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楼主: 明天叶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琛工业大学---一生最无悔的选择[

 关闭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11.1.2005 18:53:16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因为没去成Aachen就说他不好,哪里读书的中国人很多都是很强的!!!!时间是长了点,但是毕业了可都是专家级的,像中国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中国电子第一个海外留学的女博士韦钰,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这些人可都是国家派出去的,我们国家会把他们派到一所实力不强的大学吗?
42#
发表于 11.1.2005 19:00:2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无论在哪里毕业,都距离"专家"很远的。个人觉得,德国的学校不像中国的学校,层次分明。而且大部分的德国高校教育制度都非常严格,毕业的时候也都能学到一些本领。但距离专家, my god, it is still far away.
43#
发表于 11.1.2005 19:02:09 | 只看该作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中国人如果在这里当了教授,那肯定是专家级了。
44#
发表于 11.1.2005 21:19:35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Unregistered+Dec 15 2002, 11:12 --></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Unregistered @ Dec 15 2002, 11:12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学校再好还要看你自己&#33;<br>亚深无数的中国人都在混日子,窝里斗,在这里滞留超过八年以上的比比皆是。<br>城市小了自然人视野就小,当地人排外就越厉害,还有你走在哪里都见到中国人,大家都在大学,食堂,宿舍之间短短的距离摩肩接踵,我不知道有什么感觉?<br><br>还有如果你在国内就不是什么名校出身,最好不要想也在这里能混个名牌大学文凭,这对你来说风险太大了,还不如到其他地方活得更潇洒。而且这里打工很难,大部分人都要到外地找工作。 <!--QuoteEnd--> </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 <!--QuoteEEnd--><br> 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这些可以算的上国内名牌大学里面的一些高才生不是在攻读学位而是在混日子&#33;&#33;&#33;<br><br>
45#
发表于 11.1.2005 22:00:23 | 只看该作者
北理天大3流,大理2流<br>楼上引用那位话有点道理<br>aachen强有道理,说很强只能说你是井底之蛙<br>强也只是有限几个学科
46#
发表于 11.1.2005 23:00:13 |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11.1.2005 23:05:52 | 只看该作者
亚琛工业大学及联合培养硕士相关研究所简介<br>??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文全称Rheinisch-Westfalisch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RWTH-Aachen)创建于1870年10月,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是数一数二的德国理工类综合大学。曾任我校校长的王大中院士就是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br><br>?? 亚琛工业大学设有数学,计算机及自然科学系,建筑系,土木工程系,机械系,采矿、冶金及地质系,电子及信息技术系,哲学系,经济系和医学系共十个专业领域,共有260多个研究所,70多个专业。今天的亚琛工业大学拥有约30,000名学生,约400名教授,约1900名讲师及科研人员,约6000名非科技人员,是欧洲最大的高校之一。<br><br>?? 德国高校基本上是系所两级组织。系主要负责教学,研究所是科研实体单位。该校的系从规模及学科门类来看,大致与清华的学院相当。以机械工程系为例,该系有7个专业,分别是生产工程(Production Engineering)、设计工程(Design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塑料及纺织技术(Plastics and Textile Technology)、能源工程(Energy Engineering)、运输工程(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机械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每个专业有数量不等的研究所,如参与此次联合培养硕士生的生产工程专业,有机床及生产工程研究所(WZL)、工业工程及人因研究所(IAW)等,这些研究所一般还有一个不完全属于大学的姊妹研究所。如机床及生产工程研究所(WZL)有一个隶属于德国Fraunhofer协会的姊妹所生产技术研究所(IPT);工业工程及人因研究所(IAW)有一个非营利的但不完全属于亚琛工大的运作管理研究所(FIR)。其中,WZL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生产工程研究所,600多工作人员。其中有生产工程领域的著名教授Eversheim博士。汽车工业是德国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亚琛工大的汽车研究所(IKA)是德国高校汽车科研与教学的领头羊,隶属于运输工程专业。与汽车密切相关的内燃机研究所(VKA)则属于能源工程专业。有的亚琛工大教授还有自己的私人研究所,如世界著名的私人发动机研究所FEV的董事Pischinger博士就是VKA的教授。<br><br>?? 研究所一般分为3-4个梯队。负责人是教授,一般每个研究所只有一名教授(机床及生产工程研究所例外,因为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机床及生产工程研究所,所以设置4名教授)。根据教授的几个研究方向分设一名主管工程师(Chief Engineer),大的研究所还在主管工程师之下设有组长,其次是研究助手也就是博士生群体,最基层是Hi Wi(博士生的助手)。主管工程师一般也是由博士生担任,Hi Wi则由在校大学生兼职担任。主管工程师以上,都有专职秘书,负责联络、通讯等等。由于德国只有教授有资格带博士生,所以每一个研究所的博士生都是该教授负责。一般每个教授有50人左右的博士生队伍。德国高校的固定教师,只有教授以及通过了“特许任教资格”(Habilitation,通过这种考试一般也要5年左右的时间)考试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后者具有竞争教授的资格。教学科研的的主体是博士生。<br><br>?? 亚琛工业大学位于德国的亚琛市。亚琛市位于欧洲中心,地处德国、荷兰和比利时交界处,拥有250,000人口。亚琛是一座文化性城市,有1000多年的历史。市内拥有许多古建筑、城市雕塑和博物馆。亚琛的文化性另一方面体现在亚琛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最著名的就是亚琛工业大学。该城市拥有约40,000名大学生。<br><a href='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74' target='_blank'>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74</a><br><br><br><br>
