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6.2.2015 21:36:16
|
只看该作者
捐出一对肺、两个肾和一个肝脏
父母说捐献器官在法国很普遍
在大多数中国人还沉浸在春节氛围中的这几天里,小奥的家人在杭州的一家医院陪着他度过了最后的日子,一家人最纠结的事情,是什么时候进行器官捐献。
大年初四这一天,小奥在医院里已经接受了三天治疗了,从法国赶来的爸妈和哥哥联系上了浙江省红十字会,他们的要求很明确,要将小奥的器官捐献出来,“所有的器官都愿意捐献。”
在小奥的家人看来,捐献器官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家族里就有人曾接受过别人捐献的器官,一直健康地活到现在。
在器官捐献普遍的欧洲国家里,法国的捐献率排在前列。每年,每百万人口中就有23.7位法国人捐出了自己的器官。
尽管浙江省的器官捐献事业走在国内前列,但是每年的百万人口捐献率只有2位,许多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还在急切地盼望捐献的器官来拯救生命、挽救家庭。
“我们希望能将他送回国,和亲人都见上最后一面,再捐献出器官。”在最初的几天,小奥的家人提出最多的就是这个心愿。但对于只能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的小奥来说,这一点很难做到,从中国飞往法国的飞机,至少也要十几个小时,很容易因为路途的颠簸出现危险。
“如果在飞机上心脏停止跳动以后,是不是就没法捐献器官了?”小奥的妈妈这样问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曹燕芳。
没有一点犹豫,小奥的爸妈就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一对肺、一个心脏、两个肾、一个肝脏,可帮助多少个人?”小奥的哥哥问曹燕芳。在他们看来,孩子的生命救不回来了,就要多保住小奥的器官。
在这两天时间里,这家人向曹燕芳重复询问了四五遍类似的问题。曹燕芳能明显感受到,这家人在这段时间里最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让小奥的器官帮助更多的人。
2月24日晚上,小奥死亡后,捐献手术很快进行了。当医生取出小奥体内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和一对肺之后,大家向小奥的遗体默哀三分钟,这是医生们对捐献者最后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