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难民是否比其他人有更多犯罪行为?这是难民政策争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也是很多德国人所担心的一点。刑事犯罪统计结果显示,这一观点缺乏根据。 一起严重犯罪行为使本已情绪化的争论再趋激烈:在弗莱堡,一名女性在回家路上遭到强暴并被杀害。涉嫌作案人是一名来自阿富汗的未成年难民。 不过,德国联邦刑事局(BKA)提供的数字显示,不能以这一个别事件视为说明难民普遍“危险”的证据。该机构日前公布了相关年度报告。取名为“与移民有关的刑事犯罪”的该报告提供了2016年最新数字。 最常见违法行为:无票乘车 该统计报告中的所有数字都与“移民”有关,所谓“移民”,既指避难申请者,也包括获得庇护权的人、获得“居留容忍”身份的人、内战难民和没有居留许可证的人。 报告显示,从2016年1月至7月,所有这些移民的刑事犯罪行为数量减少了36%。具体而言,警方共记录了14.25万件犯罪行为和企图犯罪行为。联邦刑事局没有提供同期德国人刑事犯罪行为统计数字作为比较。 不过,有2015年的数字:那一年,德国国内登记在案的刑事犯罪行为共约630万件。 违法、犯罪行为中约有一半 属于造假和偷窃,各占30%和27%。造假行为中,无票乘车约占三分之二;偷窃行为中,商店偷窃所占比例相同。 ![]() 侵犯个人自由权的犯罪行为的占比为23%,构成另一重点。此类行为中有五分之四是人身伤害;毒品犯罪占7%;性侵占比1.1%,居末位。 转载自欧时网,公众号GermanRe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