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微信号:xmwb1929
中小学生每天应该花多少时间做功课最合理?市中心学区房到底要不要买?参加补习班究竟有没有用?父母中谁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更大?
相信这些问题,正困扰着无数家长,也是许多“鸡血”、焦虑的源头所在。
今天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针对上海中小学生成绩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发布了一份最新调查报告,可能可以解答这些疑问。
本次发布会是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第四季度成果系列发布首场,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主办。
课题的负责人,城市人口所副所长周海旺告诉记者,调查是以2012年与2017年两次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习情况(2011与2016学年)调查为样本,收集了上海7所学校3至9年级共3022份问卷。调查揭示5年之间上海教育发展变化,以及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
外地生正在奋起直追
与2011年相比,2016年上海本地生的各科平均成绩依旧超过外地生,但外地生和本地生各科成绩的差距有所减少。
具体来看,语文成绩的差距由1.94降到了0.49,数学成绩的差距由6.94下降到1.71,英语成绩的差距由9.66下降到5.66,物理成绩的差距由19.23下降到8.78,化学成绩的差距由20.22下降到11.71。
其中,物理、化学两科,本外地生成绩的差距值下降幅度非常大,下降10分左右,数学和英语两科,下降幅度也较大,下降5分左右,语文下降幅度较小,为1分左右。
中小学生参加升旗仪式 网络图
化学是男生最后的尊严
女生学习比男生好已经是共识,而这次调查结果更是再度验证了这一事实,让男生们颜面无光。
2017年调查发现,在7个年级全部调查对象中,除了化学男女生成绩几乎没有相差外,女生的各科平均成绩都高于男生。其中,数学成绩相差最小,为2.33分,英语成绩相差最大,为6.78分。甚至在一般认为男生较为擅长的物理学科中,女生成绩都比男生高出3.22分。
2016年男女生成绩整体情况对比与2011年呈现出相似情况,即女生依然比男生成绩好,但差距在缩小。男女生分数差距最大的科目仍然是英语,但英语、语文、化学三科男女生成绩差距都在减少,甚至化学成绩出现反超情况。
具体来看,语文成绩差值由4.25降到3.44,英语成绩差值由7.62下降到6.78,化学成绩由女生超过男生6.36分变为男生超过女生0.3分。数学和物理两科,相比2011年,女生与男生差距拉大,分别超过2.33分和3.22分。
化学是男生唯一的优势 网络图
不上名校也有机会逆袭
2017年调查发现,静安区中小学生的总平均成绩及各科平均成绩都排第一位,其次是近郊嘉定区,最后是远郊青浦区。青浦区学生总平均成绩与静安区相差达13分,各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仍存在。
相比2011年,从整体来看,静安区中小学生总平均成绩依然是三区最高,其次是嘉定、青浦,但三区之间总平均成绩差距缩小。2016年静安区总平均成绩、嘉定区总平均成绩都出现下降情况,只有青浦区总平均成绩则有大幅度上升。
从各科来看,相比2011年,静安区和嘉定区各科成绩均出现下降情况,静安区则下降幅度最大,青浦区各科成绩则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市中心学校也不一定是“常胜不败”,而郊区学校也有“逆袭”的机会。
在调查中发现,静安区有一所学校在第一次调查中位于七校之首,但不知为何五年后跌到了第四,而嘉定区有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在2012年调查中排名第五,但2017却升至第二。
看来就算没有进市区名校,在教育资源越发均衡的当下,还是有机会放手一搏。
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 网络图
学生在家学习时间延长
2017年调查发现,2016年中小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平均为2.86小时/天,相比2011年,提升了0.33小时,课业负担加重。
分年级来看,除了六年级在家学习时间减少了0.13小时外,其他各年级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令人比较吃惊的是三年级学生的平均每天在家学习时间,达到了2.88小时,比2011年的1.81小时提升了1小时,增长幅度最大。初中阶段各个年级都上升了0.3小时以上,九年级在家学习时间将近4小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
回家学习2.5小时左右最合适
调查发现,在家学习时间与各科平均成绩的关系呈“倒U型”,2-2.5小时最佳。两年份情况相似,即学习成绩先随着学习时长的上升而上升,达到一定时间后会下降,说明过长的学习时间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成绩,需要合理安排在家学习时间。在家学习时长对数学和英语两科的影响较大,对语文影响相对较小。
另外还有一个会让男生感到扎心的数据,女生在回家学习半小时,平均成绩就能达到85.48分,而男生则是66.86分。
