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249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zt )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6.2007 19:42:02 | 只看该作者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zt )<br /><br /><br /> <br />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br /><br />  一、历史回顾   <br /> <br /> <br />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br /><br />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br /><br />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br /><br />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br /><br />  三次流散<br /><br />  ——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br /><br />  四次战争<br /><br />  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大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要求英国尽快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撤走其军队,然后在巴勒斯坦成立阿拉伯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和以色列国?面积1.4万平方公里?。当时犹太人只占总人口的1/3,却得到了58%的土地。决议还规定耶路撒冷市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的委任统治,犹太人根据分治决议当日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次日,即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对以宣战,约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均派军队参战,战争持续到1949年7月,阿方失败,以色列占领了按“分治决议”划给阿方的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约7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英、法资本?收归国有。10月29日,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在埃及人民的奋勇抵抗下,在包括苏、美在内的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下,入侵者于11月7日停火。此为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突然袭击,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6万平方公里?、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岸?5800平方公里?和耶路撒冷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1150平方公里?,所占领土面积数倍于以色列本土面积。战争于6月11日结束,故又称“六天战争”。这次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著名的第242号决议,要求以方撤出其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为了收复失地并重振阿拉伯军队的士气,埃、叙军队同时向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埃及收回了纵深约10一15公里的西奈半岛土地,叙则收复了大部分戈兰高地。以军于10日展开反击后,不但收回了失去的戈兰高地,又占领了叙方77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越过苏伊士运河,包围了埃及的苏伊士城,切断了埃军前后方联系;,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这是中东的第四次战争,史称“十月战争”;因发生于伊斯兰教的斋月和犹太教的赎罪日,故又称”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br /><br />  二、四次战争后的中东态势 <br /><br />  从军事上说,以强阿弱态势明显<br /><br />  四次战争两次由以方发动,两次由阿方发动。但最终结果都是以方占了上风。即使是在阿方发动的“十月战争”中,埃、叙等阿拉伯国家军队伤亡2.7-5万人,被俘和失踪约8550人;以军则伤亡约1.16万人,被俘和失踪500余人。四次战争的结果是:处于弹丸之地的小国以色列屡败阿军,无疑使其士气占了上风,从而使他们在四面包围下能有勇气生存下去。 <br /><br />  从政治上讲,中东地区冲突由阿以矛盾转变为巴以矛盾<br /><br />  纵观四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国家联合一起同以色列作战。再看今日之中东,巴以冲突真正成了中东问题的焦点、核心。在西岸街头,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青年用石头袭击以色列的坦克和装甲车,无异以卵击石,是一场绝对不平等的战争。阿拉特在拉姆安拉官邸被围困,守在一幢大楼里,并表示绝不屈服,宁愿为巴事业献身,其志可嘉;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受此对待,则实属罕见。在这些事件中,阿拉伯国家对巴方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和同情,声援者有之,财政支持者有之,但在战场上则是巴方孤军战斗,持续进行战斗的是巴勒斯坦人,死伤的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成了这场冲突的主角。这是中东问题当前的一个明显特点。<br /><br />  中东问题通过战争解决的时代已过去,和平解决应是一致的选择<br /><br />  在四次战争之后,阿以双方都意识到,通过战争,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受损的是双方,不论胜负,两败俱伤。1973年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和平解决的方法。埃及总统萨达特1977年11月应以色列总理贝京的邀请,突然访问耶路撒冷并在议会发表演说。萨达特此举震动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因为1967年9月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曾作出了对以色列实行“三不”政策的决定;即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萨达特访以显然有悖此决议规定。故1978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后,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交。埃以谈判几经挫折,最终埃及没发一枪一弹,收回了失去的全部领土。当然,萨达特的行动也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1981年检阅部队时被刺杀。 <br /><br />  约旦和以色列于1994年10月签署了《和平协议》,同年11月建立了外交关系,表明双方的领土争端已解决,实现了关系正常化。<br /><br />  以色列军队于2000年5月全部撤出黎巴嫩,仅留有“谢巴农场”未解决,以方说这块土地属于叙利亚,待同叙方谈判解决,叙、黎则一致表示“谢巴”系黎领土。 1991年10月30日,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重要突破:一是实现了阿以双方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叙、巴、约、黎均与会,埃及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二是实现了巴、以的相互承认;三是会议在联合国第242和338号决议基础上产生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br /><br />  自此以后,中东摆脱了战争的阴云,走上了布满荆棘的和平解决之路。 <br /><br />  大国介入令人注目。早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中东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也就占领了运河。