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8.2.2014 08:31:53
|
只看该作者
2月23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再次进入月夜休眠。此前,“玉兔号”月球车于2月22日午后进入“梦乡”。“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三月昼开展了定点探测,图为其搭载的全景相机(左相机)获得的着陆器及月面彩色图像。
据了解,由于月球的低重力环境,探测车在行走过程中很容易扬起月尘,这些灰尘一旦进入或附着在月球车所载仪器设备内部和表面便很难被清除,并可能引发多种故障,包括机械结构卡死、密封机构失效、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等。
“玉兔”号月球车和“嫦娥”着陆器眼下都已经于上周末先后进入新一轮月夜休眠当中,我们期待它们能够在下一次月球太阳升起时顺利起床,继续为大家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
美国:网络“玉兔”扭转中国航天传统形象
“玉兔”来自中国神话,是一只与女神嫦娥共同住在月亮上的小白兔。“月球车玉兔”目前拥有近50万粉丝,此前曾沉寂两个多星期。
之前,它的最后一次亮相是在1月25日,告诉粉丝它“遇到了一点问题”,有可能熬不过这个黑暗、寒冷的月夜,并写下绝笔:“晚安,地球!”
“月球车玉兔”的账户于2013年12月1日推出后,在微博圈现已广为人知,众多网友被“玉兔”萌倒,有超过900万条微博提到它。根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抽样调查,大部分微博对它持积极态度,就连国有媒体新华社也转载了“玉兔”的微博,替代了控制中心的官方公告。
“玉兔”在社交媒体上的成功令人惊叹,这对中国太空计划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最近,中国政府在社交媒体上“连得两分”。一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12月到北京庆丰包子铺就餐,此事在社交媒体上被曝光后,这家平民化小餐馆一下子成了旅游胜地。
另一个就是“玉兔”,它为中国国家航天局迎来了新的转机。从2003年第一次载人航天开始,中国已先后5次、共将10余位宇航员送到太空。每次发射,国有媒体都会进行大篇幅报道,以团结民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
资料图:“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漫步”
2013年6月,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在太空制作美丽的悬浮水球,并做了详细讲解。媒体对每个宇航员进行了细致、人性化的报道。2012年6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后,航天员在微笑和掌声中访问全国多个城市,包括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载人航天技术很成功,但宣传效果似乎并不如意。重金支持的宇航员与普通群众关系不大,有些网络论坛还出现了这样的观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纳税人的钱去发射火箭,而许多百姓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航天局形象的扭转归功于一群经营“月球车玉兔”微博账号的年轻人。2013年12月,该账户化身勇敢探险的兔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报告“玉兔”登月行动,用最新的网络热词与普通网民互动。
在空中看到地球时,“玉兔”写到“真的好蓝”,让它“忽然有点难过”。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月球影像时,“玉兔”还感叹忘记“摆姿势”了。
不少美国媒体,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新闻讽刺节目《每日秀》,都曾提到过该微博,但他们都将这只活泼机灵的“玉兔”,定性为官方运营。
实际上,它并非航天局运作,尽管它对玉兔号的情况一清二楚。有网友推测,这个微博或许由科技网站果壳网执笔。因为“月球车玉兔”只关注了3个人,其中就有“果壳网”,而且它们之间还有频繁的互动。
![]()
美术作品:从月球拍到的地球
不管真实身份如何,“玉兔”都为中国航天计划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宣传,而且是十几年来最成功的公关。如今,社会化媒体为中国公众提供了新的空间,他们自发形成舆论,反对官方叙事和审查,中国政府也开始学习新的技巧来与时俱进。
玉兔死而复生 美国网民:这真是太好了
新闻标题:
Jade Rabbit comes back from the dead
玉兔月球车死而复生
美国网民评论
――――――――――――――――――
kalman133 4 hours ago 32 △ 0 ▽
chinamust have launched someone up there to kick it
中国一定是发射了个人上去踢了他一脚。
Midkingdom kalman133 41 minutes ago 3△ 0 ▽
Accordingto Chinese mythology, a guy called Wugang is there being punished chopping thetree. I guess he took a rest and fix it.
在中国神话里,有个被罚在月亮上砍树的人叫吴刚。我猜就是他在休息时修好了玉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