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司匹林已经是昨日黄花,德国人使用布洛芬Ibuprofen,对付宿醉、发烧、头疼,甚至当作兴奋剂在马拉松前吃。
德国是阿司匹林的鼻祖,十年前德国还是阿司匹林之国,头疼、感冒、发烧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Acetylsalicylsäure,简称ASS,不过人们对于拜耳制药的Aspirin阿司匹林更熟悉。1899年,拜耳首个推出了Aspirin。即使现在有很多类似且便宜的产品,Aspirin已经成为了阿司匹林的代名词。
十年前,德国人每年购买超过8000万盒阿司匹林类药品,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是阿司匹林。超过4700万盒是组合型药剂,使用了阿司匹林ASS盒其他药剂,如含有咖啡因的Paracetamol,有名的德国牌子是Thomapyrin和Neuralgin。 根据《法兰克福汇报》委托IMS Health的数据,十年前平均每个德国人使用一盒阿司匹林类止疼药。
不过,过去的十年中很多事情改变了,阿司匹林的销量下滑了30%,德国人更多的开始使用布洛芬Ibutropfen。当头疼脑热,但是早上却要上班工作,德国人更喜欢使用布洛芬,简称Ibu。如今布洛芬也如阿司匹林一样不需要药方就能在药店买到。
就连德国儿童,现在越来越多医生使用布洛芬感冒剂(Ibuprofen-Fiebersaft),过去儿童不能使用阿司匹林,一直用Paracetaml治疗感冒发烧。还有很多德国人将布洛芬当作日常的兴奋剂,业余马拉松选手在起跑前服用布洛芬,使其感受不到痛。
布洛芬的销售额在过去十年中不断上涨,去年终于超过了阿司匹林。2013年,德国共销售了7100万盒布洛芬。不过,布洛芬的销量仍然低于总体ASS的药剂。《法兰克福汇报》的解释是,目前市场上仍没有一款便宜又有效力的药物能代替阿司匹林。
布洛芬是在英国诞生的,70年代在由如今的Alliance Boots的化学家发明。 如今,很多医生和药剂师相信布洛芬止痛的功效,它的最大优点不在于它是否能比阿司匹林更有效,最重要的是他的副作用比阿司匹林要小。阿司匹林的缺点是在几天内阻碍血液凝固,如果遇到事故就不堪设想。Paracetamol则对肝脏不好,大剂量甚至可能致死。这样对比下来,布洛芬就好多了。不过,布洛芬并非完全无害,他和阿司匹林一样对胃有刺激,有可能造成胃出血,
《法兰克福汇报》的数据显示,去年德国的止疼药产业创造了5.48亿欧元的营业额,其中46%是布洛芬,阿司匹林类药品31%,11%Paracetamol,7%Diclofenac,4%是其他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