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5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次大轮回上涨周期到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9.9.2014 09:4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常态"最早源于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的时候,听取河南省委省政府汇报时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8月4日开始,人民日报陆续刊发了三篇文章,论述新常态。第一篇,《新常态,新在哪儿?》,是一篇采访稿,代表体制内部委层面的声音。第二篇,《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作者系本报评论员,主要讲现在。第三篇,《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作者系本报评论员,主要讲未来。
  如果你不了解什么叫新常态,可以去看第一篇文章,人民日报借用四位体制内官员的口,将新常态明确定位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经济呈现出四个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如果你已经了解新常态的字面意义,但不清楚新常态对未来几年意味着什么,可以去看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一共回答了几个问题:
  第一,新常态所提及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到底是多高?6%算中高速,7%也算中高速,8%也算中高速吧?别看只有1-2%的差距,对实体经济而言,差别巨大。对投资而言,更是天堂地狱一线间(如果是7%以下,现在就还没到底。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反弹就是逃命的机会,因为工业增速还要向下破位,企业部门更难熬的日子还在后面,企业盈利更糟糕的时候还没到来。)文章明确给出的答案是"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估计有人会有疑问,你把这几年增速按照复利算一下,应该是7%不到而非7.5左右啊,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不可能连小学算数题都做错吧?答案也很简单,三个字"提前量"。潜在增速往下走嘛,越往后越难。你只有打足提前量,后面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往下再走一个台阶,照样能够完成任务。
  第二,新常态所对应的7.5%左右(或曰 "七上八下")增速能否实现呢?文章告诉我们,虽然面临诸多风险,如房地产风险(管理层眼里的地产风险特指楼市转冷风险,第一篇文章里明确有提及,因此地产政策一定会继续放松!)、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层眼里的地方债风险特指地产转冷后的地方财力紧张,第一篇文章里明确有提及,因此地产政策一定会继续放松!)、金融风险(管理层眼里的金融风险特指地产转冷后的引发的地产和平台债务风险,第一篇文章里明确有提及,因此地产政策一定会继续放松!)。
  但是,我们还有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无论哪一条,都将继续解放生产力,给中高速增长注入动力。其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意味着供给端攀登技术台阶发生积极变化保持增长,城镇化意味着需求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跟上供给端积极变化。
  第三,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思路到底是什么?就是一切围绕"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展开,为了实现目标,就必须继续搞区间调控(过去三个月,总理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区间调控,一季度7.4%,二季度开始"微刺激",林林总总近2万亿项目,增量项目1万亿左右);为了实现目标,就必须继续搞定向调控(过去三个月,央行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定向调控。1万亿的PSL,3000亿的棚改再贷款,各种调整系数相当于2-3次全面降准);为了实现目标,就必须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国开行成立住房金融事业部,小荷才露尖尖角,只是开始而已,未来还会有更多出乎你意料的东西出来)。
  我们可以宣布一件事,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过程终于结束,我们将从10%以上的增速区间进入一个7.5%左右的新平台。而一旦经济增速稳住(也就是工业增速不再趋势性下滑),只要你能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切实给降下来,企业盈利的回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结果。尤其是,如果你能将经济增速阶段性往上打一打的话(比如复苏持续一年),两者叠加的效果将更加凶猛。
  事实上,当年日本的例子就很典型。1973年前,经济高增长,年均增速近10%。1973年经济增速雪崩,75年开始进入新的4%左右中速增长期。资本市场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牛市!
