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7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60,70三代人的不同命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0.9.2007 14: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我们的父辈是把一毛钱当一块钱花,偏偏我们的子女又喜欢把一元钱当一毛钱花,挤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不得不拼命赚钱,活活一个拜金族。比较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人的理财生活,不是忆苦思甜,只为吸取各方经验,更好地管理好我们的钱包。早一天理财,早一天享受生活。

  50年代生人:我们是典型的“看家狗”

  这一代人的群体特征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上山下乡,沐浴过改革春风;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成为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批受影响者,4050人员中的绝大多数主体就是他们。

  50年代生人大多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他们饿过肚子,所以比其他年代生人表现出更强烈的珍惜粮食和生命的表征。在他们的理财目的中,所谓“富贵”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尽管他们不知道,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这一切得来都易如反掌。要温饱,重保障,这是50年代生人的理财初衷和终极彼岸。

  80年代的改革大潮,是大部分50年代生人此生记忆里所曾有过的最美好年代。那时候正三十而立的他们,急不可待地下海、出国。在上海这座城市,如果你在80年代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位朋友或者亲戚有过此类经历,简直会被笑作天方夜谈。

  下海的,有呛水返回海岸的;出国的,也有无数人做了中国第一代“海归”,捧着国外辛苦赚来的第一桶金,开始了国内的创业路。做一份小小的殷实实业,这是这一代人的印记。尽管走得并不轻松,但50年代生人却是相当知足。因为在根子里,他们渴求的,并不是财产上的大富大贵,而是在经历种种风浪之后的平静和踏实。

  50年代生人有着最淳朴的感情,在如今的离婚排行傍上,很难寻到50年代人的踪影。对家庭,对子女,他们有着深重的责任感。家庭的子女教育投资,这占去50年代人的大部分积蓄。孩子好不容易读完九年义务制教育,大学又迎来了并轨和扩招的热潮。这股大潮,可都是得靠钱说话,工资上涨没能赶得上物价上涨,不少50年代生人的一生积蓄,都花在了子女的四年大学费用里。“如果这也算押宝,那我们可真是把全副家当,都押在了孩子身上。”
  案例1:怀念15%存款利率时代

  人物:王阿姨 出生年代:1952年 理财方式:死守储蓄,认为这是最保险的理财方式

  王阿姨是一位女同事的母亲,照片里的王阿姨,露着幸福的笑,和女儿站在厦门鼓浪屿的日光岩上面,鸟瞰整座海滨城市。这次春节时的旅行,花费了同事近5000元积蓄,“哎哟,就这样三两天地玩一玩,半个一万就出去了,真是想想心疼。你们小孩子呀,就是不知道节约点用钱。”王阿姨以这样的唠叨来表达自己的被子女宠爱。

  除了保持更年期母亲的一贯“细细嘴”,王阿姨最常念叨的,就是自己过去的苦日子,忆苦似乎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尽管她的目的并不是拿这个来思甜。“1978年刚生囡囡的时候,咱们家就你爸爸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我们一家人呢。那时候爸爸一个月才多少铜钿?才30几块钱呢。”

  如果摆在今日,30几块钱连一件七浦路的衣服还要讨价还价才能成交,王阿姨认为她之所以能持家最大的秘诀在于:节俭。除了养活一大家子,王阿姨还靠她先生这每月唯一的家庭收入,两年后在郊区农村建造了一套近200平方米的大瓦房。“1981年的时候,囡囡3岁不到,家里就已经有了新房,周围邻居都羡慕得要死,老远都跑过来看新房子。”王阿姨回忆起来,仿佛眼前正是那栋她一手设计的“经典楼盘”,脚正踩着贴着“1981年9月竣工”的青碗瓷花字样。

  “每月也会有些计划,比如30多块钱的收入,要分几份来用:其中几块是养囡囡的,十几块又是一家人要过日子吃饭的,还要留几块钱出来修房子的……”王阿姨对自己的规划能力相当满意,“不省着点过,还不知道怎么活过来的呢;要知道,囡囡爸爸之前自己一个人过,也是这些钱,但就常常饿肚子。”

