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人才培养:走向国际化<br>——清华大学-亚琛工大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启示录<br>●新闻中心记者 顾淑霞 <br><br>??2001年10月,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园里多了一批清华学子,他们是清华大学-亚琛工大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的首批派出学生。不久,在这所拥有134年历史的欧洲名校里,很多师生都听说从中国来了一批十分出色的学生。<br><br>?? 2004年7月,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学业。7月30日,在“清华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Rauhut博士亲自为他们授予学位。这是清华在研究生培养层面上第一次与国外大学共同授予学生学位,这22名学生也成为我校历史第一批同时获得两校学位的幸运儿。<br><br>?? 在清华九十三载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br><br>一个历史性的突破<br>?? 在我校众多国际化办学合作项目中,清华大学-亚琛工大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两校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和学位授予过程,即,两校不但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制定了专门的课程学习计划,互相认定学生在对方学校所修的课程学分,而且学生还同时获得两个学校的硕士学位。这在清华研究生培养历史上还是头一次。<br><br>??亚琛工业大学是德国数一数二的理工类综合大学,在制造领域其教学和科研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9年,中国教育部长和德国联邦教研部长签署了关于在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工业(又称制造)工程和汽车工程硕士项目的协议,项目合作期为五年。按照协议,我校每年派出学生赴亚琛工大学习。项目所涉及的课程全部为英文讲授,每门课程都由一中一德两位教师负责。清华学生秋季学期入学后在校先学习半年;第二年春季学期赴德学习一年,同时完成小论文和实习;一年后回清华完成学位论文,论文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德国学生在清华进行为期一年的课程学习,同时要完成小论文。<br><br>?? 亚琛工业大学开设了3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班:德语、英语以及英语-德语混合班。清华学生参加英语班的学习,同班的大部分为印度学生,还有少量的欧洲学生。德国高等教育实行典型的宽进严出,学生的不及格率高是相当出名的,最高达50%~60%。因此,在德国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br><br>?? 汽车系的帅石金副教授谈到清华学生在亚琛工大的表现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谈到,在亚琛工大汽车系的掌门人Wallentowitz教授主讲的汽车工程课程的考试中,汽车系的8名学生占据了前8名。工业工程系副系主任吴甦教授同样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他谈到,在亚琛工业大学及格率极低的情况下,在第一学期质量管理课程的考试中清华学生的及格率为100%。而印度学生为50%,德国学生为83%。考试采用同样考题,分英文版与德文版。<br><br>?? 为了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学生们还成立了清华大学亚琛留学生临时党支部,定期举办组织生活。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委与亚琛工大国际处、德国工程师协会及教授等建立了联系,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他们的团结与合作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r>?? 亚琛工大国际处负责清华学生工作的Frau Florian这样评价说:“清华学子在应对国外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勤奋、沉着、友善和有条不紊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到这些和明年三月即将到来的下一批清华学生,能为这个合作项目服务是件极愉快的事情。希望这个项目能促进中德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br><br>?? 目前,第二批学生已经返回清华开始论文工作;第三批学生已于春季到达亚琛工大;第四批学生已经选拔出来,秋季学期开始在清华的课程学习;第五批学生将于秋季学期开始选拔。另外,合作层面也有所扩展。汽车系帅石金老师介绍说,目前汽车系正在积极探索与亚琛工大进行联合博士培养的项目。<br><br>一个延伸的纽带<br>?? 在谈到清华大学-亚琛工大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时,工业工程系常务副系主任郑力教授称之为“一个延伸的纽带”——这个项目打开了一个双方合作的窗口,延伸出一个广阔的合作平台;他给出的是一片树叶,收获的却是一片森林。<br><br>?? 互派教师是项目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14位教师赴德进行一个学期的短期研修。赴德研修的老师一个最基本的任务是课程建设。根据协议,我校必须开设相关的用英文讲授的课程,这不仅仅是为即将赴德的中国学生,也是为交换到清华的德国学生。目前,工业工程系开设了6门、汽车系开设了5门英文课程。双方教师除在教学上的磋商之外,还就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进行交流,并已联合申请了多项研究项目。<br><br>?? 作为首批赴亚琛工大研修的教师之一,汽车系帅石金副教授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汽车发源地和摇篮的德国那种浓厚的汽车文化底蕴,“以至于无论你是漫步在亚琛小街,还是端坐在亚琛工大教室听课,都无法抹去现代汽车带给你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亚琛工大机械学院的教学大楼里,产品管理课的教授最擅长的是汽车产品的管理,质量管理课的教授最乐道的是汽车的质量案例。再看看汽车系的掌门人——Wallentowitz教授的工作背景,八年奔驰公司加上八年宝马公司的研发经历,使得他的汽车专业课总是那样娓娓动听,仿佛在听他讲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不经意之间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欣赏汽车、去设计汽车,进而去制造你想要的汽车” 感受文化,亲身体验教学氛围和方式,这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是成长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br><br>?? 