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5.6.2008 23:53:39
|
只看该作者
瓦剌大汗失踪之谜 ——明成祖二次北征简析
作者:大好河山
一.战前形势
明成祖首次北征之后,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在兵败逃亡时,被瓦剌马哈木等杀死。鞑靼太师阿鲁台亦称臣朝贡。
此前,瓦剌就已经投靠了明廷。当时瓦剌的三个首领,即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别被明廷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至此,蒙古草原的最大的四个封建统治者阿鲁台、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尽向明成祖称臣。
但明成祖并没有放松对蒙古诸部的戒备,除了下敕令边将注意修治壕垣之外,自己亦亲自离京北巡。
尽管瓦剌的最高掌权者马哈木、太平、秃孛罗表面上仍然和明朝保持着属藩关系,但对明朝的反迹已经一日比一日明显——政治上,瓦剌偷偷地选了一位名叫“答里巴”的傀儡为汗;军事上,瓦剌出兵入侵鞑靼的地盘,暴露出并鞑靼的野心。甚至擅留明朝敕使、企图侵略明境。
鞑靼的阿鲁台把瓦剌擅立大汗的事告诉了明廷,请明军发兵讨伐瓦剌,并表示愿意做先锋。阿鲁台的亲明态度获得了明成祖的丰厚回报,永乐十一年(1416)七月,明成祖正式敕封阿鲁台为“和宁王”。根据《元史.地理一》的记载,元代“和宁路”始名“和林”。因此,所谓的“和宁王”其实就是和林王。和林地区曾经一度是蒙古帝国首都的所在地。自从蒙元被逐出中原之后,和林地区又成了蒙古的一个复兴基地。和林地区原来属于鞑靼,然而早已经被瓦剌用武力侵占。此刻明成祖封阿鲁台为和宁王,表示明朝不承认瓦剌占据和林地区的合法性,作为宗主国,明朝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是鞑靼的。
永乐十二年(1417)春,明成祖终于率军亲征瓦剌,鉴于明朝与瓦刺双方存在的隶属关系,所以明成祖这次北征从封建名教的角度来看是一次平叛之战。
二.战区地理环境
明成祖二次北征的进军路线基本上与首次北征追击鞑靼大汗本雅失里的路线相同。
巧合的是,明成祖二次北征的主战场所在地忽兰忽失温在克鲁伦河及鄂嫩河之间,与首次北征的主战场所在地斡难河畔亦相距不远,同在和林地区之东。
具体地理环境可参考拙作《明成祖首次北征简析》,兹不赘述。
三.双方动用兵力
明成祖这次北征率领的明军仍然号称五十万,作战部署如下:
大营:安远侯柳升都督马旺(副)都督陈翼(副)都督程宽(副)都督全玉(副)
中军: 武安侯郑亨兴安伯徐亨(副)都督马瑛(副)都督章安(副)
左哨: 宁阳侯陈懋 襄城伯李隆(副) 都督朱崇(副)
右哨: 丰城侯李彬遂安伯陈瑛(副)都督费献(副)都督胡原(副)
左掖: 成山侯王通 保定侯孟瑛(副) 都督曹得(副)
右掖: 都督谭青 新宁伯谭忠 都督马聚(副)
前锋: 都督刘江 都督朱荣
瓦剌方面应战的军队为三万余人,其统帅为傀儡大汗答里巴以及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等人。 四.作战经过
永乐十二年(1417)正月二十五日,明成祖命北京、山东、山西、河南、中都、直隶、徐州等卫所选出军人,分别由都指挥、指挥、千户及百户率领随军运粮。二十六日,动员山东、山西、河南、凤阳、淮安、徐、邳等地的民丁十五万,运粮到宣府,为北征做准备。
二月六日,和宁王阿鲁台派使者来朝,称瓦剌派遣部分骑兵已经到达兴和一带侦察。明成祖首先令前锋都督刘江前往兴和,其后又令右掖都督谭青率兵往兴和加强戒备。
三月二十七日,明成祖亲率六军由北京安定门出发开始了对瓦剌的征伐。这次北征,明成祖特地带了皇太孙同行,目的是让皇太孙亲历战阵。
明成祖并没有隐瞒北征的企图,在途经沙城时还举行了大阅兵。