  不过说到理财,王阿姨却显得明显没有像她的发型那样与时俱进。“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怎么理财,没钱怎么理。更何况以前20多年,过的都是苦日子,谁还能有多少积蓄出来做点什么投资呀。那时候在70年代,你要是敢自己养只兔子,就会有人要割你资本主义的尾巴,还别说做生意当万元户了。”存款,有了钱就往银行里跑,这是王阿姨惟一的理财途径。


  为什么只爱储蓄,王阿姨很直白地回答说:因为第一钱不多,第二也没有其他的路给你选择。“十几二十年前,哪来什么基金公司,炒股也没有,我们普通市民眼里的国家金融机构,除了银行,还真没什么其他的了。”不过,那个年代的存款利率还曾一度高达15%,“不像现在,还要扣利息税,要是我们也像囡囡那样存个活期,到年终了还真拿不到几分钱的利息。”当年存款的高利率叫王阿姨至今仍念念不忘。
  案例2:养个乖乖女 年赚几百万

  人物:张叔叔 出生年代:1950年 理财方式:教育投资给孩子,押宝就押女儿身上

  张叔叔家只有一个孩子,在1980年那个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大概最严的一年里,张叔叔整个厂里也只被“配给”3个生孩子的指标。当时在有了第一个宝宝之后,张妈妈还商量着再生一个,可遭到了张叔叔的严词拒绝。

  在二十五年前的某个盛夏夜,张叔叔一脸严肃地说着以下这些话,直至今日其正确性仍在不断得到验证:“当然是独生子女好,这一代孩子将来大学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而且培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多少精力?况且领了独生子女证可以享受免费托儿所和每个月5元的补贴,过节还有礼物送……”张叔叔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月工资为三十多元,那独生子女所受奖励的5元钱几乎已经差不多够孩子的生活费了,“这相当于国家给咱们养这个孩子”。

  张叔叔现在说,当初这个决定做得非常正确,当时大家工资都不高,要是再有一个小的,且不说会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失业或者降工资,单凭现今高昂的教育费用就让人吃不消了,更不要提如果孩子不争气找不到工作这样头疼的事了。这些都是张叔叔的超前思想带来的理财收益,收益之大,无法用钱估算。

  家有一女,如有一宝。张叔叔对于培养宝宝的金钱观念可是相当有心得,“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张叔叔的女儿很小就能认清各种面值的钱,儿时的收入主要来自压岁钱,她都能在每年年后点好钱跟着张叔叔去银行,一板一眼地填好存款单,每次都存一年定期,第二年取出来添上前一年的钱再存一年,尽管当年那可爱的小孩子还不知道这笔钱什么时候会充公。

  张叔叔对女儿的爱是相当深厚的,他一直鼓励女儿到处走走看看,因为这样可以开阔眼界。4岁的时候,女儿就跟着张叔叔一起玩遍了浙江、江苏、安徽一带。张叔叔还指导女儿不要仅仅看看风景就行了,旅游前要先对目的地有了解,有目标地玩,还要多看看各地最有特色的东西。某次,张叔叔带了女儿去北京,玩了8天,花了700多元。他还一个劲儿地说,“没关系,这几天我挣了700多的外快,爸爸就希望女儿能多增长见识,和其他小孩子的眼界不一样。”

  豁达的胸襟、宽广的人生涉猎面,这些女孩子很难有的素质,都被张叔叔打造到了女儿身上。如今,张叔叔的女儿从以前单位辞职后,自己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外贸公司,年赢利几百万元。每年,女儿都会带着家人出去远游一次,平时月末更会开车带全家出去兜风。“这样快乐的老年生活就这样朝我走过来了,真是有些水到渠成的感觉。尽管我从未想过养儿防老,现在看来居然一不小心倒成真了。”张叔叔笑得非常爽朗。
  给50年代妈妈爸爸的理财建议

  保守投资,积极准备养老金

  中老年人理财的基本思路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稳定收益。实现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分散投资。一般说来,家庭的实业与房地产投资比例不应高于80%,否则流动性太差,不利于应对各种变故。

