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9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期教会史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5.6.2007 08:25:58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br />发信人: Mystic (Scarlet), 信区: philosophy <br />标  题: 初期教会史 <br />发信站: 兵马俑BBS (Mon Jan  9 10:02:06 2006), 本站(202.117.1.8) <br /><br />第一章  初期教会史 <br /><br />?? <br /><br />第一节  基督教的形成过程 <br /><br />1.  在逼迫中成长的初期教会 <br /><br />   (引言) <br /><br />    初期教会形成与成长的强有力的原动力是,即使面临有生命危险的逼迫与苦难也无畏地克服并使之变为荣耀的圣灵的工作。即在苦难的深渊中,也能体现出活泼的生命力和荣耀来,这在于初期教会形成了以耶稣为中心的一体。这是成为震撼世界的原动力。 <br /><br />    正如使徒行传所记载的,苦难的经历与圣灵的经历是不可分离的、是有必然相关的联系性的。据使徒行传记载,在二章五旬节圣灵充满降临马可楼,在三章受官府的逼迫,而在四章又重新得到圣灵充满。 <br /><br />    在五章因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欺哄圣灵一事而受试炼,在六章选出七位被圣灵充满的执事,而后发展成为坚强的教会组织,又在七章出现了司提反执事殉道事件。初期教会从一世纪开始到四世纪 ——再具体说就是到A.D.313年的米兰赦令(教会解放宣言),圣灵的能力在迫害、试炼和痛苦中强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br /><br />    通过亲自经历耶稣的十字架,亲自体验充满活力的信仰,教会得以活泼地成长发展起来。因此,初期教会的神学家德尔图良(Tertullian)教父说:“殉道者的鲜血是教会的种子”。在教会成长中发挥种子作用的正是殉道式的信仰。 <br /><br />   (迫害的原因) <br /><br />    罗马帝国的皇帝迫害基督教和基督徒的直接动机是政治上的原因。罗马皇帝标榜罗马的和平(Pax Romana),强迫人们称罗马皇帝为主(Κυριος)。这是因为需要为支配世界、统一世界的政治上的凝聚力,所以初期教会的圣徒们遇到了最大的挑战,即生死攸关的患难。 <br /><br />    他们相信并告白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是复活后赦免他们的罪、拯救他们的基督,是他们的生命(徒2:36,太16:16),即为耶稣而活、为耶稣而工作、为耶稣而事奉、为耶稣而死,换句话说耶稣就是他们生命的主宰和主。(罗14:7-8) <br /><br />    他们认为除耶稣以外,不能称任何人为主,惟有耶稣基督是他们的主(Κυριος),他们无法称罗马皇帝为主,无法尊敬和敬拜他。 <br /><br />这里显露出了教会与国家间微妙的关系、政治与宗教间深刻的矛盾。 初期教会的圣徒们忠实的信仰告白被罗马帝国解释为他们是政治上的反动分子、革命势力,甚至被误认为是食人种——吃耶稣的肉和血,因他们举行爱餐会(αγαπη),又被认为是淫乱的集团。 <br /><br />最终,他们被押上刑场,为保持信仰他们进入法律治理以外地带的地下墓穴(Catacomb)。他们还将把“主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Ιησους Χριστυς Θεου Υιος Σωτηρια)的希腊语第一个字母拼为“鱼”(Ιχθυς)的单词作为暗号。 <br /><br />   (皇帝的各种迫害方法) <br /><br />    尼禄皇帝在罗马城纵火(A.D.64),却向基督徒追究责任,并污陷说是相信世界将受到火的审判的基督徒纵火焚烧了罗马。所以在梵蒂冈公园,基督徒被处死于众多观众面前,甚至尼禄在园子里钉上柱子,把他们挂在柱子上浇上油后点燃,并且在火光中开晚会,因此基督徒称尼禄为敌基督。 <br /><br />    多米提安皇帝(Domitian: A.D.81-96)要求他人称自己为“主和神”(Κυριος και Δευς),他把拒绝如此称呼他的基督徒当做国家的判逆者或无神论者。 <br /><br />    当时的基督徒大半是下层人群,后渐渐广泛扩散到上层人群,甚至多米提安的表兄执政官弗莱维乌斯·克雷芒(Flavius Clemens)和他夫人弗莱维亚·多米蒂娜(Flavia Domitilla)也成为基督徒。后来弗莱维乌斯·克雷芒被处死,其夫人多米蒂娜被驱逐出罗马。 <br /><br />    图拉真皇帝(Trajan: A.D.98-117)是最优秀、最受称赞的皇帝之一。虽有“国父”之名誉,但对基督教的本质默不关心。因为当时存在以政治革命为目的的秘密政治集团和组织,他制订并重申严格对待一切秘密团体和组织的法律,地方官员将此法律应用到基督徒身上。 <br /><br />    庇推尼(Bithynia)总督普林尼(Pliny)上谕皇帝说:“这偶像宗教(基督教)在迅速发展,不仅充斥城市,甚至发展到小亚西亚村落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导致圣殿(向罗马神敬拜的地方)衰败,牺牲的祭物滞销”。 <br /><br />    为了阻止这种情况,普林尼向皇帝呼吁处死基督徒。皇帝下令处死基督徒,但若有人否认自己是基督徒并向罗马神献祭则被释放。 <br /><br />    如此,基督教被认为是秘密联合组织(革命式)或偶像宗教(因不敬拜罗马神)而遭到严重的迫害,特别是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br /><br />    一百二十岁高龄的耶路撒冷主教西门(Symeon)被钉十字架(A.D.107)。同年,著名的安提阿主教依纳爵(Ignatius)被押送到罗马,在圆形大剧场(竞技场)的众观众面前死于狮子之口。瞬时间狮子将他血肉吞噬,只剩几块残骨。 <br /><br />    依纳爵平时是位忠于主的主教,认为只有流血殉道才心满意足。他在图拉真皇帝面前说:“我侍奉基督于心中,我是神的使役(Theophorus)”。他拒绝向罗马诸神献祭。 <br /><br />    据说,与他一同前往罗马的同工们当晚在梦中看到他仿佛是辛勤劳动的人大汗淋漓地站立于基督的旁边。 <br /><br />    哈德良皇帝(Hadrian: A.D.117-138)作为献身于罗马国家宗教的皇帝,对基督教和犹太教同时进行逼迫。他在犹太教圣殿遗址建希腊之神丘比特神庙,在十字架受苦之地高高树立希腊神比诺斯之像来侮辱犹太教徒和基督徒。 <br /><br />    安托奈纳斯·派厄斯(Antonius Pius: A.D.137-161)皇帝从残酷的暴力中保护了基督徒。他下令让亚西亚地方总督事先要考验一下基督徒是否无罪,但是对有的小亚西亚的地方总督的行为,他也无能为力。 <br /><br />    当时小亚西亚的总督卡德拉特斯(Statius Quadratus)对士每拿著名的主教波利卡普(Polycarp)的信仰进行考验。裁判官说若他指着皇帝的名起誓咒诅基督就释放他,但波利卡普告白说:“八十年来,我侍奉我的王、我的救世主耶稣基督,他从来没有丢弃过我,我又岂能否认拯救我、爱我、满有慈悲怜悯的我的主呢?”。 <br /><br />    波利卡普以喜乐的心登上了火刑场,在烈火中他高声赞美主说:“赞美主,感谢主,因您使我被纳入殉道者的行列,使我尝耶稣苦难的杯,使我借圣灵得永不朽坏的灵魂与身体而享永生”。 <br /><br />    据后代士每拿教会的书信传说得知,火苗避开了他的身体,没伤害他。他的身体就象黄金般闪亮,人们闻到了馨香的气息。    执行官向他的身体掷刀,顿时血柱涌流,喷灭了火焰。按罗马的习惯,波利卡普的尸体火刑后遗骨由教会保管。这遗骨比黄金宝石更被看为贵重。 <br /><br />    马尔克斯·奥里利厄斯皇帝(Marcus Aurelius: A.D.161-180)是位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是一位正义、亲切、充满慈爱的皇帝。但他本人是相信自我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因这种哲学信仰,他认为基督徒是非合理的、幻想式的偶像崇拜,所以残酷对待地基督徒。 <br /><br />    戴修斯·图拉真皇帝(Decius Trajan: A.D.249-251)是最热忠于恢复古罗马精神的王。主后250年,他向全国所有地区的总督下令残酷逼迫基督徒。这是一次席卷全罗马、殉道人数最多的迫害。 <br /><br />    特别是主教和教会的领导者遭到了严重的迫害。罗马主教法比亚诺斯(Fabianus)、安提阿主教巴比拉斯(Babylas)和耶路撒冷主教亚历山大(Alexander)等在此期间殉道。 <br /><br />    瓦勒里安皇帝(Valerian: A.D.253-260)起初对基督教采取怀柔政策,但A.D.257年以后他的心灵变得刚硬起来,将把有能力的平信徒和圣职人员驱逐出境,不仅没收他们的财产,还下令禁止宗教聚会。当时,最广为人知的迫害是迦太基(Carthage)主教奚普里安(Cyprian)的殉道。 <br /><br />    奚普里安以主张“教会以外没有救恩”,强调教会的有形的统一,并以罗马主教并不比其他地区主教优越的主张而出名。奚普里安被认为是罗马诸神和罗马法律的仇敌。他在众多的观众面前,自己脱下衣服,遮住双眼,让一位平信徒长老把双手捆绑,付给执行官黄金二十五两作为让他得到永不朽坏的黄金冠冕的酬金,而后慷慨就义。 <br /><br />    奚普里安高喊“慈爱的神”,直到断气前也不忘祷告。历史学家吉本(Gibbon)评价说:“他的殉道是最有礼节,最郑重的一次”。 <br /><br />    戴克里先皇帝(Diocletian: A.D.284-305)身为奴隶的儿子,靠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王位。他夫人普里斯卡(Prisca),女儿瓦勒里亚(Valeria)和大部分的太监、宫女是基督徒或是对基督教有好感的人,但皇帝本人却是偶像的崇拜者。 <br /><br />    他象瓦勒里安或者多米提安一样,要求他人称他为神,即是丘比特(Jupiter Capitolinus)的代理者。他还自称为世界的主人(Master and Lord),无论何人都必须在他面前下跪,还要磕头触地。 <br /><br />    他迫害妨碍崇拜自己的基督徒和教会。除了尼克摩底亚(Nicomedia)的雄伟的教堂、高卢(Gaul)、英国(Britain)和西班牙(Spain)以外,所有的罗马教堂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在市场的地上大量圣经被焚毁。圣职者被逮捕,被严刑拷打,在原形剧场被投入狮子之口。面临死亡,殉道者们将荣耀归给神,并向神献上感恩。 <br /><br />    所有的基督徒被罢免公职,也得不到市民权。基督徒们在三个世纪期间,没有采取任何暴动和革命活动,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被动,单单以殉道来厮守真理、保持信仰。然而殉道是比暴动、比革命更有价值的,是更大的挑战。 <br /><br />   (平信徒殉道者的故事) <br /><br />    波朗迪娜(Blandina)是位奴隶出身的少女,在最残酷的拷打中显现出超人的毅力和非人的坚强。最终,她被掷入网,成为狮子的食物(A.D.177)。 <br /><br />    普塔米爱娜(Potamiaena)是位纯洁的绝妙美女,她受到的比死更残忍的、更可怕的猛兽的威胁,又在严刑拷打后,与她母亲一同被煮死于沸滚的铁锅里(A.D.202)。 <br /><br />    给这母女执刑的军人叫波希利德斯(Basilides),他被这一美丽的殉道场面所深深地感动,怜悯之极最终成为一名基督徒,后来他也被斩首,成了馨香的祭物。据说他临死之前普塔米爱娜(Potamiaena)在夜晚与基督一起显现,给他戴上殉道者的冠冕。 <br /><br />    一般平信徒殉道故事中,女信徒比男信徒留下了更多的记录。大部分的女殉道者是下层民女,只有殉道者贝坡图(Perpetua)是位贵族出身的年轻女人。 <br /><br />    她没有将刚刚出生的婴儿交给同岁的异教徒丈夫,而是紧紧抱在怀中,与自己一起作了牺牲的祭物。 <br /><br />    奴隶腓利西塔斯(Felicitas)和她的孩子一同被下在监里,但她怀着在天国见面的盼望,与孩子热吻而别,最终被猛兽撕碎吞噬。 <br /><br />   (最后的胜利) <br /><br />    基督徒在历史当中不仅获得了超越历史的胜利,而且也经历了最后胜利。他们在苦难之中创造了荣耀,因着与基督同行坚险苦难的路,也与基督一同在历史中享受荣耀。 <br /><br />    大概在二百五十多年之久的漫长的逼迫当中,初期教会的圣徒们将信仰的气节坚持到底,保持了教会的生命力,并且在苦难中宣扬福音。终于在A.D.313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us)颁布的米兰赦令,使基督徒从地下走出了地面。 <br /><br />    君士坦丁为了支配罗马帝国,与马克森提(Maxentius)在罗马郊外的莫尔维安(Mulvian)桥展开血战。他在梦中被指示以(χρ)为记号征战就必胜。因不解其意而冥思苦想时,其部下的一位基督徒士兵解释说这记号是基督的希腊语头两个字母的组合,所以当以基督的名征战。君士坦丁非常赞同此解,并在士兵的头盔和盾牌上都饰以(χρ)的记号。如此,君士坦丁以基督的名征战,获得了巨大的胜利,战胜了马克森提。 <br /><br />    借此事件,君士坦丁发表了米兰赦令,基督教不但获得解放,而且成为了罗马的国教,对基督教的迫害从此结束了。 <br /><br />    然而,这一胜利却导致了基督教走向世俗化,失去了生命力,迈向黑暗,不仅被政治所利用,而且深化了教会(教皇)权利与国家(王,地方行政官)权利之间的冲突,即迎来了众所周知的中世黑暗时期(Dark Age)。 <br /><br />   (总结之言) <br /><br />    我们当学习这漫长的逼迫历史所给予的训诫。 <br /><br />    第一,他们是用身体证明十字架福音的真正的见证人。“见证人”一词,希腊语为(μαρτυς),与殉道者为同一词。宣扬耶稣十字架及复活信息(κερυγμα)的人是走死亡之路、殉道之路的人。被耶稣的十字架大爱和恩典所征服的人们成为见证人。他们不惜生命,为基督而活,为基督而辛劳,为基督而宣教,直至为基督而死,他们不管或生或死都是基督的人(罗14:6-8)。 <br /><br />    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他们与基督炙热的爱分隔。不管是患难、逼迫、饥饿、赤身露体,而且不管是威胁、严刑拷打、刀枪,还是猛兽,都不能将他们从基督的大爱中隔离出来(罗8:35)。 <br /><br />    第二,他们不仅忠于基督,而且还是以基督十字架大爱为中心而成为一体的爱的共同体。单单为基督之名的缘故,他们奉献自己的生与死。享用主的血与主的身体的圣餐,作为爱的纽带是成为使他们成为一体的原动力。 <br /><br />    虽然,为耶稣之名的缘故,胳膊被砍掉,腿被折断,经历无数的拷打与镇压,并为耶稣的缘故成为残废,变得贫穷,遍体鳞伤,被离弃。在墓穴中分享耶稣的身体和血的圣餐,使他们体验到超乎骨肉之亲的爱。他们不将财产看为自己的,而是按各自所需彼此分享,过有无相通的一个充满爱的共同体生活。 <br /><br />    第三,在两千年教会历史中,再也找不到象这一时期教会如此有生命力又充满活力的教会形象。宽路、宽门、平安的生活、富足的环境、安定的社会使教会陷入平安无事、世俗主义或物质主义的境地。但这一时期的教会所经历的窄路、窄门、荆棘路、险路、将身体献为活祭的路程,反而化为他们的生命,成为他们丰盛的生命力源泉。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从初期教会遭到逼迫的历史当中,我们教会应当警醒的是什么? <br /><br />2.  借宣教热忱成长的初期教会 <br /><br />   (引言) <br /><br />    圣灵在严峻可怕的逼迫与试炼的现实中,更强有力地将宣教的热忱浇灌给初期教会的圣徒们。对他们来说,宣教不是业余工作,而是一生的使命;不仅仅是圣职人员的工作,而是全体信徒的共同事工。 <br /><br />    他们行耶稣所行,信耶稣所信,盼耶稣所盼,即成为耶稣基督福音的证人。“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7)之耶稣的地上命令,就是他们的人生目标,也是教会的最大课题。 <br /><br />   (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 <br /><br />    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宣教中心地,而宣教的领导者是使徒彼得。但异邦人的宣教中心则是安提阿,起领导作用的就是曾经走过四次宣教行程的主人公保罗。事实上,以保罗为中心的异邦人基督徒和以彼得为中心的犹太人基督徒之间曾经发生过争执,问题逐渐深化,因而召开了由雅各主持的耶路撒冷会议。 <br /><br />    十九世纪的黑格尔派历史学家包尔(Ferdinand Christian Baur)解释说,在以彼得为主的犹太人基督徒(These)和以保罗为主的异邦人基督徒(Antithese)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中,初期天主教会(共教会:Synthese)在辨证的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br /><br />    第三个宣教中心是罗马。福音传到罗马时,初期教会的宣教领域已经广泛深入到世界性帝国罗马的各个角落。罗马在所谓罗马和平(Pax Romanna)的口号下完成的世界性统治的统一性(Unity)成为宣教的基石。“条条大路通罗马”的Via Romanna为开拓宣教领域提供了交通条件。基督的福音借着这便利的世界性通路,在短时间内,传遍了世界各地。 <br /><br />    当时罗马人口虽无确数,但据哈尔纳克(Adorf von Harnack)所说,基督徒人数达到三万名左右,这已经形成了在罗马有影响力的一群。 <br /><br />    第四个宣教中心是北非的亚历山大(现为埃及的一个城市)。特别是在这城市形成了以菲洛(Philo)、克雷芒(Clement)、奥利金(Origen)、德尔图良(Tertulllian)为续的亚历山大学派,并成了培育出在基督论的争论中夺冠的亚大纳西(Athanasius)、奚里耳(Cyril:以弗所会议A.D.431)等著名人物的神学城市。 <br /><br />    这北非教会还出现了希坡(Hippo)的主教奥古斯丁,迦太基(Carthage)的主教奚普里安(Cyprian)等拉丁神学家,即形成西方教会神学的黑人神学家。亚历山大是东西贸易的中心地,当地人民勤劳又有智慧,又热衷于接纳新知识和新信息。 <br /><br />    第五个宣教中心是君士坦丁堡(现为伊斯坦布尔)。此城市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后来成为东方教会的宣教中心,起了发展成希腊正教会(Greek Orthodox Church),俄罗斯正教会(Russian Orthodox Church)的中心地的作用。 <br /><br />    耶路撒冷、安提阿、亚历山大、罗马、君士坦丁堡形成了五大教区,其中罗马主教企图成为众主教之首的运动深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从罗马主教格列高利(Gregory the Great )开始形成了教皇(Pope)体制,掀开了中世教会的序幕(A.D.590)。 <br /><br />    福音于二世纪后半期传入法兰西的南部、高卢地方和西班牙。里昂的(Lyons)主教伊里奈乌(Irenaeus)不是用拉丁语,而是用凯尔特语(Celtic)传道,获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意味着福音传播的对象由罗马化的都市人扩展到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人民。 <br /><br />    福音何时传入英国无从得知,但德尔图良(Tertullian)在A.D.208年左右所写的文章中提到基督徒已广泛存在于罗马帝国以外的地区。 <br /><br />    爱尔兰(Ireland)的宣教由英国本地出生的帕特里克(Patuick: A.D.389年出生)起发的。他十六岁时,被爱尔兰的土匪抓去,被扣押在爱尔兰六年,在此期间,他在山区野蛮人中当了牧人,后逃往法兰西,在列宁斯(Lenins)修道院当了一名修道士。后来他毅然决定返回爱尔兰,但却遭到了许多的阻碍和攻击。他经历了来自原有宗教侍奉者、爱尔兰国王、杀害他的改宗教徒的土匪们的折磨,但他去世后,爱尔兰成为一个庞大的基督教国家。 <br /><br />    这种凯尔特(Celtic: Irish的另一种叫法)的基督教作为不属于主教的教区,而是以修道院长为中心的独立教会,是修道院为中心的教会。它是比中世黑暗时期席卷大西洋的巴矣坑(Viking)海盗队更有机动性。他们将操纵船运行方向的舵弃掉,向各个岛传道的宣教团体。 <br /><br />    叙利亚的宣教是由被定为异端而被逐出到以得撒(Edessa: 美索不达米)的聂斯脱利派(Nestorius: A.D.431年的以弗所会议被定为异端)所完成,埃提阿伯(Ethiopoa, Africa)的宣教是由干大基女王的总管银库的太监受腓利执事的施洗后开始,而普鲁盟提乌斯(Frumentius)成为主教后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宣教的热忱被称为科普特(Coptic)教会,一直保存至今。 <br /><br />    亚美尼亚(Armenia)由格列高利(Gregory the Enlightener)宣教并建立了教会,米索(Mesorb)为了亚美尼亚的人民创造了亚美尼亚字母,翻译制作了亚美尼亚圣经(A.D.410)。 <br /><br />    小亚西亚中北部该撒利亚(Gaesarea)的宣教是由格列高利·道马特尔古斯(Gregory Thoumaturgus)主教完成,除十七名以外全民福音化,后来成为加巴道西学派(Cappadochian School:确立三位一体和圣灵论的神学家)的中心地。这一学派的三位神学家运用希腊语建立了东方教会的圣灵论和成圣论。他们是尼斯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 Nissa),巴西勒(Basil of Caesarea)和纳西盎的格列高利(Gothic)等。 <br /><br />    宣教士乌斐拉(Ulfilas)在四十年期间用哥特语(Gothic)宣教,并翻译了圣经,获得了很大的宣教成果。 <br /><br />    印度的宣教是由耶稣的门徒,疑心重重但具有哲学家性情的多马(St. Thomas)完成的。《多马行传》(Acts of Thomas)的著述中相传着美丽的故事。主差遣多马去印度,但多马不愿去说:“我是希伯来人,怎么能去印度传讲真理”,但最终主将他成为印度商人阿伯尼斯(Abbanes)的奴隶。阿伯尼斯在耶路撒冷寻找有手艺的木匠,恰好多马被选上了。 <br /><br />    多马被指令为印度国王君达普罗斯(Gundaphorus)修建宫殿,但多马决心建立属天的灵殿,而不是眼能所见的宫殿。