这次北征的进军速度不算快,明军通常利用早晨至中午这一段时间行军(有时亦利用中午至傍晚这一段时间行军),其余时间休息。从三月二十七日于北京出发,到六月初七在蒙古高原腹地忽兰忽失温与瓦剌主力作战,历时三个多月。在这三个多月的行军时间里,明军只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二及初三这三天是全日行军的。在行军时,明军每隔十多天便休息二至四天,其中在兴和及沙城一带还休息了十天。与上次北征一样,明军每进军一段路程便驻扎预先筑好的在城寨里。显然,明成祖这次北征仍然是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进军方式。
四月二十四日,当明军进至屯云谷一带,瓦刺孛罗不花等人来降。
五月二十三日,明军到达通泉泊。前锋都督朱荣向明成祖报告,称有数千可疑人物正在由西往东行走,明成祖命朱荣继续侦察。二十七日,前锋都督刘江向明成祖报告,称已经侦察到这批可疑人物的行走路线。明成祖命刘江率兵急起直追,与前方的朱荣会合相机行事。六月初四,在双泉海,明军的哨马报告有数百名瓦剌兵在前。这些瓦剌兵与明军的前锋稍战即退,明军前锋都督刘江率兵追至康哈里孩这个地方,击毙了数十人瓦剌兵。六月初五,前进的明军再次与一股瓦剌兵相遇,明军前哨击退了这些瓦剌兵。
六月初七日中午,明军来到了忽兰忽失温。瓦剌首领答里巴、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等事先已经驻军于高山之上,占了地利。这表明,忽兰忽失温是瓦剌首领们主动选择的战场。瓦剌似乎早已经决定在忽兰忽失温与明军决战,并提前派一些士兵将明军引诱到这个预定的战场来。
瓦剌军大约有三万多人,每人带从马三四匹,集结地离明军约十里。明成祖亲自披上铠甲,带领一部分精锐士兵首先前进,各路人马紧随其后。明成祖登上了一座高冈,只见前面的瓦剌已经兵分三路,便下令几名重骑兵往前直冲过去,向瓦剌挑战。瓦剌军居高临下,径直冲下山来迎战。安远侯柳升率领大营的明军早有准备,当瓦剌军进入明军的神机铳炮的射程之内时,遭到了明军一轮齐射,当场击毙了数百名瓦剌军人,瓦剌军开始惊惶失措,弃马而走。明成祖亲自率领重骑兵乘机发起攻击,明军鼓噪而进,瓦剌军且战且退。率领中军的武安侯郑亨在追击时不慎中箭,只好暂时退下,过了不久,郑亨又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瓦剌军在进攻明军的阵营受挫之后,不得不重新集结布阵,防御明军的反击。看来此刻瓦剌的首领们,已经不再奢望能够主动进攻击败明军,他们转而采取防御的策略,希望能够保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平局。不过,对明军而言,平局就意味着失败,因为明军号称五十万人,瓦剌军仅有三万人,明军与瓦剌军在战场对峙下去,明军后勤的压力会比瓦剌军大得多。况且,明军很难在与瓦剌军对峙的状态下安全撤离战场,由于古代通讯设备落后等诸多原因,任何的阵前撤退都很难是有秩序的撤退,极有可能导致军心动摇,而最终演变成一场各人争先恐后逃跑的大溃败。(历史上因阵前撤退而溃败的例子,前有淝水之战,后有土木之战。)因此,明军唯一的选择是,只有战胜瓦刺,才能平安撤离蒙古草原。
现在终于轮到明军进攻了。明军进攻时兵分两路,率领左哨的宁阳侯陈懋,协同左掖的成山侯王通强攻瓦剌阵营的右边,瓦剌拼命抵挡,稳守住了。左哨的都督朱崇(陈懋的副手)、指挥吕兴带兵手持神机铳炮逼近瓦剌阵营,用神机铳炮抵近一轮接一轮地射击。瓦剌军伤亡惨重,其阵脚已经被打乱了,但仍然顽抗到底。明军虽然用神机铳炮打乱了瓦剌军的阵脚,可是这种兵器不利于贴身肉搏。而最后决定战争胜负的看来还是要靠贴身肉搏、刺刀见红的近战。
率领右哨的丰城侯李彬协同右掖的都督谭青及其副手都督马聚,强攻瓦刺阵营的左边。双方将士混战在一起,战斗已经白热化。明军都督马聚受伤,都指挥满都力战死。明成祖在远处望见战局一时陷入胶着状态,便亲自率领重骑兵再次发起进攻,加入战团。明军前锋刘江干脆下马手持短兵器步战,突入阵中,亲手杀死了很多瓦剌士兵。
在明军的全线攻击之下,瓦剌军抵挡不住,终于全线崩溃了,余众四散而走。明军乘机追击。当明军越过两座高山之后,与重新集结起来的一部分瓦剌军发生了遭遇战。瓦剌军再次溃逃。明军右哨的丰城侯李彬等人一直追到土刺河,在那里生擒了数十名瓦剌士兵,另外,中军副将孙亨嗣也俘获了瓦剌战马三千匹。不过,瓦剌首领马哈木、太平等人则成功逃跑了。当明成祖收兵回营时,已经二鼓了。