  老年人理财应当以“本金安全,适当收益”为投资理念,前段时间各大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高,但考虑到其不能提前中止,只能到期取钱,而老年人突发性大额支出概率较高,因此也不适宜将全部资金投入。对于老年人来说,国债、定期存款和货币型基金不失为好的选择。另外,老年人最大支出在于医疗费用,为此,保险机制就显得相对重要。当今保险的功能大抵有四:保障、储蓄、投资、避税,50年代人应以第一个功能为主,而不必多花成本去过度考虑保险的其他功能。

  总之,作为准退休族,要把握的一点就是退休前多存钱,退休后少花钱。投资上资金足够者以保本为上,资金尚缺者就要抓住多头行情。当然如果健康状况尚好,就不妨在退休金外仍然争取一份固定的收入。二度就业方面,轻松是主要考量,居家邻近的便利商店、速食餐厅等都是可以作为考虑,收入虽不多,但事少、离家近、没有工作压力,而且,也有经常接触年轻人的机会,减少因为淡出社会而产生的疏离感,常保赤子之心,也能为退休后的身心状况加分。不过最最重要的还是那句古话:知足常乐,无欲则刚。

  60年代生人:炒股炒房炒成“大富翁”

  上海的历史,在最近20年间,是制造富翁的历史。无数个尝试过十几口人拥挤在昔日石库门老房子内的60年代生的“姐姐妹妹站起来”了,先是炒股,当中国股市自1998年炒到2001年的2200点的时候,欢喜雀跃的60年代人啊,脸上洋溢着精英似的微笑。

  再是炒房,当上海楼市从2000年开始自二千三千每平方米“启动”的时候,60年代生人因为刚好婚恋嫁娶安家生子,几乎每人手上都握着两套房子。再加之前面的10年金钱积累,和搭上了单位货币化分房的末班车,他们又轮番地向房市前进了。如此这番几经转手,60年代生人大部分都是“二房”甚至“三房”“N房”的主儿。一夜之间,60年代人都成了大富翁。


  但静下心来,60年代生人也发愁:当下一拨发财机会降临,他们还能够等到兔子撞树墩上,刚刚好吗?60年代生人看着眼前的富贵,内心里却如履薄冰。
  案例:“二套房”见证60末男人理财成长

  人物:FRANK 出生年代:1967年 理财方式:买啥也别买股票,不买啥也别不买房子

  朋友FRANK是幸运的一个,毕业于90年代初,那时他的专业很好找工作,最不济的也是市一级的外贸单位。而他又碰巧做钢材的进出口。经历过那个通胀时期的人都知道,那时稍有经济头脑的人都想倒一把钢材,他有了一点钱,用15万买了一套70多平方的两室一厅房。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FRANK去了外地,3年后当他再回上海,突然发现因为城市规划,上海的房市一个劲儿地升温,以前从来很冷淡的中介纷纷打电话来问。出售信息一贴出去,手机马上不停,很快FRANK便以30万的价格出手了那套房子。赚回了15万。

  卖了第一套房之后,FRANK移居到了广州。考虑租房不划算,决定买房。也是巧合,一次FRANK无意中听一个中介提到“拍卖”的房子如何如何,于是马上回家查报纸,果然在不起眼的地方发现好多房产拍卖信息。于是他开始频繁返回上海去参加拍卖会,七八场下来就相中了一套112平方的3室一厅房。

  拍卖会前由拍卖方组织去看房,装修很漂亮,虽然未必适合居家,但看起来真的赏心悦目,而且是公家财产,用料相当讲究。房子虽是二手,但相当“新”。可能是因为装修风格的原因,拍卖会上这套房子的买家不多,几个回合下来,FRANK以76万的价格竞拍成功了。

  FRANK说,买拍卖房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担心房产有无产权,拍卖行会把这些问题搞得清清楚楚。还有就是不用给中介费。“现在这套房的市价已经是100多万了,而且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翻到这样的价位,这两套房的转手经历,让FRANK更懂了如何以房屋来理财增值。

  给60年代中产男女的理财建议 守住“五子登科”

