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4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木匠导演造富'神话' 诈骗宁夏呼和浩特17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7.11.2008 19: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带来了一个“神话”般的辉煌构想:在呼市商业繁华区盖“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中央商务区)。楼高169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53亿元,两年建成。 [/url] / S0 m5 R9 C; z3 Q6 [1 Y! F这一“大手笔”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视,当年就被列为向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当地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动作”。 [url]& Z& H6 S( U3 C% ]( @' d 2005年5月17日凌晨,一声闷响,刚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被炸掉了,目的是给“西北第一高楼”腾地方。这次定向爆破也被称作“西北第一爆”。 [/url] ) u+ [: R. Q" d# c4 f% _( p接着,原市政府大楼、龙海商厦、第一人民医院保健楼、市公安局的三栋宿舍楼相继拆除,“郑泽”在呼市中山西路黄金地段得到了50多亩土地。 [url] 4 u( \2 E" s$ p3 n/ B0 W p由于“特事特办”,金鹰公司在呼市办事几乎是一路绿灯,很快就违规在工商部门注册、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规划许可证》《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施工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 [/url]- l" S6 h1 d$ ]6 [; R! m* l 然而,尽管获得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优惠政策,“实力雄厚”的金鹰公司却无资注入,“西北第一高楼”很快成了烂摊子,甚至还非法集资,这引起了社会的质疑与警方的注意。 [url]2 P# M) h9 H( g7 ` 内蒙古警方有关负责人说:“根据群众的反映,我们比对分析了当时的各种情报信息,咋看‘郑泽’也不像是正儿八经的商人。” [/url]+ {) ~+ E V, l, h: _# e 随着警方调查的展开,“神话”破灭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骗局却浮出水面…… [url]( B0 ?! g! ?: F; J" M (二) [/url]5 S/ t/ G$ [9 O6 |1 P “郑泽”原名王细牛,1958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读了五年小学,13岁学木匠,1974年成为农场木工,当地人都叫他“王木匠”。“王木匠”于1984年跳出农场闯荡世界,开过舞厅、旱冰场,办过招待所,经营过酒店,均一事无成,还官司缠身。 [url]+ ~% a- p# B5 [ p7 j/ E9 s% m 1998年9月,他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被南京市警方刑拘,第二年取保候审。2000年,“王木匠”往河北省石家庄市迁了假户口,改名“郑泽”,年龄缩小11岁。警方发现,“王木匠”有6个名字:王细牛、王亚伟、王世伟、舒兵、王伟、郑泽。每个名字都注册了一家公司,娶了一个“老婆”,其中有4个“老婆”给他生了孩子。 [/url] ( t* L* Z; I, I香港金鹰公司真相如何呢?这原来是一家1万元港币注册的“三无”公司,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无工作人员。 [url]1 X7 }" K. W. n' @% S- e$ Q 2001年2月,王细牛得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想改造宁夏宾馆,于是前往宁夏,许诺出资4.56亿元改造宁夏宾馆,合作建设“宁夏国际村”,与区政府办公厅签订了引资合同。同年7月21日,双方又签订协议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宁夏提供建设用地,金鹰公司出资3.8亿元,合作开发自治区政府周边农场等地段。 [/url]( N2 W2 ?9 b. g 拿到了土地,金鹰公司当然没钱投入,但是“王木匠”有办法,他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诈骗行动。 [url]. g" F% H% w0 S2 z# r; i 他采取招标不开标、开标后不退还投标保证金的办法,骗了32家投标单位投标保证金2075万元;通过虚构贷款主体、房屋置换按揭等方式,骗取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银川东城区支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银川新市区支行贷款179笔约1.09亿元;骗取149家企业的工程款和材料款共计约3.8亿元;以20%的高息为诱饵,非法向银川市民集资约3.18亿元。 [/url] * i$ t) H6 K. q6 ~* s$ a3 E2 C! W钱到手了,“王木匠”却无心盖房。五年过去了,“宁夏国际村”还只搭了个框架。 [url]: P7 g' m. q" U+ U9 j* L4 o4 w: G% l “宁夏国际村”资金链断裂后,“王木匠”的目光又盯上了呼和浩特。他在呼市的骗术几乎是宁夏的翻版:2005年5月,他骗取了呼市政府4.59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强行开工建设金鹰国际CBD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骗取工程商垫资款2.2亿元、材料供应商2219.1万元、投标单位保证金4659万元、预售房屋资金7759万元。加上非法集资和土地费,合计诈骗了8.1亿多元。 [/url] $ ~; g7 t% ~" R# y屡骗得手,“王木匠”的胃口更大了。他以赊欠广告费的方式,在内蒙古大小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一个更为华丽的“肥皂泡”:要在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各建一个“CBD”。他开始在南宁、乌鲁木齐等地活动,企图以相同的骗术来弥补呼和浩特与银川市的断裂资金链。 [url]/ [0 S' Y& Q9 z$ a# [+ o 警方调查表明,王细牛在宁夏、呼和浩特骗了17.58亿元。虽然两地的工程项目都成了烂尾楼,但他自己的腰包却鼓了起来。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他把骗来的9400余万元汇至北京个人账户,并挥霍了其中1456万元。他买了宝马、宾利、奔驰等高档轿车,戴上了江施丹顿名牌手表,还购置了房产。 [/url] 3 u, m/ v2 t+ M3 L1 R $ z8 B) K& X# { U+ a& }2005年5月17日,刚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被炸掉,目的是给“西北第一高楼”腾地方。新华社发 [url]3 e+ b+ n) ^4 j/ e4 h% M) Q+ A (三) [/url]0 X4 x1 _5 t4 R% p 一个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两个地区的政府蒙骗?王细牛对此颇有心得。他供述说:“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 [url] + V, k, n& z; [9 U2 K5 I0 I4 n综观“王木匠”的骗术要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投其所好。 [/url] " |/ |- r$ C' T* ]0 b2 z5 g9 U有人爱“攀富结贵”,王细牛就进行奢华表演。到呼市“投资”时,他坐着加长凯迪拉克轿车,跟着8名保镖。保镖一色的黑西服、小平头、戴墨镜。他以8万元一天的价格,包住了五星级宾馆的一个楼层,楼道还有保镖把守。每有领导造访,他一伸手,身后保镖立马递上一支古巴雪茄,“咔”地一下为其点燃。 [url]9 Z7 b7 e4 _; ^ 有人喜好“大手笔”,王细牛就在“大”字上做文章。他一张嘴就是“大投资”,在银川声称投资36亿元,在呼市涨到了53亿元。做的项目更是不厌其大,“第一高”“CBD”都是他的招牌。 [/url] j7 L; u6 {: Y- H1 Y% m0 g“这叫抱大领导打大旗号发大财。”王木匠供称,别看有些领导职务高,其实他们没经历过商场险恶。 [url]3 n f) G: T8 h 警方与“王木匠”有一段经典对话。警方:“啥叫CBD项目?”王细牛:“我也不知道,这是外国名,我的秘书知道啥意思。” [/url] 2 d1 d5 I, [/ q* X有人喜欢商业名人,“王木匠”就给自己罩了一身光环。“中国房地产领先企业”“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行业信用AAA级单位”“中国优秀工程”“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世界杰出人士”“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爱国企业家”……王细牛花钱买了70余道光环戴在自己头上。 [url]: B' e& ]! K. N, M 深谙骗术的“王木匠”,在包装自己嘴脸时向来不惜重金。他一面大肆行骗,一面以“郑泽公益救助基金会”之名向四川省仪陇县捐助扶贫款100万元,又以“金鹰国际投资公司总裁郑泽”之名向四川省巴中市捐赠100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url]- n+ @& l! g4 S) c6 S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用钱买不到的。尽管他在宁夏坑骗了政府、银行、建筑企业和数千集资群众,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仍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国诚信企业高峰论坛上”向金鹰公司颁发了“中国诚信示范单位”荣誉证书。宁夏的CBD烂尾楼工程居然获得了原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颁发的“中国优秀工程”奖牌。中国城市标志楼盘年度金榜活动组委会还授予宁夏CBD烂尾楼“2004中国西部国际CBD标志性商务中心特别金奖”。 [url] 2 r0 |9 E% Y. j. K% h/ T0 N令人惊奇的是,个别领导也跟着这个骗子“忽悠”。2005年,呼市炸掉市公安局指挥大楼后,社会上响起一片“假港商”“大骗子”的质疑声,许多已经中标的建筑企业开始退却。 [/url]/ X: r0 ], }- ~0 V- F& a7 m- \+ L+ B 没有建筑企业垫资,金鹰CBD就难以破土动工。王细牛请建筑施工单位领导到内蒙古饭店的“金顶大帐”吃饭,他邀请当地一位领导出面作陪。席间,这位领导拍着“王木匠”的肩膀说:“小郑(王细牛当时叫郑泽)是很有实力的啊,你们怕什么?” [url] * o2 H# B5 j1 e6 y结果,王细牛在呼市骗了中建三局装饰公司等25家投标单位4688万余元投标、履约保证金,还骗了中铁十七局等6家施工企业的垫资款2.2亿多元,拖欠大同水泥厂等20家材料供应单位货款950万元。 [/url]) I- l' q9 n$ e, q (四) [url]3 [+ P7 [6 v, H0 m2 e* K" j% [5 b1 C. @ “利诱”只是“王木匠”骗术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威逼”。他总是先以“大项目”吸引人上钩,再以“大破坏”把对方绑上一条战船,不由你不听他差遣。 [/url]# w0 x0 _0 g# m! M 在宁夏,王细牛以36亿元投资为诱饵,“忽悠”政府拆了宁夏宾馆,骗取土地使用权,然后委托中介机构出具隐瞒重要事实的验资报告,套取公司自有资金,在黑市换成美元后打入香港金鹰公司账户,再作为金鹰公司投资款打回宁夏的验资账户,以“空手道”冒充投资。少数领导发现上当又顾忌面子,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呑,硬着头皮支持他往下干。 [url] ( ]* N; V& w8 s9 y4 u9 c( l在呼市,炸掉公安局指挥大楼后,新楼动了几锹土就没了影子。在两年时间里,呼市公安局的办公场所分散租赁了十几处……于是,“木匠不急政府急”的局面出现了:市里垫钱垫料帮着建,到最后干脆全盘接过来替他建。眼看“王木匠”无钱建设“西北第一高楼”已成事实,政府也只能想方设法帮他往起拱楼。 [/url] l7 ?2 \+ I9 p* r上了“王木匠”的贼船想下来都难。面对多方压力,为摆脱金鹰CBD项目和市公安局新指挥大楼的建设困境,2007年1月31日,呼市想与王细牛解除合作协议,另请有实力的企业解套。但王细牛索要“船票”:至少3000万元“补偿”,否则,坚决不退出。 [url] ; p9 w+ H- C9 H不过,精于算计的王细牛,咋也没算到警方下手这么快,更没想到公安部直接介入案件侦办。早在2006年12月31日,内蒙古警方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挥下,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其正式立案,并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发出了预警通报。 [/url] 2 }# W4 H3 N* f王细牛意识到罪行即将败露,秘密与境外企业协商转让金鹰公司股权,并紧急办理全家移民加拿大手续,企图套取资金后逃往国外。同时,为掩盖犯罪事实,他一边转移、隐匿、销毁公司财会账目、文件资料、电脑硬盘等,一边将公司大额资金由呼市转往北京的个人账户。 [url]3 y7 u3 T+ Q! X3 Y0 _$ h “种种迹象显示‘王木匠’准备逃匿。”公安部办案人员说,“恰在此时,呼市政府要给金鹰公司拨3000万元补偿金。为了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我们决定提前抓捕主要犯罪嫌疑人。” [/url] 4 H0 U* v$ h1 E! R0 {# e! p由于警方出手及时,王细牛从深圳定做的准备在呼市进行非法集资的3万张贵宾卡被缴获。据介绍,这些贵宾卡一旦售出,老百姓的17亿元血汗钱将被王细牛收入囊中。 [url] ) J# ^6 S, K! m' L( \( \7 k即便如此,不包括施工企业、材料商和政府的被骗资金,以及拖欠数百名农民工一年的工资,仍有百余名呼和浩特市民的8000多万元资金被王细牛非法吸收。而在宁夏,王细牛向5000余名自然人非法募集资金达3.24亿元。 [/url] . G$ z* [8 L3 K, Q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王细牛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url]$ c$ S* E+ t$ G, X2 L4 S1 g# F 骗子是落网了,然而人们却不由得深思: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漏洞百出的骗子,为何能在数年内“呼风唤雨”,导演了这起“天方夜谭”般的诈骗大案?
2#
发表于 18.11.2008 11:1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8.11.2008 13:22:24 | 只看该作者
小木匠: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拍我肩膀替我担保的领导才是这场戏的导演。出了事,我被推出来潜规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8.11.2008 22:1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5.2025 23:4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