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咨询] 道家修炼的天机 (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1.2019 10:41: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本来无一物 于 16.1.2019 22:05 编辑



道家功夫“贵在从虚空中收积先天一气于身中,然后以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炼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合为一体,而大丹始成。”

但先天一气 “不在心肾,而在玄关一窍。”为什么说先天一气在玄关一窍呢?因玄关一窍乃沟通人体与天体的秘密机关,是人体场与宇宙场的契合点、启开处,故寻着了这个天机妙窍,先天一气也就在其中了。

历代修炼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从“内外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而所谓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人体场与宇宙场正好契合、同步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共振现象。如何才能使人体场与宇宙场契合、同步共振呢?一切有为法都是局限的,因为人体内环境和空间外环境都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这种微观上的变化极其微妙,十分复杂,无法全部弄清楚,也无法对它实行调控,至于人体内环境的变化与空间外环境的变化正好契合、同步、共振的时机,更不是后天意识能够猜度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和需要做到的,只能在宏观上创造一种环境,进入一种状态,调动自身各种机能相互作用,引导人体内环境与空间外环境相互作用,向着契合、同步、共振的方向变化发展,方能实现“天人合发”,启开玄关一窍。

为此,练习者每当夜深人静之际,坐在或躺在床上,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统统暂时抛开,除注意放松一下心神和形体外,其他不用任何方法,杂念来了也不管它,让其自生自灭。如此时间一长,期间必然发生“猛然一觉,杂念全消”的境界,然后则趁势进入这种境界。如果杂念又来了,同样让其自生自灭,“猛然一觉”又出现了,再趁势进入。如此几个反复,即可进入清醒而无思的功态。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全身一震,浑身的经脉关窍均在大震中开合。这静定中的突然一震,就是人体内环境变化与空间外环境变化正好契合、同步、共振在色身中的真实凭信,就是“天人合发“之机,玄关窍开之时。在全身突然一震的一瞬间,宇宙高能场从玄门进入人体低能场,这就是从虚空收积先天一气。此时遍体酥软麻木,异常清纯怡悦,就是先天气施化己身,熏蒸人体之灵验。大震之后,又必然会发生丹田气突,气机作自动的周天运行之验,而此时在功态中,不生一念,不加一意,静观元神作功即可。待气机平息,真阳潜藏后再收功,安然入睡。

实践体验表明,只要宏观上进入一种恍惚杳冥的功态,并自始至终保持这种心态,微观上就不用去管它了,一切反应、效验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功者不需要也不应该加任何意念去干扰干涉。

如此天天炼,夜夜震,次次收,全身的经脉经气在大震中不断开合充实,整个人体机能在大震中不断调整升华,既至简至易,又至精至妙。

道家静坐,主在养生;切忌枯坐,趋于寂灭。道家丹鼎派要旨,首在肯定人生可以长生不死;而入门之法,重在修炼。故道家静坐,最要在修炼功夫。

修个小乘,可以却病延年;修个中乘,可以返老还童;修个上乘,可以长生不死,也就是可以超凡入圣,超圣入神,超神入化,超化还虚,而达到人天合一之境界。故静坐应以超凡入圣而至天人合一为最高主旨,非徒以却病长生为事也。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为“万法归宗”之旨要!古谓“道法三干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三干六百门中,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总以“合于自然”为第一要义。本此拣择,万无一失。

何谓静?一念不生之谓静。何谓坐?寂然不动之谓坐。何谓金?万古不易之谓金。何谓丹?阴阳和合之谓丹。

故欲打坐,首须三昧伽跌,正身寂定。欲修静,首须万缘放下,四大全空。待至寂然不动,一念不生时,便可至“虚极静笃”境界。
静极一阳生,阳生一分,便阴消一分,及至六爻全阳,便复乾体。人如至老而能保全其纯阳体,便是返老还童功夫。故阳生时,为修金丹**之下手初基。“长生无妙药,只在一静中”!此为正统坐功,百无一病。

道家重性命双修,形神兼养。其所以重养形者,正如《淮南子》所谓“形者生之舍”、“形备而性命成”也。形之不存,神将焉附?命之不存,性格焉修?故道门虽以养性为宗,养神为首,然却以养形为本,养命为基,方能达到形神合一之境。

若本基不固,宗首便无由得立矣。舍此躯壳,欲作仙佛圣人功夫,如何起修?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讲“正心尽性”。生之不存,明见正尽,便全无落脚处矣。在此首须切记,养生养形只是手段,是工具,作仙、作佛、作圣人,才是目的,是本旨。
道家养生重三宝。三宝者,精、气、神也。道家长生法要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等一贯工程,总是以此三宝为基础、为材料。精气神三宝寄托于外者,为耳目口三门。《参同契》所谓“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通。真人沉深渊,浮游守规中“。

当静坐修炼时,宜固塞此三宝,令勿发通;外不入内,内自不出。耳多听则摇精,口多说则伤气,目多视则劳神。收视于目,回目光以内视;反听于耳,回耳聪以内闻;缄闭其口,回元气以内营。凝神寂照于丹田,了无杂念,使神气相抱,合乎先天之鸿蒙。将此精气神三宝调和烹炼,往来升降,发于规中,充于四体,便可证验到内丹之成。

道家炼三宝,下乘炼凡精、凡气、凡神,亦即是后天之精气神;上乘炼元精、元气、元神,亦即是先天之精气神。一般人初步入手工程,只能从前者下手。即是从后天法入先天法,从有为法入无为法。即从前者下手,故精不可漏,气不可漏,神不可漏;精不可伤,气不可伤,神不可伤;精不可摇,气不可摇,神不可摇。