拥有收获的不仅仅是他们。目前,Wallentowitz教授已被聘为我校的客座教授,每年为汽车系学生讲课。同时,他还邀请许多著名人士来清华进行短期讲学。另外,除必要的讲课和讲座外,来校的德国教师还与中国研究生进行研讨。<br><br>?? 德国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实习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清华学生大多参加了三个月的实习。汽车系学生在Wallentowitz教授推荐下有机会到大众、Bosch(博世)、ZF(财富)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实习。工业工程系学生在德国工程师协会的支持下拥有了诸多实习的机会。实习学生的优秀表现也让所在企业赞叹不已,企业方甚至主动要求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在德国,这是对学生相当高的评价。实习带给学生的是全方位的收获:不仅可以检验所学习的知识,同时是了解国际企业不可多得的机遇;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德国文化的了解,学会与国际友人相处和合作。正因为如此,帅石金老师说,从第三批学生开始,学生的实习时间将增加到半年。<br><br>?? 谈到这一点,郑力教授说,学生实习的收获使系里深切感受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从今年开始,工业工程系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学生的实习企业一般由系里挑选,学生自己选择的企业要由系里进行认证,以保证实践环节的有效性。郑力教授还强调,他们也在慢慢摸索,那些学生感到受益匪浅的教学环节将借鉴过来。<br><br>?? 许多老师都谈到,清华学生的平均成绩是班里最好的。但同时德国老师也指出,清华学生课堂的活跃程度不及印度学生,不爱提问题。对于印度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似乎“不屑一顾”。这是值得反思的。<br><br>?? 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举措<br>??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第一要务。以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的清华大学,目前综合性的学科布局已经完成,并正在为建立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而努力。“开放式”是学校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谈到“开放”,国际处处长贺克斌教授强调: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的开放不仅仅是面向本国社会,而是面向整个国际社会。他说,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生,因此,清华越来越多地关注以在校生为主要目标的方方面面的国际合作,以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世界公民,懂得国际竞争的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博弈。<br><br>?? 郑力教授也强调,清华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带动了清华英文授课课程的建设,但英语教学本身不是目标,最主要的目标是人才培养。“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全球性的工程师,将来学生能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里应对自如。”他说。<br><br>?? 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条件是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而清华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合作硕士生培养项目在这些方面都起到了示范作用,这是对国际化办学的有力推动。<br><br>?? 互认对方课程学分,这在欧洲许多大学和美国许多大学是司空见惯的事。其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大学的实力相当,课程水平不相上下。“我校与亚琛工大实行互认学分,这是历史性的突破,这要求我们的课程必须要与亚琛工大课程的水平相当。而在双方的合作领域,亚琛工大的教授和所开设的课程都是世界知名的。这表明我们的课程也必须追赶世界一流。”贺克斌教授说。目前,汽车系和工业工程系开出了11门全英文授课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由于亚琛工大来清华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年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下学期工业工程系将再开出4门英文课程,汽车系也将增开2~3门英文课程。这样,在这个项目的推动下,仅汽车和工业工程两个系就开出10多门英文课程,这是一个巨大的收获。<br><br>?? 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高虹教授特别强调,这个收获不只限于这两个系,这是对全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促进和推动。目前,学校致力建设一批英文授课的课程,并作为研究生课程建设规划的重点之一。此外,通过聘请海外学者来校短期讲学,积极引进优秀教学资源。这是我校在全球化大形势下跻身世界一流必须要闯过的一道关卡。贺克斌教授也指出,如果说培养国际性人才清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方面,那么培养对象不只是清华学生,还应包括其他国家的学生,而只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才能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清华学习。“我们希望的目标是,如果其他国家的学生想来清华完成学业,他可以毫无顾虑地选择他所青睐的导师和课程,而不再因为语言问题望而却步。”他说。<br><br>?? 教师之间的互派加大了双方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做到了“走出去,请进来”。而基于这个点的交流与合作会带来“滚雪球”式的效应——双方教师不断请他所熟悉的教师加入进来,以此下去,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网”。随着教师之间交流的深入,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不断加深,这又推进了教师所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学科、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国际性人才构筑了一个平台。<br><br>IEP计划:走向未来<br>?? 