48#
发表于 11.1.2005 23:07:23 | 只看该作者
清华大学-亚琛工大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 <br>??1999年,中国教育部长和德国联邦教研部长签署了关于在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培养工业(又称制造)工程和汽车工程硕士项目的协议,项目合作期为五年。<br><br>?? 双方对合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99年到2001年两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就此协议进行了多次磋商,讨论了联合培养项目的具体日程安排、课程设置(包括项目训练和工业实践环节)、硕士论文安排等有关事宜,最后在课程学习计划、学生学习时间安排、互派教师等方面达成了协议。该项目得到了我国教育部以及德国联邦教研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德国工程师协会(VDI)的大力支持。<br><br>?? 1. 关于课程学习计划。双方首先就共同的硕士课程计划做了讨论,建议共同建设24门课,其中工业工程方向8门课,汽车工程方向8门课,两个专业共同部分课程8门课,每门课都落实了一中一德两位教授,负责具体课程内容的规划,并决定今后逐渐做到无论在清华大学和亚琛工大选修这些课程双方均能互相认定课程学分。为此,我校工业工程系开出了6门英文课程,汽车工程系开出了5门英文课程,其余课程由亚琛工业大学开设。由于亚琛工业大学在交换到清华学习的学生年级不同,为满足他们的要求,下学期工业工程系将再开出4门英文授课课程,汽车系也计划增加2~3门英文课程。<br><br>?? 2. 关于时间安排。我校学生将在亚琛工大学习一年(第一届学生一年半),计划入学的秋季学期在清华学习相应课程;第二年春季学期赴德,秋季学期结束后在德国企业界参加3个月左右的工业实践或项目训练。在德国完成课程学习和工业实习之后,返回清华完成硕士论文,论文工作由双方导师联合指导。<br><br>?? 3. 关于互派教师。双方达成协议,每年互派教师3-5名,合作科研和教学。到目前为止,清华已有14名教师在亚琛工业大学进行了短期研修。<br><br>?? 4. 关于学生选拔。双方商定每年选派学生三十名(其中工业工程系二十名,汽车工程系十名),学生在德期间享受德国提供的奖学金(德国联邦教研部委托DAAD执行),我国教育部留学基金委为这些学生提供国际往返旅费。<br><br>?? 学生选拔工作程序:机械学院和研究生院联合下达选派留学生的通知,并在相关院系已获得免试推荐攻读清华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中作了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并参加由机械学院和外语系组织的业务能力考核和外语水平测试(侧重听力、口语)。选拔通过的学生出国前进行专门的英语强化培训和德语入门学习。2001年10月第一批学生赴德学习,项目正式启动。<br><br>?? 由中德双方教育部门主持,中国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具体执行的联合研究生培养项目目前已进行到第三年,项目进展顺利,第一批学生顺利毕业。到目前为止,第二批清华大学派出的学生已完成了在亚琛工业大学的学习回到清华;第三批学生不久前已赴亚琛工业大学;第四批学生已经选出,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清华半年的课程学习;第五批学生也将于今年秋季学期进行初选。<br><a href='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73' target='_blank'>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73</a><br>
49#
发表于 11.1.2005 23:08:4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清华历史上首批中外合作培养并共同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刘晓亮等22名清华学子7月30日同时获得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两所大学的硕士学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和亚琛工业大学校长Rauhut博士亲自颁发了学位证书。据悉,与世界名校合作开展双向的学位和学分转移,已成为清华大学开放式办学的重要举措。 <br><br>   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清华越来越关注以在校生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合作,并开始实施“清华大学学生国际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与世界名校做双向的学位和学分转移项目;二是短期的国际实习与考察项目;三是促进博士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四是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的竞赛项目。<br><a href='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94' target='_blank'>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94</a>
50#
发表于 11.1.2005 23:11:31 | 只看该作者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养优秀的国际性人才<br>??我校校长顾秉林院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罗沪德博士联合接受媒体采访<br>??【新闻中心讯 记者 顾淑霞】7月30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我校校长顾秉林院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罗沪德博士在主楼327接受了来自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等20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br><br>?? 清华大学-亚琛工大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是1999年由中国教育部与德国联邦教研部共同签订的,项目合作期为五年。自2001年启动以来,至今已顺利合作了三年。该项目是中德两国教育交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br><br>?? 