中造去物的,外在于这世界的创造主和救世主是合一的,并且由于救世主的关系,也是与人类合一的,他是人类的代表,因为,自从亚当陷入罪恶之中,因而坠落痛苦和死亡落到亚当身上以后,人类是因他而得救的。这是基督教表现世界的情形,正如佛教表现世界的情形一样---不再透过那发现万物都“很好”的犹他乐观主义:现在,魔鬼被称为“这世界的王”(<约翰福音>第十二章三十一节)。世界不再是目的,只是手段,快乐王国在这世界之陫和死后。舍弃这世界和期望一个更好的世界,便构成基督教的精神。可是,打开达到这更好世界之道路的是“修好”(reconciliation),即从这世界救赎出来以及救赎的方式。在道德上,要爱你的敌人,而不要报复,给你永恒生命的希望,而不给你无数子孙的希望,以圣灵代替犯罪的惩罚,一切东西都安静地在圣灵的卵翼之下。

因此,我们看到《新约》改正了《旧约》,也赋予《旧约》以新的意义,所以,使它在内在和本质上都与印度古代宗教一致。基督教里所有真实的东西,在婆罗门教和佛教中,也应发现。但是,犹太教所谓从无中产生生命的观念,所谓充满不幸,恐惧和匮乏的短暂人生而永远不觉得太过谦卑地感激造物主赐予的世俗产物;这些,你在婆罗门教和佛教中是找不到的。

如果一个人想要推测怎么会产生这种兴印度学说一致的情形,他可以认为,“逃亡到埃及”这一事实可能有某种历史的根据,也可以认为,耶稣是由埃及僧侣养大的,而这些僧侣的宗教源于印度,接受印度的伦理观念,以及从这些伦理观念具体化的概念,后来,设法把这些学说用在犹太教义中并接枝到那古树上。觉得自己在道德上和智慧上凡优越可能使他自认为神之身,因而自称为神子以示自己不只是人而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由于他的意念的力量和纯洁以及那普通当作物自体之意志的全能,他也能表现所谓的奇迹,即透过意志的形而上影响力而从事活动;关于这点他从僧侣那里所接受的教育,可能对他有好处。后来的传说扩大了这些奇迹的次数和神奇性。只有这种假设,在某种程度内,才可以解释保罗如何能够把一个刚死去不久而其同时代许多人还活著的人,郑重其事地表示为神之化身以及与世界创造主合一者。因为,要郑重其事地引起这种神圣化和伟大性,往往需要数珀年才能慢慢实现。另一方面,这个想法可以当作一种论证来否定保罗一般书信的真实性。

我们现有的<福音书>是基于耶稣时代以及他周围的原件或部分原件而成的,这是我基于所谓世界末日以及想像中主耶稣第二次光辉的来临的预言而得的结论,当主耶稣允诺重来时,人们认为,在现存人们中某些人的有生次年,这年事将要发生。因此,这个允诺之未曾实现,乃是一个令人困恼的事情,不但在后世人觉得困恼,而且也早已引起彼得(Peter)和保罗的困扰。百年以后,如果没有当时文献之助而攻讦<福音书>的话,那么,一个人确已防止了把这种预言引进来,这种预言的没有实现便早已明白了。

斯特拉斯建立了一项原则,这项原则说,福音故事或其特有的细节应该加以神话化的解释,当然,这项原则是正确的,不过,我们很难确定这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多大。关于一般神话的性质,最好运用手边不太需要慎重处理的实例。例如,亚瑟王(KingArthur)在整个中世纪的英法两国,是一个相当真实的人物,都知道他许多事迹,他的名字常常与同样人物同样环境一起出现:与他的圆卓、武士、英勇行为、术士、不贞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朗塞罗(Lancelot)等,共同构成很多世纪中许多诗人和文学家笔下的主要题材,他们描写的都是同样的人物,同样的情节,所不同的只是服装的式样和风俗习惯上有所不同而已。几年之前,法国政府派遣维勒马克到英国去研究亚瑟王这些传说的渊源。他发现这些传说背后的事实竟然是六世纪初期住在威尔士的一位名叫亚瑟的小首领,他不屈不挠地抵抗萨克逊人的入侵,但是他的无关重要的事迹已经被人遗忘了。天知道,这个人居然成为许多世纪来无数诗歌、小说和故事中所歌颂的伟大人物。这情形几乎和罗兰的情形完全一样,罗兰是整个中世纪的英雄人物,无数诗歌,史诗和小说都以他为歌颂的对象,甚至还替他铸像直到最后亚里斯托把他改观为止。可是,正史上说到他的只有一次,还是偶然说到的。我们对耶稣基督实际所知的全部情形只是泰西塔斯著作中的一段一样。

六 [教派]