在清华九十三年的历史上,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性人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西融会是清华的优良传统,学校一直比较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师资和教材等。进入21世纪,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清华在加快“开放式”步伐的进程中,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实施“清华大学学生国际培养计划(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 IEP计划)。”“这是我们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方方面面国际合作工作的一个整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计划来体现如何实现国际学生的培养。”贺克斌说。<br><br>?? IEP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这种培养过程促进我校教学水平的国际认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IEP计划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与世界名校做双向的学位和学分转移的项目;二是短期的国际实习与考察项目;三是促进博士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四是鼓励学生去参加专业的竞赛项目。目前,这四个方面都有广泛而积极的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br><br>?? 与世界知名高校做双向的学位和学分转移的项目中,目前除与德国的亚琛工大在工业工程和汽车领域的联合人才培养并共同授予学位外,还包括“中法4+4项目”在机械、精仪、工物、电子、化工、土木等领域开展与法国的合作;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在纳米和生物学科领域联合培养硕士生的合作办学项目;经管学院与斯隆管理学院合作的IMBA项目、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的金融方向MBA项目、与哈佛合作的高层经理人员的培训项目;与荷兰瓦根宁根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法学院与美国天普大学的合作项目。另外,目前材料系与MIT,微电子所与斯坦福,能源、环境学科与普林斯顿等,都在探讨能否试办博士生层次的合作项目,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我校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上的发展。<br><br>?? 在短期的国际实习与考察项目中,最近有索尼公司支持我校电子领域的6个本科生到索尼公司总部去实习6个月。经管学院去年送了34个学生到国外去一个学期,很受学生欢迎。贺克斌指出,在这个项目中,甚至包括一些不编排到正式学位学历教育教学计划里的交流。“比如社会实践,‘社会’应该是国际社会,让他们到国外去参加社会实践,这对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国际竞争素质是极为有利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贺克斌说。<br><br>?? 研究生院近年来设立专门基金资助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也是我校在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每年我校都有一批博士生赴境外参加所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国际会议,向国际同行学者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他们不但在分组会上做口头报告,而且已有博士生受邀请做了专题报告。谈到参加国际会议的收益,博士生们回国后纷纷表示,参加国际会议,开拓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增强了自信心,结识了知名学者和同行专家,锻炼了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对于国际会议,贺克斌形象地比喻说,“国际会议有两类,邀请赛和锦标赛。我们的学生参加的都是锦标赛,因为锦标赛是完全靠实力参加的”。<br><br>?? 在各种重大的国际学生的比赛中,我校学生都取得骄人成绩,如在国际机器人大奖赛中我校已多次捧回冠军杯;在世界模拟法庭辩论比赛中,法学院代表队在100多个国家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六名,创造了中国队自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参赛学生还荣获了最佳辩手的称号。目前,学校正计划将文体类的比赛也纳入其中。<br><br>?? 贺克斌说,为保证国际学生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将配套相应措施。同时,从“量”的方面而言,学校将力争以硕士为切入点,向本科生和博士生两个方面延伸。本科生层面,把我校本科教育的精髓传播出去;通过博士生的交流把同领域内国际先进的科研联结起来,共同致力于高水平的研究。他说,希望通过国际学生培养计划这样一种整合的做法,使我们的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能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由点到面、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局面。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当重要的一部分。<br><br>?? 贺克斌同时也指出,目前学校的国际交流是多角度、多层面的。IEP计划是学校层面的,学校各院系许多老师与国外许多大学、企业和知名学者等都有私人的联系,这无疑加大了国际合作的广度。同时,一些学生也通过个人竞争有机会参与国际性的活动。在采访的中间,贺克斌教授接到了他的博士生从奥地利打来的国际长途。贺老师告诉我,这个学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了由全世界100名博士组成的一个研究性活动。<br><br>?? 随着IEP计划的实施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频繁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从清华走向世界,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成为清华的一分子。那时的清华,将是世界的清华。<br><br><a href='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72' target='_blank'>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8272</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