此役,在白天的战斗中,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内侍李谦擅自引导皇太孙到九龙口观战,明成祖知道后大惊,急忙派人将皇太孙追回大营。后来,李谦因此而畏罪自杀。
将明军与瓦剌军在忽兰忽失温之战的表现作一比较,就可以知道那支军队的战斗力更强。无论是进攻能力还是防御能力,瓦剌军都比不上明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明军的总体作战能力比起瓦剌军要更胜一筹。
翌日,明军诸将要求继续对瓦剌展开追击。明成祖听从了皇太孙的意见,认为穷寇勿追。
明军完全有能力对瓦剌军展开大规模、长时间、远距离的追击。虽说忽兰忽失温之战结束之后,明军与瓦剌军都有伤亡,但明军号称五十万,承受伤亡的能力比瓦剌军大得多。然而,明成祖却选择了撤退,原因是明军与瓦剌军作战时,后路始终在鞑靼阿鲁台部的潜在威胁之下。当时阿鲁台的根据地可能在呼伦贝尔一带,距离明军仅有几天的路程(尽管阿鲁台已经向明成祖称臣,但明成祖对阿鲁台仍然是疑虑重重,例如明成祖在进军时就要求明军要留意,如果看见有蒙古人往东走,可能是瓦剌派往鞑靼的使者,如果看见有蒙古人往西走,可能是鞑靼派往瓦剌的使者,对于这些蒙古人,明军全部予以拘留)。
明成祖把战场命名为“杀胡镇”,率军在战区逗留了二三日,可能是在打扫战场。之后,下令班师。
明军开始沿着进军的路线回师。六月十一日,明军回师到三峡口,峡口山上盘据着一批瓦剌士兵,还有数百人在双海子出没。明军以火铳射击双海子的瓦剌士兵,瓦剌士兵撤离了该地,峡口山上的瓦剌士兵见势不妙,亦撤离了。
明成祖在回师途中,分别于六月十七、十九、二十五日接见了阿鲁台的使者,阿鲁台本人则声称有病不能来朝见。
八月初一日,明成祖率军由安定门进入北京。明军回师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进军则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可见明军回师的速度比进军的速度要快得多。
五.双方的伤亡
史载,明军与瓦剌军作战时,杀其名王以下数千人(《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二年六月已巳条)。而明军的伤亡,据说与瓦剌差不多(《明史纪事本末》之《亲征漠北》)。
六.瓦剌大汗失踪之谜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着的。明永乐年间,瓦剌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秃孛罗等三王秘密立傀儡大汗答里巴反明,此事和后来清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确实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清康熙年间,由于满清撤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及靖南王耿精忠等人造反。吴三桂在檄文中声称自己三十年来秘密收藏了一位前明太子,吴三桂此举不过是为了收买前明遗民人心而已,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吴三桂真的秘密收藏了什么前明太子。清康熙年间“三藩之乱”与明永乐年间的瓦剌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秃孛罗之乱一样,以失败告终。
现在探讨一下瓦剌傀儡大汗答里巴的下落。首先回顾一下《明太宗实录》的有关记载:
“(永乐十二年六月)戌申,驻跸忽兰忽失温。是日,虏寇答里巴、马哈木、太平、把秃学孛率众逆我师,见行阵整列,遂顿兵山巅不发。上驻高阜望寇已分三路, 令铁骑数人挑之,虏奋来战。上麾安远侯柳升等发神机铳炮,毙敌数百人。亲率铁骑击之,虏败而却, 武安侯郑亨等追击虏,亨中流矢,退。宁阳侯陈懋、成山侯王通等率兵攻虏之右,虏不为动。都督朱崇、指挥吕兴等直前薄虏,连发神机铳炮,寇死者无算。丰城侯李彬、都督谭青、马聚攻其左,虏尽死斗,聚被创,都指挥满都力战死。上遥见之,率铁骑驰击,虏大败,杀其王子十余人,斩虏首数千级,余众散走。大军乘胜追之,度两高山,虏勒众复战,又败之。追至土刺河,生擒数十人。马哈木、太平等脱身远遁。会日暮,末收兵。皇太孙遣骑兵,四出觇视,知虏已败走,上始还帐中。”
上述引文的记载:“是日,虏寇答里巴、马哈木、太平、把秃学孛率众逆我师......”这是答里巴最后一次在《明实录》中露面。《明太宗实录》记载忽兰忽失温之战结束时,称:“马哈木、太平等脱身远遁”,逃跑的名单中完全没有提到答里巴。从此,此人失了踪,几乎在所有的汉文史籍中绝迹。那么,答里巴是否在忽兰忽失温之战中死亡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检索《明太宗实录》。发现《明太宗实录》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击毙答里巴,但是在记录忽兰忽失温之战的内容有:“虏大败,杀其王子十余人,斩虏首数千级, 余众散走”之句。据此估计这个被击毙的王子很可能就是答里巴。因为明代的书籍有把蒙古大汗称为“王子”的习惯。例如《明实录》中宣德九年冬十月乙卯条记载:“瓦剌脱脱不花王子率众至哈海兀良之地,袭杀阿鲁台妻子部属,及掠其孳畜。阿鲁台与失捏干,止余人马三千,徒居母纳山,察罕恼刺等处。七月,脱欢复率兵,袭杀阿鲁台、失捏干,其部属溃散。阿鲁台所立阿台王子止百余人,遁往阿察秃之地......”这里所说的脱脱不花王子就是瓦剌所立的傀儡大汗。而阿台王子就是鞑靼所立的傀儡大汗。还有后来著名的蒙古达延汗亦称“小王子”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明成祖在忽兰忽失温之战结束之后发的班师诏书中称:“杀其名王以下数千人”,而《明太宗实录》是在宣德元年编纂的,已经把班师诏书中的“名王”改成了“王子”,这似乎暗示明军在忽兰忽失温之战击毙了答里巴这个瓦剌傀儡大汗。在忽兰忽失温之战结束之后的第二年(即永乐十三年初),瓦剌向明朝遣使谢罪。《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三年春正月丁未条记载:“瓦剌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秃孛罗遣使观音奴塔不哈等贡马谢罪言:‘数年以来,仰皇上大恩,如天罔极。前者不能约束部属,致犯边境,且拘留使臣舍黑撒答儿等,实非本心,皆为左右所误,致负大恩。天兵远临,死罪万万。今惭惧无地,庸自追悔,伏望天地,大德曲赐赦除,俾得自新,仍朝贡如初。谨遣使护送舍黑撒答儿等来归,并献良马五十匹。’上览奏日:‘黠虏尚敢巧言文过!’群臣以为夷狄禽兽不足与较,惟天德广大,无物不包,请姑容之。上然其言,遂受献命馆其使。”《明实录》的这一段记载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二点,一是瓦剌遣使谢罪的三王当中不包括答里巴;二是明朝君臣在讨论对策时竟也没有提到答里巴。总之,答里巴仿佛已经人间蒸发。一般人会认为如果明军真的在忽兰忽失温之战击毙了答里巴,应该大肆宣扬才合情理,怎么会语焉不详呢?这可能是连当时的明军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否击毙了答里巴,只是战后发觉此人失踪,从而推测他已经死亡。成书于明末清初的《黄金史纲》、《蒙古源流》等蒙古史书提到了一个名叫“德勒伯克”的蒙古大汗,有学者认为此人就是汉籍中的答里巴大汗。据这些蒙古史书记载这位大汗死于1417年(永乐十三年,即明成祖二次北征结束之后的次年),死因不明。换言之,答里巴大汗并非死于忽兰忽失温之役。但我认为这些蒙古史书的记载不可靠,因为这些书出现的时间比较晚,而且对蒙古大汗世系的记载互相矛盾,非常混乱。这些蒙古史书的记载还与《明实录》的记载产生矛盾,因为如果说答里巴真的是死于永乐十三年,那么为何永乐十三年春瓦剌遣使谢罪的三王当中不包括答里巴呢?