奥古斯丁主义及其有关于原罪有关的教义,我们早已说过,是真正的基督教。另一方面,皮拉吉斯主义则想把基督教带回到粗浅的犹太教及其乐观主义。

奥古斯丁主义和皮拉吉斯主义之间的对立不断地使教会分裂,追根究底,我们可以说,前者表现事秒的本质,后者则表现事物的现象,却误以为事物的本质。例如,皮拉吉斯主义否定原罪说,因为,还没有做过任何事的孩童,一定是天真无邪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因为他不了解,孩童是现象的起始,不是物自体的起始。对自由意志,救世主的死、恩宠,总之,对一切东西,我们也可作同样的考虑。由于它的易于了解和浅显性,因此,皮拉吉斯主义往往表现为理性主义,但是,它现在所表现的这种情形是前所未有的。希腊正教教会主张有限度的皮拉吉斯主义,如天主教会自特棱特宗教会议之后所主张的一样,其目的是反对奥古斯丁主义和内心有神秘主义倾向的路德以及加尔文。耶稣会也是半皮拉吉斯教派,另一方面,詹生教派则是奥古斯丁派,他们的主张很可能是最道地的基督教。因为,由于放弃独身生活和禁欲主义以及代表禁欲主义的圣者,新教变成被割裂了的基督教,或者说得更正确一点,变成为没有头的基督教,它的上端不见了。

七 [理性主义]

各种宗教之间的基本差别不在于它们是一神教或多神教,泛神论的还是无神论的(佛教是无神论的),而在于它们是乐观主义的还是悲观主义的。基于这个理由,《新约》和《旧约》是极端相反的它们的结合造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怪物:因为《旧约》是乐观主义的,而《新约》却是悲观主义的。前者是长音阶曲调,后者是短音阶曲调。基督教的这个基本特性,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和麦兰克洪都深切地了解,也尽可能把它系统化,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主义者却想除去它并加以别的解释,他们的目的是想把基督教带回到平淡的自私的,乐观的犹太教,再加上一种进步的道德观念和乐观主义所需的来世,以便我们正在享有的美好时光不要结束得那么快而将那大声嘲笑著乐观展望也终将来临的死亡驱逐开去。这些理性主义者都是对《新约》神话的深刻意义毫无所觉的诚实而肤浅的人,他们无法超越犹太教的乐观主义。他们希望在历经和教义中都能获得平直而未加任何渲染的真理。他们可以和古代的尢墨鲁斯学派相比。的确,超自然主义者带给我们的根本是神话,但是这种神话却是传达重要深刻的真理的工具,这种真理是不能用任何其他方法使一般大众了解的。两者的错误都是想在宗教中找寻平直的,未加任何渲染的实实在在的真理。但平直,未加任何渲染的实实在在的真理只能在哲学中找到,宗教所具有的真理只是适合于一般人们的心理,只一种间接的象征的、寓言式的真理。基督教是一种反映某种真实观念的寓言;但这寓言本身却不是真实的。把寓言看作真理是超自然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共同所犯的错误。前者说寓言本身是真实的;后者则曲解并改变它的意义,直到他们根据自己的看法使它本身成为真实的为止。因此,每一方面都能提出适当有效的论点来驳斥对方。理性主义者对超自然主义者说:“你的看法不真实。”后者则反驳说:“你的看法不是基督教。”两方面都对。理性主义者认为他们以理性为标准,可是,实际上他们的标准只是一神论和乐观主义假设中所含的理性,很像卢骚的<萨伏依代理主教宣言书>(Profession de foi du vicairesavoyard),所有理性主义者的那种典型。对于基督教教条,他们承认有效的只是从实质意义上认为真实的东西,即一神教和灵魂不朽。超自然主义者无论如何还有寓言性的真理,理性主义者则不可能有任何真理。理性主义者根本错了。如果你是一位理性主义者,就应该成为哲学家,摆脱一切权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可是,如果你是一位神学家就应该和权威符合并坚守权威,即使硬要你相信无法了解的东西,也要坚守它。一个人不可能服事两个主人因此必须在理性和经典之间选择一个。这里如果采取中庸之道便表示两头落空。不信仰就从事哲学思维!不管你选择哪一种,都要全心全意。可是,如果只信到某一程度,过此便不再信仰,只从事哲学思维到某一限度,过此便不再从事哲学思维,这种无决心便是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