于是,他用建设经费来救济贫穷的人。当时,国家因国王而造成经济上的贫苦。 <br /><br />    后来不久,国王想看一下宫殿,多马回答说:“您现在不能看宫殿,只有您去世时,才能见到那宫殿”。据传说国王恼羞成怒把他监禁起来,但发生了神迹,宫殿得以被建造,国王从多马那儿受洗礼。 <br /><br />    根据考古学证明君多巴尔(Gundobar)王是确实存在的人物。他于一世纪统治西北印度。《多马行传》(Acts of Thomas )的内容超出单纯传说的可能性比较大,现在在印度西南地方还有多马基督教会。 <br /><br />    法国的宣教是由圣马丁(St. Martin of Tours),即图尔的主教来完成的(A.D.316-397年左右)。他原本是军人,后来成为修道士。他满有慈爱怜悯,每当有赤身露体的人经过时,他就将自己所穿的外套分给他一半。据说深夜的梦中,他看到耶稣穿着他的另一半外套。他还多方旅行,特别向农村人民尽心尽意地传福音。 <br /><br />    终于因着他献身式的宣教,五世纪法兰克国王克洛维(Clovis)受洗,当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同时(A.D.476完全灭亡),曾被认为是野蛮的法兰克王国渐渐地兴旺起来。 <br /><br />    法兰克民族原是德国系统的人民,从中欧平地和德国的森林里走出来的民族。A.D.493年,皇帝克洛维与波尔甘地的基督徒公主克罗蒂尔达(Clotilda of Burgundy)结婚,她曾努力使他悔改信主,但未成功。而在与德国人的(the Alemanni)的战争中,他曾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他祈求说如果他胜利的话,就作上帝的仆人,结果他获得了胜利。后来他依照诺言,于A.D.496年与三千名手持兵器的士兵一同受洗,这也成为军人集体受洗的先例。 <br /><br />    并且,他们将枪高举于头所接受的洗礼,也开始孕育了教会与国家的矛盾,即宗教(基督教信仰)被军事力量利用的可能性和基督教利用政治军事力量的可能性,其最悲惨的例子便是十字军战争。以宗教的名义杀害无数生命的悲剧给教会史留下了巨大的伤痕。 <br /><br />   (尾言)   <br /><br />    如此扩展到世界的宣教秘决是什么呢? <br /><br />    第一, 在于相互信任的联合团结。团结使他们不仅自己生存,也是使其他人存活的宣教原动力。 <br /><br />    第二, 在于爱的实践。基督徒所走之处、所工作之处,都留下无比美丽的爱的故事。     <br /><br />    第三, 女性宣教,增添了宣教的活力。女人们实现了子女福音化,她们的忠心维持着教会的生命。她们在教会中得到了正当的待遇,她们开始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因这些原因宣教取得了巨大发展。 <br /><br />    第四, 基督教是解放以奴隶为代表的下层民众共同体。他选择那些下层人、愚昧的人、受到藐视的人、贫困的人,使那些有权势的人、富有的人羞愧,这历史是基督教的宣教运动历史。例如,卡里斯托斯(Callistus),奥尼希摩斯(Onesimus)等是奴隶出身的主教。 <br /><br />    从奴隶和民众发起的基督教,最终上升到王室和贵族阶层,显示出了宣教的威力。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结合初期宣教的历史,思考以下今天基督教不宣教的原因是什么?今天的教会为什么失去了宣教的力量?为什么产生了不正常的宣教方法? <br /><br />3.  初期教会的灵性(Spirituality)运动 <br /><br />   (引言) <br /><br />    初期教会从五旬节圣灵降临马可楼开始,借着圣灵充满,在无数的逼害中保持信仰的忠贞;在圣灵的帮助下,借着宣教的热情,日益成长。这种基于圣灵经验的灵性运动,在教会共同体当中,通过每周以神的话语为中心的第一部礼拜和圣餐为主的第二部礼拜展开的。 <br /><br />    他们不仅举行圣餐式(eucharist),而且还举行了爱餐会(αγαπη)。 爱餐会是共同会餐,那时他们通过聚交(κοινωνια: 交通)来分享爱,培养他们的灵性。 <br /><br />    但是逼迫结束后,初期教会信徒们开始对个人隐修的灵性运动更感兴趣,而不是共同体生活的灵性运动。换句话说,禁欲主义似的修道院运动成为圣徒们所向往的最理想的灵性生活对象。如此的修道院灵性运动分四个阶段发展的。 <br /><br />   (四个阶段的修道院灵性运动) <br /><br />    第一时期:教会内部的禁欲主义运动 <br /><br />    这一时期,大体上都是教会生活中追求禁欲主义的灵性运动,但是因组织性的禁欲生活还没具体化,可以称其为教会内部的隐修生活。这种运动大体出现在尼西亚会议之前,特别是在圣职人员中掀起来的,也称为半修道士。这时期的代表人物为奥利金,他为追求禁欲生活自己阉割取缔性功能。 <br /><br />    第二时期:个人禁欲主义隐修运动(Anchoretism) <br /><br />    这种运动是四世纪初掀起,而且可以说这时期禁欲主义成为固定的,永久的形态。这种运动追求在外形上与世界分离,以以利亚,施洗约翰为榜样努力效法施洗约翰穿骆驼衣服,吃蝗虫,野蜜,在旷野上生活。他们的衣服是小衬衫和野生动物的皮,他们的食物是面包和盐,他们的家是地洞,并且他们下功夫在祈祷,默想和赞美,与撒但的势力争战上。 <br /><br />    这种生活方式是由帝伯的保罗(Paul of Thebes)和圣安东尼(St. Anthony)发动的。在东方教会中得到广泛发展,而西方教会方面否认其现实性,没多少人参加,尤其对女性根本不适应。埃及的隐修者中有萨勒百特斯(the Sarabaites),叙利亚有雷摩波斯(the Rhemoboths)等,他们至少有两三名一起生活。 <br /><br />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圣安东尼(A.D.250-356)。他在泉水旁或在树下过隐修生活长达九十年之久。他天性安静,喜爱默想,好深思,藐视高等学问,对希腊文化和世俗科学莫不关心,只是热衷于学习圣经、记圣经,而记忆就是他的图书馆。 <br /><br />    他自从听了上帝的声音后,将三百亩的土地卖掉,除了只给妹妹留下的一部分以外,其余的都用于贫困人的福祉上了。他远离教会的中心和周边地区,每周禁食两天到五天,如果吃饭也是每天一顿,而且只是面包,盐和水而已,决不沾葡萄酒和肉食。 <br /><br />    他作为亚大纳西的朋友,认为阿里乌(Arius)否认基督教神性的行为比撒但更恶。他于一百零五岁时,微笑着离开人世。至去世之前,他的视力仍很好,牙也整齐健康。他那孩童般的谦逊,令人尊敬的单纯,虽没有高深的学问,但在那时期教会中他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 <br /><br />    西门(Simeon Stylites),每周一天仅仅是周日进餐一次,四旬节期间连续禁食四十天。他曾隐瞒着苦修于深山,但并不满足于此,后来在安提阿东部,立了一个柱子,在那儿度过了三十六个春秋(A.D.423-450)。 <br /><br />    开始,他自己立了六肘高的柱子。第二次是十二肘,第三次是二十二肘。最后一次竟达四十肘,是人们为他建立的。柱顶面积仅三英尺,食物是门徒们从梯子送上的。他既不能躺卧,也不能坐,只能站立或驱身向神虔诚敬拜。 <br /><br />    因为为了禁食敬拜,他的头触到脚面。旁观者数过他以这样的姿势敬拜神的次数,达2044次。他衣着野兽皮,颈带铁链,圣餐也是在柱子上接受。他经历过太阳光的酷暑,受过漂泊大雨的洗礼,常常被深夜的露雨打湿过,经受过狂风暴雨的怒吼。 <br /><br />    西门为了单单期待永远的上天的赏赐,甘愿每天都过死与殉道的禁欲生活。他每天向旁观者讲两次悔改之道,使上千名的外邦人悔改,甚至向王也传讲神的训诫。 <br /><br />    他去世前,不单单基督徒就连异教徒也来瞻仰他。波斯国王、皇帝德奥多西乌斯二世(TheodosiusII)、利奥(Leo)、马西昂(Marcian)等都聆听过他的教导与祝福。并且,也使病人得医治,行了许多神迹。 <br /><br />    在东方教会里,如此在柱子上潜修的修士有但以理(Daniel:A.D.490年死亡),西门(Symeon The Younger:A.D.592年死亡)等人。这修行方法延续到十二世纪, 但西方教会只有一人效法此修行方式,后来被主教禁止而进入了修道院。 <br /><br />    第三时期:集体隐修运动(Ceonobitism,Clister) <br /><br />    一般来说,这也被看作是修道院运动的开端,起源于埃及,学于艾赛尼派共同体。东方教会由圣帕科米乌(St. Pachomius),圣巴西勒(St. Basil)等人开创,而西方教会由圣亚大纳西(St. Athanasius)和圣本尼狄克(St. Benedict)开创。 <br /><br />    圣帕科米乌(A.D.292-379)从同龄隐修人巴勒盟(Palemon)那里学习了达到完全的生活。巴勒盟只吃面包和盐,不沾葡萄酒和油,几乎半个夜晚歌唱诗篇,默想圣经话语。帕科米乌作为巴勒盟的门徒,有时跟着巴勒盟熬夜,一同生活了几年。 <br /><br />    A.D.325年帕科米乌组织了修道士的集会,受天使的指导制定了严格的规则。结合农务,织布,编筐等劳动进行灵性训练,不单为自己活着,还注重济贫救伤。 <br /><br />    他去世前建立了八个或九个修道院,有修士近三千名,一个世纪后增长至五万名。他还为妹妹建立了女修道院。 <br /><br />    但是东方教会伟大的神学家,三位一体论和圣灵论的大师该撒利亚的巴西勒反对过分的禁欲主义,而系统地制定了爱和侍奉、劳动、祈祷和读经等修道院规则。 <br /><br />    另一方面,北方教会修道院运动也开始渐渐兴起。通过七次漂流生活目睹东方教会修道院返回故里的圣亚大纳修斯将此运动介绍给西方教会,使圣哲罗姆(St. Jerome)、圣安布罗斯(St. Ambrose)、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等都受其影响。 <br /><br />    第四时期:修道院组织运动 <br /><br />    开创西方教会正规修道院运动的是圣本尼狄克。他在蒙特卡西诺( Monte Cassino)建立了修道院(A.D.529),协调了教会与修道院之间的隔距,制定了合理的禁欲生活规则。 <br /><br />    从此正规的修道院得以组织起来。圣本尼狄克创建的本尼狄尼修会(Benedictine),圣多米尼克创立的多明我修会(Domincan),由圣法兰西斯(St. France)创建的法兰西修会(Franciscan)等陆续出现了。 <br /><br />   (尾言) <br /><br />    让我们思考一下这种修道院方式的灵性运动给我们的鉴借是什么呢?有以下四点。 <br /><br />    第一,是渴慕纯正的使徒生活。他们丢弃世上所有的欲望与珍爱,单单努力效法跟随耶稣的使徒们。所以修道院的三个誓约是甘于贫困、甘于独身(不结婚)、甘于服从,即热切追求以贫困、纯洁、单纯的心与基督联合,成为遵从基督命令的使徒。 <br /><br />    第二,是追求完全的成圣。这种修道院方式的灵性运动的意义,在于他不是从西方教会开始,而是从东方教会的传统开始。西方教会以逻辑和理性为基础,而东方教会则以感性和灵性为基础,西方教会强调神与人的本质区别和神的超越性,而东方教会则重视人与神之联合,即人的神性化(Divinization)。换句话说热衷于效法基督,参与神的品格,而且追求通过循序渐进的成圣过程最终达到完全。并且东方教会通过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把焦点放在完全成圣过程中人的参与(impartation)。人作为参与者与神共同完成救恩,而现代教会却需要这种灵性。 <br /><br />    第三,是强调持续的灵性训练。