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症这个词在国内听得不多,到了德国才知道,原来竟有这么多的人对花粉过敏。每到了春天,街上便满是鼻涕眼泪横流苦不堪言的脸孔。本来还在幸灾乐祸的,不曾想,连我这个外来者也未能幸免。两年前刚对花粉过敏时还不知道,一直流鼻涕只以为是得了感冒,把带过来所有的感冒药都吃光了也不见好。后来,因为眼睛痒得厉害,去看了眼科才知道,不幸的很,我也中招了。 5 t; U$ ]0 b: P6 \
3 I$ ~0 E- B( r6 r& L
今年三月,春暖花开,粉尘症照例开始肆虐。实在受不了整日的鼻涕嗒滴流喷嚏连天响,只得硬着头皮去看医生。第一次看病,就被要求做过敏测试。本来也觉得新奇,加上看着那个老医生极其慈眉善目,一昏头就答应了。谁知道他居然一通电话,又把我给卖到了一家专业医生处。 因为是临时加插的病人,被安排在候诊室等了二十多分钟,医生才叫我。两三句话,询问了病史,作了些记录,然后就叫我到外面等着做测试。以下是本人测试实录(嗬嗬,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0 J% d" b- M' N5 l: `, D K
0 Z# f1 U1 P. ]% ?
10:35 am ) Y! k3 x# s' Q- D. a" l
( i, B: S' F z: D. u- c( ^ 被护士小姐召唤进实验室。名为实验室,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间隔开来的小单间啦,感觉类似商店的试衣间。因为试验部位在肩背部和右手下臂,按护士小姐的吩咐脱了上衣。 $ q5 F9 P/ h0 D* H
, V' Q% k' `* f) z) v' j
10:40 am
4 z" Q. k6 f$ u5 W( K+ o3 V3 S# Z5 V, N! l2 b: z
实验开始,只见护士拿来一排小针管和两排小试剂,先在我背上用笔画了十来个小加号,然后就戳针了,每一下都很快,跟被蚊子叮了一样,不过,十多针呢,哭,要一下被蚊子叮上十几口啊……
2 {2 C4 K* k# N# B: P7 c% A1 V3 u
2 i4 n8 X9 Z! S% A: i# Y+ g C10:50 am
3 K C2 F+ _/ ^- s, y" u& B4 i5 x/ Z7 h3 n- @4 G
背上已经戳了差不多一排,以为快完了,正想松一口气,回头一看,架子上还有四枝针,继续戳第二排…… ' w( @# B$ N. ~ j
% g2 |' ]: d" n% Z8 P/ F10:55 am ! u; v8 v, }/ q
8 @) C( z! Q- P; p
转身,清洁手臂,画上两排小横杠,我偷偷数了数,一共十六个。不过,既然已经没小针管了,也就没什么可害怕的了。果然,护士小姐只是打开一个个小试剂,在每个划线的地方点一下,就是每条横线上就多了点水滴罢了。
G7 a9 y- n) K6 R a- X- o' f f
11:05 am - j: G+ l" z6 \1 X- N. r7 W
6 {- ]8 y, R$ ~) A! W& ]
正当我以为苦难完毕的时候,她居然又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了个尖头小锥子,类似牙医用的那种,在每个小水珠里都刺一下,说轻不轻,说重也不重,反正,每一下都是能感觉到疼痛的。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又被扎了十六下。然后,总算听到天籁之音,一刻钟后医生会来看反应,痒的话不要抓。
2 K" ^! G R) ?2 `1 ]; y' \7 q7 W3 U7 l" l
11:10 am ) k7 O$ D; |, L( z
: O9 u2 Z7 r- Z8 @7 R L( d& w
五分钟后,水珠边上的皮肤开始有出现红痒,接着就肿起来了,感觉真像被蚊子叮了一样,又有点像以前发的风症块。一处,两处,三处……最后算算,竟一共肿了五处。其他的,都只有一个突出的小红点。可惜背部的我大多看不见,不过,也没什么疼痒的感觉。
6 |0 Y' H: [# ~4 ]+ R0 ]2 S) Z- e: r4 R9 ]& Q* h
11:25 am
7 j2 z) o$ Q5 \5 {) t9 g7 C
9 l/ P/ \" M/ c- \4 [' g# o9 ?. k6 f 医生过来了,护士小姐帮我擦掉了水珠。医生在每一个红点处都摸了一下,嘴里在不停的念念有词,几号,positiv, 几个比较大的还要加个plus。他判断那些发出来的肿块程度,大概不是以面积而定的。因为有一块明明很小的,但他摸了两下后,却说了两个plus呢。手臂完了就是背部,同样的步骤。然后,穿衣,出关。 , }& l* K' J8 H2 f8 w2 _8 C) p4 Q
2 o3 p( ^. [" K7 L s0 q K12:00 am
" P, J2 c: d. `2 ~; e9 _ W. m6 v+ E
3 u1 F0 b2 E# ]- r; |4 q, w* l0 m( L 穿好衣服后在外面等了将近半小时,又被叫进了另一间房间。那里有一个透明的小隔间,护士小姐教我用一个类似测肺活量的机器,做了两次深吸深呼,完事,继续回走廊里等待。 0 j& ?" x0 Y; H- j2 W$ d$ e
5 O' c+ y+ \1 s: f9 v" h4 }* A3 r
12:30 am ; z/ x! X( U% ~6 [- J
8 \. A* t6 |! d% N4 O* Y9 Y4 Z L
终于等到医生叫我了。竖起耳朵听他说了半天诊断结果,大致理解为,我对Flieder和Birke过敏,每年四月前后发病。现在手头的药如果可以,就继续使用,如果没效了,则要在十二月到二月间打针预防。总而言之,治疗会是艰苦而漫长的,基本上需要每年一次。即便以后回了国,只要碰到这些植物,还是会过敏的。
# z: C. ?1 N: ]3 r" m
9 \- ^" D7 ]; W* m4 d) P13:00 am * ^% f ^, ^1 }4 d, V
8 m; O1 i( Y/ d3 A. y* i5 C
回到家里头一件事,翻字典查单词:Flieder:丁香科,Birke:桦树。大哭,有谁能告诉我,哪里是没有这两样东西的? 欲哭无泪的时候,瞄到手臂,忽然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些可恶的肿块,居然赖在那里不肯消下去了,怎么办呢?
4 ^. g. y5 o! H( `- Z' F" }5 s# L
! x3 C# `2 b0 K) {# C: v 总结今天的测试: 计时两个半小时,花费十元,赔上手臂和后背两处上好的皮肤。一句话,花钱找罪受,自讨苦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