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经济论坛经过数据分析得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是这项排名的主要参考依据,排名从基础条件、效能提升和创新成熟度3个层面的12项不同指标来衡量各大经济体的综合竞争力量。
(排名指标
这10个国家或地区从中脱颖而出,成为2017-2018年度最具竞争力的10大经济体:瑞士、美国、新加坡、荷兰、德国、中国香港、瑞典、英国、日本和芬兰。
(2017-2018全球竞争力前10大经济体)
瑞士已经连续9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
今年的排名让美国和新加坡调换了一下位置,美国升至第2位,而新加坡降到了第3位;
荷兰和它的邻居德国表现稳定,排名相较去年并未发生变化,分别位列第4、5位;
但德国在近几年的其他竞争力榜单上名次不断下滑,比如在今年瑞士IMD世界竞争力中心的排名中,德国排名下滑至第13位。德媒分析,这种在竞争力方面的退步,主要是因为,德国在数字化方面发展相对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香港从去年的第9位一跃上升到第6位,这当中香港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功不可没;
而瑞典、英国和日本排名均下降1位,分别排在第7、8和9位;
去年排名第10位的北欧国家芬兰,今年仍旧位列第10。
中国台湾排在第15位,比去年下降1位;人民网援引台湾媒体的分析认为,台湾基础建设落后,其中电力供给质量明显退步,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对台湾经济表现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中国大陆的排名从去年的28位上升至27位,这种进步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市场规模、宏观经济环境和创新程度,在技术就绪程度、商品市场效率和高等教育及培训指标方面进步较大。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国区首席代表艾德维(DavidAikman)表示,中国在技术开发运用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热情与行动力是有目共睹的,商品市场效率方面的进步也反映出政府在推行职能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家精神方面也取得成效。
其他经济体量较大的亚洲国家排名情况如下:马来西亚(23位)、韩国(26位)、泰国(32位)、印度尼西亚(36位)、印度(40位)、越南(55位)、菲律宾(5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