通过祈祷、默想、读经、禁食追求灵里面的喜乐,自由的乐园和与神美好的交通。缺乏灵性训练的实践(praxis)的现代基督徒应当跟他们效法学习的。我们应当为省察自己的灵性状态而祈祷,默想和读经,并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己单独的灵修时间,而且在社会里的实践当中,通过训练和爱的行动来发挥出自己的灵性。应当不懈地坚持省察和行动的实践(praxis)。 <br /><br />    第四,还要指出极端的禁欲主义的问题。成圣指的是与世俗生活的分离,即追求敬虔与圣洁,因人的罪行需要这种成圣。但是不可过分追求禁欲主义、厌世主义、逃避现实主义。成圣从消极的意义上说是圣别(守独身)(holistic),但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是通过参与社会,参与历史来体现爱(incarnational)。所以,耶稣也说过真正的敬虔是不仅守住自己不被世俗所侵蚀,而且更需要看顾孤儿寡母的现实的爱。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现代中国的基督徒应当追求怎样有意义的圣灵运动?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信仰状态在灵里冷漠无力呢? <br /><br />第二节  信经的形成过程 <br /><br />   (引言) <br /><br />    初期教会信经形成过程的最大论争是,围绕着耶稣是谁,圣灵是谁及三位一体的同一性与多样性,即三位一体是什么的问题。这种问题不是单纯的形而上学、哲学式的论争对象,而是在提出人如何得到救恩(救恩论)、教会的本质和机能是什么(教会论)、以及历史的终末和天国是什么(末世论)等问题的时候出现的教会现实中的活神学(Living Theology)课题。 <br /><br />    换句话说,初期教会信经的目的不在于把我们束缚于教义的教义化(dogmatize),而在于寻求基督徒生活的灵活化(vivifying)。使徒信经不是将难以理解的文字教义象鹦鹉学舌般说来的,而应是圣灵在我们里面与我们的灵一同来宣告的充满确信的话语。 <br /><br />    初期教会的信经形成之多样性、复杂的事件和神学立场,在这儿不能一一举例,而简单地将其中核心部分介绍的话,可分两大阶段。一是至A.D.325年的尼西亚会议为止,二阶段是到A.D.451年的卡尔西顿会议为止。 <br /><br />1.  到尼西亚会议为止(A.D.325年) <br /><br />    以犹太人为中心的伊便尼派(Ebionites)强调作为人的耶稣在受洗时成为神的义子(Adoptionism),主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时义子的因素消失,而只是作为普通人死了,即强调耶稣的人性而非神性。因将耶稣看为义子,所以可能导致耶稣被理解为从属于神的存在。 <br /><br />    但是以使徒约翰为代表的初期教会使徒们所攻击的灵知主义,是否认耶稣肉身来到人世的极端论。灵是圣洁的,是善的;肉体是恶的,肮脏的;耶稣怎么能穿戴世俗的身体来到人世间呢,因而主张来到世上的是灵。 <br /><br />    灵知主义相信耶稣披戴假的肉体,而被叫做幻影论(Decetism)。此灵知主义(Gnosticism)不相信身体复活,强调灵魂不灭,即无视耶稣人性,只是强调耶稣的神性的异端思想。 <br /><br />    神学家奥利金(Origen)虽然是位在神学上留下许多贡献的教父,但是却认为耶稣是第二位神(ζευτηρος Θεος),陷入了耶稣是从属于圣父的存在之从属论(Subordinationism)。跟嗣子论一起从属论算是开辟了类似本质论(耶稣与圣父神的本性不同,而是相似的主张)。     <br /><br />    阿里乌(Arius)与安提阿学派的犹西比乌(Eusebius)主教(尼科米底亚教区,给君士坦丁大帝施洗的主教)一起主张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上帝的神性不同,而是类似的(homoiousious:ομοιουσιος),并且认为耶稣基督不是永恒的,即否认其永恒性。并且不是存在于创世以前,即否认了先在性(preexistence),将耶稣理解为是创造物中最优秀的存在。这被称为类似本质论。 <br /><br />    对此挑战而登场的同一本质论(homoousios:ομοουσιος)认为耶稣基督的神性与圣父的神性是同一的,因而强调他是无罪的救赎主(Redeemer)。这是由亚历山大的主教亚历山大(Alexander)的主张,被亚大纳西继承发展,成为尼西亚信经。 <br /><br />    所以,为了在政治上达到罗马和平和统一的目的,在君士坦丁大帝召集的尼西亚会议(A.D.325)上,阿里乌的类似本质论被废止,而亚历山大和亚大纳西的同一本质论获得胜利。从此宣告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vere Deus)、完全的人(vere Homo),承认因他的恩典得以赎罪,他是我们当敬拜和赞美的永远之神。 <br /><br />2.  到卡西顿会议为止(A.D 451) <br /><br />    原是奥利金的门徒的加巴道西学派(Cappadochian school)的三位神学家,即尼斯的格列高利(St. Gregory of Nyssa),该撒利亚的巴西勒(St. Basilot of Cassarea)和纳西昂的格列高利(St. Gregory of Nazanzus)倾向于亚大纳亚的同一本质论。他们作为使用希腊语的教父,是形成东方教会传统的神学家们。他们为基督教的圣灵论和三位一体的决定性确立上作了伟大的贡献。 <br /><br />    他们争论的对象是马其顿学派(Macedonian school),即也被称诽谤圣灵党派。他们将圣灵解释为能源、能力、感化道德的能力等物质性的,而不是神的人格。如此,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主张圣灵类似本质论的人。 <br /><br />    为对抗这种学说,加巴道西学派不仅强调基督,而且强调圣灵具有与上帝同等的同一本质的一位,主张在位格上圣父、圣子、圣灵都具有同等性(equality)。最终,他们使用三位虽具有一个本质(μια ουσια),但有三种存在形态、三个位格、三种作工(τρεις υποστασεις)的新用语“μια ουσια”和“Τρεις υπστασεις”,即他们用这两个词语确定三位一体,成了大神学家。 <br /><br />    所以他们认为圣父是自有永有的,圣子是永远出生的一位,圣灵是永远出来的一位,而且圣灵与其他两位(圣父,圣子)一样接收我们的敬拜,听我们的祷告,是我们信仰的对象。 <br /><br />    最终,在第二次普世教会公会义(equmenical),即君士坦丁堡会议中马其顿学派(Macaclonian School)被定为异端,而加巴道西学派的圣灵同一本质论和三位一体论被确立为正统教义。 <br /><br />    加巴道西学派虽然强调圣灵由圣父而来,但没解释圣灵也从圣子而来(filioque),因此他们的解释成为东方教会圣灵论的传统。然而圣灵也出于圣子的奥古斯丁的解释成为西方教会圣灵流出说的传统。 <br /><br />    而且奥古斯丁和德尔图良一样将用拉丁语“περζονα”来表示希腊语“υποστασις”,结果并没能完全正确地表达其含义,因persona解释成脸(face)或面罩(mask)。所以拉丁神学家(奥古斯丁和德尔图良)用persona翻译,会引起很多误解。 <br /><br />    他们还强调三位一体的关系象一个人的人格分为记忆、理解、意志的三个部分一样。他们主张三位的爱之亲交关系,因而比起三位的三种职能(三个分工),更强调三位的统一性(Untity :Oneness)。 <br /><br />    第三次公会议(A.D.431)在以弗所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耶稣基督的人格(persen)里人性和神性是如何结合的问题。这是安提阿学派和亚历山大学派之间的最大争论。 <br /><br />    安提阿学派强调神性与人性的分离,比起认为耶稣是救赎主,更认为他是信仰的开拓者(pioneer)、榜样(example),即强调了参与基督人性的救恩论。他们认为耶稣的人性更重要。聂斯脱利(Nestorius)主张耶稣分为灵性和肉体性,神性和人性的解释,即耶稣具有两种本性的两个人格(Two persons in two natures)。挑战聂斯脱利派的是亚历山大学派神学家亚历山大的奚里耳(St. Cyril of Alexandria)。 <br /><br />    亚历山大学派大体上强调神性,而树立了这种观点,由亚历山大,亚大纳西等人继承。奚里耳解释两个本性(神性、人性)在耶稣的一个人格中达成统一(One person of two natures),而强调了两性的协调和一致(Communicatio idiomatum)。奚里耳还解释说耶稣的灵体(神性与人性的协调)是无所不在(ubiquity)的,因而他解释说耶稣的诞生是神的诞生(Theotokos:Θεοτοκος)。他的解释成为以弗所会议的胜利者。对此,聂斯脱利反驳问,怎么能认为是幼小的婴儿上帝,是躺卧在摇篮的上帝呢。结果,聂斯脱利被定为异端。 <br /><br />    但是在第四次公会义的卡尔西顿会议(Chalcedon Council: A.D.451)上安提阿学的观点要素和亚历山大学派的观点要素合而为一,即根据罗马主教利奥的提议,亚历山大的两本性的统一(Unity)和安提阿学派的两本性的分离(Unity in two natures)介入在一起。 <br /><br />    从此,不是在以弗所会议中胜利的奚里耳的由两性成为一个人格体(of two natures)的主张,而是安提阿学派概念的在两个本性里(in two natures)统一为一个人格的观点(Communicatio idiomatum) 得以被宣扬。 <br /><br />    结果,再一次确认同一本质论和三位的同等性,承认是完全的神(vere Deus)、完全的人(vere Homo),而且结合安提阿学派观点的要素和亚历山大学派观点的要素,认定互不混淆(without confusion)、互不变换(winthout change)、互不割裂(without separation)、互不分开(without division)的两性协调统一。 <br /><br />   (尾言) <br /><br />    最终,初期教会的信经结论如下 <br /><br />    第一,耶稣基督、圣灵、圣父是具有同等地位,同等本性的完全的神。 <br /><br />    第二,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救赎的主体(救赎主)、神是创造的主体(创造主)、圣灵是在我们里面完成救赎,使我们成圣的主体(救赎的完成者或Sanctifier,或life giver)。 <br /><br />    第三,宣告耶稣是与我们完全一样的人(人性),是绝未犯过罪的神(神性),并宣告他是永恒的。 <br /><br />    第四,圣灵也是接受我们敬拜、赞美、祷告的对象,是帮助我们用心灵和诚实献上敬拜、赞美、祈祷的人格性的存在。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正确无误的基督论信经给我们有何益处?三位一体上帝在我们生命和救赎中作了何事?圣灵在我们的里面作什么工作? <br /><br /><br />?? <br />【上一章】 【下一章】 <br /><br /><br />第二章  圣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br /><br />?? <br /><br />第一节  圣奥古斯丁的生平 <br /><br />     谈起形成西方神学的大神学家奥古斯丁(A.D.354-430),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他是白人。