之后,取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是英国的战路考虑,所以当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决定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园时,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于1917年11月2日致函犹太锡安组织领导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就是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此后,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有增无减。<br /><br />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美苏都支持以色列。苏联之所以支持以,因为当时从苏联、东欧移居以的犹太人多,苏认为以的社会进步于其周边国家的社会。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美苏支持埃及,反对英法以,因为一是正义的确在埃一方,二是不希望英再重返其在本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br /><br />  在以后的冷战岁月里,美支持以色列,苏支持阿拉伯一方,泾渭分明。一直到现在,美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0亿美元的军援,在安理会上为以说话。冷战时期美苏两霸争夺,在中东各支持一方有其战略利益考虑;冷战后虽态势已变,但美支持以色列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利益的做法未变。<br /><br />  协议繁多,作用不大,冲突不断,恶性循环<br /><br />  自马德里中东和会后,巴以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据此巴以双方相互承认,巴方在加沙成立了民族权力机构,阿拉法特返回加沙当选为主席。但是以方并未按协议完成从西岸撤军,关于耶路撒冷以色列人定居点等永久地位的谈判也时断时续,至今没有结果。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突然“造访”耶路撒冷东区的阿克萨清真寺,从而引发了一场长时间的巴以流血冲突。双方以暴制暴,怨怨相报,恶性循环不断,至今不见尽头,恢复和谈更是渺茫。 <br /><br />  三、几点思考<br /><br />  中东问题长期未获解决,给国际社会带来很大不稳定因素。我们深信,这一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在这一过程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是必要的。<br /><br />  (一)巴以双方都在为土地和生存而斗争<br /><br />  宗教因素并非巴以冲突的根源。伊斯兰教在公元610年创立时,犹太人正流散世界各地,没有反对这一新教的诞生。伊斯兰教是本地区三大神教最后的一个宗教,开始时朝拜的方向还是耶路撒冷,以后才改为朝麦加方向。伊斯兰教的主要信仰准则是:信真主,古兰经承认耶和华、上帝、安拉是同一个神明;信经典,包括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信使者,包括亚当、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等人,穆罕默德是封印使者。由此来看,宗教信仰问题并不是巴以冲突的主要因素。而双方争土地的斗争从一开始即存在。1903年8月在锡安主义者代表大会上,曾讨论在乌干达建立犹太人家园的方案,遭到与会者多数的反对,他们坚持返回巴勒斯坦,因为这是耶和华应允赐给犹太民族永远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应许之地”。《旧约》中对此有记述,反映了当时犹太民族对土地的渴望。回顾四次中东战争,土地的争夺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当前巴方仍在为收复被占领土,恢复合法的民族权利而斗争。<br /><br />  (二)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br /><br />  仅就冲突而论,只要双方都有和平诚意,政策对头、处理具体问题得当,和平是能够实现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埃以问题的解决。反观现在之巴以,两国内部都有两派,每前进一步都会受到另一派的掣肘,拉宾为此付出了生命。阿拉法特在同以方达成协议后,也遭到反对派的反对,一起爆炸事件就足以毁掉一个协议的执行。所以,和平的意愿只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才能实现。<br /><br />  (三)外界的调解是需要的,但应公正<br /><br />  外界的因素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当然也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美国被认为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布什政府上台后对中东的政策进行了不小的调整。先是把巴以问题在美对外政策上后置,后又明确地要求换掉阿拉法特,布什上台两年会见沙龙多次,从未会见阿拉法特一次,这些都说明美的政策越来越偏袒以色列。美国的这种态度不能称得上公正,其结果不但不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且还在阿拉伯及伊斯兰世界中撒下仇恨的种子。<br /><br />  (四)和为贵,早日实现和平,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br /><br />  当前,世界各国领导人无不把提升本国的经济实力作为首要任务,中国更把本世纪初的20年看作是自己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惟独在中东这块土地上还在打打杀杀,哪里还有精力去搞发展﹖巴方自然顾不上建设,以色列的经济也已下滑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多年来,人们都已看得很清楚,打压的手段制服不了任何一方。明智的选择是实事求是地从当今时代主题出发,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对方的利益所在,该妥协时就妥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6.2007 20:07:04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  这个我很久以前就想转了<br /><br /><br />我以为我已经转过了呢 <br /><br />z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4.6.2007 20:2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4.6.2007 20:35: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地区的宗教问题非常复杂  <br /><br />基督教 说 有他们的道理  <br /><br />穆斯林也有他们的生存理由<br /><br />可惜的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没有把以色列赶下海  <br /><br />犹太人已经不配在亚洲拥有自己的土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4.6.2007 20:37: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4.6.2007 20:4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5.6.2007 15:15:08 | 只看该作者
得饶人处且饶人<br /><br />男人要有男人的风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5.6.2007 21:2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5.6.2007 23:47: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章倾向于阿拉伯世界. 国内一贯支持巴解的观点其实不可取.<br />强权既然存在就要尊重它. 巴解之流形似格瓦拉,但完全两回事,不值得同情.  咱们中国外交也该变变思维了, 不要老是意识形态,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之类的. 其实91年和韩国建交气死老金那招就挺漂亮.<br />再有,能搞出印巴分治,泰米尔问题的英国人不傻. 二战结束后英国打算让尤太人在英属东非建国,但那帮死硬分子就是不同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6.6.2007 12:53:58 | 只看该作者
<!--QuoteBegin-阿毛Ⅵ+05.06.2007, 21:25 --><div class='quotetop'>QUOTE(阿毛Ⅵ @ 05.06.2007, 21:25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呵呵~开不起玩笑啊~又一次将俺编辑~又一次强奸了别人的意识~<br />[right][snapback]1332764[/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我改了,你改回来,不就完了吗?开不起玩笑的是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11.2024 02:5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