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取决于什么?是廉价劳动力?贸易保护政策?处在关税风暴下的人们,近期很热衷讨论这个问题。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无疑处在这种讨论的中心。中国的不少产业为什么在全球贸易中占有优势,我近期一次中国行的见闻,发现了一些在人们在社交媒体讨论中没有涉及的“秘密”。 差不多一年前,我前往中国旅行的时候,他们正在千方百计便利外国人到中国之后的支付体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体系,通过二维码和手机上的支付工具,就可以方便地完成所有交易,人们已经不再依赖现金。那时,在中国之外,外国人习惯的还是现金,信用卡或是NFC移动支付。 时隔一年,当我近期再度去到中国时,我还自以为老道地想用手机扫码付款时,却发现这里很多商场、便利店已经可以用我熟悉的——和苹果 NFC 类似的移动支付。他们把它叫做“碰一下”,这是由移动支付巨头支付宝在近一年前推出的一种全新移动支付,体验和 NFC十分接近,却又不是 NFC。我只需要解锁手机轻轻一贴,付款就完成了,不用再打开App去对准二维码,这种体验对老年人和不熟悉二维码的外国人非常友好。 不仅是支付,他们还把这种服务应用在餐厅点餐、旅游等各种场景里面,用“碰一下”串联起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他们曾经在互联网上做的那样。而且不像其他地区一般只有昂贵的高端手机才可以用 NFC 支付,中国推出的这种“碰一下”可以适用于低端智能手机。这些细节让我想起硅谷朋友常说的“无感交互”——只是没想到他们已经在在中国街头遍地开花,而且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让我十分惊叹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他们的每一步进展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大,离突破看起来很远,但他们始终不停步,直到你回头看时大吃一惊。我愿意把像“碰一下”的这种创新叫中国式微创新,一种渐进式、永不疲倦的创新。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信奉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用眼睛盯着市场先生的需求寻找各种机会;另一方面,有完备的产业链条和配套支撑他们去开展各种创新。 这不是中国式微创新第一次给外界带来震撼。DeepSeek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也是这种中国式微创新的体现。 大模型并不是最早出现在中国,但来自杭州的一家小型公司开发的 DeepSeek大模型,今年年初在前人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创新了大模型,结果是效率和训练成本都远远低于硅谷的同行,震动了整个科技产业。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说过:“DeepSeek新模型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模型推理效率方面。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来自中国的这些发展。” 另一个显而易见受益于中国式微创新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当海外的传统车企开发一款新车型仍需要四年左右时间的时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仅需 18 个月左右。每年在中国市场上,涌现出的新能源汽车车型让人目不暇接,这也帮助中国在 2023 年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苹果的 CEO 库克 2017 年说过的一句话,在关税风暴刮起后开始在全球媒体上广泛流传。在这段谈话中,库克说:“苹果之所以坚持在中国生产,并不是因为低廉的劳动力,而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技能密度。” 所以,是时候丢掉那些认为中国在用廉价劳动力、不公平的贸易政策获得竞争优势的观念了。在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里,并没有那么多能偷走他人产业、利润和竞争力的小偷。看看中国企业日复一日、日拱一卒的微小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改变,或许我们也能找到让自己前进的密码。(作者:蔡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