况且,并不是所有的蒙古史书都认为“德勒伯克”的蒙古大汗死于1417年(永乐十三年)的。例如罗密的《蒙古家谱》记载,从必力克图汗(即明籍中的“爱猷识里达腊汗”)到他尔巴克汗(即“德勒伯克汗”或“答里巴汗”)共历时55年。而《蒙古源流》记载从阿裕锡哩达刺汗(即明籍中的“爱猷识里达腊汗”)到德勒伯克汗亦历时55年(虽然其间有两位大汗的在位时间互有出入,但总年数相等)。不过,《蒙古家谱》记载元顺帝出塞之后一年死去。而《蒙古源流》记载元顺帝出塞之后两年死去。由此类推,《蒙古家谱》记载的他尔巴克汗的死亡时间应该比《蒙古源流》记载的德勒伯克汗的死亡时间早一年,即死于1416年(永乐十二年)。故他尔巴克汗完全可能死于忽兰忽失温之役。
至于《蒙古源流》记载德勒伯克汗死后继位的额色库汗,与当时瓦剌的贤义王太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张尔田先生在校注《蒙古源流》时认为额色库汗是贤义王太平的儿子捏烈忽(明帝于宣德元年敕捏烈忽袭爵贤义王),因为蒙语“额色库”和“捏烈忽”差不多同音。而蒙古史学者宝音德力根则认为蒙语“额色库”就是“太平” 的意思,故“额色库”就是贤义王“太平”。但是,宝音德力根认为德勒伯克汗死后继位的并不是额色库汗,而是《黄金史纲》记载的斡亦剌台汗,此人是阿里不哥的后裔。总之,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佚名的《北虏始末》曾经记载答里巴被阿鲁台杀死,但这属于孤证,而且此书晚出,可信度亦成为疑问。昔日蒙古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在兵败逃亡时,瓦剌马哈木等杀死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后,立即向明朝通报。由此及彼,鞑靼太师阿鲁台如果真的杀死瓦剌擅立的答里巴,肯定也会向明朝通报(此前的永乐十一年,阿鲁台曾经向明朝通报瓦剌擅立答里巴,详见《明史.鞑靼传》)。可是,明代官方典籍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载。最后指出的是,本文虽然认为答里巴极有可能死于忽兰忽失温之战,但尚未有直接而且可靠的文字记载来证明。同时,本文也认为并没有充分证据证实答里巴并非死于这一战。换言之,忽兰忽失温之战之后,答里巴的下落仍然是一个谜。
主要参考书目:
《元史》
《明太宗实录》
《后北征录》金幼孜(明)
《殊城周咨录》严从简(明)
《剪胜野闻》徐祯卿(明)
《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 《明代满蒙史料:李朝实录抄》池内宏编(日)
《廿二史札记》赵翼(清) 《北虏始末》佚名
《黄金史纲》佚名
《蒙古源流》萨冈彻辰(清)
《蒙古家谱》罗密(清) 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 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
[ 本帖最后由 橙色骑士 于 6.6.2008 00:5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