在回答“两国教育如何相互借鉴”的问题时,罗沪德校长指出,亚琛工业大学是欧洲知名的高校,清华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该项目是在两所名校之间进行的,以教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更高水平的合作。他认为,中德两国教育体制不同,把不同教育体制下的两所名校放在一起合作,必然会取长补短。<br><br>?? 顾秉林校长指出,清华的目标是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两校合作培养硕士生是清华开放式办学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个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两校教授经过多次讨论,吸收双方教育教学中的优点,共同制定了专门的课程学习计划。德国的一些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对实践教学很重视,实践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业务水平,从中学生还可以了解社会,了解工业和科学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这是在课堂上体会不到的。今后,清华将进一步加大实践教育的力度;德国的授课方式很灵活,学生是否上课、上什么课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在学习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学生首先是自己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这点对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有很好的启发。<br><br>??罗沪德校长认为,德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对那些能力非常好的学生关注较多,而对那些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关注得不够。<br><br>?? 顾秉林校长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学生自己独立或非独立学习。我们教育中的缺点是对学生约束得过多。他认为任何成功都不是在极端中获得的,而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把握好“度”。对于我们而言,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让他们意识到社会和家庭的责任。<br><br>?? 谈到实践教学,罗沪德校长指出,德国的教育尤其是工科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很紧密。学生的论文及所做的科研成果是完全与企业挂钩的。过去20多年来,600多家企业接收了他们的学生去实习。<br><br>?? 顾秉林校长谈到,德国学生往往是主动与企业联系去实践,哪怕是自己出钱,因为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可以学问上有更大的收获。他强调:“学问比学位更重要”。<br><br>?? 在谈到双方的合作前景时,罗沪德校长指出,在目前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合作范围和领域都有所扩大,双方合作前景良好。目前,德国科学基金会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共同支持中德在研究上的合作,这对德国科学基金会来说,还是第一次在经济上支持跨国的科研合作。<br><br>?? 顾秉林说,清华和亚琛工大都是研究型大学,两所学校都强调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在此基础上,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双方教授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因而从中能找出更多的合作点。罗沪德教授对这点表示赞同。<br><br>?? 谈到清华的合作办学时,顾秉林校长指出,清华的国际合作办学开展得很活跃。但像这个项目这样,同时向一所高校集中派出这么多学生在清华历史上还是首次。他说,开放式是清华今后战略发展的重点。他向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培养计划”(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 IEP计划)的情况。他说,IEP计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与世界名校做双向的学位和学分转移的项目;二是短期的国际实习与考察项目;三是促进博士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四是鼓励学生去参加专业的竞赛项目。目前,我校在着四个方面都有着广泛而积极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br><br>?? 顾秉林校长强调,学校还经常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上著名的政界和知名企业人士来校演讲,这是清华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措施。这些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使他们敢于与大人物对话。<br><br>?? 针对“清华大学-亚琛工大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两校校长都认为,这是培养国际性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顾秉林校长指出,该项目由两校教授设计了专门的课程学习计划,与一般的出国留学不同,学生能同时接受到国内和国外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从而具了更强的竞争力。<br><br>?? 罗沪德校长说,亚琛工大有600多名来自中国的学生,但这个项目的学生是与其他留学生是不同的,这批学生是从清华本科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分子,同时享受专设的班级、独特的教学方式等。他指出,中德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需要更多了解两国文化和科学背景的人才。因此,通过这个项目,希望两校能培养出更多的精英,引导和加入中德两国在各方面的合作。<br><a href='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86' target='_blank'>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86</a><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1.2025 21:3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