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尼拔生于公元前247年,当时迦太基与罗马正忙于进行第一次布匿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库斯”,故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争夺西西里岛的控制权。西西里岛位于意大利南部与迦太基所在的北非海岸之间。截至公元前三世纪,迦太基已是一座古城。它由腓尼基人所建,到当时已有约五百年的历史。它有坚固的城防工事。据认为曾有居民七十万人。迦太基人与他们的腓尼基祖先一样,以航海与贸易为生。他们的船只驶遍了全地中海。在遍及西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地方(包括西西里岛沿岸),他们都建立了小块殖民地。他们曾冒险闯过“赫尔克里斯石柱”(即直布罗陀海峡),沿欧、非两洲的大西洋海岸进行探险活动。在国内,迦太基人又是出色的农民。因此迦太基巨大财富的基础是农业与商业。<br />不过由于迦太基这个民族太热衷于财富,所以去从军的人很少,这也导致了汉尼拔,以及他以前的迦太基的将军带领的军队基本上是以雇佣军为主。<br />本文的主角汉尼拔可以说是生在军事世家,他的父亲,他的弟弟,他的姐夫,都是迦太基国内重要的将军。<br />汉尼拔在欧洲被称为战略之父,这一称号是由汉尼拔的宿敌罗马人首先称呼。汉尼拔的指挥,演讲能力都相当的枪,当然他最为有名的还是他用兵的谋略(当然这种谋略也仅限于在欧洲的战争是里面著名,因为比起中国那些有名的兵书所教授的用兵策略,汉尼拔的用兵大概算得上正常了。)<br />关于他的指挥才能可以从他翻越阿尔卑斯山长征罗马这一壮举上看出。如前文所说,他手下的军队多是雇佣军。虽然他这次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损失巨大,从开始时的步兵五万人,骑兵九千,外加大约四十头战象,到结束时的只有一万二千名利比亚步兵、八千名伊比利亚步兵以及不到六千名骑兵,还有几头战象。但是如果没有他的指挥才能做保证大概会有更多的逃兵。<br />关于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有一部分人对历史记载的路线和时间由怀疑态度,因为根据以后战役中仍有战象参与战斗,可以证明汉尼拔的确把战象带到了亚平宁半岛的战场。但根据象的体形和速度,的确比较难从史书所记载的路线通过,而且更难以记载的时间完成这次长征。不过由于迦太基被罗马灭国后,整个城邦都毁于一旦,国人要么成为奴隶,要么被杀,所以后世没有迦太基人记载的关于汉尼拔的资料,只有汉尼拔的宿敌罗马人记录的关于他的资料,而由于这次长征算得上是汉尼拔对罗马的一次奇袭,所以罗马人也有可能并不完全知道汉尼拔所走的真正线路,而导致所记线路出错也是有可能的。<br />而汉尼拔的演讲才能则是在他最出名的几次战役握基努斯河战役,特雷比亚河战役和坎尼战役前的战前动员上表现出来的。因为这几次战役要么他手下的是疲惫之师,要么是对方力量占绝对优势。所以取得这几次的胜利,和他的战前动员也是有一定关系的。<br />而他用兵的谋略则主要表现在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和坎尼战役上,前者罗马二万五千人全军覆没,汉尼拔损失了大约一千五百人。而现在欧洲军事术语中又把围歼战成为坎尼战,因为坎尼战是围歼战的中的典范。坎尼战役罗马军兵员组成为大约为步兵六万六千人,骑兵七千人。留守营地的罗马军约有一万人。汉尼拔方面为大约三万二千步兵与一万骑兵,余下大概有五千人守卫大营。而最后罗马军战死沙场的步兵多达四万,骑兵也有四千,留守罗马大营的一万士兵全数被擒。侥幸脱逃的罗马人不到一万五千名。,汉尼拔付出了死伤近八千人的代价。<br />霍尔沃德在《剑桥古代史》中写道,这是“汉尼拔的最高成就。它以其时机选择上的无比精确,骑、步兵战术的高度协调,表现出它是古代战争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军事艺术典范。”<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