此为养形、养命、养寿之三大要素!故修道之士,首宜注重做保精、保气、保神工夫,次宜注重做固精、固气、固神工夫,再宜注重做补精、补气、补神工夫。最后—步,方为化精、化气、化神工夫。中老年人已破体者,即精气神均已多所伤损泄漏者,前三步工夫,尤为紧要。修个小乘以图却病延年者,只做第—、二两步工程,即“保”字工夫与“固”字工夫,即可终生无病、延年益寿矣。

修个中乘以返老还童者,便须做到三步工程,即“补”字工夫。务使返还于童贞体、纯阳体,即可百岁犹少年,寿算超常人矣。修个上乘以图长生不死,而抵于“圣神合一”、“天人合—”者。便须做到第四步工程,即“化”字工夫。到此境界,便可形神俱化,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同明,而充乎太虚,神玄莫测矣。

养精为养形体之要素,养气为养命之要素,养神为养性之要素。精者体之所成,气者命之所寄,神者性之所托。油尽灯灭,精竭人死,气绝命亡。故道家工夫,最重精与神气,闭塞耳、目、口,叫元气不上泄;寂灭心、意、念,叫元神不外泄;筑固肾部,叫元精不下漏。收视返听,寂心止念,神光全集于内,积气、聚精、凝神,久之即可产生内丹之特殊效验,而为“长生久视”之大药矣。

道家之炼丹,纯以阴阳为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而尤须颠倒阴阳方为功,即地天交泰者是。《参同契》所谓“物无阴阳,违天背元”,与“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者是。取坎中之真阳,填离中之真阴,便成纯阳之乾,而为长生之基矣!

北宗清修派认为以身中之阴阳交、坎离交,也就是心肾交,即可得采补之功。吾人能使心火中之真阴与肾水中之真阳交媾,便可得阴阳交配、水火既济之功。其中自有妙理,到时自有证验。双修派则认须在彼身中求,《参同契》所谓“同类易为功”者是。

南宗对此一丹程之诀中诀,最不轻传,稍一偏差,便入于左道旁门矣!陆彦孚谓:“道以全神,术以固形。“前者为玉液之事,后者乃金液之功。修命真诀,常能夺造化玄机,非遇大有缘之积德善人,历真均不轻泄。昔陈观吾真人口传玉液炼形者数百人,而金液大道,迄未遇一二缘会。修此功诀,不得其人,便易起贪淫之念,为祸不浅,故易获天谴也。

《抱朴子》尝渭神仙之至要,在于“宝精、行气、服一大药”三者。吾人之精,至为宝贵,“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如何逆用?北宗主清修三宝,南宗主双修三宝,用房中之法,还精补脑。至乎行气,其至要者为胎息。服一大药,即指服食金丹。

炼丹之道,开关为先。不打通任督,以行大小周天,则以后工程均无法办。通关之法,自下而上,由后而前,循环不息。此为任督脉通。任督脉通后,再打通八脉,乃较容易事矣。此又有积气开关与聚气开关二法。前者任人可修,任人可成;后者则非得其传,非得其人不可。通关证验,有一次全通者,有须无数次方得全通者,迟速无碍。工程足,精气足,则一次即可全通,否则便须久久历练。

炼丹之道,火候最要。筑基易,开关易,得药易,采药易,惟火候最难。薛紫肾真人所谓“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者是。火与候,种类繁多,景象各异,用途亦殊。当熏蒸、烹炼、采取、温养之时,俱宜仔细分别认取,遵循准则以为用。

静坐以至得火(此指身中真火),则如燃油灯,随时可用,此为起火功。火生起后,绵绵不熄;欲小则为文火,放大则武火。不用之于炼丹,亦可用之以养生,用之以治病。火工起火之后,须明节制火工与止火之法。
否则,不但有水枯之敝,且有焚身之害。

全真子有云:“精为命宝,亦为丹本。”在术法中,保精有保精之工,固精有固精之工,补精有补精之工(俗谓添抽工夫,又可分自家补精之工,与被家补精之工,二者截然不同),不漏精有不漏精之工。(断淫欲,固为不漏之法门,然在家人岂可全断?行房而不绝,御女而不漏,且纯属自然之事,元丝毫勉强之意,方可谓之道门上乘工诀!若用外功勉强行之,则随入左道旁门矣。)

精不漏之外,犹须做到气不漏,神不漏,方为上诀。所谓“大锁金关勒五阙”者是!且也,补气有补气之工,补神有补神之工。不漏之后,方可言采取。采又有清采浊采、内采外采、上采下采之别。且采精有采精之工,采气有采气之工,采神有采神之工,又均有别。凡各工程,均有诀法,诀法虽异,然有一本之道存焉!握其一本,便可贯通万殊。此全属命功范畴,乃金液大还丹之事,历代仙真,绝不轻泄之也。

道法中有顿、渐二门。顿法易成而难修,渐法易修而难成。顿法非明师莫办,渐法无明师亦可。此点,双修之与清修亦然。顿法直修上乘即可兼中下二乘,渐法则须循序自下乘起修,透中乘再入上乘。途有远近,时有久渐,果无二致。道法中又有显、密二宗,清修为显宗,双修为密宗;性功为显宗,命功为密宗。惟此系就道门中人而言,在外视之,则丹鼎派之道法,均属密宗。所谓显宗者,乃密中显;所谓密宗者,则为密中密也。


想了解更多,敬请关注公众订阅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11.2024 16:0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