而当男生奋起直追回家学习4.5个小时后,平均成绩上升到85.44分,勉强追上女生半小时水平,但女生若回家学习3.5小时,平均成绩就可以达到89.05分。
女生花半小时自习就能有很好效果 网络图
孩子成绩随父母,主要看妈
从整体来看,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成绩越好。文化程度均为“小学”的父母,子女总平均成绩分别为68.52和67.60,不到70分,而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父母,其子女总平均成绩为81.68和82.87,均超过了80分。两者相差超过了10分,说明父母文化程度对子女成绩的影响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中发现,母亲对孩子成绩影响似乎更大。拥有大专以及以上学历的妈妈,孩子平均成绩在82.87分,高于父亲同等学历对孩子成绩的影响。
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网络图
补习班有用,数学英语提高大
出乎意料的是,从参加调查的中小学生来看,参加各科补习班的学生占比远没有预想中那么高,未参加各科补习班的学生占比都在85%以上,说明大部分中小学生未参加课外补习班。
参加语文补习班的占比4.65%,参加数学补习班的占比12.52%,参加英语补习班的占比10.68%,可以看出参加数学补习班的学生最多,其次是英语,最后是语文,并且参加语文补习班的学生占比远低于数学和英语。说明中小学生的家长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可能低于数学和英语。
参加补习班的学生的各科成绩都高于未参加补习班的学生的成绩。语文成绩高出3分左右,数学成绩高出9分左右,英语成绩高出12分左右,说明补习对于数学和英语成绩的提升效果较好,对语文成绩的影响相对较弱。
教育投入让家长“压力山大”
调查显示,参加课外培训的费用,占比最大的是“1000-5000元”,其次是“10000元以上”,可见家长对孩子课外培训的投入还是非常大的。
分年级来看家长对课外培训班的投入情况,3-5年级以及7年级投入集中在“1000-5000元”,6年级以及8-9年级投入集中在“10000元以上”,可以看出初中阶段学生课外培训费用比小学阶段普遍要高,其中6年级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家长对孩子的课外培训费用也比3-5年级投入力度更大。
根据社科院今年另一份调查数据显示,静安区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4岁平均投入84万元,其中教育投入超过51万元。而闵行区这一组数字则为76.31万元与52万元。
此外,越是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投入占比越是高。以静安区为例,一个年收入30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11.66%。而一个年收入5万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教育投入占比达到了43.82%,几乎一半的家庭收入投在孩子的教育。
各种补习班让孩子家长不堪重负 网络图
这组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
周海旺告诉记者,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目前中小学生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与短板,提供给决策部门作为制定政策、拾遗补缺的依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上海区域教育资源不平衡正在得到缓解,但问题依旧存在,户籍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仍需重视,要加强对短板的投入。
2.学生在家学习时间增加,作业负担加重。应当继续为学生减负,专家建议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不要把负担转移给家长。此外根据调查显示,每天坚持锻炼50分钟的孩子,对学习成绩有正向提升。
3.找到孩子合理的学习时间非常重要,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才是具有性价比的方式,如果超过这一时间段,对分数的提高其实并不大,基本属于无效学习浪费时间。
4.父母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另一项调显示,父母亲自接送上下学,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更为重视。
5.家庭教育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几乎占掉了收入的一半,需要为家庭教育投入减负,家长在教育上付出的财力精力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社会生育意愿,养育孩子实在太累,成为了许多年轻人“丁克”的理由之一。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李一能
编辑 | 熊二 李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