  很多60年代生人就是这样突然间“中产”起来的,他们的暴发显得没有底气,因为是跟对了大势,难免有跟着捞一票的感觉。现在的这样一群60男人,真可比拟足球界的“黄金一代”:飚升迅速、未来摇摆。

  从年龄段看,中产男女大多在30—40岁之间,经过爱情与婚姻的历练,他们对感情应该有了理智的认识,这种理智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责任和义务。中产男女经历了半辈子的努力,终于五子登科。这时候的中产男女,投资应该是以稳健为主,切忌冒进和投机。一般说来,理财专家会建议60年代出生的中产男女以30%的资金投入风险投资中去,而以60%或者以上的资金投到稳健的投资项目中去。要知道,在此后几十年的后半生中,除非你对目前的生活很不满意,作为中产男女能靠合理的理财和金钱规划,守住“五子登科”的境界,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一项成绩。
2#
 楼主| 发表于 30.9.2007 14:50:45 | 只看该作者
  70年代生人:要么极左要么极右

  这一代人的群体特征是:他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现在是各单位实干人物中的绝对主力。年轻有为的,说不定已经混上一个中层干部当当;还有懵懂不知的,说不定仍在失业、待业徘徊。

  70年代生人,他们是很两极的一群人。一部分向左走,一部分向右走去。向左走的这一拨,普遍是1975年之前出生的一群,他们没有受过并轨之后读大学要收费的阵痛,更没有体会过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求职的惊慌失措。以前常说的天之骄子,就是他们这样的人。求安稳,是70年代前半部分生人的特征。


  与这一类人完全相反的,则是向右走的一群。这群70年代下半段生人,他们整体表现出来的特征为:盲目、困惑、自制力较差。在理财上,他们大多挥金如土,所谓月光女神,说的就是这样一群。在他们眼里,只有今天,既没有过去留下的痕迹,也没有对明天的规划。

  人物:JACK 出生年份:1978年 理财方式:先靠父母,后靠自己。

  案例1:“月光族”婚姻 亏得父母买房“庇护”

  房价一路快跑,加薪却慢慢吞吞,出道不久的JACK老觉得自己囊中羞涩,月光族的他空有爱情,婚房却成了大问题。有人说,这种普遍的“婚房焦虑”,20多年前在上海也曾看到过。不同的是,这次有更多的新上海人加入了寻觅婚房的队伍。而且这群人中,以70年代生人为主力选手。

  经过4年爱情长跑,JACK终于考虑起婚姻的事来。对方的父母提出一定要有一套位于市区的新房才能结婚,并同意帮助支付部分首付款。2002年,在上海房价快速飙升的前夕,JACK和他美丽的未婚妻相中了一套位于内环线附近的全装修两室两厅。当时这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售价70万。

  JACK的父母同意拿出20万元给他付首款,可后面的贷款50万,则需要JACK分30年还清。2004年JACK拿到了新房,娶到了娇妻。他的代价却是要将每个月4000元收入中的70%左右用于还贷。不过也有叫JACK想起来无限开心的事,那就是这套房子行情已经是140万,而他们小两口再也不用住父母房间隔壁的8平方米了。

  JACK是好运的,因为他是上海本地人。因为不少上海本地人在买房时能得到父母的或多或少的资助,尽管有人形象地称为“六个人买一套房”,即年轻人结婚买房,通常由双方父母支付首付款,或者由父母提供一套旧房,自己只要负担每月还贷,压力并不太大。而外来青年人通常只能“两个人买房”,甚至“一个人买房”,所以JACK还是觉得自己无限幸福。不过自从有了这套房之后,JACK的整个生活因此被打破,他不能再高消费,不能再随意打的。“我就这样拥有了这套房”,JACK话里,听不出是喜还是忧。
  案例2:70年代小夫妻节俭持家

  人物:小李 出生年代:1973年 理财方式:早做规划,勤俭持家,努力改善生活状况

  小李和小丽是去年10月份组建的小家庭,由于都是外地在沪就业的新新上海人,他们又是学金融的,先天的职业敏感让他们很看中理财,由于都是走的职业生涯之路,靠专业谋生,以后还是非常希望能有自己的事业(比如开一家公司),所以在结婚初期,小李两人就做好了自己的财富规划。虽然有些老土,但仍是值得不少70年代生人观摩学习一番。