  所以,如果你选择相信。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大幅增加股票资产的配比,尤其是蓝筹股。至于资本市场新宠儿花落谁家,则取决于新平台的经济发动机,也就是前文提及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
  201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平台。自上而下地看,资本市场的宠儿一定会和经济的发动机高度吻合。过去两年爆炒信息化,未来两年,更多机会将从新兴工业化(自动化、节能化)、农业现代化(农机、节水化)和城镇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建设、房地产、家电、汽车)中诞生。
2#
 楼主| 发表于 9.9.2014 09:42:37 | 只看该作者
上证综指今年三季度(7月、8月加9月第一周)的一根长阳季线,表明大盘已经结束了连续27个季度的调整,意味着期盼中的第四次大轮回的上涨周期已经到来,即上证综指已经摆脱了6124点以来调整的束缚,进入新一轮以月度、甚至以季度为周期的上涨阶段。虽然如此,上证综指依然在大级别的底部之中。
  近期沪深股市的上涨,就如同解放战争中的"石家庄战役",为今后的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战略进攻做好了铺垫。
  政策发出做多信号
  8月31日至9月3日,官方媒体新华社连续发表9篇支持股市发展的文章。系列文章指出,随着内部外部人气重新积聚,我国股市步入重要关口,近期A股走势乐观,运行已经拥有比较良好的现实基础。并明确提出:"下半年的回暖态势面前,需要乘胜追击、不懈努力,让股市成为中国经济乃至整个改革的真实呈现和强大助力"。
  系列文章罕见地将股市拔高至中国经济乃至整个改革的战略高度。这不禁令人想起曾经的5.19行情,隐约中"国家力挺股市上涨"的意志似已可见,由此投资者信心大受提振。根据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报告,8月份A股投资者信心指数环比上升19%,连续三个月上升,并创下2009年11月以来最高值。同时,强烈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大量增量资金涌入,成为市场拉升的最直接推动力量。
  增量资金积极进场
  从目前经济基本面看,并不支持上证综指7月、8月累计上涨13.58%。8月中采PMI 指数反季节性地出现了回落,下滑0.7个百分点至51.1%,其中无论是代表经济需求,还是供给端的PMI分项指数也显露出经济的疲态。新订单指数回落1.1个百分点至52.5%,企业生产指数回落1.0个百分点至53.2%,两项总共影响PMI回落0.58个百分点,而对未来PMI走向有预示作用的相关指标也不乐观,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的差值6月以来就不断扩大,PMI新订单PMI产成品库存之差8月也回落较大。
  但是股市并没有因此出现大幅度回落,政策面力挺和增量资金不断涌入已成为市场走向的主导力量,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市场在今年7月中下旬曾经历一波迅猛的上涨,当时沪指在8个交易日就从2050上升至2200点,这也使得很多观望资金踏空,这些资金也在一直寻求合适的机会进入股市,但是8月A股市场并没有出现大的调整。就算出现一些利空消息,如经济数据不佳等,上证指数大多时间都在2200点以上运行,并没有给予等待进场的投资者低位吸纳的机会,这也使得部分资金开始放弃等待。而上周新股申购资金集中解冻后进入二级市场,则加速促发了这些资金的入市。
  继7月份两市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净转入1230亿元后,上周(8月25日至29日),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净转入2179亿元,单周净转入逾2000亿元,创出了该数据自2012年4月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同时,A股开户数也是大幅增加,连续三周开户数超过15万户。基金开户数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其中上周新增14万户,再创近半年的新高。此外,市场两融余额也呈加速上升态势。
  第二,沪港通推出已渐行渐近。往后看,沪港通开通后海外资金有望成为A股另一个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来源。沪港通开通后,A股国际化或将大幅提升,这种情况下A股明年有望纳入MSCI、富时旗下的全球指数。目前海外投资者对沪港通都非常感兴趣,长期看,高达1.3万亿美元的资金有望配置到A股市场。这也使得QFII等外资机构有了更多的紧迫感,因为目前A股仍相对于H股有明显的估值优势,在沪港通推出之前购买低估的A股相关公司无疑可以套利,这也很可能促发了近期QFII等外资加大了A股的投资力度。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虽然A股中线有望延续强势走势,但考虑到以下因素,大盘短期也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第一,即将要出台的8月经济数据或不佳,可能对于A股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不会动摇做多者的决心。这是因为三季度经济下滑会进一步增大稳增长的压力,也迫使管理层加大政策刺激的力度。近期政策层面已显露出稳增长力度加大的迹象,国务院会议近期强调:要紧扣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一批"补短板"的重大工程建设。央行也更加注意引导市场利率的下行,近期银行间市场及票据利率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第二,近期改革也有提速迹象,这无疑有利于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提高人们投资的风险偏好。今年8月在深化改革小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并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要狠抓工作落实,实施方案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等,紧接着多项改革措施都陆续在近期出台,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有针对性地推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措施,各地国企改革的提速等。
  第三,近期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连续拉升,国际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已经受到不利影响,将施压国内煤炭有色等资源类公司。此外,由于实体经济层面信用风险的频发,以往刚性兑付的信托产品也有了信用风险。技术上看2300-2360点区域长期套牢盘众多,不经过充分的换手很难有效收复该区域。
  经过7年的调整,A股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近期强烈的赚钱效应,则吸引了大量增量资金涌入,成为大盘上涨最直接的推动力。值得关注的是,从沪港通、RQFII等的推动力度,不难看出管理层在对股市下一盘很大的棋,现在依然处在布局阶段,即加快放行各类机构资金进场。目前房地产在库存压力较大,刚性购房人口总量逐渐减少情况下,投资获益的收益已经大大缩小,部分炒房资金转入A股市场是大概率事件。
  既然第三次大轮回调整已结束,投资者不妨从战略角度重新梳理思路,最典型的是"应该如何应对上涨周期的调整"。延续之前观点,坚定地看好国企蓝筹股,今年的机会将出现在四季度。不妨继续关注航天军工、信息安全、医药保健、机器人、石墨烯等板块,同时进口替代将面临巨大发展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1.2025 12:5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