那些认为科学可以继续进步和不断扩展而不会影响宗教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人们,是大错特错的。物理学和形而上学是宗教的当然敌人。说两者之间可以和平共处,那是天大的笑话,两者之间是一场殊死战争。宗教是由无知而产生的,宗教不比无知维持得更久。当波斯诗人奥马(Omar)烧燬亚历山大利亚的图书馆时,他了解这点,他这样做的理由,即书本中的智识如果在《可兰经》中找不到,便是多余的,而被认为荒谬不合理,其实,如果你不看得太严肃的话,这种理由是非常锐利的,它的意思是,如果科学超越《可兰经》,便是宗教的敌人,因此,便不能让它存在。如果基督教的统治也像奥马那样的贤明,那么,基督教在今天的情形就会好多了。可是,现在再去烧燬一切书籍那是太迟了。

人类从宗教中长大,正如从襁褓中长大一样。信仰和智识不可能在同一个头脑中相安无事,它们像一狼一羊同处一笼,智识势将吃掉同伴的狼。在宗教所作的死亡挣扎中,我们看到宗教抓住道德不放,想要表示自己是道德的根源。没有用!真正的道德并非基于宗教,尽管宗教认可道德因此也支持道德。

信仰有如爱,爱是不能强迫的;如果要强迫别人去爱,便会产生恨,因此,最先产生不信仰的,就是这种强迫别人信仰的企图。

八 在基督教国家中文明达成顶点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基督教最适合这种文明,而是因为基督教已经死了,不再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如果发挥了这种影响力,那么,在基督教国家之间,文明会降到最低点。所有宗教都是反对文化的。

我们可以从下述事实来看看宗教所具有的是什么样的恶心即谁是要嘲笑宗教,谁就会遭受严厉的制裁。

选自: [德]叔本华著,刘大悲译:《叔本华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158页。
2#
发表于 17.3.2009 18:16:13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说法,就是耶稣的青年时代(新约记载空缺的十几年)是在印度度过,修学婆罗门教和佛教。也有人在西藏佛寺发现经文载有菩萨issa的事迹,与耶稣的事迹相吻合。这与叔本华所说新约有印度宗教影响痕迹相合。

see: Lost years of Jesu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23:42:29 | 只看该作者
恩,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古印度很流行,而在嗜血如性的中东民族之间却鲜有所闻。
另外,对原教旨主义一神教徒来说,巴比伦城是当时各种伪宗教的中心,所以完全不排除古印度思想通过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巴比伦传往中东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后。

至于耶稣的青年时代在印度度过,恐怕多为笑谈,难有实据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8.3.2009 11:07:50 | 只看该作者
你自己可以看看那些考证。有实据,并且是西方人的考证。当然我没有自己去考证那些考证。从耶稣的言行来看,我相信这个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8.3.2009 14:5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燃灯 于 18.3.2009 14:57 编辑

自我纠正一点: 东西方宗教观念的交流并非因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而是此前已延绵三百年的波斯大帝国时期,拜火教和古印度宗教思想对犹太基督教的影响应该追溯到那个时期。(既巴比伦之囚的但以理时期)
可惜我和叔本华一样,可以去思考,但却没有能力像考古学家一样去考证,呵呵,,,

ps:游侠竟然是个女生?而且2003年就注册了? 失敬失敬,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8.3.2009 16:13:4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只是想提醒对宗教研究感兴趣的人,有这方面的资料而已。

p.s.: 什么话啊,游侠是个男生,或者是刚注册,就可以不敬了?另外,你就那么相信网络系统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8.3.2009 16:40:27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信有关“耶稣年轻时来过印度或西藏”的说法。考证在佛教中并不推崇,很多所谓考证在新证据面前又被完全推翻。我不知道哪些算是有意义的考证,哪些又是没意义的考证;只是感觉把耶稣失去记载的几年,附会到印度和佛教方面的做法,就和基督教把科学家口中泛指的神附会成耶稣一样,无聊且无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8.3.2009 16:57:1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楼上的。我要澄清一点。“耶稣年轻时来过印度或西藏”的说法并非来自佛教界,而是西方有基督教传统的学者。至于相信与否,那是个人问题,不要因为提到佛教或是由一个学佛者提到就扯到佛教界来。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8.3.2009 16:59:18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评感觉来断言,自己去了解,然后作评论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8.3.2009 18:2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燃灯 于 18.3.2009 18:32 编辑

记得有一期的明镜周刊封皮就是耸人听闻的标题: “当耶稣还是个古鲁的时候----基督教是如何从教派/邪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具体内容没仔细看,呵呵,,,,

“考证在佛教中并不推崇”----这正是东方文明的一大缺点,据说在印度都没有历史、只有神话传说的。
“很多所谓考证在新证据面前又被完全推翻。”------这正是科学的特点:承认自己的局限,然后从可证明的基础出发,一步步往前推,直到构成辉煌的大厦。 这样总要比一开始就宣称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开始就说我给你个终极真理的各种宗教好。

ps: 敬仰一下游侠,倘若仍是单身的话,借机表达一下爱慕之心哈,厚厚,,,^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1.2024 17:5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