  1、强制储蓄

  每月领工资时提取一定比例存入银行,不存活期,而是存一年定期。根据每月的情况不同,每月存入50%。整存整取是利息最高的一种储蓄方式,若中途支取会按活期利息支付,若有用钱事项,可以按资金需要量去取存入时间最短的那几笔存款,利息损失很小,其余的还能继续享受高利息。其他好多朋友、同事结婚四五年了,经手的钱有好几万元,但一直存活期,损失的利息也有一、二千元了。目前他们这样的一年期存款已经有5000元了。

  2、支出记账

  存入银行后剩下的现金用于每月的支出,总体支出水平控制在收入的40%左右。每一笔支出都要用一个账本记下来,然后在月末统计各分项支出各有多少,若整体水平超出预算,则分析原因,对于不合理支出要在下月进行调整,特殊支出(比如送礼)可单独列出,不列在月支出中。记账的习惯会让你在消费的时候胸中有数,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一目了然,而且记账可以有意识地养成节约的习惯。

  3、合理投资

  刚结婚的时候由于两边的父母都把礼给了他们俩,所以手里有了5万多元积蓄,由于暂时不打算要BABY,两人将储蓄做了如下分配:2万元用于股票投资,2万元用于封闭式基金投资,1万元用于购买投向较为稳健的一年期信托产品。基金和股票相对变现能力较强,而他们在这方面有一定专业(股市有风险,此类方向的投资要量力而行,不建议盲目模仿);信托产品类似于债券,期限至少为一年,但收益相对可观,又不用自己费心打理,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前提下可以尝试购买,如果预计较长时间不用的资金,可以买期限较长的产品,收益率较高,若没有合适的信托产品可以考虑购买国债或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这取决于所在城市金融产品是否丰富)。

  4、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节约

  在日常生活中,小李两人还很注意节水节电等等,出门检查电源水龙头是必备功课,尽量不开长明灯,随走随关,电源也要关的,否则也会走电。新婚夫妇常常不喜欢自己做饭,但他们从刚一结婚就自己开火了。除了必要的应酬,自己尽量少出去吃。健身尽量办年卡,比较实惠。自己出门的时候尽量不打车,骑自行车或坐公共汽车都可以。另外,家里面不用的纸质牛奶箱、水果箱、废杂志、废报纸还有外出或在家喝的饮料瓶尽量不丢掉,攒在一起可以卖废品。

  给70年代生人的理财建议:有规划,不惧怕

  每一个年代层的人,总会有他自身的时代忧伤。70年代生人的所有焦虑,都集中在成家安家上面。国内某知名人力资源机构近期一项针对23———29岁年龄阶段人士“工作3年能否圆买房梦”的调查显示,只有11.23%的上海受访者在工作三年以内实现了买房梦想。很有意思的是,在京、沪、穗三地中,买房资金全部由自己出的比例数京城最高,达68.06%,上海最低,只有58.87%;而父母出首付、自己还贷的比例上海高于其他两地,达到30.50%。由此可见,沪上70年代生人受到了父母更多的庇护。

  当七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成为今天适婚的主流人群时,毫无疑问,房子已成为当代婚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梦想“一步到位”,职业生涯初期可以从租房开始,先租房,再买小房,最后买大房,逐步实现住房梦。

  七十年代尤其是七十年代后期的人储蓄观念较为淡薄,很多人存在前卫的消费观,消费没有计划,不懂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这样很容易无法应对突发事件。

  建议树立更强的保障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规划长远人生。有所规划,这使你心中不紧张;同时不要惧怕,因为在你人生的这一阶段,机会还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10.2007 14:2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3.10.2007 21:58: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ucmuc50 于 3.10.2007 22:45 发表
那 在 我 们 的 眼 睛 里 , 孩 子 又 是 怎 样 呢 ?

不学武术
满嘴脏话
小屁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025 12:1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