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周,又称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生卒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 286年。他一度做过管漆园的小吏,曾穿着补缀的衣服,捆着绳的草鞋去见魏王,也曾向监河侯借贷度日,经常以钓鱼、打草鞋为生,困穷织晨屦,槁项黄馘。 <br /><br /> 庄子一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对一切抱无所谓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其妻死,竟"鼓盆而歌",《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庄王闻其名,用厚币相聘,许以为相。他表示宁为"孤豚",不作"牺牛",甘愿逍物外。这在仕 人往来熙攘,求官逐利的战国时代是不多见的。 <br /><br />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后起伏,妙趣横生,善干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br /><br /> 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他否认有神的主宰,认为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自然界本身就有它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他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br /><br /> 对于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总的原则,庄周也提出了极有价值的 辩证观点。他说,事物的生灭是"气"的离合,变化不能离开物质,离开物质就没有变化,事物只是变化,并不是消灭,事物的变化 过程是永不停止的。庄周认识到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他的哲学思想中景有价值的地方。 <br /><br /> 庄周在对待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采取的是唯物主义态度,但他的思想方法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庄子看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者乐生恶死,死者乐死恶生,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如大小、寿天、是非等也是如此,以此类推,世界上就没有是非、善恶之分了。他认为以个人有限的 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不可能的。在认识论上,庄子走入了唯心主义歧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