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车商你别太得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2.2014 09:55: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国之声中文网)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堵车!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北京人抓狂了。两千万人口的北京城已经有六百万辆汽车。这不仅让每天开车上下班的人死死的堵在车河里,而且还让北京本来就不太好的空气变得更加糟糕。唯一能在北京的 重度雾霾天气里看到积极一面的就要数德国车商了。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堵车,像奥迪、宝马或者奔驰这样的"移动起居室"仍然出类拔萃。
Verkehr in Peking

到了北京,才知道什么叫“绝望堵”

北京的车河里到处都是德国汽车的踪影。两辆大众左右开攻,前面的一辆宝马把路口死死堵住。后面开着保时捷卡宴的少妇不停的按喇叭。路边缓冲带上,一组由黑色奥迪组成的官员车队开着蓝灯从车河旁边呼啸而过。在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每四辆售出的汽车里,就有一辆是德国车。 德国车商在这里找到了世纪金矿。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卖出了1800万辆汽车。与此对照的是:德国本土去年的销售总量为3百万,而且市场正处于继续轻微萎缩的状态。中国的汽车销售额每年都能实现双位数增长。除了奔驰以外,所有德国车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都已经超过在德国本土。尽管如此,这种大步流星式的发展中机会与风险并存。

比如说大众:虽然这个来自"狼堡"的车商在德国也是名列前茅。但它如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已经是德国本土的四倍。预测数据明确显示:到2020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量将达到1600万辆。如此,这个汽车集团就必须完全依赖中国市场,一个政府在各个方面都拥有主导权的市场。

在中国,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北京早已经开始 向交通混乱的状况宣战。现在也限制新车牌照的发放,并将每月新车牌照数量限制在15万以下。但每月申请牌照的人数是这一标准的十倍,所以只有通过摇号才能获得新车牌照。北京刚刚开始宣布摇号发车牌的时候,各大车商的股票都纷纷暴跌。因为其他城市地区也渐渐发现,中国不仅仅是被笼罩在持久的大雾下,而是在有毒的雾霾中。所以,其他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不久后也开始限制新车上路的数量。此外,中国政府当然迟早会扶持鼓励自己的汽车品牌。到那时,中低端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用市场换技术

但德国车商先入为主的战术还是正确的。而且被迫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代价也是值得的。中国能够从每一辆售出的德国汽车中获利,而且还能获取技术。更直白的说:中国用市场分额换取技术。中方当然会想:如果我们能把蛋糕全部归为己有的话,为什么还要和德国人分享呢?
Bildergalerie IAA 2013 China

在中国,德国汽车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还起到了空气净化器的作用。

中国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意识到,造汽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现在他们把该犯的错误都犯了,学习效果直线上升。中国本土车商过去几年在质量上的突破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买车不受激情影响的话,会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国产汽车,尤其是在中低车型领域。反正他们开车的时候不是只能以步行的速度在三环上往前挪,就是每月一次的堵在通往郊外的小路上。德国汽车在中国仍然很受欢迎的原因不是像奥迪的广告里说的那样,来自"科技创造进步",而是形象问题。 一部德国车在中国是身份的象征。

不干净的手段

德国车商一年前才感受到,北京政府愿意不惜利用不干净的手段来毁掉德国车的这种形象。官方电视台播出了"德国高级轿车车内空间有臭味"的报道。称有毒的阻尼片是臭味的来源。虽然德国车商很快就反驳了相关报道,而且大部分中国人也不愿意相信报道中对自己爱车的评价。尽管如此,这对于德国各大汽车品牌的经理人来说仍然是种警示。他们在中国的伙伴有着自己的目的和利益。美国车主宰美国市场,日本车主宰日本市场,德国车主宰德国市场。凭什么事情到了中国就会变呢?"

作者简介: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是德国之声的中国特约记者,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编译:任琛

责编:乐然
DW.D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5.2025 10:1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