奥古斯丁354年11月13日出生于的北非塔加斯特(Tagaste)。如果知道他是由北非出生的努米迪亚(族名)的黑人的话,很多人会感到惊讶的。正确地说,考古学证明他的脸是黑褐色(Dark Brown)。基督教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神学家——不仅在著述上,在思想的深度上,竟然是黑人,是值得惊讶的。 实际上形成初期西欧神学(与东方教会神学区别的西方教会神学)的拉丁神学教父们大部分都是北非出身的黑人。 <br /><br />     正如,他的满有灵性忏悔的《忏悔录》(De Confession)所表现一样,他是一位经历过非常深刻的、真实的灵性矛盾和对“存在(生存)”冥思苦想过的人。他继承母亲摩尼卡的敬虔品德,而寻求真理,渴求灵性之时沉迷于摩尼教(Manicheism),并成为了修辞学和新柏拉图哲学(Neo-Platonism)的著名教授。另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的世俗品性,沉迷于放荡的生活,甚至生了个私生子阿得奥达多斯(adeodatus)。 <br /><br />     终于,母亲摩尼卡三十年流泪代祷得到应许。有一天,正当奥古斯丁在米兰的一个花园里慨叹思索时,听到孩子们的童谣声音,“拿起来”(tole&#33;),“读吧”(lege&#33;)。他环顾四周,发现一本圣经,顺手翻开圣经,偶然翻到了罗马书13:11-14的内容。经上写着,“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象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br /><br />     从这一刻起,他革新换面成为另外一个新人。所有的绝望,挫败之阴暗消失了,真光开始照耀他的心。他在《忏悔录》中倾吐心声说“神啊,我的灵魂在您的怀中之前,决没平安可言”。 <br /><br />     后来,他按立为祭司,并成为希坡(Hippo)教区的主教。后人称赞他的敬虔和神学造就深度,称他为圣者(Saint)。他有个别名叫“恩典博士(Doctor of Grace)”。 <br /><br />他的一生可以用如下图表描写 <br /><br />母亲摩尼卡的敬虔 <br /> Ⅰ <br /><br />追求 <br /><br />摩尼教似的敬虔 <br /> Ⅱ <br /><br />新柏拉图 <br /><br />哲学的 <br /><br />著名教授 <br /> Ⅲ <br /><br />希坡主教 <br />  <br />父亲的 <br /><br />世俗性 <br /> 生下私生子阿得奥达多斯 <br /> 罪性 <br /> 米拉诺花园的忏悔 <br /><br />罗13:11-14 <br />  <br />              诞生 <br />  <br /><br />第二节  与摩尼教的争论 <br /><br />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不是困在学问的象牙塔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冥想与思辨形成的,乃是在具体的现实中通过辩论日益成熟的。由此而来的他的神学是在教会的实践中产生的“活神学”(Living Theology),并且是辩证基督教信仰的辩证神学(Apologetic Theology)。 <br /><br />     他的一生中出现了三次大的争论,第一是与摩尼教(Manichaeism)的争论(A.D.386-395)。奥古斯丁的初期作品中大部分是反驳摩尼教的著述,奥古斯丁曾经引导很多朋友加入到摩尼教,他们沉迷其中,所以奥古斯丁深觉有反驳其教义的责任。 <br /><br />     第二次是与多纳图派的争论。但是在于贝拉基派的论争中,留下了他最重要的神学作品。初期与摩尼教的论争,主要由两种原因构成的,即创造论和自由意志论。 <br /><br />1.  创造论 <br /><br />     摩尼教根据灵知主义(Gnosticism)的二元论来理解创造,即将宇宙和历史理解为光和黑暗、善与恶、灵和肉的对比与矛盾。强调创造时不仅创造了善,也创造了恶,这与认为因宇宙和历史是由低劣的神创造的,所以善恶共存的灵知主义创造论是相通的。但是奥古斯丁从一元论(monism)入手,强调神只创造了善、美,没有创造恶。 <br /><br />     那么恶是什么?恶从何而来?怎样能说明恶的存在?奥古斯丁的回答非常分明。他解释说,恶为善的腐败(privation)、堕落(lackness)、缺乏(absence)和丧失(corruption)。奥古斯丁认为善的天使路西弗(Lucifer)的堕落导致丧失了善,成为恶魔,以蛇的形象出现。因此他说明从本性(Substance)上来说,即使恶魔也是善的,只不过善的本性堕落为恶而腐败罢了。 <br /><br />2.  自由意志论 <br /><br />     在对抗摩尼教的争论中,有关自由意志的问题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摩尼教是相信从太初到永远善和恶的斗争决定了历史的决定论(Determinism)或命运论(Fatalism)。奥古斯丁批判这种决定论,命运论的同时,也极力主张自由意志的作用对一个人和历的重要性。 <br /><br />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自由意志论》(De Libero Arbitrio: A.D.395)中强调,人类即不是象缠绕在命运的蜘蛛网的布娃娃,也不是象没有反抗意志而掉下来的石头一样的存在。他主张,创造时神将人造成一个人格体,但是他解释说神赋予我们的自由意志虽是自由的,但不常是善的(Semper est autem in nobis voluntas libera sed non est autem bona)。 <br /><br />     自由意志是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犯罪,也可以是不犯罪的中立的善(intermediate good)。亚当以后,因自由意志的错误选择,恶进入世界历史。结果,被造的伊甸园中的亚当是具有犯罪的可能性(pesse peccare)和不犯罪的可能性(posse non peccare)两种自由意志的存在。 <br /><br />     但堕落后丧失了不犯罪的可能性,只剩下了犯罪的可能性。如果说有自由的话,那便是犯罪的可能性,所以称其为“被束缚的自由意志”(captive free will: liberum arbitrium captivatum)。 <br /><br />     因此,奥古斯丁对意志的理解比路德的奴隶意志论(servum arbitrium)少一些命运性、决定论性,就此有人批判路德对意志的理解带有浓厚的摩尼教因素。加尔文的双重预定论也是从与路德的奴隶意志论相同的脉络而展开的思想。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罪是从自由意志来的吗? <br /><br />第三节  与多纳图派的论争(A.D.395-410) <br /><br />     多纳图派(Donatist)一词是从历史事件为借机产生的。当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逼迫基督教的时候,他采取了独特的迫害方法,即强制信徒焚经或弃经,否则将被拉上刑场殉道。那时,出现了许多弃经换命的背教者(Traditores),其中甚至也有主教。 <br /><br />     曾在迫害中背弃信仰换命的腓利克斯(Felix of Aptunga)主教所按立的北非迦太基(Cartage)主教凯其里安(Caecilianus)的按立式被宣为无效。另按立马约利努(Majornus)为新主教,但他去世后有多纳图(Donatus)主教继位,按他的名字称此派为多纳图派。 <br /><br />1.      圣餐论(Doctrine of Sacrament) <br /><br />     奥古斯丁用毕生精力解决多纳图派的理论和各种问题。 <br /><br />     多纳图派强调圣职的按立、洗礼及圣餐仪式必须只有由分别为圣的主教和圣职者来举行。 <br /><br />     但奥古斯丁强调即使是曾背教的圣职者所举行的圣礼也具有有效性(validity),即力争证实圣餐本身的行为不是借着人(per homines)发挥有效性的,而是借圣餐行为本身(per se)发挥其有效性的(ex opere operato)。 <br /><br />     不是借着某位圣职者的道德能力或人格而赋予有效性的(per ministerium),乃是单单凭基督的权能(per potestatem)而具有有效性。惟独基督是真正的牧者,所以凡奉基督的名,三位一体的名举行的圣餐或洗礼,不管是在教会内还是在教会外,不管圣职人员有无污点都具有有效性。但是在效力性方面,他强调应当进入教会。强调说恩典的效力,进入教会里面而结出爱的果实的时候,才得以重生(revivified)。 <br /><br />     因此,由在迫害期间被背教的圣职人员(traditores)施洗的基督徒重新返回教会时,没有再受洗的必要,只是在他的头上为他按手承认他的入教。 <br /><br />     根据奥古斯丁的解释,天主教的灵洗教徒转到改新教时,或改新教受洗的教徒改信天主教时,或受浸礼的教徒转向点水洗礼的教会时,没有必要再接受第二次洗礼。因为一次奉基督的名,三位一体的名所受洗的礼永远有效并发挥其效力。 <br /><br />     但多纳图派强调要再接受一次三位一体之名的洗礼才可入教。从这意义上来说,多纳图派是再洗礼派(Anabaptists)的前身了。 <br /><br />2.  教会论(Ecclesiology) <br /><br />     多纳图派在教会观上自然也很狭隘。他们认为教会只是圣洁之人群的共同体,罪人不能进入。但是奥古斯丁认为教会里有有形的教会和无形的教会(visible and invisible church),谷子与稗子共存(the Wheat and the tares)。 <br /><br />     他认为人不能在最后的审判之前将别人定罪为稗子,或者审判他人。所以对于奥古斯丁来说,教会的合一(unity)和爱(bond of love),即共教会(cathoticity,宇宙的、总体的)精神是最重要。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今天,现代教会中有许多稗子似的因素,也有改革的必要性(象马丁·路德的教会观)。我们在教会合一(unity)和改革(reformation)之间有许多产生矛盾的地方。今天,教会的合一是燃眉之急,还是改革更紧迫呢? <br /><br />第四节  与贝拉基派的争论 <br /><br />1.预定和自由意志(predestination and free will) <br /><br />     奥古斯丁在与摩尼教的命运论或决定论争论的时候,强调自由意志,但与贝拉基主义(Pelagianism)争论(A.D. 410-430)的时候,则更强调预定和恩典(De Gratia et Libero Arbitrio, A.D.426)。 <br /><br />     贝拉基布是不列颠也许就是爱尔兰的隐修士。他声望极高,学识渊博,是严于律己的人。他否认原罪(original sin),认为亚当的罪只给自己造成了伤害,并没有将其伤害带给全人类。所以他认为小孩子没有罪,没有带着原罪的遗传而降生,小孩死后会去天国,因而主张给婴儿施洗不当。 <br /><br />     针对贝拉基的思想,奥古斯丁强调亚当原罪的遗传性,即使是婴儿也带着罪恶性出生,而主张当接受婴儿洗礼。因而成为了基督教历史上最早提议给婴儿施洗的人。 <br /><br />     他强调因本性的腐败和堕落,自由意志也处于被束缚(Liberum arbitrium captivatum)的状态,所以借着神的拣选,即借着预定人类得以救赎,被预定的人神保守其到底。 <br /><br />     但是奥古斯丁只说了得救上的预定。 这是不可抗拒的(irresistable)力量,但以不可抗拒的力量降临的恩典是温柔的强权(a soft violence),而不是以粗莽的暴力的方式降临的。 <br /><br />     加尔文发展了有的人被选为救恩,有的人选为消灭的二重预定(double  predestination)的主张。但奥古斯丁没讲到二重预定。并且,他强调“没有我们而创造我们的神,如果没有我们就不会救我们”(Qui fecit nos sinenobis, non salvabit nos sine nobis),即强调了在救赎的完成过程中人类有意志地参与。善行和功劳的思想由此而来,即在预定的恩典中人的自由意志的参与和善行的作用。这点上卫斯理跟从奥古斯丁的观点。 <br /><br />     恩典刺激自由意志工作。从这一点来说,奥古斯丁的预定性恩典是温柔的暴力(soft violence),但是路德和加尔文认为人的意志是完全的奴隶身世,接受预定的恩典后不可能有自由的意志行为,而单单是圣灵的奴隶身世而已。 <br /><br />2. 恩典 <br /><br />     贝拉基因不相信原罪,所以认为堕落以后自由意志的本性依然存在,救赎的开始取决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并且他相信得到恩典的圣徒在世上也能得到完全的成圣和完全的自由(non posse peccare: impossibility to sin:不可能犯罪)。 <br /><br />     但奥古斯丁说恩典降临的时候,虽然不犯罪的可能性(posse non peccare)被恢复了,被束缚的自由意志得到了解放,恢复了自由(liberum arbitrium liberatum),但因有犯罪的可能性(posse peccare:possibility to sin),还因为人的欲望(concupissence)一直存在于死的那一天,所以完全的成圣和完全的自由(non posse peccare: impossibility to sin)在这世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未来的天国才能完成。在这世界历史中只有基督具有不犯罪的可能性(non posse peccare),所以与罪无关,从罪中完全自由。 <br /><br />     并且奥古斯丁主张的特点是虽然神的恩典和神的义通过十字架事件赋予圣徒(imputation),但与此同时,圣徒的本性得到变化而成长(impartation)。 <br /><br />     他强调恩典和义的两面性(imputation and impartation),但是路德不知道奥古斯丁的impartation的意义,而只理解了imputation的意义。奥古斯丁的恩典观使路德与中世经院神学的impartation式因素,即人的自由意志的本性可以捕捉并接收基督的恩典的思想成对立,从而发现了宗教改革的崭新的神学。 <br /><br />     路德阐述说,他在读奥古斯丁的《文字与灵》(De Spiritu et Littera)时,领悟到恩典不是人争取的,乃是神赐予的,神赦罪的义也是通过十字架传给我们的,而且是赋予的、被动的义、被穿戴的义。虽然路德说奥古斯丁的《文字与灵》中没有明显说明impartation。但是事实上在奥古斯丁对恩典和“神的义”的理解中,强调了以imputation为根据的impartation。路德并没有理解这一两面性。 <br /><br />     卫斯理反而理解了这两面性,即得到恩典的圣徒借着自由意志的努力可以做出爱的善行。他既强调恩典、公义、信是神的礼物,而爱的善行是人类对这礼物的自由意志的参与和合作来完成的。这是福音的神人协助说(evangelical synergism)。 <br /><br />     因此卫斯理的福音的神人协助说,主张神的恩典先作工,然后人的意志应答、参与。这是与贝拉基主义的神人协助说不同。 <br /><br />     贝拉基认为没有恩典的介入,人的本性的自由意志也可以行善,得到救赎。贝拉基主张人的主导权式的行为和神的应许与参与,与之相比,卫斯理则主张神行使主导权作恩典的工作和人在意志上的参与。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人的救赎工作要靠神的拣选的恩典实现吗?人的意志上参与起什么作用? <br /><br /><br /><br />第五节  历史观:关于上帝之城 <br /><br />1.  历史的统管和人的作用 <br /><br />     我们在前面思考了奥古斯丁初期的自由意志思想和后期的预定与统管思想。在体现他历史观的《上帝之城》(De Civitate: A.D.413-425完成)中提到神的历史统管和在预定中人的历史性参与和责任性。 <br /><br />     奥古斯丁认为人的人格(Persona: περζονα:person)在社会中日益变化,正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人格也日趋成熟进步一样,历史也随着历史中人的人类存在格变化和自由意志的作用而发展、变化。 <br /><br />因此,奥古斯丁阐述神的历史统管和计划与预定,绝不是陷入摩尼教的历史决定论(determinism)或历史命运论(fatalism),而是给人类留下参与历史的余地。 <br /><br />2. 爱的历史 <br /><br />这自由意志和人格在历史中以爱出现。所以如果说《忏悔录》中表现了神的爱(amor dei)和自爱(amur sui)在一个人格中斗争的话,那么这个斗争出现于历史中的是《上帝之城》。 <br /><br />韩太东博士将它用图来表示。 <br /><br />上帝的爱 <br /> Ⅰ <br /><br />亚伯 <br /> Ⅱ <br /><br />以色列 <br /> Ⅲ <br /><br />教会 <br /><br />基督再临 <br />  <br />自爱 <br /> 该隐 <br /> 埃及, <br /><br />巴比伦 <br /> 罗马帝国 <br />  <br />         创造               异邦人         道成肉身 <br />  <br /><br />     神大爱所支配的上帝之城从亚伯、雅各,以色列延续到教会;而由利己的爱所支配的世俗之城是从该隐、以扫、亚述、巴比伦、希腊,延续到罗马。虽然异教徒否认罗马最终衰退并灭亡于基督教(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但奥古斯丁的辩证不是如此。最终上帝之城(教会)在世俗之城(罗马)中走殉道之路。 <br /><br />3. 目的论式的直线历史(Teleological  Linear  History) <br /><br />     奥古斯丁对希腊的回归历史观(Circulation)加以批评,而将历史理解为向末世(目的)奔跑的一条直线。并且奥古斯丁不仅相信超越的末世论,而且也强调神国的内在性(immannce),即他是位不相信千禧年王国出现在历史终了的无千禧年说(amillenium)主义者,即认为无千禧年王国指现在的教会,教会中虽有穗子因素,但教会是在地上的天国模型(Representative Kingdom of God)。 <br /><br />     这种内在的天国观成为查理曼大帝(Charlemange: 法兰克王国大帝)实现中世基督教社会的理想之梦。A.D.800年,他由教皇那里授予王冠,妄想建立基督教国家。 <br /><br />     并且,教皇格列高利四世(Hildebrand)跟德国国王亨利四世争论圣职的任命权时,他想实现奥古斯丁的理想社会,即妄想用基督教理想和信仰来支配世俗社会,建立上帝之城。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历史的主宰是神,还是人?讨论一下在历史创造和发展过程中神对历史的掌管和人类的历史参与。 <br /><br />第六节  时间观和新认识论 <br /><br />1.  时间观 <br /><br />     对于奥古斯丁来说,时间只有现在,即只有垂直时间(καιρος)。过去只是现在的记忆(memory),未来只是现在的期待(expectation),水平时间(χρονος)无意义。这种时间论在他的《忏悔录》中得以强调。 <br /><br />2.  新认识论(Knowledge  of  God) <br /><br />     如何认识神?对神的认识问题,他受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哲学的影响,并以启示神学(theology of revelation)为根据。中世经院神学强调受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哲学影响的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的神认识论。即通过自然现象,创造现象来理解神,并通过人的理性的思辨和意志上的善行走向神、认识神的方法。 <br /><br />     但是奥古斯丁认为,只有通过神亲自向人类显现的启示事件才能认识神。路德从奥古斯丁的这种启示神学出发,发展了他的十字架神学,即强调神的启示在十字架上完全显现,看到了十字架上的耶稣的人就是看到了神的人,通过十字架事件能够完全认识神爱的大能。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我们是如何理解和认识神的?请彼此分享一下与神认识的经历。 <br /><br /><br />?? <br />【上一章】 【下一章】 <br /><br />第三章  中世纪教会史 <br /><br />?? <br /><br />第一节  教会与国家 <br /><br />     对于何时为中世的开端这一问题,历学家们观点众多,但中世大体开始于罗马主教格列高利(Gregory the Greek)登上教皇宝座之时(A.D.590)。罗马主教是否继承彼得的使徒职权的问题成为争论焦点以后,到格列高利时期完全立足了脚。虽然说明格列高利自身有广阔的理想和不屈的实践能力、教会行政能力,但是是由普世教会运动的对话力量而形成的。 <br /><br />     如此,罗马教皇的势力在教会内部得以巩固,不仅比君士坦丁堡教区主教、安提阿教区主教、耶路撒冷教区主教、亚历山大教区主教更有教会权利,而且渐渐出现了在世俗国家内部行使权利的现象。 <br /><br />     在A.D.800年法兰克王国的查尔斯大帝的帝王冠式使教会与国家的微妙关系,即教会利用国家、国家利用教会的关系,教皇与世俗王的利害关系渐渐显露出来。 <br /><br />     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应查尔斯大帝的请求,给他加冕。查尔斯大帝每天阅读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并抱有在欧洲社会实现基于基督教信仰的千年王国——“基督教王国”(Christendom)的理想。 <br /><br />     依据圣奥古斯丁的历史观,他认为千禧年王国不是在历史的终点实现的国度,而是在历史当中巡礼的教会,教会是神国度的现在面貌(representative)。查尔斯大帝因误解无千禧年说,梦想用政治的力量来将中世基督化,从而支配世界。 <br /><br />     教会和国家的对立关系最为尖锐化的事件发生于A.D.1077年的卡诺莎(Canossa)城。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就德国神职授任权与格列高利七世(也叫希尔德布兰,Hildbrand)发生争执,结果,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废除亨利四世教籍。亨利四世登上阿尔卑斯山,在坚固的古堡卡诺莎城门前,冒着严寒赤脚下跪,告解圣事三天。 <br /><br />     这种戏剧性的忏悔行为不仅使丢失的教籍重新得到了恢复,而且得到了罗马天主教主教们政治上的帮助,获得了政治力量, 最终将格列高利推下教皇的位置,亨利四世转败为胜。 <br /><br />     A.D.1198年英诺森三世(InnocentⅢ)任教后中世教皇的势力达到了顶点。他把自己的职责看成是半神式(semi-divine)的存在,即他说自己是位于神与人之间的存在,在神之下、人之上。他还认为自己是基督的代理者(vicar of Christ),或者甚至确信自己是祭司长,是王的麦基洗德。他声称“如果王不衷心事奉基督的代理者,就不能正确地统治国家”,而且认为如果说王拥有世俗的权利,那么祭司在灵魂上拥有权利,正如灵魂比肉身更贵,祭司职也比王职更宝贵。还说“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 <br /><br />     这种教皇的势力不仅在世俗国家得以实行,而且在教会的灵性治理上表现出其强权得以实行,即所谓的宗教裁判(Inquisition)。这从A.D.1229年图卢兹会议(Synod of Toulouse),将当时的灵性运动的追随者卡特里派(Cathari)和韦尔多派(Waldenes)的平信徒读圣经事件加以定罪开始的,因为当时中世的拉丁语翻译圣经波尔基特(Vulgate)只有神职人员才能读。 <br /><br />     A.D.1232年,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表露强烈地出处理异端的意向时,怕其政治野心的教皇格列高利九世任命了一批调查员。他们是由教职人员和平信徒组成,并起裁判陪审员的作用。他们在各各地方走动,调查有嫌疑的人们,这些人由教区祭司们召集的。他们曾以宗教的名义将伽利略等科学家们的地动说定为异端,将宗教改革的先驱者约翰·胡斯(John Huss)、约翰·威克利夫(John Wycliffe)等人定罪,并将加以处刑。 <br /><br />     罗马教廷使中世成为黑暗历史的最致命事件,就是十字军远征(Crusade)。教皇高高凌驾于世俗历史和国家之上,犯下了在世界历史中错误地引导历史方向的罪恶。不管将战争怎么美化得多么美丽,甚至称其为圣战(Holy War),但在神和历史面前都是无法正当化的。 <br /><br />     响应教皇乌尔班二世(Ulban Ⅱ)的号召,参加讨回被塞尔柱人(Seljuk Turk)占领的耶路撒冷(1071年)自愿军达数万名。因塞尔柱人是伊斯兰教徒,所以他们认为这次战争是从异教徒手中重新讨回自己圣地(holy space)的圣战(Holy War)。这十字军远征经历二百多年(A.D.1074-1291)连续七次。 <br /><br />     第一次是应拜占庭王国的国王亚历克修斯一世(Alexius I)的防卫塞尔柱人呼吁救援开始的。很多王参加了这次远征,一时在耶路撒冷的数千名犹太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惨遭血腥屠杀。占领后于1100年建立了拉丁王国(Latin Kingdom),但1187年又被塞尔柱人收复。 <br /><br />     第四次十字军远征,甚至利用了威尼斯商人的船。因无力支付船费为理由,应威尼斯商人的攻击要求抢劫了君士坦丁堡。 <br /><br />     1212年还组织了少年十字军。法国的牧童斯蒂芬(Stephen)和德国科隆的少年尼古拉(Nicholas)召集了数千名少年。可惜这些少年十字军流落于意大利,甚至往圣地去的途中被拐卖为奴隶。 <br /><br />     从此,开始出现了赎罪卷(indulgence)。教皇乌尔班二世在1095年的克雷芒(Clermont)宗教会议上讲道的时候,许诺说给参加十字军远征的人授予完全赎罪卷,还应许奖赏不腐败的冠冕。 <br /><br />     这样,赎罪卷不仅被政治所利用,而且为偿还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工程和弗择银行(Fugger&#39;s Bank)的债而进行的买卖赎罪卷的行为,从此击发了宗教改革的火焰。 <br /><br />     正如雅各·布尔哈特(Jacob Burkhardt)所指出的历史的三要素是政治、文化、宗教的话,那么宗教凌驾于世俗文化和政治上,导致了中世纪的黑暗。相反象希特勒时代,宗教隶属于政治,被政府所利用也是不可以的。就中世时代,按路德的两王国说那样,政治与宗教应该分离。 <br /><br />     教皇的领域与国王的领域应该分离。但是两者之间不能毫不关心,或相互对立。正如理查德·利伯(Richard Niebuhr)指出的,教会应该具有对国家和政治的预言家能力和变革者(transformer)的能力。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思想一下正确的国家和教会关系,即政治领域与教会领域应当如何关连起来? <br /><br />第二节  中世纪的灵性运动 <br /><br />     第一次十字军时期是强调避世主义、禁欲主义、神秘主义的敬虔和修道院生活的信仰热忱增强时期。其中最重要的运动是十二世纪的西多会(Cistercian)。本尼狄克派的修士罗伯特(Robert)痛感当时的修道院散漫的灵性,于1098年在西多(Citeaux)创立了非常严格的修道院。饮食、起居、环境非常朴素。 <br /><br />     当代最大的圣者——圣伯尔纳(St.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使西多会大为兴旺。伯尔纳1115年在克勒维斯(Clairvaux)也办了修道院,并终身为此院院长。他彻底的献身是基于对基督的爱,所以他那充满福音性的信仰博得路德和加尔文的赞扬。 <br /><br />     特别是在他的著作《雅歌书讲解》(Song of songs)中讲述了很神秘的灵性,即三个阶段的吻(three kisses)。 <br /><br />     第一阶段是亲脚的吻,即正如某一个女人用油洗耶稣的脚、亲吻、流泪悔改那样,是认罪悔改阶段。 <br /><br />     第二阶段是亲手的吻,即因信称义而心灵享受平安。 <br /><br />     第三阶段是亲耶稣嘴的吻。这是被爱,被圣灵充满的象征。强调信仰的最大喜悦来自圣灵和爱的充满。他解释说,这充满是从耶稣口里所出的话来达到的。 <br /><br />     多明我修道会(Dominican)是由圣多米尼(Dominic)创立的(A.D.1170-1221)。他想要以保罗为榜样用讲道得人。他采取圣奥古斯丁的规矩后,1216年得到教皇豪诺里乌斯三世(HonoriusⅢ)的认定创立了教派。他采取了自我否认和乞讨修道的原理,每天乞讨。结果修道院得以迅速发展,待他去世世竟然达六十所,而且还继续增多。 <br /><br />     他以对学问的强烈热忱来强调讲道的教育,而且因他的主知主义(注重知识)的性格显露出了贵族的风采。所以在多明我会,阿尔伯特·马克诺斯(Albertus Magnus)、托马斯·阿圭那(Thomas Auinas)、神秘主义者爱克·哈特(Meister Eckhart)、陶勒尔(Tauler)、改革者萨维纳罗拉(Savonarola)等杰出的人物倍出。他们以“主的狗”(Dominican)为名高扬真理,严守真理,甚至成为铲除异端的前线宗教裁判员(inquisition)。 <br /><br />     方济各会,较比多明我会的教徒更受群众的尊敬,此修道会是意大利阿西西的圣者圣法兰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si: A.D.1182-1226)创立的。法兰西斯是其洗礼名,本名为伯纳多(Giobanni Bernadone),是阿西西布料商人之子,重病得治后开始悔改。从阿普里亚(Apulia)战争还乡后,更加深刻悔改,每当他见到麻风病人都禁不住他那怜爱之心。 <br /><br />     他在罗马朝圣的时候闻主呼召,即保守神的家的声音,回去以后卖掉父亲仓库中的大批衣服布匹来修复达米安教堂。这种不象商人的大方的举动触怒了父亲,他父亲领他到主教那儿,取消他的继承权。当时他将父亲的外套也还给父亲说,除天上的父亲以外没有第二个父亲。 <br /><br />     他的一生绝对贫穷,过效法基督的生活。和他一起过乞求生活的兄弟们都出身于老百姓。法兰西斯的兄弟们作为效法基督的团体,以爱结合、帮人农耕、帮助麻风病人和被抛弃的人、过一个彻底贫穷的生活。向鸟儿讲道,鸟儿就为他合唱,徘徊与村里的恶狼也被他们感化,变得善良温顺。 <br /><br />     他四十天禁食祷告,乞求在两手脚上显露出基督十字架伤痕(Stigmata),果真三天之内两手,两脚和肋间流血之后,出现了象耶稣般的钉痕和枪的刺伤。 <br /><br />     弗罗里斯的约亚琴(Joachim of Floris 或 Fiore: 1145-1202)作为西多会的修士,即是修士院院长,同时,又是预言家。他将历史分为圣父时代、圣子时代、圣灵时代。 <br /><br />     圣父时代从亚当到基督(四十二代),是律法的时代,是幼儿期和新婚的时代(ordo conjugatorum)。圣子时代是从基督到基督的再临(四十二代),是恩典的时代,也是青年期,被看为祭司时代。圣灵时代是从耶稣再临以后的四十二代,是爱和自由的时代,是老年期,是修道士的时代(ordo monachorum)。 <br /><br />     他作了关于修道院异像的梦。预言说,将再次出现象以利亚和摩西的修道士,果真圣法兰西斯运动和圣多米尼运动先后掀起。并且,他将圣灵理解为自由的灵,解放的灵。每一个人都能享受自由的历史进程,这一点也影响了黑格尔,马克思和解放神学与民众神学。 <br /><br />     中世纪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克哈特(Meister Eckhart:1260-1327)。新柏拉图哲学在十二、十三世纪得到复兴。爱克哈特用新柏拉图方式理解万物中真实的存在者是神,认为人的灵魂里有神的火花。他追求神在他的灵魂中诞生而达到完全的交通。 <br /><br />     结果,他陷入了不需要通过基督的中保也可以与神联合,人可以成为与神同一的泛神论倾向。 <br /><br />     爱克哈特的神秘主义形成了德国的神秘主义,影响了约翰·陶勒尔(John Tauler),约翰·斯陶皮兹(John Staupitz)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路德虽然批判爱克哈特的神秘主义,但他接受了陶勒尔的基督受难神秘主义(in Christ),并在1518年出版了《德国神学》(Theologia Germaniae)。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谈一下中世灵性运动的长处和短处,讨论一下可以应用于我们灵性运动的要素是什么? <br /><br />第三节  中世经院神学 <br /><br />     十字军远征使法国产生了新的政治要素——叫城市人的第三阶级。在精神上空虚无知、狭隘心胸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多数人们看到了西方世界无限的精神地平线,华丽的城市包容了东方国家和古代的文明。如此传来的东方的知识、阿拉伯的知识,使西方世界掀起了知性觉醒运动。其中最显著的运动是经院神学(Scholasticism)。打开这经院神学时代之门的学者是圣安瑟伦(St.Anselm:1093-1109)。 <br /><br />     安瑟伦在神学领域作贡献的著作《上帝为何成为人》(Cur Deus Home?)中展开了以客观的救赎论为根据的理论。即神因人类的堕落和犯罪而非常难过,所以应该有能满足神难过之心,将被夺去的名誉重新归给神的人。但人都是恶的、堕落的、没有让神喜悦的能力。只有无罪的基督成为肉身来到人世才行。他强调只有背负人类全部罪恶的完全之人和完全之神的基督才能满足神心意的满足说(Satisfaction Theory)。 <br /><br />     并且,在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中,他活动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理性获得信仰,而是强调信是神学的出发点。他解释说以信仰为根据时能达到认知就叫credo ut intelligam。 <br /><br />     但是彼得·阿伯拉尔(Peter Aberlard: A.D.1097-1142)坚决地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哲学为基础反对客观救赎论的主观救赎论。他解释说比起基督的十字架事件,更是由他所达成的和解加上我们的爱的参与从而得到救赎。即人类意志的主观功劳和努力应成为前提。这是阿伯拉尔的普遍概念,我们称其为“概念主义”(conceptualism)。 <br /><br />     在信与理性的关系中,他主张理性先作用于信。即“理解而后信”(intelligo ut credom)。我们先努力理解后,才用信接纳那不能把握,不能探究的东西。因而自然地增大了人类理性的作用,强调了人类的善行和努力。 <br /><br />     这种善行思想是受到贝拉基(Pelagianism)主义的影响。中世经院主义可以说成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和贝拉基自由意志(善行)的结合。因而对于他们来说,恩典也是超自然的人类本性(Super-natural)。 <br /><br />     中世经院主义的集大成者是神学者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A.D.1225-1274)。阿奎那在他的庞大的平生之著作——《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1265-1274)中阐述了这样的思想。称之为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既是在自然现象和创造现象中寻求神的启示的,重视人的思辨(speculation)之神学。即可以说一种想通过理性的追求和善行的努力达到神面前的神学构造。 <br /><br />     但是奥古斯丁和路德阐述了启示神学(Theology of revalation),即上帝将他的恩典、慈爱和公义显现给我们,赐给我们、披戴给我们,以此我们才能理解神。 <br /><br />     关于上帝的存在,阿奎那提出了五大论证: <br /><br />     追溯历史中推动的根源必有第一动力(first mover),归结世上所有的善必有最完善的善(supreme goodness),寻求世上所有的原因必有最初原因(first cause),寻求世上的等级必归结为最高等级(first degree),由此可以证明他就是上帝。 <br /><br />     这种亚里士多德似的理解也出现在他的圣餐论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他将本质(substance)和事件(accident)区分开来,即,圣餐的气味、颜色、味道、模样的偶然性(accident)无变化,但饼和葡萄酒的本质(substance)变为基督的身体和血(变体论transubstantiation)。他认为这些经过执行圣餐的祭司们祝圣后真正发生变化。 <br /><br />     而且阿奎那还直接将彼得·朗巴德(Peter Lombard)提出的七件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圣餐、终傅、神品、婚配)确定为中世天主教的圣事。但是经院主义哲学的框架中也渐渐开始研究奥古斯丁。这种神学发展通过邓斯·司各脱(Duns Scotus)、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加百列·比尔(Gabriel Biel)开展起来。这种发现奥古斯丁的神学运动为路德的神学再发现铺了路。 <br /><br />   (讨论题目) <br /><br />     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下神的恩典和人的自由意志(自然本性),并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br /><br /><br />?? <br />【上一章】 【下一章】 <br /><br />第四章  宗教改革史 <br /><br />?? <br /><br />第一节  德国的宗教改革 <br /><br />    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大体分为路德和梅兰希顿的运动。 <br /><br />1.  马丁·路德 <br /><br />    路德(Martin Luther: A.D.1483-1546)是农夫汉斯·路德(Hans Luther)和马嘉烈大·路德(Margaretta Luther)之子,生于1483年11月10日。路德的父母在艾斯莱本(Eisleben: 路德的出生地)作务农,后迁往曼斯菲尔德转业为矿工。 <br /><br />    他的父母都是严格,敬虔祷告的人。爱里克·艾里克森(Erik Erikson)在他的著作《青年时期的路德》中指出因父亲的严格教育使路德以不正常的心态渡过了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 <br /><br />    路德大概有三次挨父亲狠狠的耳光后,将上帝和父亲联系起来理解上帝为可怕的审判官,而且把自己描写成为哑巴鬼附着的孩子,是精神混乱的(identity crisis:自我整体性危机)年轻人。 <br /><br />    但是很多历史家们批评说,爱里克(Erik)的解释只引用了片面的、部分的资料。当时的教育法与现代不同,是非常严格的,因此历史学家们认为心理不正常的解释是不可取的。 <br /><br />    路德与父母一直保持着深深的爱。他十分孝敬父母,路德生平的后半期没有任何与父亲隔阂的记载资料。 <br /><br />    路德在马格德堡(Magdeburg)学习(1497-1498),从老师们那儿学到了中世修道院式的共同生活的灵性。他在爱森纳赫(Eisenach)学习(1498-1501)了耶稣会的灵性。路德在那儿结交了很多朋友,他们成为他一生的挚友。 <br /><br />    特别在爱尔福特(Erfurt:1601-1505)完成了人文科学的学士课程,学习了文法、修辞学、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等,并且从老师加百列·比尔(Gabriel Biel: d: 1495)学习了奥卡姆(Ockham)的唯名论(Nominalism)。 <br /><br />    比尔和奥卡姆深陷于柏拉图哲学和奥古斯丁神学,路德从他们那儿受到了批判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神学的智慧训练。因而路德接触了奥古斯丁和神秘主义的著作,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br /><br />    1505年,路德按父亲的意愿攻读硕士学位(M.A.)后准备研究法学,但是7月2日与朋友在斯道特亨(Stotternheim)附近突遇雷霹后,他呼求着矿工的守护圣人圣安娜,发誓祈祷说:“我愿意作修道士”。这个誓言不是深思熟虑的决定,而是在极大的危机下说出来的告白。 <br /><br />    7月17日,他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进入了奥古斯丁修会的属会爱尔福特修道院。促使路德进入修道院最大的原因是灵里的吸引(Anfechtung),即为了发现“我如何发现慈爱的神?”的问题,而通过长期的属灵斗争的结果。这一问题与“善行义人化”(Work-Justification)思想有联系。 <br /><br />    中世经院主义强调的善行义人化是将爱上帝,信赖上帝的能力,即人类有成就第一诫命的能力归向于人。路德的这种灵性诱惑也是从中世灵性训练中得来的,即为极力达到上帝的要求,而引起对善的不安,对频临死亡的惧怕,对是否得到救赎预定的怀疑之不确切性等。 <br /><br />    如果没有这些灵性困惑,人们就不会为自己或者在炼狱中受苦的亲人购买赎罪券了。因而当时的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对灵魂得救的确信。路德的苦恼是对灵的关心,即与慈爱的神见面,得到救恩的确信。用心理学分析不能解释的对灵性的执着和热忱使路德成为了修道士。 <br /><br />路德1507年2月27日 <br /><br />在爱尔福特被按立为神父,受副司令官比克尔(Vical General)之命学习神学。他的老师奥古斯丁隐修院院长斯陶皮兹(Staupitz)认为路德是个智力和宗教灵性卓越的年青人,于是1502年向腓特烈推荐他为维腾贝格(Wittenberg)大学教授。 <br /><br />    1509年3月路德获得圣经神学学士学位(Baccalaureus biblicus)后开始讲经院神学派的彼得·隆巴多(Peter Lombard)的系统神学书《文章》(Sentence)。 <br /><br />    1508-1509年期间,路德得到斯陶皮兹的帮助以神学知识克服了灵性上的问题。 <br /><br />    1510年为了强化奥古斯丁修道院的规章和重新整顿的问题,路德被选为代表派往罗马教廷。他为了得救恩的确信,用膝盖爬上教廷的台阶,然而却险入了深深的绝望。不但如此,他此次罗马之行成为他概叹和批判罗马教会世俗化的开端。 <br /><br />    当他回到爱尔福特,再一次由斯陶皮兹推荐当了维腾贝格大学的教授。1511年以后,他一直住在那儿度过了余生。 <br /><br />    1512年10月,路德被授予神学博士学位,同时成为责任讲解圣经神学的教授。从1513年起,以神学教授的身份工作了三十年之久,同时1512年他担任奥古斯丁修道院的副院长,1515年成为奥古斯丁修会的地方负责人(district vicar),1514年起成为维腾贝格教区的牧师。 <br /><br />    1513年-1515年讲解“诗篇”,1515年讲解“罗马书”,1516年-1517年讲解“加拉太书”,1517年-1518年讲解“希伯来书”,并由此展开了他的神学,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同事。 <br /><br />    1518年-1521年,第二次讲解“诗篇”等内容。初期的讲解是立足于经院神、以谦卑神学为基础的,但后来逐渐向福音主义神学转变。特别是在第一次讲解“诗篇”时经院主义要素较多,第二次重复讲解时不得不从福音主义角度讲。 <br /><br />    1513年以后,他渐渐开始反对经院主义,批判是经院主义神学的基础的贝拉基主义,即批判通过人类先天本性之自由意志的决定和努力,作为善行的结果可以得救的救赎神学。 <br /><br />    并且,路德以奥古斯丁神学和——与贝拉基主义争论的神学思想为根据,强调人的意志在人类救赎上的奴隶身份,主张只有靠信得到的恩典才能得到救赎。 <br /><br />    这种新的神学发现在其著作《反对经院哲学的讨论》(Disputation Against Scholastic Theology: 1517年9月4日)里得以充分体现。终于1517年10月31日,他写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腾贝格大学的城堡礼拜堂的正门上。 <br /><br />    事实上路德与中世天主教神学的决别,根据他的自传中所说——1514年用拉丁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3.12.2024 02:5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